课程考核形成性评价成绩构成审核备案表.doc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133542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考核形成性评价成绩构成审核备案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课程考核形成性评价成绩构成审核备案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课程考核形成性评价成绩构成审核备案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课程考核形成性评价成绩构成审核备案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课程考核形成性评价成绩构成审核备案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关于对课程考核实施形成性评价的指导意见(试行)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过程评价,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更好地将融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一体的教育思想真正贯穿于教学工作全过程,学校将以“形成性评价”为核心逐步推进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为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指导意见。二、实施目标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从而“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通过“评价诊断、反馈信息、修正问题、提高质量”等阶段

2、对教学各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形成对教育者和受教者即时性的影响效应,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校已开设的必修课程应分步实施形成性评价改革,逐步形成完善的课程考核形成性评价体系。三、基本原则课程考核改革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围绕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引导学生从以知识学习为主向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方向转变,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课程考核改革要遵循教学规律,客观公正地反映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各教学院(部)应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逐步改变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将课程考核贯穿

3、到教学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良好的学风和考风。四、实施方式形成性评价体系分为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个方面。学科组、任课教师应结合专业课程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具体课程的实施方案,在教学方案设计书中精心设计具体环节,填报江西中医药大学课程考核形成性评价成绩构成审核备案表,在开课时向学生公布本课程的成绩评定办法及考核方式;实施过程中应认真、如实填写课程形成性评价手册,及时分析、反馈、总结,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一)过程性考核任课教师在学科组的指导下在对教学过程中的考勤、作业、小论文、小测验、课堂讨论、实验、见习与调查等实践环节进行考核时,应注重学生互评、自评环节,做好考

4、核内容的设计,统一评价标准,减少教师个人在认识方面的偏差和随意性,及时、准确、公正地给予评价并做好记录,记录须留存学科组备查。不同课程的考核指标和赋值可自行调整,原则上过程性考核指标不少于5种。过程性考核环节可以是一节课内容,也可以是一章或由若干章组成的单元。每次过程性考核结束后,教学人员应对考核结果进行科学分析,按要求认真填写课程形成性评价手册。(二)终结性考核课程期末考试是终结性考核的实施主体。终结性考核以教考分离为核心,试题除了考查学生对该门课程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以外,更要侧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课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要加强考试结果的分析与反馈,实现考试的科

5、学化、规范化。(三)总成绩构成考试课程总成绩构成:过程性考核占30%40%,终结性考核占60%70%,具体比例由开课院(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五、基本要求(一)认识课程考试改革的重要性。考试改革对教和学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和学习努力程度有很大影响,而且对教师教学精力的投入与转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具有很强的促进和引导作用,每一个教师都应积极投入到考试改革中,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二)提倡考核方式的多样性。改革应结合学校实际和各专业、课程的特点,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科学设计课程考核的内容,可采取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成果性考试(综合文献调研报告、作品展示、课

6、程论文等)、技能考核、网上学习测试等丰富多样的考核方式,全面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三)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设计课程的考核方式,注重实验过程,加强对操作环节的考核,强调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核与评价。(四)任课教师应认真做好形成性评价的记录记载及存档工作;任课教师要对课程评价结果及时进行分析、反馈、总结,完善考核方案,提高教学效果。(五)课程形成性评价方案由各教学院(部)学科组负责制定,课程名相同的原则上应统一标准,采用相同的评价方案,各课程负责人及教师有设计自主权,但实施前需通过教学院(部)论证,并报教务处备案。附件1:江西中医药大学课程考核形成性评价成绩构

7、成审核备案表附件2:江西中医药大学课程形成性评价手册附件1江西中医药大学课程考核形成性评价成绩构成审核备案表20 20 学年 第 学期教学院(部)学科组课程名称班级本课程成绩评定方案(包括构成比例、考试考核具体方式)一、本课程综合成绩比例构成:过程性考核所占比例 %,终结性考核所占比例 %。二、过程性考核具体采取的方式(考勤、学生互评、自评为必选,其它任选2-3项)考 勤 占过程性考核的 %分组讨论 占过程性考核的 %课后作业 占过程性考核的 %论文报告 占过程性考核的 %课堂测验 占过程性考核的 %实验实践 占过程性考核的 %学生自评 占过程性考核的 %学生互评 占过程性考核的 %其它: 占过程性考核的 %学科组意见:组长签字: 年 月 日教学院(部)意见:签字(盖章): 年 月 日教务处意见: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备注:本表一式三份,教务处、教学院(部)、学科组各存一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统计图表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