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教学指导方案一、充分认识课堂教学评价的作用。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教师教学观念发生深刻变化,课程实施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与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的联系更加紧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步提高,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显加强。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必须要追求课堂的高效益,而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必须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促进作用。通过课堂教学评价,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养成,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增强自
2、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是引领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落实到课堂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使每一节课都能上得扎实、有效。二是课堂教学评价的诊断作用。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教师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目标确定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手段运用是否恰当,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否讲解清楚,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三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改进作用。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教师对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反思,有效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3、二、科学制定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课堂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不是简单评判教师课堂教学的好与坏,而是要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实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最终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为此,我们必须科学制定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要有利于改革教学过程,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要有于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因材施教,关注差异;要有利于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研究,引导教师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式,摒弃简单灌输和机械训练等原始做法;要有利于倡导学与思结合,动手与动脑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结合,鼓励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要有利于完整把握课程标准,从不同学
4、科的特点出发,加强理科实验教学,重视阅读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评价时要重点关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点拨和帮助下,其学习准备、学习状态、学习方式和学习表现等方面的状况,把课堂教学评价的重心和落脚点放在学生身上,放在学生的发展上。其次要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教师教学行为是否科学、恰当,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评价时要重点关注课时目标的设定、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方式的选择、学生作业的设计和个性特色的体现等方面的状况。通过评价引导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教学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第三要对课
5、堂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课堂教学效果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参数。所以,我们在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的同时,还应对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时要重点关注目标达成度和学生满意度等方面的状况。课堂教学评价的具体操作方法应坚持理念引领、操作便捷、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实践的原则,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人根据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观察,依据评价项目和内容,指出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问题,形成总体印象或改进建议,并给出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可以分:优秀、良好、一般、待提高四个等级。三、有效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素质提升,推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杠杆。我们要着
6、力强化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有效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1.强化个体反思。我们要加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研究和宣传,使每一位教师对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方法都能做到胸中有数,并能以此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要采取在备课笔记中明确课后反思的要求、在学校营造重视课后反思的氛围等有效措施,促进教师增强自我反思意识,努力提高每一位教师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日常教学行为中的能力,切实提高每一位教师每一节常态课的教学效益。2.强化同行互助。我们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要切实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益,充分发挥教研组的集体智慧,促进每一位教师新课
7、程实施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有效组织校内公开课、校外公开课等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为教师相互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提高搭建平台。3.强化专家引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专家的引领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让教师和专家面对面,让教师从专家的鲜活课例中,亲身感受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也可以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报刊上的优秀课例并应用于自己的课堂实践,课前学习理解,课堂实践应用,课后分析反思,以此不断拓展教师的专业视野,提高教师研究的水平和层次。4.强化制度管理。我们要强化课堂教学的达标考核工作,建立相应的考核管理制度,努力营造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人人参与、个个达标的浓烈氛围,并把达标考核的结果与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要建立校级、中层干部正常深入课堂听课检查制度。校长要做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者、实践者、指导者,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评课,了解学校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5.强化督查评估。校领导要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职责,经常深入教学一线、深入教师课堂,和教师们一起研究、解决教学一线的实际问题、疑难问题。要把课堂教学评价作为督导、视导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