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诉讼法解读行政诉讼法解读 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规范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规范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已于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已于2015年年5月月1日日起施行。起施行。(一)立法宗旨有所调整(一)立法宗旨有所调整1.“1.“正确正确”审理行政案件审理行政案件 “公正公正”审理;审理;2.“2.“解决行政争议解决行政争议”成为行政诉讼基本功能;成为行政诉讼基本功能;3.“3.“维护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行
2、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监监督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新新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解读解读(二)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扩大,行政机关行(二)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扩大,行政机关行政应诉量将大幅增加政应诉量将大幅增加1.1.具体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行政行为;2.“2.“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诉讼,可以提起诉讼 3.“3.“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等合法权益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新新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解读解读(三)针对行政机关不作为增加了专门规定,
3、三)针对行政机关不作为增加了专门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履行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履行法定职责新新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第第4747条:条:行政机关在接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保行政机关在接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申请后,应当在护人身权、财产权的申请后,应当在2 2个月个月内履行法定职责内履行法定职责 新新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解读解读(四)诉讼门槛降低,行政机关应当尽快适(四)诉讼门槛降低,行政机关应当尽快适应应新新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第第4747条:条:立案登记制立案登记制新新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解读解读(五)诉讼参加人扩大,行政活动更要审慎(五)诉讼参加人扩大,行政活动
4、更要审慎新新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第第2929条: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同被诉行政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同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但没有提起诉讼,或者同案件处有利害关系但没有提起诉讼,或者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新新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解读解读(六六)强强化化行行政政机机关关出出庭庭义义务务,行行政政机机关关负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行政应诉能力亟待增强责人及工作人员行政应诉能力亟待增强新新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第第3 3条:条:被被诉诉行行政政机机关关负负责责人人
5、应应当当出出庭庭应应诉诉;不不能能出出庭庭的的,应应当当委委托托行行政政机机关关相相应应的的工工作作人人员员出出庭。庭。天津市天津市关于规范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关于规范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的意见工作的意见 新新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解读解读(七七)行行政政复复议议机机关关维维持持原原行行政政行行为为成成为为共共同被告,复议被诉几率将增加同被告,复议被诉几率将增加新新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第第2626条:条:经经复复议议的的案案件件,复复议议机机关关维维持持原原行行政政行行为为的的,作作出出原原行行政政行行为为的的行行政政机机关关和和复复议议机机关关是是共共同同被被告告;复复议议机机关关改改
6、变变原原行行政政行行为为的的,复复议议机机关关是是被被告告。两两个个以以上上行行政政机机关关作作出出同同一一行行政政行行为为的的,共共同同作作出出行行政政行行为为的的行行政政机机关关是是共同被告共同被告。新新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解读解读(八八)完完善善了了行行政政诉诉讼讼管管辖辖制制度度,减减少少地地方方政府对行政审判的干预政府对行政审判的干预新新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第第2626条:条:经经复复议议的的案案件件,复复议议机机关关维维持持原原行行政政行行为为的的,作作出出原原行行政政行行为为的的行行政政机机关关和和复复议议机机关关是是共共同同被被告告;复复议议机机关关改改变变原原行行政政行行为为
7、的的,复复议议机机关关是是被被告告。两两个个以以上上行行政政机机关关作作出出同同一一行行政政行行为为的的,共共同同作作出出行行政政行行为为的的行行政政机机关关是是共同被告共同被告。新新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解读解读(九九)合合法法性性审审查查内内涵涵扩扩大大,行行政政机机关关需需更更加注重行政行为的合理性和适当性加注重行政行为的合理性和适当性新新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第第7070条:条:行行政政机机关关作作出出的的明明显显不不当当的的行行为为也也作作为为违违法法行行为为,规规定定人人民民法法院院可可以以判判决决撤撤销销或或部部分分撤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
8、行为。新新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解读解读(十十)行行政政行行为为被被判判决决违违法法或或者者无无效效的的,行行政政机关应依法承担责任机关应依法承担责任新新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第第7575条:条:行行政政行行为为有有实实施施主主体体不不具具有有行行政政主主体体资资格格或或者者没没有有依依据据等等重重大大且且明明显显违违法法情情形形,原原告告申申请请确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无效。认行政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无效。第第7676条:条:人人民民法法院院判判决决确确认认违违法法或或者者无无效效的的,可可以以同同时时判判决决责责令令被被告告采采取取补补救救措措施施;给给原原告告造造成成损
9、损失失的,依法判决被告承担赔偿责任的,依法判决被告承担赔偿责任。新新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解读解读(十十一一)将将规规范范性性文文件件纳纳入入司司法法审审查查范范围围,行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需加强合法性审查行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需加强合法性审查新新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第第5353条:条:公公民民、法法人人或或者者其其他他组组织织认认为为具具体体行行政政行行为为所所依依据据的的国国务务院院部部门门和和地地方方人人民民政政府府及及其其部部门门制制定定的的规规范范性性文文件件不不合合法法,在在对对行行政政行行为为提提起起诉诉讼讼时时,可可以以一一并并请请求求对对该该规规范范性性文文件件进行审查。进行审
10、查。新新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解读解读(十十二二)完完善善行行政政争争议议和和民民事事争争议议交交叉叉处处理理机制,行政争议和民事争议可一并审理机制,行政争议和民事争议可一并审理新新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第第6161条:条:在在涉涉及及行行政政许许可可、登登记记、征征收收、征征用用和和行行政政机机关关对对民民事事争争议议所所作作的的裁裁决决的的行行政政诉诉讼讼中中,当当事事人人申申请请一一并并解解决决相相关关民民事事争争议议的的,人人民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法院可以一并审理。新新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解读解读(十十三三)诉诉讼讼期期间间停停止止执执行行行行政政行行为为,行行政政行为的效率将受到一定影响
11、行为的效率将受到一定影响新新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第第5656条:条:裁定停止执行的情形裁定停止执行的情形1.1.被被告告认认为为需需要要停停止止执执行行的的;2.2.原原告告或或者者利利害害关关系系人人申申请请停停止止执执行行,人人民民法法院院认认为为该该行行政政行行为为的的执执行行会会造造成成难难以以弥弥补补的的损损失失,并并且且停停止止执执行行不不损损害害国国家家利利益益、社社会会公公共共利利益益的的;3.3.人人民民法法院院认认为为该该行行政政行行为为的的执执行行会会给给国国家家利利益益、社社会会公公共共利利益益造造成成重重大大损损害害的的;4.4.法法律律、法法规规规规定定停停止止执执
12、行行的的。新新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解读解读(十十四四)强强化化行行政政机机关关出出庭庭及及履履行行生生效效裁裁判判文书义务,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文书义务,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新新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第第6666条:条:人人民民法法院院对对被被告告经经传传票票传传唤唤无无正正当当理理由由拒拒不不到到庭庭,或或者者未未经经法法庭庭许许可可中中途途退退庭庭的的,可可以以将将被被告告拒拒不不到到庭庭或或者者中中途途退退庭庭的的情情况况予予以以公公告告,并并可可以以向向监监察察机机关关或或者者被被告告的的上上一一级级行行政政机机关关提提出出依依法法给给予予其其主主要要负负责责人人或或者者直直接接责任人员处分的
13、司法建议。责任人员处分的司法建议。新新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解读解读(一)切实做好行政应诉工作(一)切实做好行政应诉工作(二)自觉履行法院生效裁判文书(二)自觉履行法院生效裁判文书(三)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从源头上减(三)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从源头上减少行政争议少行政争议(四)集中清理市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四)集中清理市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件(五)提高行政复议机关复议审理和应诉能(五)提高行政复议机关复议审理和应诉能力力行政机关的应对措施行政机关的应对措施天津市行政执法有关法规解读 一、街镇综合执法一、街镇综合执法(一)街镇执法改革的必要性(一)街镇执法改革的必要性(二)街镇执法改革
14、的核心(二)街镇执法改革的核心(三)街镇的执法边界(三)街镇的执法边界(四)相关执法部门的专业指导(四)相关执法部门的专业指导(五)依法定程序办事(五)依法定程序办事(六)依法履职,禁止不作为、(六)依法履职,禁止不作为、乱作为乱作为二、行政执法监督二、行政执法监督(一)监督对象(一)监督对象(二)监督内容(二)监督内容(三)监督方式(三)监督方式(四)监督结果的处理(四)监督结果的处理三、行政执法违法责任追究三、行政执法违法责任追究(一)责任范围(一)责任范围(二)追究方式(二)追究方式四、执法监督平台四、执法监督平台(一)建立平台的意义(一)建立平台的意义(二)平台主要制度(二)平台主要制度(三)平台的监督方式(三)平台的监督方式谢谢大家!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