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200年发展历程.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984057 上传时间:2022-01-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结构200年发展历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钢结构200年发展历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钢结构200年发展历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钢结构200年发展历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200年发展历程.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钢结构200年发展历程从铁被人们发现开始,铁就与建筑有着紧密的关系,在人类建筑 史上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大规模的运用钢铁作为建筑材料还 是从近200年开始的。我国古代有许多运用铁构件建造的建筑, 如公元694年在洛阳建 成的“天枢”和公元1061年在湖北荆州玉泉寺建成的13层铁塔等。 欧美等国在1840年之前多采用铸铁建造拱桥。在1840年后,随着钟 钉连接和锻铁技术的发展,铸铁结构逐渐被锻铁结构取代,1846年到1850年英国人在威尔士修建的布里塔尼亚桥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该桥共有4跨,每跨均为箱型梁式结构,由锻铁型板和角铁经钟钉连 接而成。直到1870年成功轧制出工字钢后,形

2、成了工业化大批量生 产钢材的能力,强度高韧性好的钢材才逐渐在建筑领域代替锻铁材 料。20世纪初焊接技术和高强度螺栓的接连出现,极大的促进了钢 结构的发展,除了欧洲和北美外,钢结构在前苏联和日本也获得了广 泛应用,逐渐成为全世界所接受的重要的结构体系。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钢结构曾起过重要作用,但 由于钢产量的制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钢结构的发展。自 1978 年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钢产量也快速增加。随 着钢材供不应求的局面得到改变, 我国的钢结构技术政策也从“限制 使用”到积极推广应用。自1988年发布的钢结构设计规范并不 断改进后,钢结构在我国的带领快速发展。与

3、其他材料相比,钢结构性能出众,特点明显。如:1 .强度高,重量轻。钢材与砖石、混凝土相比,虽然密度较大, 但强度更高,承受相同的荷载时,钢结构比其他结构更轻。以同样的 跨度承受同样的荷载,钢屋架的质量最多不过钢筋混凝土的 1/41/3, 冷弯薄壁型钢屋架甚至接近1/10.2 .材质均匀且塑性韧性好,和力学计算的假定比较符合。钢材属 单一材料,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严格,因此组织构造比较均匀,弹性模 量高,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延性,可简化为理想弹塑性体,符合一 般工程力学中的假设,计算结果也比较可靠。3 .具有良好的加工和焊接性能。便于在金属结构厂大规模生产精 度较高的构件,然后运至工地进行拼接和组装

4、。4 .钢材耐热但不耐火。钢材长期经受 100c辐射热时,强度没有 多大变化。但温度达150c以上时,就必须用隔热层加以保护。5 .钢材耐腐蚀性差。钢材耐腐蚀性能比较差,必须对结构注意防 护。尤其是暴露在大气中的结构如桥梁,更应特别注意。6 .密封性好,可重复使用等。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钢结构的运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扩 大。从技术角度看,钢结构的合理应用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大跨度结构。如我国衔接镇江扬州两地的润扬大桥,它由悬索 桥和斜拉桥结合而成,跨江长度 7.3公里,总长35.66公里。刷新了中国桥梁史上八项记录,其中悬索桥主跨达到1490米,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三。2 .工业厂房

5、。如建造港珠澳大桥时生产沉管隧道的厂房,面积超 过70000平方米,但运用大量钢结构构件后,建造这样的厂房只需要 不到100天。3 .多层及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如东方明珠电视塔高度达468m,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高度为492m,这两者都运用了大量的钢结构。4 .轻钢结构。对使用荷载轻跨度小的建筑物,轻型门式钢架因其 轻便和安装迅速,近20年来如雨后春笋大量出现。5 .可拆卸结构、容器、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等。从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与地区的经验看,建筑业终将是 钢材应用的主要市场。可以预计,随着我国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钢 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普遍。为保证我国钢结构建筑的安全 性与经济性。我国应在各环节密切配合、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协调 发展的局面,积极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共同为我国高层钢结构的 发展作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