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评分标准2.doc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140259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体备课评分标准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城关初中2013年秋学期集体备课评分表 主讲人 蓝海松 班级: _11-04_ 科目: 语文 课题 第三单元 总得分 内容评分标准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34363840得分课件制作10分要求:清楚简明展示教学流程;展示学生活动内容;展示必要的提示及图片。分析教材5分本单元选取的四篇文章都是说理性比较强的散文,共同特点都是托物言志,谈生命作者探讨人的生命现象和规律。那树通过描写一棵大树的命运,含蓄地表达对自然界宝贵生命惨遭虐杀的痛惜和忧虑。地下森林断想通过描写“地下森林”这一奇特的景观,抒发作者对恶劣环境中挣扎成长的生命的礼赞。人生通过描写虚拟的“高塔”“地洞”“

2、广阔领域”和“工场”的场景,对人生作了富有哲理性的概述,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程序5分导入引出课题、展示目标作者介绍检查预习整体感知(托什么物,言什么志)合作探究(如何写物,如何寄情)总结写作特点拓展延伸,作业练习。重难点5分 1. 了解散文的体裁特点。2学习多角度鉴赏品味散文语言,借鉴写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4、以课文为范例,教学生归纳方法,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欣赏能力。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25分谈生命1. 从整体感知入手:作者如何谈生命(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树”)2、学生合作探究:文章是如何写“春水”和“树”,引导学生写出对生命的感悟

3、3、再从朗读入手合作探究品味赏析语言(主要抓住哲理性句)那树1、从题目入手:看题目,完成问题a、那是一棵怎样的树?b、那树的命运如何?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2、通过对那树的描写你从中获得哪些人生启示?再次认清托物言志的写法。3拓展延伸,理解文章深层含义。地下森林断想1、从题目入手:a、整体感知文章用什么方法介绍描述地下森林b、明确地下森林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体会作者对地下森林德感情。2、仿写句子。人生1、通过精读作者把人生比作“高塔”这部分,了解课文内容。2、跳读课文26-27自然段,通过合作探究赏析句子(主要抓住富有哲理性语言)。考点5分1、 表现手法(象征、夸张,托物言志等)2、概

4、况文章内容。即寄什么物,言什么情。3、辨析句子所运用的修辞及作用。4、品味语言(了解词的词语境义及作用;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5、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6、仿写。7、谈感受解决办法151. 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联系上下文,推知其语义。2、抓住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3、正确判断文章线索以及写作顺序的作用 4、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5、掌握品味语言的方法6、能区分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题型10分答题技巧20分1、概况文章内容要点(a、要素归纳法,找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并合理组织b、取主舍次法,抓住重点段落,主要时间内容概括。)2、找出行文线索(明确几种常见线索;关注文章标题;关注文章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找文中的议论抒情句。)3、分析词语的作用(联系语境对词语的含义进行解说;联系上下文,分析词语在结构上的作用;从表达方式入手。)4、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a、式入手常见几种句式的表达效果;如:疑问句 ,吸引读者,制造悬念。B、从修辞角度入手。模式是运用了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的思想感情。C、从词语的角度入手。D从表达方式入手。详见散文表达方式的作用。)5拓展开放探究题(紧扣文本,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教育管理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