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4082696 上传时间:2022-02-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讲“文明”的起源,首先,文明是由人创造的,所以,必须讲人类的起源。其次,远古人类的遗址有很多,世界各地均有发现,由于教材编排的是中国史,因此,教材只选定了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作为典型代表来介绍。考虑到现在世界融为一体的状况及全球史观的盛行,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在介绍新课内容前,简单介绍世界上人类的进化史,使学生在学习我国远古人类之前先了解世界上人类的进化史,为学习本课内容作铺垫。二、学情分析这节课上起来有不少困难之处,那就是历史久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知识点零散,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困难。如何拉近本节课内容同

2、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有兴趣学是我设计本课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三、教学目标初中新课标指出本课的目标是“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课表论述得比较概括,我从以下三方面对课表进行了分解:(1)知识与能力方面:通过观察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的特点、典型代表,进而初步掌握从历史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元谋人与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对比及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像对比二者的面目特征有何区别,使学生了解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通过课文中“有明显的加工痕迹的石器”,“在一直的黏土层中还发现许多炭屑和呈黑色的烧骨”的话语,培养

3、他们的推理判断能力。(2)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教师提供的一些考古材料及图片,让学生观察,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能够作出合理的推断和结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也是世界人类起源地之一,同时,北京人的发现填补了猿到人进化过程的环节缺失,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难点难点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对于重难点的突破,均采用利用图片和教材,教师步步引导,使学生自己在这一过程中慢慢推断并得出结论。五、教学过程设计考虑到以上几点原因,我将本课设计如下:(一)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新课导入很多学生

4、在小的时候都会问父母这样的问题“妈妈(爸爸),我是从哪里来的呢”。考虑到学生这一实际情况,我会问学生“你小时候有没有向你父母问过这样的问题?你的父母是怎样回答你的?”同时指出,这也是我们学习历史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等你再长大一点的时候,你听过哪些关于人是从哪里来的的神话传说?能不能给我们大家讲讲?”最后指出,中国的女娲拈土造人说和西方的上帝造人说等神话传说只是传说,不是真实的历史,没有科学依据,借此为学生讲解科学的人类起源学说理论,并指出一个世纪以来的世界各地考古学发现页证明了这一学说,简单介绍世界远古人类的发展史(原上猿、埃及古猿、森林古猿、腊玛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

5、晚期智人),以此引起学生想了解中华大地上的远古人类的兴趣,由此引入新课。(二)新课探究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课本知识只是对某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解释或假设,并不是解释现实世界的“绝对参照”。某一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知识虽然包含了真理,但它并非是最终答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肯定还会有更真实和客观的解释。远古人类的历史更是如此,我们依据的是考古学的发现、人类学的研究,因此,在讲解本课时,我十分注意用词,力图使学生明白我们所知的关于中华大地上的远古人类的历史只是目前的研究成果,随着新的研究成果的出现,这些历史可能会改写。在讲解元谋人之前,我让学生观察教材第2页的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并抛出问题“从图

6、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同时视学生的情况给予适当引导“比如你认为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是什么,图中标出的比较典型的原始人类遗址有哪些”,以此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以及从历史地图中获取信息能力,这也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即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掌握基本技能。1.元谋人给学生看元谋人发掘现场图、元谋猿人发掘远景图、元谋人的牙齿化石、元谋人使用的打制石器,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元谋人使用的石器外形、种类有何特点,最后,让学生看书一起回答元谋人的距今年代,发现地点以及它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培养学生迅速获取信息的能力。最后引用书中的话“有明显的加工痕迹的石器”, “在一直的黏土层中

7、还发现许多炭屑和呈黑色的烧骨”,让学生思考这些说明了什么?以此培养他们的推理判断能力。2.北京人结合一些图片,比如北京人遗址内景图、北京猿人复原头盖骨、北京猿人复原头像、北京猿人制造工具群像、北京猿人使用过的打制石器等,简单介绍北京人发现史。在放图片的过程中,填加一些解说,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外形、种类有何特点,与元谋人相比,而这有何区别。最后,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己看书,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学生看书的同时,我指出他们需要重点关注北京人的距今年代、发现地点、身体状况及生活概况等方面的内容,找学生说出这几方面的内容,以此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归纳能力。最后,提出问题“相对于北京人

8、的下肢和脑来说,它的上肢发展很快,这是为什么?又说明了什么”,以此进一步论证课前所讲的科学的人类起源学说。3.山顶洞人在讲山顶洞人之前,教师指出考古学家是在继续探寻北京人洞穴的顶部遗存时发现的山顶洞人。给学生看图片:山顶洞人头部复原想、山顶洞人制作的古针、山顶洞人的装饰品,在看每副图片时注意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并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联系前面所看到的北京人头不服原图,你认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在头部特征上有何区别(前额、眉骨、鼻子、嘴巴、下巴,通过列表)”、“从山顶洞人制作的骨针,你能推断出山顶洞人都掌握了哪些技能吗”、 “从山顶洞人制作的装饰品图片上,你都能发现哪些物品,这又说明山顶洞人掌握了什么技

9、能”,以此让学生推断山顶洞人的生活概况,在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锻炼他们的推理判断能力。(二)小结新课通过师生共同商量,列表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概括等基本技能。(三)巩固练习通过选择题: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最早使用天然火的原始人类以及识图题(北京猿人头部复原图),考察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掌握情况。(四)板书设计(主板书)第1课 中华大地上的远古人类一、元谋人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距今年代:约170万年发现地点:云南元谋二、北京人距今年代:约70-20万年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洞体制特征:上肢手(发展较快) 下肢直立行走(发展较慢) 劳动起了重要作用 脑容量现代人的76(缓慢进化)生活概况:会使用和制造石器;采集、狩猎天然火群居三、山顶洞人距今年代:1.8万年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体质特征:(略)生活概况:会捕捉水生动物会缝制衣物和装饰品会人工取火会磨光及钻孔技术六、练习及检测题七、作业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