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2018060702100.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417779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201806070210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201806070210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201806070210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201806070210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2018060702100.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邢台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年级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大团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审美心理现象,它大量出现在宋以后的戏曲小说中,如窦娥冤的申冤昭雪、赵氏孤儿的孤儿报仇、汉宫秋的“团圆梦境”等等。讲究“团圆之趣”已经成为我国极为普遍的传统审美心理现象。 华夏初民对客观世界的考察,大概是从“天”开始的。春夏秋冬的往复,白天黑夜的交替,日出日落的循环,使他们直观地形成了“乾为天,为圆”的观念。由于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耕国家,“天”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农业收成的多寡,因此,对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先民来说,头顶

2、上的那圆的天,就成了他们顶礼膜拜的对象,这种对“天”的崇拜就导致了对于“天”的运行规律“圆”的亲和与崇尚。作为中国哲学源头的易经体现了中国古人的圆道观,循环即圆道是易经作者心目中的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对易学而言,“圆”不仅是神秘的示语,而且也是圆融无碍、无往不复的至高至美的境界。而老子哲学思想中的自然观,也是以周行不殆的圆来加以描述的。老子“九九”八十一章,象征着道的生生不息、变动不已、周行不止。这种“九九”循环往复式的“道”的结构,是离不开圆的。由于“圆”以其圆满而使人感到审美的满足,所以,“圆”经常在“圆满”“至美”的意义上为佛家所推崇。佛教称般若真智为“圆智”,称修行到最高阶段为“圆成”,

3、称涅槃境界为“圆寂”,将美好至极的事物称做“圆圆海”。这里,“圆”均可作为“圆满”和“至美”来解。圆在中国哲学中意味着道境和禅境,易、庄、禅不约而同地将圆作为最高的精神境界,其中具有深刻的美学内涵。道家的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佛家的因果报应的轮回观、周易用以解读宇宙人生奥秘的太极思维模式,以及本文论述的“大团圆”的审美心理,似乎都存在于同一个圆的图式之中。“圆”既是完满的象征,是循环往复的表现,也是华夏民族对社会、人生,以及自身理想的一种构想、理解和追求。体现在中国古代的戏曲小说中,则一切都应该圆满无缺,缺则有憾。中国古代悲剧最悲的要算是关汉卿的窦娥冤了,剧中不但有血溅白练,而且还有六月飞雪。可

4、谓惊天地泣鬼神,充分显示了窦娥冤屈之大、痛苦之深。但作者笔锋一转,却来个“窦天章为女申冤昭雪”,由悲转喜、由缺为圆。对圆的崇尚似乎已成了一种弥散性的文化审美理想的规范,“大团圆”既是审美主体对规范的崇尚与屈从,也是审美主体对传统规范的迎合与妥协。它虽然推进了中国文学艺术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以及向圆熟精致的技能方面的发展,却也遏制了中国艺术,特别是悲剧中美的、崇高的、善良的事物或人物被毁灭的怵目惊心的震撼,以及撕肝裂胆的残酷。尚圆的传统观念不光是“大团圆”审美心理形成的重要原因,而且,它也使中国审美文化的心理欲求往往更多地趋向于圆态,趋向一种柔性与韧性、以及圆融浑化的中和之美。1. 下列关于原文内

5、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大团圆”审美心理现象是中国特有的,并且在古代的戏曲小说中大量出现,其形成与华夏民族的尚圆观念有关。B. “大团圆”审美心理在戏曲小说中以申冤昭雪、报仇雪恨等形式出现,“大团圆”结局则需要借助梦境呈现。C. 受“大团圆”审美心理的影响,中国的悲剧往往缺乏美的、崇高的、善良的事物和使人触目惊心的震撼。D. “大团圆”审美心理体现了审美对传统规范的崇尚、迎合和屈从、妥协,促进了中国文学艺术在技能方面向圆熟精致发展。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以中国古典戏曲小说为例,重点论证讲究“团圆之趣”是我国极为普遍的传统审美心理现象

6、。B.文章3-5段主要从“易、道、禅”三个哲学角度阐述了“大团圆”审美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C.文章先指出“大团圆”是我国特有的审美心理现象,接着进行相关阐释,之后又揭示了“大团圆”的美学内涵。D. 最后一段主要从两方面论证:“大团圆”使中国古典文学领先于世界,同时也遏制了中国文学的发展。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智慧的华夏初民逐渐形成了“乾为天,为圆”的先进观念,对天的崇拜导致了他们对“圆”的崇尚与亲和。B. “圆”为佛家所推崇,主要是因为“圆”是完满的象征,是循环往复的表现,能给人带来审美的满足。C. 华复初民之所以把天作为顶礼膜拜的对象,是与天的好坏直接

7、关系到农业收成多寡分不开的。D. 在古代中国,对“圆”的崇尚似乎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审美理想规范,它使中国审美文化的心理欲求往往更多地趋向圆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船歌蒙福森张德贵是抚河镇的把船老大,水性甚好,人称“浪里白条张顺”。他胆色一流,技术更是一流。在整个抚河镇的船工中,无人能及。他从十三岁开始,就跟着他的老爹在抚河上行船,不到三十岁就开始掌舵。几十年虽风雨坎坷,却一直都顺顺当当,从来没有失过手。抚河镇因河而得名,站在抚河镇最高处的望江楼上远眺抚河,它就像一条银色的巨龙,流过抚河镇。抚河从西向东,一泻千里,波涛滚滚,直至苍梧。抚河发源于

8、猫儿山山脉,水流一路平缓,江面宽阔。然而至抚河镇时,水道突然变得弯曲,怪石嶙峋,两岸悬崖峭壁,杂树丛生,飞鸟鸣叫,猿猴嬉戏。过了抚河镇不远,就是一个险滩,叫乱石滩。乱石滩水情复杂,滩险浪急,江水轰鸣,漩流咆哮声似鬼哭神号,此时要攻上险滩谈何容易!非要请抚河镇的船工不可,否则,外地人不知水情,十有八九翻船,葬身此地。张德贵和他的伙伴们,接了工,在望江楼要了一坛白酒,几盘猪头肉,吃饱喝足,一抹嘴,一甩上衣,奔江边去了。张德贵把舵,指挥他的兄弟们,下船的、拉缆的,把船缆挂上肩头、把竹篙顶在肩上,扎紧脚步,开始过滩了。张德贵一声令下,大伙齐心协力把船向着滩面攻上去,这时,船工们的号声如轰雷声般吼出来“

9、哎哟咦咦哎哟,哎哎哟,无呀无低深呀个潭,怎呀得呀上啰嗬!”“哎哟咦咦哎哟,哎哎哟,无呀无低深呀个潭,怎呀得呀上啰嗬!”那声音,悠扬动听,铿锵有力,在山崖间回荡着;那声音,充满了男人的阳刚之气,富有韵味喊着一个号子,可过险滩几丈。过了乱石滩,前面江面宽阔,一马平川,水流骤然变得平缓,老板递过钱给张德贵,道一声“辛苦啦!”张德贵回一声“一路平安”,回去兄弟们分了钱,这档攻滩就算完美结束了。张德贵的老婆在镇上开了个裁缝店,两口子还有一个五岁的儿子和一个三岁的女儿。空闲时,张德贵在望江楼和兄弟们喝喝茶,聊聊天,或者在家逗逗孩子,教孩子念几个字。过几年,他们就可以入学念书了。日子就像抚河里的水,昼夜不停

10、地奔流着。转眼,就到了1943年。这年春天,日本人的枪炮声打破了抚河镇的几百年来的宁静。一队队日本兵杀气腾腾地开进了抚河镇。抚河镇的望江楼成了鬼子的司令部。鬼子以抚河镇为据点,四出烧杀淫掠,抢劫了大量的粮食,然后装到船上,准备运往前线。鬼子占用了老百姓的帆船来运粮,可他们不敢过乱石滩。一天,在汉奸的带领下,鬼子来到张德贵家他们要张德贵和他的兄弟们帮他们运粮过乱石滩。张德贵断然拒绝。鬼子军官嗖地一声拔出军刀,架在张德贵的脖子上。张德贵冷冷地坐着,面不改色。鬼子军官恼羞成怒,嘴里叽里咕噜地骂着,眼珠一转,放下刀,带人走了。他们抓走了张德贵的老婆孩子,撂下话来:“哪天答应为皇军效力,哪天就放人!”张

11、德贵像困兽般焦躁不已,想了很久,终于,他到望江楼,跟鬼子说:“愿意替皇军效力。”鬼子放了人。当天晚上,张德贵把老婆孩子交给他的徒弟赵小雷,让他连夜送他们去乡下避风头。第二天,晨曦初露,江水苍茫,张德贵和他的十几个兄弟,像每次过乱石滩一样,有序分工,把运粮船带过乱石滩。张德贵的几个徒弟像往常一样,要一起上船,张德贵不让,他一个人跟着鬼子上了船。这一次,张德贵没有能够把运粮船带过险滩,在最危险的地方,运粮船撞到了一块大石头,船沉没了。满满一大船大米和押运的十几名鬼子,连同张德贵一起,瞬间,就沉没在波涛汹涌的抚河中,再也不见踪影船沉下去的那一刻,张德贵的兄弟们的号子声猛然如雷声般吼出来“哎哟咦咦哎哟

12、,哎哎哟,无呀无低深呀个潭,怎呀得呀上啰嗬!”两岸围观的老百姓缓缓地流下泪水,那抚河上的船歌,铿锵有力,在山崖间久久地回荡着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7年第6期)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船老大张德贵从小随父行船,几十年来都没有任何闪失,文章叙写张德贵的这一经历,交代了他闯滩本领高超。B.张德贵指挥兄弟们过乱石滩采用了细节描写,“挂”“顶”“扎紧”这一系列动作干脆利落,众人过滩有条不紊。C.军刀架在张德贵脖子上,他面不改色,可鬼子抓走了他的妻儿,张德贵却妥协了,说明张德贵性格也有软弱的一面。D.张德贵带领鬼子闯滩失败,并不是他技术不佳,而是他早有预谋,

13、此处照应了上文他“想了很久”才答应鬼子的要求。5.文章第三段介绍乱石滩的情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6.小说在“船歌”声中收尾,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空巢老人是指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旁的老年人。据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客观地讲,在我国目前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要彻底解决空巢老人“不敢老”的问题仍存在困难

14、,需尽量采取多种措施以减少老年人的担忧。 (摘编自王庆海破解空巢老人养老难题)材料二:空巢老人的问题,折射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交织着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地区发展不均衡,劳动力候鸟式的迁徙就不可避免;社保制度的割裂,使各种保障难以无缝衔接;户籍制度的坚冰,让老年人随子女迁徒难度加大;政府投入不足和民间资本进入不畅,导致养老服务供给不够且水平较低时代的列车一往无前,老年人却已步履蹒跚;而最为弱势的空巢老人,更是难以承受的时代之重。从要求各级政府“用于养老服务的财政性资金重点向农村倾斜”,到提出“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问题正在破解。而此前不久,国务院决定合并“新农保”和“

15、城居保”,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无疑将有助于解决老人们面临的问题。 (摘编自贾壮“空巢”之痛时代之重)材料三:农村空巢老人安全现状令人担忧。具体体现在:一方面由于年老体弱而面临着外在危险的威胁,由于年老体弱,老人在受到外力侵害时无力抵御和抗衡;另一方面由于年老体弱而多陷“内在疾患”。调查显示,农村空巢老人的患病率在80%以上,甚至有50%以上的老人患有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农村空巢老人安全问题主要发生在以下六个方面:自理能力下降,慢性疾病,消防隐患,用药不当,不法分子诈骗、入室盗窃、抢劫,住房老旧。 农村空巢老人猝死家中的原因的调查

16、统计(摘编自张晓琼、侯亚丽晚年何以安度:农村空巢老人安全保障问题研究)材料四:一方面是老龄化社会的步步逼近,一方面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何把“互联网+”和养老服务结合?南京市民政局目前正在进行这样一种有益尝试。这种基于“互联网+”的“一键呼叫式”养老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便利,而便利也往往是老年人群体所最为期待的。通过“互联网+”把老年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各种资源、服务整合到一起,老人身边只要有一个电话或手机就可以轻松享受这些资源和服务。养老服务网络等于是通过“互联网+”这种新的技术手段,在市场和老人之间建立了一种直接而密切的联系,进而实现双方的共赢。但我们也要看到,老年人

17、群体要想充分享受到这种服务的便利,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那么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对那些被纳入养老服务网络的企业、商家在服务质量、服务价格上给予必要的引导,以避免有企业和商家哄抬服务价格,导致老年人群体消费不起的情况;二则,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老年人群体,政府应该加大养老补贴和救济的力度,以类似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帮助他们享受养老服务网络上的各种资源和各项服务。(摘编自苑广阔盼“互联网+”惠及更多空巢老人)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空巢老人的数字惊人,主要是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且是人口大国。B虽然中国社会在不断进步,但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在当下已成为社

18、会难题。C因为年老体弱,农村空巢老人要面对来自外在危险和自身疾病的双重威胁。D把“互联网+”与养老服务结合起来,是一种创新,能使市场和老人实现共赢。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A估计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的数量将接近老年人口总数的一半,彻底解决空巢老人“不敢老”的问题仍存在许多困难。 B中国经济、社会正在转型,出现了诸如地区发展不均衡等各种各样的矛盾,直接造成了空巢老人问题。 C根据材料二可知,有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诸如“医保”改革政策的落实,“空巢”之痛必将获得有效解决。 D根据材料三中相关数据可知,空巢老人患病率非常高,所以他们的“内在疾患”是更应该

19、引起社会关注的问题。 E依据材料四可知,经过市民政局的积极努力,南京市的空巢老人享受到了便利的“一键呼叫式”养老模式。9怎样才能让“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落到实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吴时,字伸道,邛州人。初以明经举进士,知华州郑县,转运使檄华州运米五万输长安,郑独当三万。时贻书使者曰:“会三万斛之费,以车则千五百乘,以卒则五万夫,县民可役者才二百五十八户耳。古者用师则赢粮以养兵,无事则移兵以就食,诚能移兵于华,则前费可免。华、雍相去百六十里,一旦欲用,朝发而夕至矣。”使者从其言。 陆

20、师闵干秦、蜀茶马,辟为属。章楶欲以御史荐力辞之徽宗求言远臣上章封识多不能如式有司悉却之时建言乃得达提举永兴军路学事,华州诸生有触忌讳者,教授欲上劾之,曰:“其言语,皆臣子所不忍闻。”时即火其书,曰:“臣子不忍闻,而令君父闻乎?” 召为工部尚书,改礼部,兼辟雍司业。大观兴算学,议以黄帝为先师。时言:“今祠孔子,但列中祀。数学,六艺之一耳,当以何礼事之?”乃止。迁太仆少卿。 张商英罢相,言者指时为党,出知耀州,又降通判鼎州;未赴,提举河东常平。岁饥,发公粟以振民。童贯经略北方,每访以边事,辄不答。还为大晟典乐,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内侍何谪监衡州酒,犹领节度使,时奏夺之。 进对论及取燕事,曰:“祖宗

21、歃盟之血未干,渝之必速乱。”蔡攸闻之,以告王黼,黼怒,斥为腐儒。时求去,以徽猷阁待制兼侍读,俄提举上清太平宫。西归,遇其里人赵雍,为言:“取燕必召祸。吾老,得不遭其变,幸矣。”累岁而卒,年七十八。 时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两学目之曰:“立地书厨。”【注】两学:指京师的国子监与太学。 (节选自宋史吴时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章楶欲以御史荐/力辞之/徽宗求言/远臣上章封识/多不能如式有司/悉却之/时建言/乃得达/ B章楶欲以御史荐力/辞之/徽宗求言/远臣上章/封识多不能如式/有司悉却之/时建言/乃得达/ C章楶欲以御史荐力/辞之/徽宗求言/远臣上章封识

22、/多不能如式/有司悉却之/时建言/乃得达/ D章楶欲以御史荐/力辞之/徽宗求言/远臣上章/封识多不能如式/有司悉却之/时建言/乃得达/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经,本为选举官员的科目,后成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斛,原本是古代量器,后指容量单位。南宋以前,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作五斗为一斛。 C工部,官署名,为古代六部之一,主要掌管工程、赋税、军械等事务,长官为工部尚书。 D六艺,指周朝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后亦可指“六经”。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3、 A吴时办事灵活,体恤百姓。他进士及第后任职华州郑县,接到运送粮食到长安的指示,他建议“移兵于华”以节省民力,转运使听从了他的建议。 B吴时宽宏大量,能够宽以待人。他在掌管永兴军路学府事务时,华州有学生触犯了忌讳,吴时立即将华州学生所写的文章烧毁,平息了这件事。 C吴时狷介耿直,不惧结怨权贵。童贯经略北方时常以边防事务问他,他总是不回答;宦官何谪监衡州酒税仍兼任节度使,吴时上奏取消了他节度使之职。 D吴时学识渊博,撰写文章倚马可待。他写文章很敏捷,从来不打草稿,下笔就能写成,京师两个学府里的人称呼他为“立地书橱”。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古者用师则赢粮以养兵,无

24、事则移兵以就食,诚能移兵于华,则前费可免。(5分) (2)进对论及取燕事,曰:“祖宗歃盟之血未干,渝之必速乱。”(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4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题(本题共1小题,4分) 寒食雨(其二)苏轼春江欲入户,两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注】元平三年(1080年),苏轼到达贬所黄州,本诗作于元丰五年寒食节。“哭途穷”:晋书阮籍传写阮籍“车迹所穷,辄痛苦而返”。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前两句写雨势凶猛,江水暴涨,仿佛要冲入诗人居所,营造出一

25、种风雨飘摇,水困居所的紧张气氛。B.颈联“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对仗工整,描写物质生活的极度匮乏与艰难,表现出诗人在黄州迫于饥寒的窘境。 C“那知”两句,写乌鸦衔食食物因其冰冷遂弃置一边,宁愿叼衔烧过的纸灰,进一步从侧面衬托出诗人生活的困窘。D.“君门”两句直抒胸臆,既表达出远离君王无法为国尽忠效力的愁苦,也表达了亲人坟墓远隔万里欲祭不能的悲愁。 E末两句用典,诗人以阮籍哭穷的典故,表达身处困境无路可走的迷惘以及对春雨绵密的抱怨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本题共2小题,10分)玉楼春乙丑京口奉祠西归,将至仙人矶辛弃疾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悠悠兴废不关心,惟有沙洲双白

26、鸯。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水去。【注】奉祠,即拜奉宫观衔,无实职。时年辛弃疾六十六岁,在镇江府知府任上。受降两官处分,后又被罢官,到宫观挂空名。仙人矶:南京西南长江中的一座小岛。15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写夕阳下京口的凄清景象,不免联想到六朝时此地的兴盛繁华,盛衰对比之下,词人感慨良多。B“悠悠兴废不关心,惟有沙洲双自鹭”,只有沙洲的两只白鹭关心六朝的兴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废的寒心。C“仙人矾下多风雨”两句,写出了客观环境的险恶,词人想停留也停留不下来,“多风雨”也暗指词人的仕途困

27、境。D“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水去”,词人想抖擞精神振作起来,可现实的种种遭遇又让他凉透了心。E这首词上片说历史的兴废,下片说人生的进退,通过自然景象和行程的描写,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情感。16从这首词看,词人对国家命运、自身遭遇各持什么态度?请结合全词做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韩愈师说的“_,_”两句,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心理原因。 (2)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_,_”。 (3)醉花阴中“_,_,_”三句既点明时令,也暗示了词人内

28、心的愁绪。 (4)雨霖铃中写离人在临别时刻执手相看,泪眼相对,“_”,此时无声胜过有声,充满了离愁别绪。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4小题,15分)1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唐诗宋词是我国古典诗歌的巅峰,然而当代诗坛颇不景气,想起唐宋诗词的成就,不禁让人产生今非昔比的感觉。 抗日战争的硝烟虽已消散,但各界人士毁家纾难的历史永远不能遗忘,浴血奋战的英雄应当永远被我们铭记。 八达岭长城五一小长假再次出现拥挤的人潮,游客们被挤得前合后偃,狼狈不堪,只能沿着台阶一点点地挪动。 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来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中占有重要地位。

29、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我市实际,广开言路,各抒己见,就交通设施、教育文化、旅游发展等方面的问题献计献策。 邓风京是一位远近闻名的大夫,很多垂危的病人经过他的治疗都得以康复。他被人们称为着手成春的好医生。A. B. C. D.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制了我国首台具有体验交互功能的美女机器人“佳佳”,不仅有和常人一般逼真的面庞,还能像真人一般和普通人交流。B. 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记录了真实的珍贵文物的修复过程,详细介绍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状态。C. “互联网+”创业创新,就是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引导和推动全社会大

30、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D. 只要我们沿着红船航向大力弘扬首创精神,进一步提振全党全国人民的精气神,就一定能够让“红船精神”凝聚起更为磅礴的民族复兴伟力。20.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A在访谈中,这位艺术大师提到了自己的母亲,他动情地说:“家慈经常告诫我和弟弟妹妹们,做人要清清白白。”B老王生病,小李买了些东西去看望,老王说:“怎么还买东西啊?受之有愧,却之不恭,我只好笑纳了。”C他在征稿启事中接着写道:“恳请小区居民帮助我们,为办好小区直通车尽一点绵薄之力。”D小张刚到外地工作,有一天接到了父亲的电话,小张对同事说:“先父要我多向工作经验丰富的前辈请教,请

31、多多指教。”21.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一开播便火了,尤其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根据下面内容,概括节目走红的3条原因,每条原因不超过10个字。(6分)第一期东道主故宫博物馆,从1807556件文物中精选出了三件国宝:“青绿之色千年不败”的千里江山图、有“瓷母”之称的各种釉彩大瓶和“中华第一古物”石鼓。每件文物都有一段“前世传奇”与一个“今生故事”,还有跟它血脉相依的守护人。张国立担任讲解员,串联整个讲解过程。守护人李晨、王凯、梁家辉分别饰演“玩物丧志”的宋徽宗、“任性”的乾隆、心系石鼓的司马光,讲述三件宝物的“前生传奇”。“今生故事”部分,讲述的是“守护”的故事:为了青绿颜料的传承,74岁的传承

32、人漫山遍野地寻找采集矿石;老中青三代故宫志愿者以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极大的服务热情活跃在故宫各个展馆;战火中,梁家三代人辗转全国16年,以“人在物在”的信念保护文物毫发无损。这一切,都让观众感受到:这些文物历经风雨而来,每一个都是饱满的生命、岁月的传奇。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18年4月4日院,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上,来自浙江杭州的37岁外卖小哥雷海为击败了来自北京大学的文学硕士彭敏,逆袭成动,夺得总冠军。有人为彭敏感到遗憾,认为他的文学素养深厚,只是输给了自己;有人称赞雷海为:“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有人感慨他们的人生轨迹不会因

33、为诗词大会而改变;也有人反驳,虽然境遇不同,但他们心中都有对于“诗与远方”的追求。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受?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1.【答案】 D【解析】A项,文章第一段“它大量出现在宋以后的戏曲小说中”,可见非泛指“古代”而是“宋代以后”。B项,从文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来看,“申冤昭雪”“梦境呈现”只是“大团圆”审美心理的部分表现形式。C项,曲解文意,文中是说中国悲剧缺少了“美的、崇高的、善良的事物和人物被毁灭”的震撼感,而并非“中国的悲剧缺乏美的、崇高的、善良的事物”。2.【答

34、案】D【解析】D项,“使中国古典文学领先于世界”属于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它推进了中国文学艺术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以及向圆熟精致的技能方面的发展”。3.【答案】B 【解析】C项,“圆为佛家所推崇是循环往复的表现”错误;“圆”“循环往复的表现”是老子哲学思想的自然观,与“佛家”无关。4.【答案】C【解析】分析有误,这不是性格软弱,而是张德贵疼爱妻儿的体现。5.【参考答案】突出了乱石滩水情复杂,滩险浪急的特点;以乱石滩的凶险衬托船老大张德贵一流的胆色和掌舵本领,有力地突出了人物形象;为下文鬼子不敢过乱石滩和张德贵在乱石滩沉粮船等情节做了铺垫。(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

35、分)6【参考答案】答案:呼应照应。照应标题,并与前文多次出现的“船歌”相呼应;渲染悲壮的的气氛,突出了张德贵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气概,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突出主旨。铿锵有力的“船歌”象征民众的抗日力量和决心,借此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每点2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7.【答案】A【解析】无中生有,文中并未提及“空巢老人数字多”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有因果关系。 8.【答案】A D 【解析】B项,“直接”错,原文是“折射”,说明“中国经济、社会正在转型”等问题,是间接造成空巢老人问题。C项,“必将”表述绝对,另外,原文是“有助于”,说明这些措施并非唯一。E项,张冠李戴,“一键呼叫式”养

36、老模式的对象目前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老年群体”,而不是“空巢老人”。“享受到了”也错,这只是一种“尝试”或探索,它只是在技术上成为可能,而不是已经成为现实。9.【参考答案】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地区发展平衡,减少劳动力候鸟式迁徙;推进社保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为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创造条件;加大政府投入,同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市场;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的扶持力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新的养老模式,如“一键呼叫式”等。(每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10【答案】D【解析】原文正确断句为:章楶欲以御史荐,力辞之,徽宗求言,远臣上章,封识多不能如式,有司悉却之,

37、时建言,乃得达。11【答案】 C【解析】赋税由户部掌管,军械由兵部掌管。12【答案】B【解析】“火其书”是说吴时烧了当地教授所写的弹劾举报信。13【参考答案】(1)古代动用军队打仗时就背着粮食去供养军队,没有战争时就移动军队以得到(靠近、接近)粮食,如果(果真)能够把军队调到华州,那么前面所说的费用就可以免掉了。(得分点:“赢”“诚”“就食”“前费”各1分,大意1分)(2)上朝入对时讨论到夺取燕州之事,吴时说:“祖宗歃血盟誓的血迹还没有干,改变必定会招致祸乱。” (得分点:“进对”“歃盟”“渝”“速”各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 吴时,字伸道,邛州人。最初凭借明经考中进士。担任华州郑县知县,

38、转运使通知华州运五万斛米送到长安,郑县独自承担三万斛。吴时给转运使写信说:“计算三万斛的费用,用车需要一千五百辆,用士卒运就需要五万人,县内的百姓可供使役的只有二百五十八户。古代打仗时就背着粮食去供养军队,没有战争时就移动军队以得到(靠近、接近)粮食,如果能够把军队调到华州,那么前面所说的费用就可以免掉了。华州、雍州相距一百六十里,一旦要用军队打仗,军队早上出发晚上就可以到达了。”转运使听从了他的话。 陆师闵经管秦、蜀茶马事务,征召吴时为属下。章楶想推荐吴时为御史,吴时极力辞绝。徽宗求直言,远方的臣子上奏章,封口标识大多不能遵照格式,有关部门都退了回去,吴时提出建议,奏章才得以呈达。吴时掌管永

39、兴军路学府事务,华州的学生有触犯忌讳的,教授想上奏弹劾,说:“他们所说的话,都是我(做臣子的)不忍心听到的。”吴时立即烧了他的弹劾书信,说:“你(做臣子的)不忍心听到,却让君主听到吗?” 吴时被召为工部尚书,后改任礼部员外郎,兼任辟雍司业。大观年间兴起算学,人们议论要把黄帝作为先师。吴时说:“现在祭奠孔子,也仅仅列为中等祭祀。数学,只不过是六艺之一罢了,应当用什么礼对待呢?”于是就停止了。后升为太仆少卿。 张商英被罢相,言官指责吴时是他的同党,出京担任耀州知州,又被降职担任鼎州通判;他没有赴任,又负责掌管河东常平司。遇到荒年,他发放官库的粮食赈济百姓。童贯治理北方,常以边防的事务问他,他总是不

40、回答。还朝担任大晟府典乐,又擢升为中书舍人、给事中。宦官何谪监管衡州酒税,仍兼任节度使,吴时上奏取消了他的节度使职务。 上朝入对时讨论到夺取燕州之事,吴时说:“祖宗歃血盟誓的血迹还没有干,改变必定会招致祸乱。”蔡攸听到之后,告诉了王黼,王黼很生气,斥责他是腐儒。吴时请求离朝,以徽猷阁待制兼任侍读,不久提举上清太平宫。后来向西回归故里时,碰到了乡人赵雍,吴时对他说:“攻取燕州必定招来祸患,我老了,能够不遭受灾变,很幸运。”几年后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吴时写文章很敏捷,从不打草稿,下笔就写成,京师两个学府里的人把他看作“立地书橱”。14.【答案】BE【解析】B项,颈联的概念使用错误,这是一首古体诗

41、。该项的设置是为响应“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这一考点要求。E项误解诗意,对“春雨绵密的抱怨之情”错,应为对生活已心如死灰的绝望之情。15.【答案】BD【解析】B项,应理解为“只有白鹭不关心六朝兴废”。D项,“抖擞尽尘埃”是指词人要抛却政治上强加的污水,抖落掉官场上的污浊。 16.【答案】 对于国家命运,词人关心忧虑。六朝兴废,只有沙洲白鹭不关心,含蓄地表达自己对历史兴废的关心,也即对南宋政权的忧心。对于自身的遭遇,“多风雨”“留不住”表达了词人想要施展抗敌才能而又不得实现的悲愤;“直须抖擞尽尘埃”,流露出词人以藐视排斥打击的态度,把政敌加给他的尘埃、污垢“抖擞尽”,表现了他坚强、旷达的

42、心胸。(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17.【答案】(1)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2)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3)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4)竟无语凝噎18.【答案】B【解析】今非昔比:指今天与过去不能相比,形容变化巨大。而这里应该用“今不如昔”。毁家纾难:指不惜捐献所有家产,牺牲自我,帮助国家减轻困难、解救国难的行为。句中使用正确。前合后偃:指跌跌撞撞,站不稳。句中使用正确。翻云覆雨: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与句意不合,且感情色彩用错。广开言路:指尽量给下属和群众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不合语境。着手成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使用正确。19.【答案】D【解析】A项偷换主语

43、,应将“研制了”改为“研制的”。B项“记录”与“真实的”语序不当。C项搭配不当,“引导和推动”不能与“氛围”搭配。20.【答案】A【解析】B项“笑纳”为敬辞,不用于自己;C项“绵薄之力”谦指尽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努力去帮助别人;D项“先父”又称先公、亡父,多用于称呼自己的过世的父亲。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故。21.【答案】艺术精品万里挑一;讲述方式新颖活泼(或:利用明星带动人气); 背后故事感人至深。22.【作文主要立意参考】 (1)从彭敏的角度立意:可以分析失败的原因,写保持心态,战胜自己,也可以谈不以成败论英雄。如:人生中最大的对手是自己。 成功和失败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人生应不惧失败,勇于追求,坚持梦想。(2)从雷海为的角度立意:读书的意义与作用,梦想与坚持的作用,英雄不问出处,知识面前人人平等。如:懂得读书对人生的意义。 人都需要梦想,人活着要有追求。内心笃定,诗歌未必来自远方。生活纵然负重,心中诗意安然。 位卑未敢忘修身。(3)从两人的角度立意:可以从身份、地位、处境等角度辩证分析对待人生、对待梦想的态度。如:读书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可以改变人生态度。梦想不论出身,人生自有诗意。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