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 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433012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 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 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 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 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 优秀名师资料.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一、单元教学目标 1. 能正确识写本单元的生字新词;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背诵并积累有关的段落;练习用摘抄本摘抄感受深的词语和优美的词句。 2.学习叙事性作品的阅读,了解事件梗概,能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能采用“多形式品读语言,多角度感悟情感”的精读方法细读文本,体悟语言表达的情义及表情达意的作用,在交流中表达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对印象较深的课文内容能有自己的阅读见解,能以说或写的形式,与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开展课外

2、阅读活动,运用阅读叙事性作品的方法来阅读名著鲁滨逊漂流记,生成推荐阅读的阅读感受,能以读后感的形式,与人交流。 4.通过收集资料,对简爱、时间简史、鲁滨逊漂流记等作品及夏洛蒂姐妹、霍金、迪福、杨红樱等有自己的了解,进一步推进针对自己学习中的疑问,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课前自主预习完成基础的预习任务,已经养成摘抄、积累语言的习惯。但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仅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表面,不能“多形式品读语言,多角度感悟情感”,与文本、作者进行深入的对话。基于本单元课例的特点,以及课标中对于高年级段阅读要求,对印象较深的课文内容能有自己的阅读见解,愿意与

3、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因此,在阅读中,我们以开展“学生语言实践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体现“学练用”的单元整体教学思路。我们采用多种形式品读语言,设身处地品读语言,联系上下文品语言,结合资料品读语言,进而形成阅读感受。并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地练习,形成能力,并通过写读后感的形式进行运用。 三、单元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内基本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流程及方法 容 课型 1.通过“闯关”的形式检查1.能够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本单元的生字新学生生字新词的认读,正确、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本单元规范书写,和课文朗读情况。 2.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生的生字“预2.引导学生学会借助工具书字

4、新词的意思。 新词和习过理解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意第一课时 3.摘抄重点词语和感受较深的语句。 课文的关”思. 4.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对存有疑初读感课 问的地方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或与学习伙知 伴商议。 1.练习选用文章关键词语加小标题,理清文1.练习选用文章关键词语加章的脉络,简要概括课文内容。 小标题,理清文章的脉络,“方小草2.有针对性地搜集资料,解决学习中不能理简要概括课文内容。 法指第二课时 和大解的问题,理解课文的内容。 2.学习“多形式品读语言,导”树 3.学习“多形式品读语言,多角度感悟情感”多角度感悟情感”的读书方课 的读书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能有自己的法,阅读叙事性

5、作品。 阅读感受,愿意与人交流。(重点) 1.交流霍金资料,初步认识1.根据阅读需要有针对性地搜集信息,了解霍金,感受其形象。 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解决阅读中自己不能理2.初读感知,抓住文中关键“方解的疑问。 轮椅句梳理文章脉络,了解故事法实2.合作探究,抓住文中关键句梳理文章脉络,第三课时 上的霍梗概,整体把握故事内容。 践”了解故事梗概,整体把握故事内容。 金 3.运用“多形式品读语言,课 3.继续运用“多形式品读语言,多角度悟情多角度悟情感”的读书方法,感”的读书方法,感悟霍金形象,体味作者感悟霍金形象。 情感,形成阅读感受并与人交流。 4.表达阅读感受。 1. 通过收集资料,对作家笛福、

6、杨红樱及作1.初读作品,了解作者及故品等有自己的了解,进一步推进针对自己学事主要内容。 习中的疑问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的培养。 2.深究性阅读,感悟人物形“课2(运用阅读叙事性作品的方法来阅读名著象,获得阅读感受。 鲁宾外阅鲁滨逊漂流记,能整体把握鲁宾逊漂3.回顾故事,评析人物形象,第四课时 逊漂流读汇流记的主要内容,能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交流阅读感受。 记 报”印象较深的内容深入精读,获得阅读感受。 课 3.能够主动与人交流自己的阅读见解,并在 交流中丰富对作品的感受。 1.朗读课文,划分段落,理1(回顾鲁滨逊漂流记,感悟鲁滨逊“聪清文章结构,初步感受文章明智慧”的人物形象和“无畏冒险进取”的形

7、式。 精神,抓住“一本三代相传的书”“一本爱一本“方2.以疑促读,展开深究,感不释手的书”, 细读文本,理解作者推荐“必男孩子法指知人物内涵,学习文章抓细第五课时 读”的原因。 必读的导”节描写的方法。 2(初步学习作者推荐一本书的表达方法,书 课 3.围绕“爱不释手”感知人选择鲁滨逊漂流记中自己喜欢阅读的一物内涵,激发写作兴趣。 部分内容,尝试以读后感的形式向大家推荐。 1.回顾本单元课文,再现夏洛蒂姐妹、霍金、1.回忆习得的方法写读后鲁滨逊的人物形象,联系自己的实际,形成感。 “回不同的阅读感受,愿意与人交流。 2.学以致用,评改读后感。 单元总顾提第六课时 2.回顾一本男孩必读的书的推荐

8、形式,结检测 升”以读后感的形式推荐阅读一本书,表达自己课 的阅读感受。3.修改自己的读后感,在修改中提升中写作能力。 第一课时 “预习过关”课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本单元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 3.摘抄重点词语和感受较深的语句。 4.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对存有疑问的地方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或与学习伙伴商议。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能够借助工具书解决不理解的词语;摘抄重点词语和感受深刻的语句。 三、前置学习活动

9、学生: 1.练习正确熟练地认读本单元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2.在田字格中写一写生字,并把你认为最难写和最容易写错的生字多写几遍。 3.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记下不理解的词语,并通过查工具书等方法解决。 4(摘抄重点词语和感受深刻的语句。 教师:课前检查学生的预习单,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学定教。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对第一单元的课文进行了预习,你在预习中有哪些收获和疑惑呢,不妨拿出来晒一晒。 1(教师根据课前查看预习单了解到的情况,把部分同学的预习单做成课件,同步播放。师生评议,说出优点及缺点,相互取长补短。 2.既然大家认识了本单元所有的生

10、字词,如果让你写下来,你能做到正确、美观吗,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一次闯关比赛,看看哪些同学得到的星星最多。 出示课件: 第一关:勇闯“字词”关。能正确认读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得到两颗星;能正确、规范书写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得到两颗星。 第二关:勇闯“阅读”关。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得到三颗星。 第三关:勇闯“感悟”关。能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就别人提出的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得到三颗星。 (二)勇闯“字词”关 1.乐读:我能读正确 (1) 课件出示重点词语,我能读正确。 撇下 撰写 打扰 折服 剥夺 一艘 粘贴 嗷嗷待哺 要强好胜 节衣缩食 脱颖而出 寥寥无几 惴惴不安 孜孜不倦 大名鼎鼎

11、 龇牙咧嘴 顶礼膜拜 神秘莫测 众星捧月 (2)自由读,同位互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重点强调:“撇、寥、惴、撰、粘”的读音以及四个多音字。 (3)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学生练读。 (4)你认为哪些词语值得积累,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小组赛读。(能顺利通过此关者得到两颗星) 2.乐说:我能说准确 (1)通过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以上词语的意思。 (2)重点理解“折服 ”和“顶礼膜拜”的意思,并进行说话练习。 3.乐写:我能写美观 (1)出示预习单,小组互评。师明确评改标准: ?书写正确、规范、整洁的,加两颗星; ?有错字的圈出来,然后互相交流:错在哪里,如何记住这个字, ?

12、小组长把本组内同学的错字依次写在黑板上。 (2)对黑板上的错字,学生共同评议:怎样能更快记准、记牢这些容易错的字。 (3)师示范书写,重点指导“撇、寥、惴、撰、扰”的写法。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6)小结:根据闯关要求,看看自己是否顺利闯过了第二关,书写美观、正确的,请为自己再加上两颗星。没有得到星的同学可要加油了! (三)勇闯“阅读”关 师:本单元共有三篇课文,你读好了吗,找出自己认为读的不满意的地方再次朗读,直到自己认为满意为止。 1.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1.能够把本单元的三篇课文正确、流利、感情地读下来。 ?读正确 ? ?读流利

13、 ? ?读出感情 ? 2.选择自己认为精彩的句段读一读,对长句子以及易错的句子反复读。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3.小组内互相检查轮读课文,听完后,依据标准得星。比一比,谁得的星数最多,听出错误的地方,随时用笔圈出来,待这位同学读完后,提醒他再次练读,直到正确、流利为止。 4.教师了解情况:请选择感受深刻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可以读出自己的感受。指名读,师生评议。 5.课件出示重点段落,小组赛读,评出最佳“金话筒”。 她们的路走对了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她们庄严地向传统观念和陈腐的偏见宣战: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不是妇女的事业” 虽然,

14、他的身体一点也没有离开过轮椅,但是,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飞了银河系,飞到了上百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飞向了神秘莫测的黑洞。 (1)学生练习朗读,反复读,感情读,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2)每个小组合作读,其他同学依据小组完成情况,给小组得星,评选出最佳“金话筒”奖。 6.你认为哪些句子感受深刻,把你感受较深的语句摘抄到写字本上,看谁背得最快。 7.师小结:在“勇闯阅读关”时,谁得到了三颗星,两颗星,一颗星,继续努力 (四)勇闯“感悟”关 1.同位交流感悟。 师:会读书的人,不但能把课文读熟练,还能读懂课文内容,能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刚才我们熟读了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自己的想法,

15、不妨和同位交流交流。 2.质疑问难,互相解惑。 师:常言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读书思考的过程中,你有哪些问题不能自己解决,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试着和组内的同学交流,互相解惑,把别人好的想法记下来充实自己。教师巡回指导,尤其要关注学困生的情况。小组长把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 3.全班交流:你们组内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我们一起来研究。(出示课件) (1)交流难懂的词义: 寥寥无几: 惴惴不安: 大名鼎鼎: 脱颖而出: (2)交流难理解的问题: ?勃朗特姐妹的成功经历对你有什么启示,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霍金是一个“非凡”的科学家, ?你是如何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

16、万倍”这句名言的, 教师对提出的重点问题进行强调,有的当堂解决,有的放在后面的课时中学习。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引导学生感悟到读熟、读懂课文的重要性,学会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引导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 4.小结:根据我们的过关要求,你认为你们小组同学分别能得到几颗星,小组内交流得星。 五、课内总结 1.总结:看看哪个小组得到的星星最多,哪位同学得到的星星最多,表扬得星最多的同学,促进其他同学不断进步。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滕州市荆河街道中心小学 张云) 第2课时 方法指导课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

17、习选用文章关键词语加小标题,理清文章的脉络,简要概括课文内容,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 2.借助文本,借助针对夏洛蒂姐妹成长、成功经历搜集的资料,读懂文中的几个主要事件。 进一步推进学生针对自己阅读中的疑难,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 3.学习“多形式品读语言,多角度感悟情感”的读书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抓住语言文 字,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资料、设身处地等方式,感受夏洛蒂姐妹的人物形象,感受作者对她们所饱含的情感,品味作者语言的运用、凝练的表达。能有自己的阅读感受,愿意与人交流。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多形式品读语言,多角度感悟情感”的读书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能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

18、住语言文字,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资料、设身处地等方式,感受夏洛蒂姐妹的人物形象。 难点:能多角度地品味文章,感受作者的情感,品味作者语言的运用、凝练的表达。并有自己阅读感受,愿意与人交流。 三、前置学习活动 阅读课后名著梗概,有针对性地搜集有关夏洛蒂三姐妹的成长及成功的资料,有条件的同学阅读简?爱这本书。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单元导读,激发学习兴趣 1.同学们,当我们读文章的时候,文章当中丰富的信息,或能带给我们很多的阅读感受,或能让我们体会到一些情感;我们或能懂得一些道理,或能欣赏到作者优美的语言,巧妙的表达。这就是我们学习阅读,阅读能力

19、提高的一种表现。文章内容本身是丰富的,我们阅读也是一个收获的过程。课前,我们预习了这个单元的课文,那么这些文章又给你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一起阅读小草和大树,一起去收获我们理解和感受。 2.揭题质疑,激发兴趣。 板书课题小草和大树,看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你最想知道什么?(课文写夏洛蒂,为什么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呢?) (学生简要交流) 把这个问题记在这里,当我们再来读书时,你要想一想,看看读后有没有新的或者更深入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了解主要内容 1.交流初读理解:作者是如何评价夏洛蒂的呢,齐读这句话(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引导学生明白这是作者集中对主人公

20、的评价,全文围绕这一句话来写) 作者为什么会作这样的比喻呢,(引导学生谈出自己初步的理解) 2.夏洛蒂姐妹是逆境成才的典范,课文选取了夏洛蒂姐妹经历的哪些逆境来写的呢,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结合你课前划分的段落和概括的段意,小组内交流。 3.交流并提炼关键词语,适时板书。 提取关键词语艰难中谋生,写作尝试 冷酷和偏见的信、激怒、发誓闯出一条路 沉重打击、开拓新路 创作简?爱,震动世界文坛 方法指导:阅读一部分内容要注意是围绕哪句话或哪几个词语来写的,把词句提取出来,就能够读懂这部分内容,并简要、准确地概括主要内容。 4.借助关键词语,让学生试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5.整体

21、感知人物形象。 读课文时,夏洛蒂三姐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哪些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读读这部分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 (集中聚焦课文中描写感人的片段,以学生的个性阅读为教学活动,达成对人物精神品质的整体感知热爱写作、坚持不懈、勇于开拓新思路、钢铁般的意志等)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夏洛蒂姐妹这棵小草是如何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的,课文又是如何描写这朵傲放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生命的艰辛以及她生命的壮丽的呢,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去感悟。 (三)精读课文,学习感悟方法 1.这是一棵怎样的“小草”, (1)默读二、三段,画出关键词句,然后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2)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22、。 (3)引导学生交流读后感受。 (交流时引导学生感受:艰难中谋生读相关句子;热爱写作并努力尝试读读有关句子) 2.重点引导围绕“信”展开讨论,出示罗伯特?骚塞的信:“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 ” (1)朗读信的内容读出骚塞怎样的语气(傲慢、冷冰冰、训诫)指名读一读 谈谈你对信的内容的理解谁是小草,谁是大树,再来读出信的内容所包含的情感。 (2)信来之前,这棵小草怎样的心情,(指名读读课文中有关句子,体会“苦苦地等了几个月”是怎样的心情,又是为什么苦苦地等几个月,体会对信的期待和重视) (3)这是一封什么样的信,课文中哪些词句评价了这封信,(远不止使她失望的信、浸透冷酷和偏见的信、

23、能够刺激鞭打人的灵魂的信) (4)远不止使她失望的信,还给她带来了什么,(刺激、鞭打、激怒、发誓) 3.引导学生多角度品读作品,谈出感受。 (1)作者这样描写是想告诉我们什么?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呢, (2)作为读者,你读到这句话,联系你对夏洛蒂姐妹成长、成功的经历,你有什么理解和感受, (3)假如你是夏洛蒂姐妹,你在这么艰辛的成长历程中,这样去做,你心里想些什么, (引导学生从作者、读者、夏洛蒂姐妹三个角度去读书,会有不同的阅读感受,并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4.面对这封信时,夏洛蒂已经20岁了。在夏洛蒂三姐妹前20年的人生中,作者只选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来写,那就是(艰难谋生和信的

24、打击) 围绕“夏洛蒂三姐妹”这一形象,说说作者选取这些内容的意图是什么呢, (感受塑造人物的写法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并要把关键意思“艰难、激怒”表现到位。) 5.归纳学法:刚才,我们通过“联系上下文品”,“设身处地品”的形式,品读了这一部分,从不同的角度感悟语言背后的情感。 (板书:多形式品味语言,多角度感悟情感) (四)运用学法,赏析“小草”的壮丽 沉重的打击只能使弱者低头叹息,面对困境,夏洛蒂和她的两个妹妹又是怎么做的呢,就让我们运用“多形式品读语言”的方法品读文章。 1.学生自学,默读课文,思考简?爱的创作过程中,关于描写夏洛蒂三姐妹的哪些语言让你深有感触,在旁边写写你的体会;再进一步思考

25、作者的描写是怎样充分表达的, 默读思考后,小组交流、汇报。 (进一步引导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2.围绕“三姐妹以罕见的精神毅力 记录下来”感受三姐妹的意志。 (1)指名读,当你读到这段文字时,你的脑海中浮现了哪些画面, (2)这句话虽然简短,但是作者用词非常讲究,你认为好在哪里,(四字词语内涵丰富;走 路、干活、会亲友随时随地记录,写出了生活小事都在忙着创作,又进一步具体化了) (3)体会三姐妹此时的心境,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这部分内容试着把其中的丰富内涵传达出来。 3.围绕“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 把小草浇灌成大树”感受三姐妹的成功之壮丽。 (1)指名读,这段话在讲什么意

26、思, (2)这个意思作者是怎样讲的,(运用了比喻并理解) (3)这样来写有什么好处,(主要是引导体会情感的表达并感情朗读) 4.齐读“一年后 盛世”,对于三部小说的成功,作者用了哪些词句来讲的,(读者热烈欢迎;评论界广泛重视;极大的成功;震动世界文坛;少有的盛事) 5.结合课前对于夏洛蒂姐妹成功经历的了解,你还知道她们有哪些成就, (引导学生明白:应该有针对性地搜集资料。) 6.再读这部分内容,感受她们的成功。 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五)领悟文题,感受人生的启示 1.文中说“她们庄严地向传统的观念和陈腐的偏见 不是妇女的事业”,结合全文内容你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2.“她的生命艰辛而

27、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这句话中,作者把小草具体比喻为什么植物,为什么比作“仙人掌花”,(如果学生没有见过仙人掌花可以借助图片欣赏花的魅力) 3.结合读书感悟,再谈谈作者为什么用小草和大树做题目, (领会题目通过鲜明对比抓住读者、发人深思的艺术,体会主人公与命运和世俗偏见抗争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追求理想的性格) 4.读了勃朗特姐妹成功经历,你又有什么启示,请用几句话写一写。 (六)链接大阅读,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1.总结:这节课,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阅读文章,收获了不同的阅读感受,这种读书的方法,运用在叙事性作品,尤其是写人的文章中,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更深的感受。 2.小草和大树只是

28、夏洛蒂成长过程的一个缩影,想要继续走进夏洛蒂,同学们在课外可以阅读她的成名作简?爱。打开书,浏览课后“名著便览”。 (1)请已经开始阅读的同学,读读自己欣赏的段落。 (2)形成课外阅读小组,制定阅读计划,积极参加班级读书会活动。 六、板书设计 9.小草和大树 艰难中谋生,写作尝试 逆境成才 冷酷和偏见的信、激怒、发誓闯出一条路 按事情发展顺序 沉重打击、开拓新路 多形式品读语言 创作简?爱,震动世界文坛 多角度感悟情感 胡莹莹) (滕州市荆河街道中心小学 第3课时 方法实践课 一、教学目标 1.根据阅读需要有针对性地搜集信息,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解决阅读中自己不能理解的疑问。 2. 合作探究

29、,抓住文中关键句梳理文章脉络,了解故事梗概,整体把握故事内容。 3. 继续运用“多形式品读语言,多角度悟情感”的读书方法,通过文中场景、细节,抓住文中关键词体会,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设身处地体会等方式感悟霍金不仅是个非凡的科学家,更是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这一形象,体味作者情感,形成阅读感受并与人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 1. 合作探究, 抓住文中关键句梳理文章脉络,了解故事梗概,整体把握故事内容。 2. 继续运用“多形式品读语言,多角度悟情感”的读书方法,通过文中场景、细节,抓住文中关键词体会,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设身处地体会等方式感悟霍金不仅是个非凡的科学家,更是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这一形象,体味

30、作者情感,形成阅读感受并与人交流。 三、前置性学习 1.阅读时间简史,收集霍金资料,了解霍金。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流程: 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 谈话导入,回顾学法。 1.板书:“强者”。说说自己对“强者”的理解,你认为谁能称之为“强者”,引入前文中的夏洛蒂.勃朗特。 2.我们上节课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感受到这一强者形象的呢,回顾上节课学法: (1)了解故事梗概,初步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2)运用“多形式品读语言,多角度悟情感”的读书方法,感悟人物形象; 3.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生活强者霍金,并采用同样的学法来学习课文。板题:轮椅上的霍金 过渡:霍金长什么

31、样子,他又经历了哪些故事,取得了什么成就,为什么称他为强者,让我们一起来认识霍金,并感受其强者形象。 (二)交流霍金资料,初步认识霍金,感受其形象。 1.投影出示霍金图片,交流自己看后感受。(从外貌上先认识,结合文中“龇牙咧嘴”感受其外貌,形象。结合生活实际谈这样的人生活中什么样子,生活不能自理。霍金又是如何呢,) 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霍金成就的资料,初步认识霍金,感受其形象。 问,交流形成资源 3.你还收集了霍金的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帮你解决了哪些阅读中的疑共享。 (三)合作探究,抓住文中关键句梳理文章脉络,了解故事梗概,整体把握故事内容。 1.默读全文,思考文中的霍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2、, 2.小组交流,谈谈自己的体会。 3.班级交流。指导学生用文中的关键词或重点句概括(宇宙之王、科学巨人、物理天才、生活强者、非凡科学家.)以“霍金是一位 。”的句式练习说话。 4.文章中有一个小节概括了霍金的魅力,划出来读一读。 (1)出示第,小节。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2)这是个什么句子,(过渡句)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3)哪些段落讲了他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4-7)哪些段落讲了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8-12) (4)第3自然段又讲了什么呢,抓住小节中的总起句概括。(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1至

33、2自然段又讲了什么,(简介霍金) 5.根据上文梳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文中那个词最能概括霍金形象,(非凡的科学家)理解“非凡”。 6.小组合作读课文(3-1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文中从哪几个方面写出霍金是个非凡的科学家, 7.班级交流。着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并概括提炼出小标题: 命运非凡(3) 成就非凡(4-7) 品质非凡(8-12) 过渡:下面我们就抓住文中这三个场景,精读课文,具体感悟霍金的非凡。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四)运用“多形式品读语言,多角度悟情感”的读书方法,感悟霍金形象。 1.自由选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场景),思考文中哪些细节或句子,甚至词语让你感受

34、到了霍金的非凡,并在书上记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2.小组交流感受,并记下困惑。 3.班级讨论体现霍金非凡的场景或细节。(运用“多形式品读语言,多角度悟情感”的读书方法。) (1)场景一:探究“命运残酷”,感受命运非凡。 ?预设重点句 1963年,他得了卢伽雷氏症,不久就完全瘫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1985年,他又因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被彻底剥夺了说话的功能;在这40年里,他的身体彻底变形;他不能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的机器。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摊平,然后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 ?抓关键词“不久就完全瘫痪”、“长期”、“彻底”、“不能看书”、 “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体

35、会命运对霍金的残酷。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霍金的不能(不能动,不能说,不能写,不能读.),感受命运的残酷,从中感悟霍金的非凡。 ?出示课文插图,结合文字描写感悟霍金命运非凡。弄懂“标制性形象”。数字“40年”,也让我们感受到霍金的非凡。 ?为什么要写这一部分,(更能突出霍金非凡,为后文衬托。) ?感情读出命运对霍金的残酷。 (2)场景二:探究“物理天才”,感悟成就非凡。 ?“虽然他的身体一点也没有离开过轮椅,但是,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飞出了银河系.成为只有像牛顿这样的大科学家才能跻身的卢卡逊数学讲座的教授。”(联系生活实际谈,健康人又能取得多少成就,而霍金的成就却是建立在从未离开

36、轮椅的基础上,抓住三个“飞出”、“飞到”、“飞向”,感悟成就非凡。) ?他在大脑中想象着,论证着,计算着.宇宙模型。(体会霍金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从未停止过对宇宙的思考,取得了一项又一项重大的科研成果,感受非凡。) ?他被选为最年轻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成为只有像牛顿这样的大科学家才能跻身的卢卡逊数学讲座的教授。(交流感受,体会荣誉非凡。) ?取得了成就以后,他又是如何做的,(“比起整天被人众星捧月般的顶礼膜拜.安静地工作上好几个小时。)淡泊名誉,忘我工作,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非凡。 (3)场景三:探究”生活强者”,感悟品质非凡。 默读第912自然段,探究霍金说的话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从不同阅读

37、角度,感悟霍金的非凡。 ?这位女记者认为命运让霍金失去了什么,联系前文不能来交流() ?霍金听到这个问题,他是怎样的反映,(恬静的微笑) 你从“恬静的微笑”中读懂了什么,恬静(安静、宁静)一点也不激动,不气恼。微笑,说明他很乐观 霍金直面问题,他的回答是:(出示) 我的手指还能动弹, 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 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请你用心地一句一句地读读这段话,争取读懂每一句话,想想这段话让你感受到什么,你读懂了什么,(乐观、坚韧、满足、幸福、感恩 面对残酷的命运,霍金没有抱怨,而是为了自己所能拥有的一切感到高兴。 命运对他如此残酷,他还在“感恩”,他到底在感谢什

38、么, 为什么感恩,再读一读这一段相信你的体会会更深刻 ?交流读后的感受,体味霍金品质非凡。 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五)霍金能够生存本来就是一个奇迹,而他睿智的头颅还不断地创下非凡的科学业绩,他是一位生活的强者,他的勇敢顽强和不断求索的人格力量,吸引了大众的注意,更感动了全世界。(假如你现在就站在“感动世界”的舞台上,为霍金颁奖,你想说些什么, (六)假如霍金来到了我们的教室,来到我们身边,面对这样的科学巨匠,面对这样的生活强者,你难道不想对他说些什么吗拿起你的笔,把你想说的写下来。(感谢、赞扬、佩服) (七)学生练笔,适时交流。 (八)推荐作业: 关于身残志坚的故事还有许多,老师给

39、大家推荐一些。读读这些故事,你也许会有更多的人生感悟。课件出示:推荐阅读书目:张海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吴运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六、板书设计: 10. 轮椅上的霍金 命运非凡 非凡的科学家 成就非凡 物理天才 生活强者 品质非凡 (滕州市荆街道中心小学 曹雪莲) 第4课时 课外阅读汇报课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收集资料,对作家笛福及作品资料等有自己的了解,进一步推进针对自己学习中的疑问,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 2(运用阅读叙事性作品的方法来阅读名著鲁滨逊漂流记,能整体把握鲁宾逊漂流记的主要内容,能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印象较深的内容深入精读,获得阅读感受。 3.能够主动与人交流自己的阅读见解,

40、并在交流中丰富对作品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运用阅读叙事性作品的方法来阅读名著鲁滨逊漂流记,能整体把握鲁宾逊漂流记的主要内容,能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印象较深的内容深入精读,获得阅读感受。 难点: 能够主动与人交流自己的阅读见解,并在交流中丰富对作品的感受。 三、前置性学习活动 1(利用互联网搜集作家笛福、及其作品评价的资料并充分阅读,确定阅读目标。 2(课前阅读鲁滨逊漂流记。 并读完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谈话导入,初读作品,了解作者及故事主要内容。 在西方,有一部小说,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

41、孩子都应该读读他。那么,这是一本怎样的书,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鲁宾逊漂流记。 初读作品,了解作者及故事主要内容 1.了解笛福为什么被称为“英国与欧洲小说之父”, 交流课前对笛福及其作品的了解。 (1)同学们,了解笛福吗,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2)笛福为什么被称为“英国与欧洲小说之父”,作家笛福的小说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教师总结。 课件出示: 丹尼尔?笛福,英国作家,新闻记者。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其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创造了与困难抗争的典型人物鲁滨逊。为此,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其作品可读性强,主要构架为:主人公个人通过努力,靠智慧和勇

42、敢战胜困难,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 2.自主阅读故事,借助目录及序言中的信息,交流故事的主要内容。 (1)课前同学们已经读了故事,请大家自由阅读目录,看看你从中能发现什么,(学生交流) 教师点拨。课件出示: 书中最重要的信息之一,就是目录。所以善读书的同学一定首先善读、善用书的目录。它能指导人们读书学习,还指明哪些内容需要先读,哪些内容可以后读,而且还能告诉你哪些内容需要仔细读,哪些内容只要一般浏览。 (2)仔细阅读序言,你从中又了解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读了序言,我们了解到了笛福的一些资料,以及故事的梗概。 课件出示: “序言” 又名“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

43、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它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等。 3.回顾故事,交流故事的主要内容。 (1)学生边回顾,边快速浏览故事,思考:读了故事,文章作者通过哪些内容塑造人物形象的呢, (2)交流故事的主要内容。 ?通过读故事,你能看出故事是按什么顺序来记叙的吗,(课文按鲁滨逊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 ?浏览故事内容,请运用抓关键词句提炼小标题的方法,把故事分为五个部分。 交流:鲁滨孙“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通过自主读故事,我们能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课文按鲁滨

44、逊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鲁滨孙“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塑造了一个英雄人物的形象。我们继续阅读故事,还会有哪些收获呢,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二)继续探究故事,深入精读,感悟人物形象,获得阅读感受。 1.这些故事情节,处处紧扣“险”,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 列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及其他们之间的关系。 (1)回顾作品内容,列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鲁宾逊、星期五) (2)交流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 总结:主要人物是鲁宾逊和星期五,因为小说大多只是讲鲁宾逊在孤岛上的生活,所以人物并非很多。“星期五”本是个

45、野人,是勤劳、对人真诚的人,被鲁滨孙从土著人手中解救并教化后,又成了他忠实的仆人和朋友,成了“文明人”的奴隶。 2.围绕“主人公鲁滨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和“作家笛福的小说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精读故事并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精读故事并思考: 课件出示: 你认为主人公鲁滨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认为笛福在这部小说里是如何表现人物的这些性格特点的?作品中你最喜欢的是哪部分,为什么,哪些部分你认为值得积累,(可以是好词好句,可以是刻画人物的方法。)这些都可以用专门的摘录本记下来。 讨论交流: (1)讨论:作者塑造的鲁宾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笛福成功地塑造了鲁宾逊这位具有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

46、干等优秀品质的典型人物。 (2)指名同学推荐优美段章,并说明推荐理由。如:在这进退维谷之际,我郁郁不乐地走进舱房坐了下来,让佐立去掌舵。突然,那孩子惊叫起来:主人,主人,有一只大帆船这傻小子以为他原来的主人派船追了上来,几乎吓昏了头。我却很清楚,我们已驶得很远,他们决不可能追到这儿来。我跳出船舱一看,不仅立刻看到了船,而且看出,那是一艘葡萄牙船;我猜想,那是驶往几内亚海岸贩卖黑奴的船。但当我观察那船的航向时,我才知道,他们要去的是另一个方向,根本没有想靠岸的意思。因此,我拚命把船往海里开,并决心尽可能与他们取得联系。 (3)让学生列出作品当中最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的妙语佳句,并说明理由。如: 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 一个人在明白事理以后,就会觉得,被上帝从罪恶中救出来,比被上帝从患难中救出来,幸福更大。 教师小结:通过这些语言文字,作者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我们通过阅读作品,不仅了解了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还领略了作者的表达方法。 环节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三)回顾故事,评析人物形象,丰富阅读感受。 1(以“女孩子要不要读”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