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科技职业学校教学办公楼结构设计毕业设计.doc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144028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DOC 页数:169 大小:6.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科技职业学校教学办公楼结构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9页
黑龙江科技职业学校教学办公楼结构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9页
黑龙江科技职业学校教学办公楼结构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9页
黑龙江科技职业学校教学办公楼结构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9页
黑龙江科技职业学校教学办公楼结构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黑龙江科技职业学校教学办公楼结构设计姓 名: 教育层次: 学 号: 申请学位: 否 专 业: 土木工程 指导教师: 学 校: 中文摘要本设计为黑龙江科技职业学校办公综合楼建筑结构设计,主体结构为十层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含一层地下室,裙房采用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为15000m2,建筑高度为36.6m。建筑抗震设防烈度7度,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地面粗糙度类别为C类。本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建筑部分包括平、立、剖面的设计,以及部分构造做法的确定等。结构部分有结构体系的布置、基本构件截面尺寸的确定、结构的刚度计算、一榀框架的内力、配筋的计算、内力的不利组合、框架剪

2、力墙的协同工作分析、一片剪力墙的内力配筋计算、现浇楼板、楼梯的设计,筏形基础的设计等。除此之外,利用结构设计软件PKPM 进行一榀框架的截面设计,并对主要控制截面的内力与手算进行比较分析。关键词:框架剪力墙;协同工作分析;抗震设防烈度;配筋计算目 录中文摘要11 结构选型及结构布置81.1 结构形式81.2 结构选型81.2.1 框架结构体系81.2.2 剪力墙结构体系81.2.3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91.2.4 筒体结构91.2.5 巨型结构体系91.3 结构布置91.3.1 结构平面布置原则91.3.2 结构竖向布置原则91.3.3 变形缝的设置91.4 剪力墙的布置及间距111.4.1

3、剪力墙的布置原则111.4.2 剪力墙的间距111.5 结构的总体布置111.5.1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最大高度111.5.2 结构高宽比H/B121.5.3 结构平面形状121.5.4 结构柱网布置形式132 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初选152.1 框架梁截面尺寸的初选152.1.1 梁的强度等级152.1.2 框架梁截面尺寸的初估152.2 框架柱截面尺寸的初选162.2.1 柱的强度等级162.3 填充墙截面的初选162.4 剪力墙的选择162.4.2 剪力墙的强度等级172.4.3 剪力墙尺寸的确定172.5 板的截面尺寸的初选182.5.1 板的强度等级182.5.2 板的厚度182.5.3

4、 板的类型183 荷载计算193.1 工程做法193.1.1 屋面做法193.1.2 标准层楼面做法(除卫生间外的其他房间)193.1.3 首层地面做法(除卫生间外的其他房间)193.1.4 标准层卫生间地面做法203.1.5 首层卫生间地面做法203.1.6 外墙面做法213.1.7 内墙面做法213.1.8 女儿墙做法213.2 楼面恒载的计算213.3 各层柱自重的计算243.4 各层梁自重243.5 各层门窗、墙体荷载的计算263.6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334 地震作用及结构抗震验算354.1 梁线刚度的计算354.2 柱线刚度计算354.3 框架柱侧移刚度及框架刚度计算364.3.

5、1 框架柱侧移刚度及框架刚度计算364.3.2 总框架的等效刚度384.4 剪力墙等效刚度的计算384.4.1 剪力墙W1等效刚度的计算384.4.2 剪力墙W-2的等效刚度的计算404.4.3 剪力墙W-3等效刚度的计算424.5 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计算及水平地震作用计算444.5.1 结构的基本周期444.5.2 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454.6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剪力墙地震内力和侧移计算464.6.1 框架层间地震剪力的计算464.6.2 位移计算与验算475 横向风荷载的计算495.1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495.2 总风荷载计算495.3 横向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505.4 风荷载作用下

6、剪力和弯矩标准值在剪力墙之间的分配525.5 框架柱风荷载剪力分配(按D值法计算)545.6 风荷载作用下柱端弯矩标准值的计算555.7 风荷载作用下梁端剪力及柱轴力计算555.8 风荷载作用下梁柱、端弯矩的计算565.9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586 框架剪力墙协同工作分析606.1 地震剪力和弯矩标准值在剪力墙之间的分配606.2 框架柱地震剪力的分配636.3 水平地震作用下柱端弯矩标准值的计算646.3.1 反弯点高度的确定646.3.2 水平地震作用下柱端弯矩标准值646.4 水平地震作用下梁端剪力及柱轴力计算666.5 水平地震作用下梁、柱端弯矩的计算676.6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内力

7、图687 内力计算、组合及配筋707.1 竖向荷载计算707.1.1 计算单元的确定707.1.2 恒载计算707.1.3 活荷载分析747.1.4 梁端固端弯矩的计算767.2 计算梁柱的转动刚度787.3 分配系数的计算787.4 弯矩分配与传递817.5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887.5.1 梁端弯矩的调幅887.6 竖向荷载作用下梁端剪力的计算907.6.1 在恒载(标准值)作用下梁端(BD跨)剪力的计算907.6.2 在恒载(标准值)作用下梁端(DE跨)剪力的计算907.6.3 在活载(标准值)作用下梁端(BD)剪力的计算917.6.4 在活载(标准值)作用下梁端(DE)剪力的计算9

8、17.7 竖向荷载作用下柱轴力的计算927.7.1 在恒载(标准值)作用下中框架边柱的轴力计算927.7.2 在恒载(标准值)作用下中框架中柱的轴力计算927.7.3 在活载(标准值)作用下中框架边柱的轴力计算937.7.4 在活载(标准值)作用下中框架中柱的轴力计算947.8 竖向荷载作用下柱轴力的计算947.8.1 在恒载(标准值)作用下梁端弯矩的计算947.8.2 在活载(标准值)作用下梁端弯矩的计算967.9 内力组合977.9.1 框架柱的内力组合977.9.2 框架梁的内力组合977.10 框架梁、柱的配筋计算1007.10.1 框架梁的配筋计算1007.10.2 框架柱的配筋计算

9、1038 剪力墙的设计1108.1 荷载计算1108.1.1 计算单元及计算简图1108.1.2 剪力墙自重1108.1.3 屋面及楼面恒载计算1108.1.4 活载分析1118.2 剪力墙内力组合1128.3 剪力墙配筋计算1148.3.1 剪力墙的轴压比及剪跨比的验算1148.3.2 偏心受压正截面抗震承载力计算1149 楼盖设计1179.1 板的设计1179.1.1 双向板的计算1179.1.2 单向板的计算1199.2 次梁的设计12010 楼梯设计12310.1 楼梯结构平面布置图12310.2 梯段板设计12310.3 平台板设计12410.4 平台梁设计12511 基础设计127

10、11.1 筏形基础的截面尺寸及构造设计12711.2 地下室构件截面尺寸的确定12811.2.1 框架柱、梁截面尺寸的确定12811.2.2 剪力墙尺寸的确定12811.3 地下室柱轴力12811.4 地基承载力的验算13011.5 基础底板冲切承载力计算13111.6 基础底板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验算13211.7 基础梁板内力分析13211.7.1 板的内力计算13211.7.2 基础梁内力计算13411.8 基础板配筋计算13511.9 基础梁配筋13611.9.1 BD 跨梁13612 PK 计算书139外文翻译168译文168参考文献170致谢1711 结构选型及结构布置1.1 结构形

11、式多层及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有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砌体结构材料来源丰富,施工方便,造价低廉,大量应用于低层及多层的民用建筑但其强度低、自重大。抗震性能差。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好的抗弯抗剪能力,抗震性能好,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自重大耗料多等缺点不断克服,是目前多层和高层建筑中应用最广泛的。钢结构建设速度快,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多用于高层及大跨度结构。综上考虑,本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1.2 结构选型在高层建筑中,常见的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体系和巨型结构体系等。随着建筑层数和高度的增加,水平作用对高层建筑结构安全的控制作用更加显著,包

12、括地震作用和风荷载。高层建筑的承载能力、抗侧刚度、抗震性能、材料用量和造价高低,与其所采用的结构体系密切相关。不同的结构体系,适用于不同的层数、高度和功能。1.2.1 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是由梁和柱为主要构件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整体性能好,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以用隔墙分隔空间以适用不同使用功能的要求。适用于办公楼、教室、商场、住宅等房屋建筑,但其只能在自身平面内抵抗侧向力,抗震框架结构的梁柱不允许铰接,必须采用刚接,其侧向刚度比较小,不适用于高层度大的房屋建筑。1.2.2 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由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剪力墙结构整体性好,

13、承载力及侧向刚度大,适高度范围大,多层及30-40层都可应用,但其平面布置不灵活,空间局限,结构自重大,且剪力墙的间距不能太大,适用于开间较小、墙体较多、房屋面积不大的房间,使建筑平面布置和使用要求受到一定限制,不能满足公共建筑的使用要求。1.2.3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是把框架和剪力墙两种结构共同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结构体系,房屋的竖向荷载分别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担,而水平作用主要是由抗侧刚度较大的剪力墙承担。它是一种双重抗侧力结构,其既有框架结构布置灵活、延性好的特点,也有剪力墙结构刚度大、承载力大的特点,广泛用于高层建筑。1.2.4 筒体结构筒体结构是将剪力墙在平面内围合成箱

14、形,形成一个竖向布置的空间刚度很大的薄壁筒体;也可由密柱框架围合,形成空间整体受力的框筒等,从而形成具有很好的抗风和抗震性能的筒体结构体系。筒体结构由于具有承受水平荷载的良好刚度,并能形成较大的使用空间,多用于较高的建筑物,但筒体结构造价高只适用于超高层建筑。1.2.5 巨型结构体系 巨型结构体系在主体巨型结构的平面布置和沿高度布置均为规则的前提下,建筑布置和建筑空间在不同楼层可以有所变化,形成不同的建筑平面和空间。综合考虑以上结构体系的各自特点和使适用范围,并结合本设计的具况,选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1.3 结构布置1.3.1 结构平面布置原则在高层建筑的一个独立结构单元内,宜使结

15、构平面形状宜简单、规则、对称,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均匀,平面长度不宜过长,突出部分长度L不宜过大,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平面形状。1.3.2 结构竖向布置原则高层建筑的竖向体型宜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结构的侧刚度宜下大上小,逐渐均匀变化,不应采用竖向布置严重不规则的结构。抗震设计时,结构竖向抗侧力构件宜上下连续贯通。1.3.3 变形缝的设置在一般房屋结构的总体布置中,为了消除结构不规则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不均匀沉降对结构的有害影响,可以用沉降缝、伸缩缝、防震缝将房屋分成若干个独立的部分,从而消除沉降差、温度应力和体型复杂对结构的危害。但在高层建筑中,由于建筑使用要求和立面效果的原因,以

16、及防水处理困难等,一般不设缝,特别是在地震区,由于缝将房屋分成几个独立的部分,地震时常常因为相互碰撞而造成震害。在本设计中,虽然属于高层建筑,但由于建筑物长宽比的限制,故在设计中设置了适当的缝,并从基础开始断开。(1) 伸缩缝伸缩缝是消除建筑物因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而在结构内部产生的温度应力,它将基础以上的建筑物构件全部分开以保证伸缩缝两侧的建筑构件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其宽度一般为2040mm。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见表1.1。表1.1 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结构类别施工方式室内或土中露天框架结构现浇5535剪力墙结构现浇4530(2)沉降缝一般在建筑高度、荷载相差较大处;

17、基础形式、宽度埋深不同处;建筑体形复杂,连接部位薄弱处。新旧建筑物相毗连处设置沉降缝的方法将结构从顶到基础整个断开。使各部分自由沉降,避免由沉降差引起裂缝或破坏,本工程有地下室,设置沉降缝会使地下室的防水构造复杂,因此应做好防水处理。(3) 防震缝高层建筑宜调整平面形状和结构布置,避免结构不规则,不设防震缝。当建筑物平面形状复杂而又无法调整其平面形状和结构布置使之成为较规则的结构时,宜设置防震缝将其划分为较简单的几个结构单元。设置防震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框架结构房屋,高度不超过15m的部分,可取70mm;超过15m部分,6度、7度、8度和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

18、20mm。2) 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可按第一项规定数值的70%采用,剪力墙结构房屋可按第一项规定数值的50%采用,但二者均不宜小于70 mm。3) 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根据以上要求,防震缝的宽度为b=70+(36.615)/42070%=124.6mm在本设计中综合考虑三缝,将变形缝缝宽设为130mm。1.4 剪力墙的布置及间距1.4.1 剪力墙的布置原则高层规程8.1.7中规定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宜符合下列要求:1)剪力墙宜均匀布置在建筑物的周边附近,楼梯间、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及恒载较大的部位,剪力墙间距不宜过大;2)平面形状

19、凸凹较大时,宜在凸出部分的端部附近布置剪力墙;3)纵、横剪力墙宜组成L形、T形、I形等型式;4)剪力墙宜贯通建筑物的全高,宜避免刚度突变,剪力墙开洞时,洞口宜上下对齐;5)单片剪力墙底部承担的水平剪力不宜超过结构底部总水平剪力的40%;6)楼、电梯间等竖井宜尽量与靠近的抗侧力结构结合布置;7)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的布置宜使结构各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接近;8)长矩形平面或平面有一部分较长的建筑中,纵向剪力墙不宜集中布置字房屋两端。1.4.2 剪力墙的间距剪力墙间距,见表1.2所示。本设计为8度抗震设防现浇结构,故剪力墙最大间距应满足 4B且 50m,4.016.8=67.2m50m,取剪力墙的间距最

20、小值为50m。表1.2 剪力墙的间距 (m)(取较小值)楼盖形式非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8度9度现浇5.0B,604.0B,503.0B,402.0B,30装配整体3.5B,503.0B,402.5B,30注:1、表中B为楼面宽度,单位为m。2、装配整体式楼盖应设置厚度不小于50mm的钢筋混凝土现浇层。3、现浇层厚度大于60mm的叠合楼板可作为现浇板考虑。1.5 结构的总体布置1.5.1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最大高度高层规程中将高层建筑分为两级,即常规高度的高层建筑(A级)和超高层建筑(B级)。本工程主体九层属于A级高层建筑。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见表1.3。本设计建筑

21、物总高度36.6m,符合最大高度限值120m。表1.3 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m)结构体系 非抗震设抗震设防烈度计6度7度8度9度框架7060554525框架剪力墙14013012010050剪力墙全部落地剪力墙15014012010060部分框支剪力墙13012010080不应采用筒体框架核芯筒16015013010070筒中筒20018015012080板柱剪力墙70403530不应采用1.5.2 结构高宽比H/B控制H/B的目的是控制结构刚度及侧向位移。高层建筑中,随着高度增加倾覆力矩也将迅速增大。因此,一般将结构的高宽比H/B控制在5-6以下,高层规程规定A级高度钢

22、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高宽比不宜超过表1.4的数值。本设计H/B=36.6/16.8=2.184符合要求。表1.4 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宽结构体系非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6、7度8度9度框架、板柱剪力墙5432框架剪力墙5543剪力墙6654筒中筒、框架核芯筒66541.5.3 结构平面形状长度很大的“一”字形建筑平面短边方向的侧向刚度差,当建筑高度较大时,不仅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向变形加大,还会出现沿房屋长度平面各点变形不一致的情况,而引起结构扭转、楼板平面挠曲等现象。为了避免楼板变形带来的复杂受力情况,建筑物长度最好加以限制,见表1.5规定。本设计由于设缝所以L/B=39

23、/17.4=2.245满足要求。表1.5 L限值设防烈度L/Bl /b6 7 6.00.352.08 9 5.00.301.51.5.4 结构柱网布置形式结构柱网布置的形式如下168图1.1结构布置2 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初选2.1 框架梁截面尺寸的初选2.1.1 梁的强度等级现浇框架梁、柱、节点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按一级抗震等级设计时,不应低于C30,按二-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不应低于C20,本设计取C30。2.1.2 框架梁截面尺寸的初估 根据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6.3.1条要求(1)截面宽度不应小于200mm;(2)截面的高度和宽度比不大于4;(3)净跨与截面高度比不宜小于4; (4)框架梁截

24、面高度按(1/101/18)确定,为框架梁的计算跨度;(5)现浇矩形截面梁高宽比H/B一般为2.03.5。现浇结构中,一般主梁要比次梁高出50mm,若主梁下部的钢筋为双排配置时应高出100mm。综上所述,在本设计中,梁的初选截面尺寸如下:1 横向框架主梁 (BD,DE)截面 h=(1/101/18)=(1/101/18)8400=840mm466mm,取h=700mmb=(1/21/3)h= (1/21/3) 700=350mm233mm,取b=300mm(AC、CD)截面 h=(1/101/18)=(1/101/18)7500=750mm416mm,取h=500mm b=(1/21/3)h=

25、 (1/21/3) 500=250mm166mm,取b=300mm2 纵向框架梁 () h=(1/101/18)=(1/101/18)8100=810mm450mm,取h=700mmb=(1/21/3)h= (1/21/3) 700=350mm233mm,取b=300mmh=(1/101/18)=(1/101/18)7200=720mm400mm,取h=700mmb=(1/21/3)h= (1/21/3) 700=350mm233mm,取b=300mm3. 次梁 h=(1/121/18)=(1/121/18)8400=700mm466mm,取h=600mmb=(1/21/3)h= (1/21/

26、3) 600=300mm200mm,取b=300mm2.2 框架柱截面尺寸的初选2.2.1 柱的强度等级 8度抗震区不宜大于C70,一级抗震等级设计时,不应低于C30,二四级抗震等级设计时不低于C20,本设计柱的强度等级一五层取C45,六十层取C30,地下室取C45。2.2.2 柱的截面选择 (1)用公式 = F: 简支状态计算柱的负载面积n :层数,验算截面以上楼层层数:框架柱轴压比限值: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轴压力增大系数,边柱取1.3,不等跨柱取1.25,等跨内柱取1.2。:折算在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可取1214kN/首层中柱:=取边 柱:= 取2.3

27、 填充墙截面的初选 在本设计中,外墙选取300mm厚,内墙选取200mm厚,外墙选用蒸压混凝土空心砌块,规格为390mm290mm190mm,内墙选用蒸压混凝土空心砌块,规格为190mm190mm190mm。2.4 剪力墙的选择 实际设计中,剪力墙的数量通常凭经验先适量布置,可根据下面两点初步确定:(1) 底层结构构件与截面面积(或)与楼面面积之比见表2.2,其中、分别为剪力墙与柱截面面积。(2) 表2.2底层结构构件截面面积与楼面面积之比设计条件Aw+Ac/AfAw/Af7度类场地35238度类场地4634Af = 16.8 (8.12+57.2)= 876.96m2, Ac =240.70

28、7 = 11.76 m2Aw =(23)Af =(23)876.96=17.5426.31 m2Aw =(46)AfAc=(26.3135.08)11.76=14.5523.32 m2单片面积8.40.3=2.52 m2 , 片数=(2)按壁率初定剪力墙数量,壁率应不小于5cm/m2。(壁率是指单位面积楼面面积上一个方向的剪力墙长度)壁率=Af =876.96m2 Af5cm/m2=43.85m 43.858.4=5.22(片)综上所计算按照面积确定的剪力墙数量较多,因此根据壁率初步确定剪力墙的数量为6片。(3)剪力墙数量以满足位移限值作为设置的依据为宜2.4.2 剪力墙的强度等级 规范规定

29、为了保证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剪力墙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应设计成带边框的剪力墙,带边框的剪力墙的混凝土强度宜与边框住相同,所以本设计选用剪力墙混凝土强度为一五为C45,六十为C30,地下室为C45。2.4.3 剪力墙尺寸的确定(1)带边框的剪力墙的截面尺寸,抗震设计时,一、二层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均不应小于20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16;其他情况下墙厚度不应小于160mm,也不应小于层高的1/20,当为无端柱或翼墙的“一”字形剪力墙时,其底部加强部位截面厚度尚不小于层高的1/12,其他部位尚不小于层高的1/15,且不应小于180m

30、m。(2)剪力墙的总高度与总长度之比不宜大于2,墙肢截面高度与墙厚之比不宜小于3,否则应视为柱 。本设计中,剪力墙为二级抗震等级,三十层厚度为3600/20=180mm,且大于160mm,取250mm,一二层厚度为4200/16=262.5mm,且大于200mm,取300mm。 2.5 板的截面尺寸的初选2.5.1 板的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不宜高于C40,本设计取C30。2.5.2 板的厚度高层混凝土设计规范中规定,一般楼层现浇楼板厚度不得小于80mm,当板内预埋管时不应小于100mm,顶层板的厚度不应小于120mm,普通地下室顶板厚度不宜小于160mm,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

31、的地下室楼层的顶板层应采用梁板结构,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混凝土等级不宜小于C30,应采用双层配筋,本设计取顶板厚120mm,地下室板厚取300mm。2.5.3 板的类型当2时,应按双向板设计,当23时,宜按单向板设计,当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当3时,可按单向板设计(为板的长边,为板的短边)3 荷载计算3.1 工程做法3.1.1 屋面做法20mm厚水泥蛭石砂浆保护层-60.02=0.12 kN/4mm厚高聚物改性沥青涂膜防水层一道- 0.05kN /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200.02=0.4 kN/1:6水泥焦渣找3%破(平均厚度0

32、125)-120.125=1.638 kN/70mm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保温层-0.50.07=0.035 kN/.12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250.12=3.0 kN/.20mm厚板底抹灰- 170.02=0.34 kN/.面荷载标准值 5.583 kN/.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不上人屋面) 0.5 kN/.3.1.2 标准层楼面做法(除卫生间外的其他房间)水磨石地面(10mm面层,20mm水泥砂浆打底)-0.65 kN/.20mm厚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表面撒水泥粉-200.02=0.4 kN/.1.5m厚聚氨酯防水层-0.05 kN/.水泥浆一道(内掺建筑胶)60mm厚1:6水泥焦渣

33、0.0612=0.72 kN/.12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0.1225=3.0 kN/.20mm厚板底抹灰-0.0217=0.34 kN/.楼面恒载标准值 5.16 kN/.楼面活载标准值 2.0 kN/.3.1.3 首层地面做法(除卫生间外的其他房间)水磨石地面(10mm面层,20mm水泥砂浆打底)-0.65 kN/.20mm厚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表面撒水泥粉-200.02=0.4 kN/.1.5mm厚聚氨酯防水层-0.05 kN/水泥浆一道(内掺建筑胶)60mm厚1:6水泥焦渣- -0 .0612=0.72 kN/.20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0.225=5.0kN/.20mm厚

34、板底抹灰-0.0217=0.34 kN/.地面恒荷载标准值 7.16 kN/.3.1.4 标准层卫生间地面做法5mm厚陶粒锦砖(马赛克),干水泥擦缝-0.55 kN/.撒素水泥面(洒适量清水)30mm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表面撒水泥粉-200.03=0.6 kN/.刷水泥浆一道60mm厚C20细石混凝土向地漏找坡-220.045=0.99 kN/.(最厚60mm,最薄30mm)1.5mm厚聚氨酯三遍涂膜防水层-0.05kN/.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200.02=0.4 kN/.12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0.1225=3.0 kN/.20mm厚板底抹灰-0.1720=0.

35、34 kN/.标准层卫生间恒载标准值 5.94 kN/.标准层卫生间活载标准值 2.0 kN/.3.1.5 首层卫生间地面做法5mm厚陶粒锦砖(马赛克),干水泥擦缝-0.55 kN/.撒素水泥面(洒适量清水)30mm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表面撒水泥粉-200.03=0.6 kN/.刷水泥浆一道60mm厚C20细石混凝土向地漏找破-220.045=0.99 kN/.(最厚60mm,最薄30mm)1.5mm厚聚氨酯三遍涂膜防水层- 0.05kN/.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200.02=0.4 kN/.20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0.225=5.0 kN/.20mm厚板底抹灰

36、 0.1720=0.34 kN/.首层卫生间恒载标准值 7.94 kN/.首层卫生间活载标准值 2.0 kN/.3.1.6 外墙面做法1:1水泥砂浆勾缝贴10mm厚面砖- 19.80.01=0.198 kN/.6mm厚1:0.2:2水泥石膏砂浆找平层- 120.0060.072 kN/6mm厚1:1:6水泥石膏砂浆刮平扫毛-120.0060.072 kN/6mm厚1:0.5:4水泥石膏砂浆打底扫毛-120.0060.072 kN/刷一道界面处理剂外墙面荷载标准值 0.42 kN/ 3.1.7 内墙面做法刷(喷)内墙涂料5mm厚1:0.5:2.5水泥石膏砂浆找平-120.0050.06 kN/9mm厚1:0.5:2.5水泥石膏砂浆扫毛- 120.0090.081 kN/刷一道界面处理剂_内墙恒载标准值 0.15kN/3.1.8 女儿墙做法喷刷外墙涂料5mm厚1: 2.5水泥砂浆找平层-200.0050.1 kN/5mm厚1: 1:6水泥石膏砂浆扫毛-120.0050.06 kN/6mm厚1: 0.5:4水泥石膏砂浆打底扫毛-120.0060.072 kN/120mm厚钢筋混凝土墙-250.123.0 kN/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200.020.4 kN/女儿墙恒载标准值 3.632 kN/3.2 楼面恒载的计算各层楼面荷载计算见表3.1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毕业论文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