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搅拌车毕业设计.docx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580094 上传时间:2025-07-3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搅拌车毕业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混凝土搅拌车毕业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混凝土搅拌车毕业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混凝土搅拌车毕业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混凝土搅拌车毕业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前后1.1混凝土搅拌车的介绍商品混凝土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上工地自制混凝土,用翻斗车或自卸卡车进行输送,就近使用的落后生产方式,建立起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即许多施工工地所需要的混凝土,都由专业化的混凝土工厂或大型混凝土搅拌站集中生产供应,形成以混凝土制备地点为中心的供应网。由于混凝十工厂便于应用现代电子技术,使用计算机控制生产,可以得到精确配比和均质拌合的混凝土,使混凝土质量大大提高,所以对于整个施丁工程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混凝土的商品化生产,势必把混凝土从厂站输送到各个需求工地之间的距离相应加长,有些供应点甚至很远。当混凝土的输舒巨离(或输送时间)超过某一限度时,叮燃使用一般的运输

2、机械进行输送,混凝土就可能在运输途中发生分层离析,甚至初撇见象,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这是施工所不允许的。因此为了适应商品混凝土的输送,发展了一种运送混凝土的专用机械一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以下简称搅拌运输车)。图Ll所示就是这种搅拌运输车的外形和基本结构。搅拌运输车多作为混凝十工厂或搅拌站的配套运输机械,通过搅拌运输车将混凝土工厂、搅拌站与许多施工工地联系起来,如与混凝土输送泵配合使用,在施工现场进行“接力”输送,则可以完全不再需要人力的中间周转而将混凝土连续不断的送到施工浇注点,实现混凝土输送的高效能和全部机械化。8500图1.1混凝土睁运输车搅拌运输车实际上就是在载重汽车或专用运载底盘上安装一

3、种独特的混凝土搅拌装置的组合机械,它兼有载运和搅拌混凝土的双重功能,可以在运送混凝土的同时对其进行搅动或搅拌。因此能保证输送混凝土的质量,允许适当延长运距(或运送时间)。基于搅拌运输车的上述工作特点,通常可以根据对混凝土运距长短、现场施工条件以及对混凝土的配比和质量的要求等不同情况,采取下列不同的工作方式:(1)预拌混凝土的搅动运输这种运输方式是搅拌运输车从混凝土工厂装进已经搅拌好的混凝土,在运往工地的路途中,使搅拌筒作大约卜3rmin的f氏速转动,对运输运的混凝土不停地进行搅动,以防止出现离析等现象,从而使运到工地的混凝土质量得到控制,并相应增长运距。但这种运输方式其运距(或运送时间)不宜过

4、长,应控制在预拌混凝土开始初凝以前,具体的运距或时间视混凝土配比和道路、气候等条件而定。(2)混凝土拌合料的搅拌运输这种运输方式又有湿料和干料搅拌运输两种情况。湿料搅拌运输是指搅拌运输车在配料站按混凝土配比同时装入水泥,砂石骨料和水等拌合料,然后在运送途中使搅拌筒以8-12r/Illin的“搅拌速度”转动,对混凝土拌合料完成搅拌作业。干料注水搅拌运输是指在配料站按混凝土配比分别向搅拌筒内加入水泥、砂石等干料,再向车内水箱加入搅拌用水。在搅拌运输车驶向工地途中的适当时候向搅拌筒内喷水进行搅拌。也可根据工地的浇灌要求运干料到现场后再注水搅拌。混凝土拌合料的搅拌运输,比预拌混凝土的搅动运输能进一步延

5、长对混凝土的输送距离(或时间),尤其是混凝土干料的注水搅拌运输可以将混凝土送到很远的地方。另外,这种运输方式又用搅拌运输车代替了混凝土工厂的搅拌工作,因而可以节约设备投资,相对提高生产率。但是,搅拌运输车的搅拌却难以获得象混凝土工厂生产的那样和易性好均匀一致的混凝土,所以,在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愈来愈严格的现代建筑施工中,对预拌混凝土的搅动运输是搅拌运输车的主要工作方式。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城市基础建设、房地产开发也急剧发展。在以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背景下,以及北京申办2008年29届夏季奥运会成功的带动下,加大城市建设成为不变的潮流。建设容量的加大,就

6、意味着混凝土的消费量加大。混凝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着我国政府颁布的终结现场搅拌混凝土条文的实施,从2006年起,我国240多个城市要全面使用商品混凝土,作为城市中唯一合理的运输预拌混凝土工具,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混凝土搅拌车的市场前景异常乐观,但是我国混凝土搅拌车生产的一些薄弱环节尤其是基础理论方面研究的薄弱却不容忽视。本课题针对中国重汽集团专用汽车公司生产的混凝土搅拌车(如图1.2)目前还存在着搅拌叶片使用寿命短、搅拌振动噪声大、搅拌效果和出料速度不理想、出料残余率高等问题和隐患而立题并开展研究的。图1.21.3混凝土搅拌车搅拌

7、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方面:1965年上海华东建筑机械厂引进了我国第一台混凝土搅拌车。我国混凝土搅拌车的开发生产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基本上是引进散件组装,或者通过技贸方式引进技术生产与部分零部件引进相结合的生产制造模式。从1982年开始,一些企业相继引进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经过20年的发展,产品国产化率不断提高,产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产品系列上,形成了3m4m5m6m8m10m12n?等品种,gn?以下正在逐渐淘汰,向着i。m12n?甚至更大容积发展,但整机性能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如今,国内生产企业对混凝土搅拌车的搅拌系统研究主要是引进消化国外的技术或者仿制国外产品为主,自

8、主开发很少,在理论方面的研究比较匮乏,国内企业的生产多靠测绘和技术引进,甚至在搅拌叶片的生产安装过程中,局部敲打、硬性整合现象屡见不鲜。虽然国内一些高校也在这一领域进行研究,如武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但他们主要是对搅拌筒进行设计绘制,对于搅拌叶片设计,数值模拟研究很少。2、国外方面:19世纪40年代出现以蒸汽为动力源的木制多面体拌筒的自落式搅拌机,19世纪80年代用钢铁件代替木板。20世纪初开始改良为圆柱形搅拌筒。1926年美国生产出搅拌容积为3m3的第一台混凝土搅拌车。早期的搅拌叶片一般都是采用阿基米德螺旋线,1965年以后日本开始采用对数螺旋线设计制造搅拌叶片,后来又在此基础上对

9、局部叶片的螺旋角进行了修正,逐渐形成了现在这种梨形拌筒(前后部分为圆锥形,中间部分为圆柱形)-混合螺旋线搅拌叶片的混凝土搅拌车。2000年,美国的CHRlSTENSoNRoNALDE在原来搅拌筒的基础上,在底锥添加辅助搅拌叶片改进了传统的搅拌叶片;2005年澳大利亚的KHOURIANTHONYJAMES采用两条螺旋钢板焊接作为内筒壁,合成树脂作为外筒壁,改进了传统的三段式搅拌筒,不过这种搅拌筒制造起来比较困难。近年来,澳大利亚VULCAN、美国的马克西姆等公司推出了超长搅拌筒的前卸式搅拌车,拌筒前锥加长,架在驾驶室上方,于驾驶室前方出料。成为搅拌车市场快速增长的产品,但搅拌叶片设计仍然沿承了对

10、数螺旋线叶片设计方法。目前,国外的搅拌设备研究逐渐向着多功能、自动监控、多样化、成套化发展,如单、双卧轴式搅拌机、振动式搅拌机、强制式搅拌机,多种混凝土搅拌楼等。搅拌车研究更倾向于上装技术、耐磨材料的研究。针对国内外现状,本文改变传统的搅拌叶片母线所采用的螺旋线方程,使搅拌叶片和搅拌筒之间的连接方式和安装参数得到了改善,提出了用有限元软件对搅拌叶片进行数值模拟和参数优化。试验验证了理论方法的可行性。1. 4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1、研究目的通过对搅拌叶片的设计分析,找出搅拌叶片的薄弱环节,对搅拌叶片进行改进,延长搅拌叶片的使用寿命、提高出料速度、降低出料残余率、降低生产成本,达到更好的搅拌出料效果

11、2、研究意义一辆混凝土搅拌车的售价在4080万之间,其中一个混凝土搅拌系统造价大约10万元。平均使用3年左右即告报废。而混凝土搅拌输送车的搅拌和卸料作用是由搅拌装置一搅拌筒完成的,搅拌叶片更是关键中的关键,搅拌叶片的性能好坏直接决定搅拌运输车的性能,进而影响着基础建设的质量。因此研究搅拌出料过程叶片的磨损、提高搅拌叶片使用寿命、提高叶片的搅拌质量具有重要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的文件检索和实际调研表明,了解螺旋叶片出料机理分析是设计搅拌装置的基础。也是生产具有更好搅拌性能但又不降低混凝土质量的基础。冲击小、响应决而且效率高的液压系统是搅拌运输车传动系统设计的关键。搅拌运输车的搅拌筒之所以

12、具有搅拌和卸料的功能,主要是因为拌筒内部特有的两条连续螺旋叶片在工作时形成螺旋运动,从而推动混凝土沿搅拌筒轴向和切向产生复合运动的结果。因此两条叶片的螺旋曲线的形式及结构直接影响搅拌筒的工作性能。本论文应用静力学、运动学的原理阐述螺旋叶片的工作原理并对主要技术参数进行理论分析。为螺旋叶片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搅拌筒既是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上的装载容器,又是搅拌混凝土的工作装置。几何设计是搅拌筒结构设计的基础,它包括几何容积计算、外形尺寸的确定、搅拌筒有效容积及满载时重心位置计算。本论文对搅拌筒进行几何设计。螺旋叶片的几何参数直接影响搅拌筒的搅拌和卸料性能。目前,应用于搅拌运输车的拌筒叶片螺旋面

13、的形式有:正螺旋面、圆锥对数螺旋面两种。本论文对搅拌筒内螺旋叶片曲线参数的选择及展开进行计算,并加以搅拌系统的仿真设计与运动模拟。2.搅拌车仿真的结构设计搅拌运输车搅拌筒绝大部分都采用梨型结构,通过支承装置斜卧在机架上,可以绕其轴线转动,搅拌筒的后上方只有一个筒口分别通过进出料装置进行装料或卸料。图2.1为其外部结构图。整个搅拌筒的壳体是一个变截面而不对称的双锥体,外形似梨型,底段锥体较短,端面封闭并焊接着法兰,通过连接法兰用螺栓与减速器联结。上段锥体的过渡部分有一条环行滚道,它焊接在垂直于搅拌筒轴线的平面圆周上,整个搅拌筒通过连接法兰和环形滚道顷斜卧置在固定与机架上的减速器壳体和一对支承滚轮

14、所组成的三点支承结构上,由减速器带动平稳的绕其轴线转动。在搅拌筒滚道圆周上部,通常设有钢带护绕,以限制搅拌筒在汽车颠簸行驶时向上跳动。机架由水平框架、前台、后台和门形支架组成,搅拌装置的各部分都组装在它上面,形成一个整体。最后通过水平框架与载运底盘大梁用螺栓连接在一起。1装料斗2环形滚道3滚筒壳体4连接法兰5减速器6机架7支承滚轮8调节机构9活动卸料溜槽10固定卸料溜槽图2.12.1 搅拌车仿真实验台的工作原理搅拌筒的工作原理用图2.1.1来说明。图为通过搅拌筒轴线的垂直剖面示意图。其中(八),(b)为剖开搅拌筒的两部分,斜线代表螺旋叶片,2为其螺旋升角,/为搅拌筒轴线与底盘平面的夹角。我们设

15、定图a所示方向为“正向”,图b所示方向为“反向:工作时,搅拌筒绕其自身轴线转动,混凝土因与筒壁和叶片的摩擦力和内在的粘着力而被转动的筒壁沿圆周带起来,但在达到一定高度后,必在其自重G作用下,克服上述摩擦力和内聚力而向下翻跌和滑移。由于搅拌筒在连续的转动,所以混凝土即在不断的被提升而又向下滑跌的运动中,同时受筒壁和叶片所确定的螺旋形轨道的引导,产生沿搅拌筒切向和轴向的复合运动,使混凝土一直被推移到螺旋叶片的终端。当搅拌筒做图a所示方向的“正向”转动时,混凝土将被叶片连续不断的推送到搅拌筒的底部,同时到达筒底的混凝土势必又被搅拌筒的端壁顶推翻转回来,这样在上述运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混凝土上下层的轴向

16、翻转运动,达到了搅拌筒对混凝土进行充分搅拌的目的。当搅拌筒做图b所示方向的“反向”转动时,叶片的螺旋运动方向也相反,这时混凝土被叶片引导向搅拌筒口方向移动直至筒口卸出,从而达到卸料目的。图2.1.1搅拌工作原理2. 2实验台搅拌筒的整体构成混凝土搅拌车由汽车底盘和混凝土搅拌运输专用装置组成。我国生产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底盘多采用整车生产厂家提供的二类通用底盘。其专用机构主要包括取力器、搅拌筒前后支架、减速机、液压系统、搅拌筒、操纵机构、清洗系统等。工作原理是,通过取力装置将汽车底盘的动力取出,并驱动液压系统的变量泵,把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传给定量马达,马达再驱动减速机,由减速机驱动搅拌装置,对混

17、凝土进行搅拌。取力装置国产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采用主车发动机取力方式。取力装置的作用是通过操纵取力开关将发动机动力取出,经液压系统驱动搅拌筒,搅拌筒在进料和运输过程中正向旋转,以利于进料和对混凝土进行搅拌,在出料时反向旋转,在工作终结后切断与发动机的动力联接。液压系统将经取力器取出的发动机动力,转化为液压能(排量和压力),再经马达输出为机械能(转速和扭矩),为搅拌筒转动提供动力。减速机将液压系统中马达输出的转速减速后,传给搅拌筒。操纵机构(1)控制搅拌筒旋转方向,使之在进料和运输过程中正向旋转,出料时反向旋转。(2)控制搅拌筒的转速。搅拌装置搅拌装置主要由搅拌筒及其辅助支撑部件组成。搅拌筒是混凝土

18、的装载容器,转动时混凝土沿叶片的螺旋方向运动,在不断的提升和翻动过程中受到混合和搅拌。在进料及运输过程中,搅拌筒正转,混凝土沿叶片向里运动,出料时,搅拌筒反转,混凝土沿着叶片向外卸出。叶片是搅拌装置中的主要部件,损坏或严重磨损会导致混凝土搅拌不均匀。另外,叶片的角度如果设计不合理,还会使混凝土出现离析。清洗系统清洗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清洗搅拌筒,有时也用于运输途中进行干料拌筒。清洗系统还对液压系统起冷却作用。2. 3实验台拌筒主要结构尺寸参数的确定搅拌筒既是搅拌运输车的运输混凝土的装载容器,又是搅拌混凝土的工作装置。所以对它的设计有以下基本要求:有足够的有效的装载容量:满足规定的搅拌和装卸料性能;

19、在结构上适应运载底盘和运输中搅拌工作特点;具有适当的使用寿命(耐磨性能)。搅拌筒设计分几何设计和金属结构设计两部分,几何设计是金属结构设计的基础,本节主要介绍拌筒的几何设计。由于搅拌筒是斜置安装在运载底盘上,因此其结构尺寸受到运载混凝土的容积、所选底盘结构尺寸及保证运送混凝土的质量等因素的的影响,如搅拌筒的斜置角,混凝土表面与搅拌筒轴线的夹角前后锥的锥角。1、。2。同时运输车必须保证在坡度为14%的路面上行驶且出料口面对下坡方向时不产生外溢,取g=1+arctan(0.14)1+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搅拌筒的斜置角的取值可参照下表2.3公称搅拌容量(m3)拌筒倾斜角()拌筒最大

20、转速(r/min)1.0,(1.5),2.0,(2.5)182014183.0,(4.0),4.5,(5.0),6.016-18(7.0),8.0,(9.0),10.0,12.010-15表2.3根据文献,将各形状参数化为主参数r(搅拌筒最大半径,根据交通法规的要求Y2小于等于1.25m)可得:Li=c1rLi=c2rCl取值范围L41.8心取值范围。8097马为进料口半径,取值范围250-3IOIlllIl中圆的长度要结合搅拌筒的额定容积确定。前半锥角4取值范围14.216.1后半锥角取值范围15202. 4切割法求装载容积图2.4是混凝土搅拌输送车搅拌筒的侧面图,它是由圆柱、圆台和球缺结合

21、成的筒体。在搅动过程中,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由于高度为A-B的叶片将混凝土拌合料挡住,不会从A-B处流出。若混凝土拌合料是理想的流体,它应从B点形成一水平面。因搅拌筒中心线与水平面之间成一倾角a,这样,混凝土拌合料在搅拌筒内构成一种特殊形状的体积。图2.4目前,据有关资料介绍,该容积计算均采用切割法。切割法就是根据图纸给定的尺寸按比例作图,在垂直搅拌筒轴线,将混凝土拌合料实体切成若干厚度为B的薄片,其断面积Ai成弓形(如图2.4.1),把所有的簿片体积BAi、加起来,即为它的容积。切片越多、容积计算越精确,然而切得再多也仅是近似值。AIa图2.4.1根据图2.3写出计算方程搅拌筒内混凝土任一弓形

22、截面F(X)的方程:方=H(X),L(X)X(X)oxz1式中E(X)=(X)L1VXS2=(/+%M+c+arccos(l+ZCl4(C)加(3)Vc的计算公式根据右图2.5.2要求Vc还需知道R、H、a、B的值。根据公式,有:_REFcosaLL-EFsinaR=y2R1h2-h2a=H-EFcosanR=arctg-R-kt图2.5.2有了以上数据便可求出SI、S2,而:K(H51-52)(4)根据图2.5.3计算Vl=1-+(3R2-2Rbi+by2Rb1-b=2.3仄=%3R3(%3b2R_%1)arccos(l-)+(3R2-IRb2+1;)42做-3倒一仇)OR?-2Rbi+b2

23、Rb1-b-(37?2-2Rb2+片72股-:,Ch2BAJn_J图2.5.3(5)根据图2.5.4计算V2V2=HS1-hS2)-HS1-hS2)1V2-H(S1-S1)-h(S2-S2)Z二CBR_图2.5.4(6)根据图2.5.5计算V33=L11H0(R2+R+RR1)-V1221V3=-11H0(R2+R+RR1)-H(S1Cba=R;s图2.5.5-S1)-h(S2-S2)2.6实验台搅拌筒几何容积计算搅拌运输车的梨形搅拌筒几何容积Vj与其设计的最大装载容积V存在如下关系:V-0.5-0.65匕V一公称搅动容量,即运输车能运输的预拌混凝土经捣实后的最大体积。对混凝土拌合料搅拌运输,

24、此值为运输车置于水平位置,搅拌筒能容纳全部未经搅拌的配料(包括水)要在充分搅拌时不产生外溢,并能生产匀质混凝土经捣实后的最大体积。Vj一搅拌筒的几何容积。2.7满载时拌筒的重心位置图2.7如图2.7所示,混凝土任一截面I一I处为一弓形,设微分段重心G的位置为:JX(X)=Xy(x)=Cz3(x)12F.(x)每段锥体重心:Yi=XFi(x)dxVi0,dSn-gO,dq=pn-p0,d(p(Pn-(POO其螺旋角满足:dsin,CoSe图5-17罐内流体流线图图5-18搅拌叶片压力分布图P,Mur1F21IW-1033J”“2”/449e*OU2.gc8g图5-19罐体轴截面的压力分布图5-2

25、0罐内流体X坐标值随时间的变化图5-21罐内流体y坐标值随时间的变化图5-22罐内流体Z坐标值随时间的变化从以上各图可知:搅拌罐在正转和反转过程中的压力、流速在叶片内部分布是不均匀的,流体在罐体中的运动非常复杂,随着半径的增大,相对速度有上升的趋势。当搅拌罐正转时,在叶片后锥与中圆处的速度最大,此处压力也最大,那么这里的叶片也最容易遭到破坏,所以在底锥和中圆处要采用较厚的叶片。而且叶片与筒壁的接合处所受压力很大,这就要求在叶片焊接时进行满焊。当搅拌叶片反转时,中圆到前锥段流体速度最快,此处搅拌叶片受到的压力也最大,这与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总结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让我学会了很多有关专业的知识

26、使对专业得到进一步的了解,学到了以下几点:第一学会了产品设计的方法。产品设计过程是创造性的过程,产品的设计应按科学的程序进行,一般包括课题调研,拟定设计方案、总体设计、零件设计、技术资料整理、产品试制、改进设计等过程,一个产品经过多次改进,才能完善成熟。第二提高了综合应用各科知识的能力。以前课程设计接触课程知识比较窄,而且时间有限,即使发现问题也不能及时的改进,借用这次机会再把专业知识做了系统的了解。第三巩固了计算机绘图的能力。以前所绘的工程图,标注配合公差毒标注不完整,在这次毕业设计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作图能力,更是培养了自己细致的作图习惯。第四提高了收集资料和查阅的能力。收集资料是做毕业设计

27、的前期准备工作,资料是否全面可靠关系到整个毕业设计的进程。查阅手册是设计过程中随时要做的事情。只有广泛收集有用的资料才能设计出较好的产品。第五培养了严谨的科学作风。科学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在设计过程中每个结构、零件、材料、尺寸、公差都反映在图纸上,每一个错误都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总之,对于我们每个学生来说,经过这次的毕业设计,对今后的工作有非常大的帮助。参考文献1冯忠绪.混凝土搅拌理论与设备,北京人民交通出版2001.82邢普,仪垂杰,郭健翔.非等角对数螺旋线搅拌叶片的设计研究.工程机械2006.43邢普,仪垂杰,郭健翔.混凝土搅

28、拌车搅拌叶片仿真设计及模态分析.机械设计与制造2007.84邢普郭健翔等非等角对数螺旋线搅拌叶片的实验研究工程设计学报2008.15邢普仪垂杰等混凝土搅拌车搅拌叶片新型母线及应用研究建筑机械2007.26张国忠王福良等现代混凝土搅拌输送车及应用中国建材工业出版2006.67江继辉.混凝十搅拌输送车搅拌筒搅拌过程的运动分析工程机械1991(2)8程书良.混凝土搅拌车搅拌叶片的设计.建筑机械化2002年第2期9田利芳.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结构设计及液压系统动态仿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04.03.10.10王明庆.前端卸料搅拌输送车的应用与推广建筑机械1988(12)11濮良贵.纪名刚等机械设

29、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612R.V.RomenStudiesontransferprocessinmixingvessels:effectsofgasonsolid-liquidhydrodynamicsusingmodifiedRushtonturbineagitatorsJ.BioprocessEngineering17,1997.13ChiaraF.FerrarisConcreteMixingMethodsandConcreteMixers:StateoftheArtJournalofResearchoftheNationalInstituteofStandardsandTechn

30、ologyJ.Res.Natl.Inst.Stand.Technol.Volume106,Number2,March-April2001(391-399)14M.DIPRISCO,L.FERRARA,F.MEFTAH,Mixedmodefractureinplainandreinforcedconcrete:someresultsonbenchmarktests.InternationalJournalofFracture103:127-148,2000.致谢在论文完成之际,我的心情万分激动。从论文的选题、资料的收集到论文的撰写编排整个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的热情帮助。我首先要感谢刑普老师,是他

31、将我领入了信息安全的大门,并对我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使我的研究工作有了目标和方向。在这这学期的时间里,他对我进行了悉心的指导和教育。使我能够不断地学习提高,而且这些课题的研究成果也成为了本论文的主要素材。同时,邢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也令我十分敬佩,是我以后学习和工作的榜样。还要再次感谢邢老师对我的关心和照顾,在此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特别注明引用的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

32、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并表示感谢。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本人签名):学位论文出版授权书本人及导师完全同意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以下简称“章程”),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表和以电子、网络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CNKl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论文密级:口公开口保密(一年月至一年月)(保密的老佐徐文左解密后应遵守此杨秋)作者签名

33、年月日导师签名:年月日独创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二。一O年九月二十日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滨州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

34、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二。一C)年九月二十日时间飞逝,大学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要过去,在这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收获了很多,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和一直关心帮助我的人分不开的。首先非常感谢学校开设这个课题,为本人日后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提供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本次毕业设计大概持续了半年,现在终于到结尾了。本次毕业设计是对我大学四年学习下来最好的检验。经过这次毕业设计,我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等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进步。这期间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在此我表示由衷的感谢。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将无法顺利完成这次设计。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知道郭谦功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在我的论文书写及设计过程中给了我大量的帮助和指导,为我理清了设计思路和操作方法,并对我所做的课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方案。郭谦功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作风和诲人不倦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他身上,我学到了许多能受益终生的东西。再次对周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其次,我要感谢大学四年中所有的任课老师和辅导员在学习期间对我的严格要求,感谢他们对我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帮助,使我了解了许多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毕业论文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