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ppt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144723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语文教育学语文教育学文学院:魏小娜文学院:魏小娜 第二章 第一节 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 经典的一段师生对白:经典的一段师生对白:生:老师你告诉我,我怎样才能把这篇文章讲精彩?讲透?生:老师你告诉我,我怎样才能把这篇文章讲精彩?讲透?师:你想讲什么?(你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师:你想讲什么?(你的教学目标是什么?)生:我不管什么目标,我只想把文章讲好就行。生:我不管什么目标,我只想把文章讲好就行。教学目标的严重缺失!教学目标的严重缺失!树立清晰的语文教学目标意识,是开展语文树立清晰的语文教学目标意识,是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尤其是:语文教材有尤其是:语文教材有“原生价值原生

2、价值”和和“教学价教学价值值”之别,之别,语文教材与教学内容不一致语文教材与教学内容不一致,丧失教学,丧失教学目标指引,语文教学极易陷入盲目和混乱。目标指引,语文教学极易陷入盲目和混乱。例子例子1 1:致橡树致橡树的原生价值:一些生字词、意象美、音的原生价值:一些生字词、意象美、音韵美、爱情观、朦胧诗特点、诗歌的朗读技巧。韵美、爱情观、朦胧诗特点、诗歌的朗读技巧。你究竟要通过这首诗歌的教学,达到什么教学目标?你究竟要通过这首诗歌的教学,达到什么教学目标?(一不小心就讲成爱情观的教育课)(一不小心就讲成爱情观的教育课)例子例子2 2:一次大型的泥石流一次大型的泥石流的原生价值:泥石流的危害、的原

3、生价值:泥石流的危害、成因等,说明文的写作技巧、说明文的阅读方法等。成因等,说明文的写作技巧、说明文的阅读方法等。你究竟要通过这篇文章的教学达到什么目标?(一不你究竟要通过这篇文章的教学达到什么目标?(一不小心就讲成环保课)小心就讲成环保课)一、语文课程目标概要一、语文课程目标概要 第二章 第一节 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1.语文课程目标重构的理论依据 知识观、学生观、生活意识参考书目: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1)课程标准目标:能做纵向梳理,烂熟于心 (2)目标设计的三个维度:关于“三维目标”的说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语文课中的具体所指?3.普通高中语文课

4、程标准(实验)案例:案例:春春:”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嫩嫩的,绿绿的。”的教学设计。的教学设计。问题问题1 1:在同学们日常试讲中,你写过教学目标吗?它们对你的教学实践有用吗?问题问题2 2:你编写教学目标的困惑是什么?问题问题3 3:关于教学目标设计,你已学过哪些知识?有效帮助你设计教学目标没有?为什么?不同的价值取向有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要求:从评价的角度出发以布鲁姆目标分类学为依据(见夸父追日设计样例、目标分类文档);从教学的可操作性入手有。各有优劣: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规范与创造 判断一个教学目标制定好坏的最简单的标准是:对我的教学判断一个教

5、学目标制定好坏的最简单的标准是:对我的教学实施是否有帮助。实施是否有帮助。关于教学目标设计常见问题的反思关于教学目标设计常见问题的反思二、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二、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n(一一)教学目标的定义教学目标的定义 所谓教学目标是学生在经过一定的教学活动之后所谓教学目标是学生在经过一定的教学活动之后能够做能够做些什么事情的具体、明确的分类表述。些什么事情的具体、明确的分类表述。教学目的(教学目的(aimaim)与教学目标()与教学目标(objectiveobjective)的区别:)的区别:n 教学目标的层级性:教学目标的层级性:n 教育宗旨n|n 教育目的n|n 课程目标n|n单元教学目标

6、 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n区别:区别:教学目的:总体的、普遍的理想追求;教学目标:具体的、可量化的实践形态 (二)制定教学目标的技术操作二)制定教学目标的技术操作1.1.目标陈述技巧目标陈述技巧(1)(1)行为目标的行为目标的4 4要素(简称要素(简称ABCDABCD):*行为主体行为主体(Audience(Audience)*行行为为内内容容(Behavior Behavior)由动词(外显行为、内部心理)和对象构成,要说明通过学习后,学生能做什么。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 *行行为为条条件件(Condition)(Condition)指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如“根据图解

7、看完全文后”。“过程与方法”维度的体现。常见有4种类型:一是教与学的手段、方法(习惯),“借助字典”“通过观察橘子实物”“通过小组讨论”“通过教师讲解”“借助肢体动作表演体会”“学会用圈点勾画的方法”“通过课前预习,能自学”。二是提供信息,资源整合,如“根据课文上下文,推测词语含义”与不同版本的翻译文字进行比较”结合学生生活体验感受”“结合现代歌词信天游等进一步掌握比、兴写作”“观看电视散文背影”三是时间的限制,如“在10分钟内,能做完”四是完成行为的情景,即情境创设。如“通过课堂模拟法庭讨论”“在给定的特殊情形下(假如有个公司),学生能利用所学”上述四类条件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不要

8、机械套用。上述四类条件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不要机械套用。*行行为为标标准准(Degree)(Degree)。如如“朗朗读读”标标准准“流利、有感情”等,“独立完成”“准确说出”“迅速概括”n 练习:同学们结合自己试讲情况,按照行为目标的同学们结合自己试讲情况,按照行为目标的四要素,规范拟定教学目标。请学生到黑板展示,大家一四要素,规范拟定教学目标。请学生到黑板展示,大家一起评价研究。起评价研究。1.理解议论文写作中的类比法理解议论文写作中的类比法(内部心理过程内部心理过程)1.1用自己的话解释运用类比法的条件用自己的话解释运用类比法的条件(行为样例行为样例)1.2在课文中找出运用类比法阐明

9、论点的句子在课文中找出运用类比法阐明论点的句子(行为样例行为样例)1.3对提供含有类比法和喻证法的课文,指出包含类比法对提供含有类比法和喻证法的课文,指出包含类比法 的句子的句子(行为样例行为样例)(2)内部心理过程和外显行为相结合内部心理过程和外显行为相结合(格伦兰格伦兰)教学目标陈述法教学目标陈述法 1.掌握承上启下的写法掌握承上启下的写法n1.1能理解文章能理解文章承上启下承上启下的含义,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的含义,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n1.2能够掌握常见的能够掌握常见的“承上启下承上启下”的词语或句子类型;的词语或句子类型;n1.3能在一篇文章中找到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并对

10、不能在一篇文章中找到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并对不足进行修改;足进行修改;n1.4会使用恰当词语句子表述语段之间的承上启下的关系;会使用恰当词语句子表述语段之间的承上启下的关系;n1.5 有关注各种承上启下表达方式的兴趣。有关注各种承上启下表达方式的兴趣。1.理解景物描写的美感。理解景物描写的美感。(内在心理变化内在心理变化)1.1能找出第四、五段中运用比喻、通感的句子和精心选用的动词、叠词,陈述其细腻传神的表达效果。(外在行为样例)1.把握情景交融的特点。把握情景交融的特点。(内在心理变化内在心理变化)1.1在确定文章感情脉络的基础上,选第4至第6段,陈述作者笔下之景能够表达心中之情

11、的理由,体会淡淡哀乐和朦胧静谧之间的和谐美。(外在行为样例)n 练习:以以前面学生在黑板上展示的行为目标为例,前面学生在黑板上展示的行为目标为例,任意找出一个任意找出一个“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大家一起开发出外显的行为,大家一起开发出外显的行为样例。样例。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的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课后举办一次“删去采莲赋是否更好?”的小型辩论赛,可以上台做辩手,也可以在台下做观众。(表现性目标)阅读原著并做阅读笔记。(表现性目标)(3)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方法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方法2.2.目标的目标的“三维三维”融合融合分列式:教学目标:分列式:教学目标:1 1

12、知识与能力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2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3 3、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融合式教学目标融合式教学目标1.能读准并规范默写10个生字,养成规规矩矩、认认真真的写字态度;认识7个生字;读准6个多音字;2.在整体阅读课文过程中,正确读写并理解14个词语的意思,学会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的方法;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真切体会钱塘江的雄伟壮丽,热爱祖国大好河山,进而留心热爱身边的大自然。n讨论与评价:讨论与评价:n羚羊木雕羚羊木雕的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目标设计n 1 1、通过查字典,能读准并默写、通过查字典

13、能读准并默写“攥、抹、逮、怦怦、攥、抹、逮、怦怦、寒颤、树杈寒颤、树杈”等生字词,继续养成课前预习自学的习惯;等生字词,继续养成课前预习自学的习惯;n 2 2、从分角色朗读入手,分析、从分角色朗读入手,分析“我我”和和“妈妈妈妈”的性格的性格特点,体会文中特点,体会文中“我我”的感受;的感受;n 3 3、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对话,、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对话,借鉴对话的写作方法;借鉴对话的写作方法;n 4 4、联系生活实际,在班内展开讨论,学会正确处理家、联系生活实际,在班内展开讨论,学会正确处理家庭矛盾庭矛盾。启示:启示:真正落实目标的三维融合,会涉及到教

14、学内容的真正落实目标的三维融合,会涉及到教学内容的清晰、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熟练把握清晰、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熟练把握 复习复习一、语文课程目标概要一、语文课程目标概要二、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二、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 (二)(二)制定教学目标的技术操作制定教学目标的技术操作 1、目标的陈述技巧、目标的陈述技巧 (1)(1)行为目标的行为目标的4 4要素(简称要素(简称ABCDABCD):*行为主体行为主体(Audience(Audience)*行行为为内内容容(BehaviorBehavior )动作+对象(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行行为为条条件件(Condition(Condition

15、)“过程与方法”维度的体现。常见有4种类型:一是教与学的手段、方法;二是提供信息,资源整合;三是时间的限制;四是情境创设。*行为标准行为标准(Degree)(Degree)。(2)内部心理过程和外显行为相结合内部心理过程和外显行为相结合(格伦兰格伦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3)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2.2.目标的三维融合目标的三维融合 思考:思考:教学目标设计的核心地位的是哪一部分?教学目标设计的核心地位的是哪一部分?内容点:知识点、内容点:知识点、技能点、情感升华技能点、情感升华点、审美欣赏点等点、审美欣赏点等的确立。的确立。(三三)教学目标设计的认知技能:教学目标设计的认知技能:教教学学目目

16、标标中中的的“内内容容点点”究究竟竟从从哪哪里里来来?1.第一条路径:自上而下的理性模式第一条路径:自上而下的理性模式 课程标准目标课程标准目标 教材单元说明教材单元说明 课前预习提示课前预习提示 课后练习设计课后练习设计 第一条路径:自上而下的理性模式第一条路径:自上而下的理性模式 课标解读课标解读教材单元说明教材单元说明课前预习提示课前预习提示课后练习设计课后练习设计教学目标的认知:理性模式的关键教学目标的认知:理性模式的关键 (1 1)落实)落实标准标准目标中的每一个关键词目标中的每一个关键词 。如如口口语语交交际际目目标标中中的的“文文明明得得体体”“”“耐耐心心专专注注倾倾听听”、“

17、自自信信负负责责”、“突突出出重重点点”等等;阅阅读读目目标标中中的的“有有感感情情的的朗朗读读”;写作目标初中段的;写作目标初中段的“条理清楚条理清楚”。语文教学的失败往往归因于对目标的误解和忽视!语文教学的失败往往归因于对目标的误解和忽视!(2 2)了解教材单元目标、预习、练习中提示的目标的深刻)了解教材单元目标、预习、练习中提示的目标的深刻内涵。内涵。理论上讲,教材所提示的目标应该是对理论上讲,教材所提示的目标应该是对标准标准中目标的中目标的合理分解。教材地位的举足轻重由此可见。合理分解。教材地位的举足轻重由此可见。朗读:借助 音调高低、音量大小、声音强弱、速度快慢的对比与变化,准确表达

18、文本的意义。“有感情的朗读”:要声随情发,以情带声,把感情融入语气中。“字正”是指语言发音标准、规范,语意明晰。“腔圆”是指在运用标准的普通话语言时,结合科学发声法,使声音圆润、动听,具有美感。练习:严严格格按按照照“理理性性模模式式”,在在课课标标引引(参参见见教教材材4646页页)领领下下,依依据据教教材材指指引引,借借助助目目标标的的陈陈述述技技巧巧,看看看看似似乎乎被被“教教滥滥”的的春春(七七年年级级上上册册)可可能能会会有有什什么么样样的的“内内容点容点”?n2.2.第二条路径:自下而上的需求评估模式第二条路径:自下而上的需求评估模式 实践中发现学生语文能力的某种欠缺实践中发现学生

19、语文能力的某种欠缺 尝试解决尝试解决、不断改进、不断改进 确立较为稳定的内容点确立较为稳定的内容点案例:一个写作教学教学目标的确立案例:一个写作教学教学目标的确立n发现问题:小学低段学生写作能力差发现问题:小学低段学生写作能力差 研讨进行需求评估:学生共通的毛病是句式单一(只研讨进行需求评估:学生共通的毛病是句式单一(只使用陈述句),标点符号单一。使用陈述句),标点符号单一。初步拟定教学目标:初步拟定教学目标:学生每周写一次作文,学会掌握学生每周写一次作文,学会掌握不同的句式,使用多种标点。不同的句式,使用多种标点。n 经实践调整为:经实践调整为:n (1)(1)作文时,学生能依据句子的意思灵

20、活使用句式。作文时,学生能依据句子的意思灵活使用句式。n (2)(2)学生能灵活运用简单句和复合句。学生能灵活运用简单句和复合句。n (3)(3)学生能依据语意和语气正确运用多种标点符号。学生能依据语意和语气正确运用多种标点符号。n (4)(4)学生能在简单句和复合句中正确使用多种标点符号。学生能在简单句和复合句中正确使用多种标点符号。n 调整合并为两个目标:调整合并为两个目标:n (1)1)学生能根据语气运用不同句式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学生能根据语气运用不同句式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n (2)(2)学生能运用不同的句型并根据句型正确使用标点符学生能运用不同的句型并根据句型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号。

21、n练习:练习:根据你自己的经验,以学生比较欠缺的语文能力根据你自己的经验,以学生比较欠缺的语文能力(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点为突破口,初步设计一个教(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点为突破口,初步设计一个教学目标。学目标。3.第三条路径:文本第三条路径:文本教学价值教学价值开掘模式开掘模式 文本解读的可能空间文本解读的可能空间 教材文本的使用方式(语文学科属性)、教材文本的使用方式(语文学科属性)、教材文本的体式(语文学科属性)教材文本的体式(语文学科属性)内容点的确立内容点的确立 文本解读的可能空间:文本解读的可能空间:七层次说:七层次说:艺术感觉的“还原”;多种形式的比较(定稿与创造过程中的修改稿

22、进行比较、相同内容形式不同的作品对比);情感逻辑的“还原”;作品价值的“还原”;历史的“还原”和比较;流派的“还原”和比较;第七,风格的“还原”和比较(孙绍振:绍振: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原,原栽于栽于语文建设语文建设)2008年第年第3-4期)期)三层次说:三层次说:形式层次、再现层次、表现层次 充分的解读之后,究竟选择哪个点?充分的解读之后,究竟选择哪个点?教材文本的使用方式:教材文本的使用方式:定篇定篇 样本样本 例文例文 用件用件在教学中需要不同的对待在教学中需要不同的对待在教学中需要不同的对待在教学中需要不同的对待 教材文本的使用方式:教材文本的使用方式:“定篇定篇”

23、公认的经典之作。公认的经典之作。这类选文不可替换,选文本身就是教学目的,即透彻地这类选文不可替换,选文本身就是教学目的,即透彻地理解课文本身。其它语文知识、技能等训练不可作为主要教理解课文本身。其它语文知识、技能等训练不可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如学目标。如诗经诗经陋室铭陋室铭师说师说。“例文例文”:体现语文知识的例子。这类选文在既定语文体现语文知识的例子。这类选文在既定语文知识技能稳定的情况下,可以替换。知识技能稳定的情况下,可以替换。这类选文的教学目标是: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达成,不是这类选文的教学目标是: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达成,不是文本本身的内容。如文本本身的内容。如一次大型的泥石流一次大型的泥石

24、流是说明文知识的是说明文知识的例子,例子,背影背影 是叙事散文知识的例子。是叙事散文知识的例子。教材文本的使用方式:教材文本的使用方式:“样本样本”:供示范阅读、写作具体过程方法的选文。供示范阅读、写作具体过程方法的选文。凭借凭借“样本样本”学习学习:面对学生现场产生的困难面对学生现场产生的困难解决学生解决学生现场发生的问题现场发生的问题教学内容的动态生成。教学内容的动态生成。如如米洛斯的维纳斯米洛斯的维纳斯跨越百年的美丽跨越百年的美丽鹬蚌相争鹬蚌相争分别是阅读文艺随笔、人物通讯、寓言的样本。这类选文的教分别是阅读文艺随笔、人物通讯、寓言的样本。这类选文的教学目标是阅读、写作的方法。学目标是阅

25、读、写作的方法。我国优秀教师的成功:我国优秀教师的成功:导读、点拨、读读、议议、导读、点拨、读读、议议、讲讲、练练讲讲、练练 教材文本的使用方式:教材文本的使用方式:“用件用件”:文本内容被当做文本内容被当做触发其它语文学习活动的资触发其它语文学习活动的资料料使用的选文。使用的选文。1.1.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很多选文就是资料作用。这类选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很多选文就是资料作用。这类选文的教学目标是:根据选文之外的文的教学目标是:根据选文之外的“使用使用”情形而定。情形而定。2.2.语文知识短文。如语文知识短文。如文字的演变文字的演变说说“木叶木叶”教材文本的体式教材文本的体式 语文是培养阅读能力

26、的语文是培养阅读能力的语文的学科属性语文的学科属性 文体是影响读者阅读的主要因素。如新闻的阅读姿态是浏览文体是影响读者阅读的主要因素。如新闻的阅读姿态是浏览以提取资讯,论文的阅读姿态是找出论点、分析论述并作出评判。以提取资讯,论文的阅读姿态是找出论点、分析论述并作出评判。什么是阅读能力?不同的文本体式差异迥然。阅读能力的细什么是阅读能力?不同的文本体式差异迥然。阅读能力的细化要以体式的不同而不同,这是充实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途径。化要以体式的不同而不同,这是充实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途径。否则否则“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就要落空。的培养就要落空。教材文本的体式教材文本的体式理想状态:理想状态:按照

27、诗歌的方式去教诗歌阅读按照小说的方式去教小说阅读按照文学欣赏的方式去教文学作品阅读,按照寓言的方法寓言阅读,按照人物通讯的方法教人物通讯阅读 实然状态之一实然状态之一:教“词”跟教“诗”差不多,而教“诗”,往往又像教散文,一句一句解释诗句的意思。实然状态之二实然状态之二:目标指向“文本内容”,忽略体式对阅读目标的潜在指向。如跨越百年的美丽鹬蚌相争 以文本体式确定以文本体式确定“内容点内容点”的案例列举:的案例列举:1.1.人们如何做出决策人们如何做出决策(国家课程标准高中实验本(国家课程标准高中实验本语文语文必修第五册)必修第五册)社科类文章社科类文章 内容点:内容点:*理解理解“学科学科”和

28、和“学科的观点学科的观点”(人类学、社会学、经(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观点)济学等学科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观点)*学习从学习从“学科的观点学科的观点”阅读社科文阅读社科文 *尝试以尝试以“学科的观点学科的观点”思考问题思考问题 2.2.差序格局差序格局 (国家课程标准高中实验本(国家课程标准高中实验本语文语文必修第必修第五册)五册)学术文章学术文章 内容点:内容点:*体会文章的问题意识体会文章的问题意识 *学习作者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学习作者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了解学术概念的形成了解学术概念的形成 以文本体式确定以文本体式确定“内容点内容点”的案例列举:的案例列举:3

29、3.致橡树致橡树(诗歌)(诗歌)内容点:内容点:*节奏与韵律节奏与韵律 *意象与意境意象与意境 4.4.背影背影 (散文)(散文)内容点:内容点:*了解文章所写的人和事了解文章所写的人和事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解读文本是如何传达思想感情的(重点)解读文本是如何传达思想感情的(重点)*结合自己生活体验父子之情结合自己生活体验父子之情 以文本体式确定以文本体式确定“内容点内容点”的案例列举:的案例列举:5.5.项链项链(传统小说)(传统小说)内容点:内容点:*情节(社会环境等)情节(社会环境等)*人物形象人物形象 *语言语言 *主题主题 4.4.边城边城 (个

30、性化小说)(个性化小说)内容点:内容点:*体会初步阅读文本的感受(情节发展十分缓慢)体会初步阅读文本的感受(情节发展十分缓慢)*掌握文本特殊的叙述方式(景物描写的叙事功能)掌握文本特殊的叙述方式(景物描写的叙事功能)*通过特殊的叙述方式导向对作者的体认(领略作家的艺通过特殊的叙述方式导向对作者的体认(领略作家的艺术功力)术功力)练习:练习:根据文本的使用方式和文本的体式,试分析根据文本的使用方式和文本的体式,试分析拿拿来主义来主义的的“内容点内容点”。石中英在石中英在教育哲学导论教育哲学导论中说,明确教学目标意味着中说,明确教学目标意味着:“第一,明确课程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标是是什么;第一,明

31、确课程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标是是什么;第二,思考为什么制定这样的教学目标;第二,思考为什么制定这样的教学目标;第三,探索教学目标是如何通过教学内容来实现的;第三,探索教学目标是如何通过教学内容来实现的;第四,明确教学目标本身所包含的方法论要求;第四,明确教学目标本身所包含的方法论要求;第五,区分教学目标层次性;第五,区分教学目标层次性;第六,理解教学目标的系统性;第六,理解教学目标的系统性;第八,分析教学大纲给定的教学目标有没有不足或需要完善第八,分析教学大纲给定的教学目标有没有不足或需要完善的地方。的地方。可见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对于教师而言不仅仅是一个教学任务,而是一个需要不断分析、解读并与教学

32、实践密切联系的生成、需要不断分析、解读并与教学实践密切联系的生成、发现过程。发现过程。“先尊重教学目标的科学规范之真,先尊重教学目标的科学规范之真,再追求教学目标的艺术创造之美。再追求教学目标的艺术创造之美。是为善哉!是为善哉!n“艺术是我,科学是我们。艺术是我,科学是我们。”19世纪法国世纪法国生理学家克洛德生理学家克洛德贝尔纳贝尔纳课堂小问卷:课堂小问卷:课堂小问卷:课堂小问卷:1 1、本次课你什么时候最投入?、本次课你什么时候最投入?、本次课你什么时候最投入?、本次课你什么时候最投入?2 2、本次课你什么时候最分心?、本次课你什么时候最分心?、本次课你什么时候最分心?、本次课你什么时候最

33、分心?3 3、本次课中你发觉什么观点最明确或最有帮助?、本次课中你发觉什么观点最明确或最有帮助?、本次课中你发觉什么观点最明确或最有帮助?、本次课中你发觉什么观点最明确或最有帮助?4 4、本次课中你发觉什么观点最迷惑或混乱?、本次课中你发觉什么观点最迷惑或混乱?、本次课中你发觉什么观点最迷惑或混乱?、本次课中你发觉什么观点最迷惑或混乱?5 5、本次课你是否有感到惊奇的地方?、本次课你是否有感到惊奇的地方?、本次课你是否有感到惊奇的地方?、本次课你是否有感到惊奇的地方?小结:小结:第二章 第一节 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一、语文课程目标二、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定义 (二)技术操作:1.目标陈述方式 2.目标的三维融合 (三)认知技能:确立“内容点”的三条路径 1.自上而下的理性模式 2.自下而上的需求评估模式 3.文本教学价值开掘模式 n作业:n 设计一个规范的教学目标,下周上课时务必交上.供集体批改讨论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