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的)消费金融信用风险研究信用评分概述.doc

上传人:时光煮雨 文档编号:14862692 上传时间:2022-02-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的)消费金融信用风险研究信用评分概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的)消费金融信用风险研究信用评分概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的)消费金融信用风险研究信用评分概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的)消费金融信用风险研究信用评分概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的)消费金融信用风险研究信用评分概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的)消费金融信用风险研究信用评分概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资料(2021-2022年收藏的)消费金融信用风险研究信用评分概述.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消費金融信用風險研究信用評分概述本中心風險研究小組丁正中壹、信用評分的發展歷史(History of credit scoring)信用源於拉丁語credo,意謂相信(believe),因為借貸雙方彼此信任的關係而達成交易,但借方為降低損失,在決定借款前,會先評估借款人的風險高低,作為是否借款之參考,而信用評分(Credit Scoring)便是基於這樣的概念,所發展出來的風險評估工具。一般認為Durand在1941年將Fisher(1936)提出的鑑別分析方法(Discriminant Analysis )應用於區別貸款客戶好壞,為信用評分應用之開端。另有一種說法是,在1930年代,郵購公司

2、(mail-order company)為了克服不同的信用分析人員對於信用決策產生不一致情形,引進數值評分系統,而二次世界大戰發生後,因大多人都投入戰場,許多信貸公司(finance house)及郵購公司缺乏專家做信用分析工作,這些公司便要求有經驗的人將評估信用的準則寫出來,方便沒有經驗的人做貸款決策。總之,早期設計評分卡(Scorecard)統計學家,最初的想法,是想仿照在申請保險時,會有一張評分卡,依據不同年齡及性別,而給予不同的費率,若是銀行在辦理貸款時,也能設計一張評分卡,依據貸款客戶的特性,給予不同分數,作為是否授信的依據,可以有效節省核貸的時間,又能達到風險管理的目的。在1950

3、年代,已經有人將自動化的信用決策與統計分類技術結合,發展幫助授信決策的模式,但因計算工具的不便,在樣本數及評分模式設計上限制頗多。而在此期間,由數學家Bill Fair及工程師Earl Isaac在舊金山(San Francisco)成立第一家信用評分顧問公司。1960年代信用卡的出現,讓銀行及信用卡發卡機構瞭解到信用評分是非常好用的工具,因每日都有大量的申請案件,在成本及人力考量下,自動化的決策可以節省不少成本及人力,又能維持一定的決策品質,而隨著電腦科技的快速演進,信用評分與決策支援系統(decision support system)結合,使應用層面更廣泛,例如:汽車貸款、信用卡、郵購、

4、直銷、房貸、保單、手機帳戶等皆可透過評分系統作客戶管理。貳、信用評分原理(The Principle of Credit Scoring)信用評分基本原理是借由分析技術,由過去的資料來研發能預測未來授信客戶表現的分數,其假設在授信審核時有一些已知的客戶特性(characteristics),會與授信客戶未來是否準時還款有關連,一旦找出這些關連性,在假設未來情況會與過去相類似的情形下,可以套用現在的資料,作未來的預測。這些假設與早期授信人員大多運用過去授信審核的經驗,判斷授信戶未來是否還款的情形相同,所不同的是現在許多資料可紀錄在資料庫中,藉由軟體及演算法(algorithm)的輔助,可使分析更

5、精確。特別要注意的是,信用評分模式是假設未來情況會與過去相類似(The future will resemble the past),但未必都是如此,且通常時間經過越久,信用評分模式預測力會越差,所以評分模式建立完成後,會持續監控(monitoring),以確保評分模式能有效運作。參、信用評分模式研發步驟(Credit Scoring Model Development Process)研發信用評分模式,要有熟悉市場分析、風險管理及統計方法的人員,並由資訊部門提供資料庫及程式開發等相關協助,但要是否要自行研發,並沒有標準答案,時間、成本、人員訓練及未來維護都是考量的重點。本中心就先前研發信用卡

6、申請人評分的經驗,大致整理以下研發步驟,或可提供有意自行研發的金融機構作為參考。一、研究目的及定義(Objective and Good/Bad Definition)要發展評分模式前,必須先決定研究目的及想要預測的事件,並要有明確定義,未來在應用及解釋上才不致混淆,所以事件定義是經由討論決定,而非分析人員單獨決定。例如:研究目的為預測授信客戶未來一年發生違約的事件,但違約事件有許多不同定義,資料來源也可能不同,許多問題要逐一釐清,討論會變得冗長而沒有效率,所以在討論前,先決定想要達成的目的,請資訊部門提供資料庫中相關的資料,並由分析人員作初步分析,開始討論時會較有效率。值得注意的是,越複雜的

7、定義,資料取得也越困難,所以定義除了要明確,也應盡量簡化。此外,模式未來應用目的不同,定義也可能不一樣,例如:同樣是延遲繳款超過45天的客戶,若模式的目的是在增加獲利或市佔率,較有可能定義為好客戶(Good),但若目的是減少損失,較有可能定義為壞客戶(Bad)。二、資料庫與選擇樣本 (Database and Sample Selection)本中心先前將過期資料保存在磁帶中,造成研究人員在資料擷取時的不便,在去年開始建置資料倉儲(Data Warehouse),保存所有時點資料狀態,方便日後研究使用,同時可避免佔用線上資料庫資源,降低對日常營運所產生的影響。資料倉儲因資料量龐大,擷取較耗時,

8、建立資料超市(Data Mart)可節省資料擷取的時間,且在設計資料超市欄位時,請資深分析人員提供相關經驗,未來可節省資料整理及轉換的時間。抽樣(Sampling)可以解決資料量過大的問題,分析時更具效率,但必須掌握研究目標群體(Target Population)特性,避免抽樣時產生偏誤。另外,越大的樣本會有越好的評分結果,這種說法並非完全正確,因通常好客戶多於壞客戶,假設所有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100,000個好客戶與500個壞客戶所建立的評分模式,正確判斷力會低於只有10000個好客戶與3,000個壞客戶所建立的評分模式。將樣本分為發展組樣本(Development Sample)與測試

9、組(Holdout Sample),模式研發完成後作驗證(Validation),可避免研究人員選樣的偏差(bias)或忽略了某些重要的因子,造成模式在實際應用時產生落差。三、清理資料(Clean the Data)“Garbage in, garbage out.”雖然大家都知道這個道理,但實際上要將資料清理乾淨,卻不是件容易的事。通常資料轉入資料倉儲(Data Warehouse)前,資訊人員所訂定的準則大多是資料是否符合欄位的定義,但不保證分析時不會有問題,以年齡為例,在資料轉入資料倉儲時要符合數值型態,且設定上限為120,下限為0,但經分析人員分析後,發現18歲以下也有信用卡主卡,甚至

10、有許多數值集中在99,顯然這些年齡是有問題的。如果資料量不多,對於分析結果不致影響太大,可以直接刪除或將資料作區隔,但仍需瞭解資料從何處取得,因為有問題的資料通常是來源相同。四、分析資料(Analyze the Data)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找出隱含在資料中的相關(Correlations)、型態(Patterns)、集群(Clusters)、趨勢(Trends),資料雖經過前述的清理步驟,通常還需要經過資料轉換(Data Transformation),才能進行分析。例如:資料庫中會紀錄信用卡的發卡日期與停卡日期,但分析時的變數可能需要信用卡持卡期間(Duration),這時候就要經過資料轉換的

11、過程。事實上資料轉換有很多技巧,有時還牽扯到一些複雜的數學運算,如:Log、SIN、COSIN等轉換,但轉換的主要目的是要能分析出有意義的結果,分析人員除了瞭解資料轉換及分析方法,也要瞭解最初定義的研究目的,才有可能得到最後的結果。五、建立模式(Model Building)建立模式可運用的方法非常多,可分為統計方法(Statistical Methods)與非統計方法(Non-statistical Methods)兩種類型,常用的統計方法包含有鑑別分析(Discriminant Analysis)、迴歸(regression)、邏輯斯迴歸(logistic regression)、分類樹(

12、Classification Trees)等;而非統計方法有類神經網路(Neural Networks)、基因演算法(Genetic Algorithms)、專家系統(Expert Systems)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假設與限制,選用之前必須先考慮清楚,避免誤用。在實務運用上,選用邏輯斯迴歸(logistic regression)來建構評分模式,結果可直接產生評分卡(Scorecard),在模式實行(implementation)上成本較低也較快速,是許多模式研發人員(Modeler)常選用的方法。信用評分通常是將客戶分為好客戶(Good)與壞客戶(Bad),就應用而言,迴歸模式雖簡單易

13、懂,但已逐漸被邏輯斯迴歸模式所取代,主要是受到以下兩種因素影響:1.迴歸模式所計算出來的條件機率估計值(Estimate of conditional probability),有可能會大於1或小於0,違反機率須介於0與1之間的定義。2.在迴歸模式中,假設自變數(Independent Variable) X與因變數(Dependent Variable) Y之間的關係為線性,則不論X值為何,其對條件機率的邊際影響都是恆定的,顯然與我們一般的認知不符。舉例而言,假設購買房屋決策(買或不買)與收入有關,若收入太低,即使增加20-30%的收入,仍然是買不起,對決策沒有影響;另一種情況是收入已在某一

14、水準之上,購買機率趨近於1時,收入再增加,對於購買的決策也不再有影響。迴歸模式通常X愈是趨近兩端,條件機率愈不易有明顯變化,而邏輯斯迴歸模式,當X愈趨近-,條件機率以愈來愈慢的速度趨近於0;當X愈趨近,條件機率以愈來愈慢的速度趨近於1。以圖形來說明,若研究收入與信用好壞的關係,以橫軸為收入,好客戶(Good)為1,壞客戶為0,可描繪出圖1。若同時配適(fit) 迴歸與邏輯斯迴歸模式,由圖2可看出,邏輯斯迴歸呈現S型,會與實際觀察值較接近。圖1 迴歸與邏輯斯迴歸模式比較(1)圖2 迴歸與邏輯斯迴歸模式比較(2)模式建立最後步驟,必須以測試組樣本(Holdout Sample)作驗證(Valida

15、tion),除可避免抽樣偏誤(Bias)的問題,亦可檢視模式過度配適(Over-fitting)的問題。若模式運用發展組樣本的預測力非常好,但用另一組資料預測力卻顯著下降時,顯然模式不夠穩健(Robust),未來實際運用時,會因資料不同而產生不一致的預測結果。六、模式部署及系統測試(Deploy the Model and System Test)模式終究是幫助人做決策參考,在模式經過驗證後,必須將模式產生結果寫入日常使用的決策系統中,提供未來作決策時參考。在此階段,資訊部門(IT Department)扮演關鍵角色,但熟悉業務、風險管理及統計方法人員的配合也很重要。此外,必須製作相關文件及作

16、人員訓練,在系統測試時,有助於評估系統運作是否與先前設定的目有一致性,也能降低未來使用時對於評分(Score)的誤解或誤用。七、持續監控(Monitoring and Tracking)評分模式的預測力會因時間不同而有變化,透過定期及持續性的模式監控,可以確認模式的預測力仍在合理範圍內。若模式預測力與發展模式時有顯著差異,則必須調整評分模式的結果或重新建構新的評分模式。評分模式可以預測未來發生客戶違約的機率,假設高風險有高獲利,同樣的客戶,風險管理人員與市場分析人員可能會有不一致的看法,將應用模式所產生的決策紀錄下來,並持續追蹤,適時調整決策,較能取得風險與獲利的平衡點。肆、結語信用評分是將資

17、料(Data)轉換為可用知識(Knowledge)協助決策的過程,對照現在許多企業使用資料採礦(data mining)的方法,會發現兩者的方法都相類似,都是由資料為開端,找出隱含於資料中的知識,根據所得到的知識作決策,不同的僅是應用領域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使用信用評分的優點有降低人事成本,決策更有效率及一致性(Consistency)等。雖然有研發成本較高,如:購買軟硬體設備及顧問費用,評分結果可能會被誤解或誤用等缺點,也有人批評某些建立評分模式的方法,像黑箱作業,無法解釋清楚,但是就如同一句諺語所說:”The proof of the pudding is in the eating.”

18、,好壞試過即知。參考文獻1、 郭敏華(2000), 債信評等, 台北:智勝文化2、 Lyn C. Thomas, David B. Edelman and Jonathan N. Crook(2002), Credit Scoring and its Applications, Philadelphia:SIAM3、 Elizabeth Mays(2001), Handbook of Credit Scoring, New York:AMACOM4、 David W. Hosmer, Stanley Lemeshow(2000), Applied Logistic Regression, Ne

19、w York:Jonhn Wiley & Sons, Inc.5、 Elizabeth Mays(1998),Credit Risk Modeling: Design and Application, New York:AMACOM6、 John B. Caouette, Edward I. Altman, and Paul Narayanan(1998), Managing Credit Risk, New York:Jonhn Wiley & Sons, Inc.7、 Robert Cole, Lon Mishler(1998), Consumer and Business Credit Management, New York:Irwin/McGraw-Hil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