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范英语》(1b-L13)教学参考.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916378 上传时间:2022-02-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典范英语》(1b-L13)教学参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典范英语》(1b-L13)教学参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典范英语》(1b-L13)教学参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典范英语》(1b-L13)教学参考.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典范英语(1b-L13 )教学参考 Hop! Hop! Pop! 教学参考的目的在于为实验课提供一个基本的思路和框架, 帮助实验教师更好地把握课 题理念。课题组鼓励实验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做出调整,将实验课上出特色。 、教学目标 1. 语言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听懂故事录音;惟妙惟肖地模仿录音;绘 声绘色地独立朗读故事;能复述故事;掌握字母“ p”和字母组合“ pp”的拼读规律。 2. 非语言能力目标:充分感受一家人一起玩气蹦袋的乐趣;观察故事人物在不同情境 下的表情和动作,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课时安排 要求每周不少于两课时,每课时至少完成一个故事。 、教师要求 1.

2、 教师课前须熟读故事,了解故事背景。 2. 对于较难的单词,教师可板书,并配合动作表情帮助学生理解。 3. 全英文授课。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CD 机、课件(课题组提供) 、故事图片、句卡。 五、课堂教学基本步骤 1. 导入( Lead-in ):观察标题图片,了解气蹦袋 通过让学生观察标题图片,大胆猜测,引入故事情境。 1) 展示标题图片,并与学生互动: What is it? What is it used for? Can you play with it? (请学生动作演示) 2) 之后,教师总结并自然过渡到讲故事环节: It is a hopper. You can sit

3、on it and hop. One day, the family had a hopper race. Who was in the race? Who would win? Did they have fun? Let s learn the new story. 2. 看图讲故事( Storytelling ) :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一家人一起玩气蹦袋的乐趣 教师利用课件逐幅播放故事图片, 生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让学生观察 裂时的乐趣。 ( Picture 1) 并用丰富的表情、 生动的英文和适当的肢体语言给学 Biff和Chip、Dad和Kipper的两组比赛,体会气蹦袋破 Pictur

4、e 2 ) Picture 3 ) Picture 4 ) One day, the family went outside. Look! What did Biff and Chip have? (指向 Biff 和 Chip 的气蹦袋) Biff and Chip had hoppers. Biff had a yellow one and Chip had a blue one. They got on the hoppers. “Go!”Mum called. Biff and Chip set off. Chip went fast. (指向 Chip ) “Go on, Biff!

5、 ”called Kipper. What did Mum do? (教师指向 Mum ) She tied a toilet roll to a tree and marked the finishing line. “Chip wins! ”said Mum. Look at Dad. What was he doing? (指向 Dad) Dad was pumping the red hopper up. (动作演示 Dad 给气蹦袋充气) The red hopper was done. It was big. It was too big for Kipper. Could Kip

6、per get on it? (指向 No, Kipper couldn tget on it. So Dad got on the red hopper. Kipper ) Picture 5 ) Kipper got on the yellow one. “Ready? Go!”Biff called. Dad and Kipper set off. Dad was fast. 指向红色的气蹦袋) 指向黄色的气蹦袋) Picture 6 ) Picture 7 ) Kipper worked hard. Who do you think would win? ( Suddenly, the

7、re came a loud pop! What happened? The red hopper popped. Dad fell off. 让学生自由回答) Everyone laughed. “Hop, hop, hooray! ”said Chip. 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思考, 每次提问之后稍作停顿, 观察学生的反应, 如学生仍回答困 难,再进一步设问或给出提示引导学生作答。 3. 听录音模仿( Listening and Imitating ):听懂录音并模仿出标准的语音语调 听录音模仿时,录音是什么音什么调,就让学生模仿成什么音什么调,要注意重点模 仿“ hop, pop, hopp

8、er, hooray ”等较难的单词。 (1)放录音,让学生完整地听一遍故事,整体输入,不需停顿。 ( 2)放录音,全班学生齐声模仿跟读 2-3 遍。要求学生逐句跟读录音并指读,鼓励学 生大胆开口,读出戏剧化效果,读出感情。 (3)放录音,让学生进行分组跟读,看哪一组读得有味道、有感情。教师要做出示范, 引导学生根据不同情绪和感觉读出不同的语气。 4. 朗读故事( Reading Dramatically ):读懂故事并学会绘声绘色地独立朗读故事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让学生能够绘声绘色地独立朗读故事, 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故事 的习惯,练就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1)全班朗读。教师组织全班同学齐

9、声朗读一遍。 (2)分组朗读。教师组织男生和女生分组朗读,看哪组学生朗读得更好,给予表扬。 (3)个人朗读。请几名学生独立朗读故事,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给予表扬、鼓励和 指导。 朗读过程中,教师要对朗读困难或有问题的学生给予指导和示范。 5. 检查理解( Story Comprehension ):梳理故事梗概,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1)图片排序 教师将故事图片打乱顺序后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重新排序。 (可请个别学 生独立完成或请七名学生一组合作完成) ( 2)回答问题 教师围绕图片提问,请学生作答,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问题可参考: (图 1) What did Biff and C

10、hip have? (图 2) Who set off on the hoppers? Who won? (图 3) Why couldn t Kipper get on the red hopper? (图 4) Who got on the red hopper at last? (图 5) Who were on the hoppers in the second round? Who set off? (图 6) What happened to the red hopper? Why? (图 7) What did Chip say? 6. 拼读练习(Practising Phoni

11、cs):培养拼读意识,掌握字母 的拼读规律 (1) 发现字母“ p”和字母组合“ pp”的拼读规律 请一名学生朗读标题,并说出其字母“ p”的发音。 让学生在故事中找出含有与 hop/pop中“ p”发音相同的单词,如: Chip、hopper、 Kipper。 让学生说出更多含有字母“ p”和字母组合“ pp”的单词,如:shop, happy, Floppy。 (2) 唱儿歌,在韵律中掌握“ p”和“ pp”的拼读规律 Biff went on a hopper.p”和字母组合pp Hop, hop, hop! Chip got on a hopper. Hop, hop, hop! Ki

12、pper got on a hopper. Hop, hop, hop! Dad got on a hopper. Hop, hop, POP! 7. 家庭作业( Homework ) ( 1)反复模仿录音,熟读故事。 (2)给爸爸妈妈讲讲这个故事。 (3) 写一写含有字母 “ p”和字母组合“ pp”的单词,女口: pop, hop, shop, happy, Floppy。 六、教师自我反思 1. 教学理念 是否体现了“以意义为核心”、 “整进整出”的教学理念;是否将整体教学、启发式教 学、拼读教学等方法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 2. 教学目标 是否达到了本课提出的语言能力和非语言能力目标,

13、否能用标准的语音语调独立朗读故事;是否掌握了字母“ 学生是否感受到了一家人一起玩气蹦袋的乐趣。 3. 课堂操作 ( 1)提问 教师设置的问题是否符合学生水平; 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是否通过教师提问的引 导观察故事中两组比赛的结果和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表情变化。 ( 2)听 学生是否真正听懂了教师的问题和指令, 并做出正确的反应; 教师是否认真倾听了学生 的反馈;是否发现了学生在朗读与表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3)说 教师说得多还是学生说得多; 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表达的机会; 学生是否能看图说出这一 家人一起玩气蹦袋的过程。 ( 4)思考 课堂环节衔接是否流畅;教师语言是否易于理解;拼读教学是否有趣、 有效; 下一次课 堂设计需要在哪些方面提高。 如:学生是否能读懂故事情节; 是 p”和字母组合pp”的拼读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