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的问题浅论.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6124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与“学”的问题浅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与“学”的问题浅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与“学”的问题浅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与“学”的问题浅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与“学”的问题浅论.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与“学”的问题浅论当代“教学”观念已与过去的“教学”观念有了根本的不同,它仍在发展着,改进着。“教学”观念不再单纯是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那么,在当代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来对待“教”与“学”的关系问题呢? 首先,应抛弃教学中的一些错误认识。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仍有不少教师囿于俗套,抱着老传统不变,认为:教师备课写教案,就得以“教”为出发点,以“如何教”为重点,就得把学生的学习放在为“教”服务的前提下,才有好效果。这种说法,貌似合理,但其理论的片面性极大,付诸行动则是事倍功半,效果极低。原先教育教学发展缓慢的事实已证明了这一点。这种理论是把教师放在主动地位,而学生处处被动,由老

2、师牵着鼻子走,积极性与主动性较弱,故学生身心疲惫却达不到预期的成效,已大大落伍于当代科学教学观,若再抱此种观点来教学,必然自己落后,学生落后,于己于生有百害而无一利。还有的老师抱有:既然以学生为主体,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学生中心主义”。要相信学生能依靠自己的管理和集体的力量主宰自己的学习活动。从根本上说,“教”是妨碍“学”的。这种提法,似乎比前者进步了,其实稍加分析就知其观点的荒谬,它在提高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实则又把教师的应有作用也取消了,这就是“过犹不及”,削弱了教师的作用,学生学起来就格外费力,本来属于老师讲解与提示的内容,却由学生自己去探求,由于知识能力有限,故而时时是“百思不得其

3、解”,同样也是事倍功半(对学生而言),效果极差。当然其它各种错误观点也或多或少地存在,其中以这两种为主,但都无益于教学,理论上偏颇,实践上有害,故而在当代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主客体各自的作用,只能是顾此失彼。 其次,要明确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关键在“导”教学设计的编导,学生认识问题的指导。点拨解惑,因势利导的向导。首先应当明白以“教师为主导”与“师传生受”观念的截然不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当把学习的原理、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教会学生动脑筋(指思考、记忆等能力,是思维方法)是最宝贵的。学法是教法的依据,我们应该把“教本”改为“学本”,把教学活动的重心转移到“学会学习”上来,这是适应社

4、会需要,是时代潮流,是培养人才,实现教育现代化,真正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所以毛主席在一九二九年提出的十大教授法中,第一条就是“实行启发式,废止注入式”,这正是教师在主导地位上注重“导”这一关键的一种体现。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吃透学生和教材,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牢牢把握教师的主导作用,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学”,把学生的智慧开发出来。 再次,要牢牢把握当代的教学论,其灵魂与核心,最本质的内容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主要部分)。要求每个老师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也就是“主导”是为了确保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就必须要求把着重点提到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5、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量其“能”,尽其“才”,自己把握住学习的主攻方向,避免了单纯听讲,被动做练习作业的局面,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尤其是自学方面的能力大大增加,效果尤甚。这样,教师在“导”时就充分注意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自读课文,可先让学生自学,然后运用提问和讨论方式进行,这样学生思维活跃,在紧张而又热烈的气氛中收获到更多的知识内容。同样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繁琐枯燥的知识变得趣味盎然,学生也从中考察了自己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这就把学生摆到主体地位上来了。这仅仅是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地位的一个小小范例,教学过程中当始终围绕此主体展开,长期如此,坚持不懈。 总之,在教学中,处在主导地位的老师与在主体地位的学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导”是“主体”的主导,“主体”是“主导”下的主体,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形成教与学的和谐共振,才能形成民主,平等的主体关系。所以我们教学过程中,必须抛弃一些错误观念和认识,同时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这样才能“教学对了头,一步一层楼!” 杨禄昌,教师,现居贵州沿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