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培优训练试题.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612741 上传时间:2018-12-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0.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物理培优训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培优训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培优训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培优训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培优训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物理培优训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物理培优训练试题.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物理培优训练试题【摘要】想要学好物理,就要培养学习兴趣,勤于动脑筋思考,下面是查字典物理网给大家准备的八年级上册物理培优训练试题,希望大家好好努力。八年级上册物理培优训练试题一、选择题.妈妈买碗时常把两只碗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她判断碗的好坏时主要的根据是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量.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碟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A.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 B.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

2、低,是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声源发出的声音在均匀空气中传播时( )A.声波波速逐渐变小 B.声波频率逐渐变小C.声音响度逐渐变小 D.声音的音色逐渐变化.假如你的邻居经常引吭高歌,干扰你的学习或体息,为了减少干扰,下列措施中的无效的是( )A.将门窗打开让空气流通 B.用棉花塞住自己的双耳C.用棉毯挂在分隔的墙壁上 D.请邻居歌唱时放低音量.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一个大响声,这响声是由于(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

3、 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C.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 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应为:( )A.30 B.45 C.60 D.90.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晚上在灯前学习的时候,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在下面的解决方法 中,最简单、效果

4、最好的是( )A.把台灯换为吊灯 B.把台灯放到正前方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 D.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条件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 )A.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B.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C.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我国北方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达-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 )A.4 B.0 C.-40 D.略高于-40.目前有些饭店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

5、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A.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2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汤将( )A.同时沸腾B.稍后沸腾C.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够达到水的沸点.两支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

6、大;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开启电风扇,对着一盆O水的水面吹风.过了一段时间( )A.水的表面出现薄冰,温度降到0以下B.水的表面出现薄冰,温度仍为0C.水不会结冰.温度也保持O不变D.水不会结冰,但温度要下降.夏天,自来水管上常有水珠,这是因为( )A.夏天自来水的温度较高,蒸发较快,从而在管壁形成水珠。B.夏天空气中水蒸气较多,遇到较冷的自来水管就在管壁上凝结成水珠。C.夏天气压较低,管内外压强差较大,少量水分透过管壁微孔渗出。D.夏天用水量大,水厂需给自来水加压,管内外的压强差增大,因此有少量水分透过管壁微孔渗出。

7、.2010年1月2日起,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遭大范围降雪天气袭击。大雪严重影响了民航、铁路和高速工路等交通,如图2所示。在遇到这种天气时,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撒融雪盐,这是因为( )A.融雪盐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冰雪熔化B.融雪盐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的地热而熔化C.使雪形成含融雪盐的雪,含融雪盐的雪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 熔化D.融雪盐有利于冰雪对阳光的吸收,从而加快冰雪的熔化二、填空题.一支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温度是5 ,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测沸水温度是95, 若用它测物体温度,读数为32,则该物体实际温度是 。.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

8、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_,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在_时要吸热。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_。.有一种液面微变监视器,基本结构原理如图5所示:光发射器始终以一定角度向被监视的液面发射一束细光;光束经液面反射,其反射光被水平放置的平面光电转换器接 收;光电转换 器将 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显示器显 示出来。若反射到光电转换器接收平面上的光点从S1点移向S 2点,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是_(选填上升或下降当液面升降高度一定时,接收平面上的光点S1和S 2之间的距离与接收平面到液面的距离有

9、没有关系?答_。(选填有或没有)。.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间的距离应为5米。现在由于屋子太小而使用一个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米(如图),那么人到镜子的距离应为 米。.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聋哑 青年用精美绝伦的舞蹈千手观音给人以美的享受,善的启迪。(1)如图5所示,观众看不见领 舞者邰丽华身后站着的其他舞蹈者,这是因为光是 传播的。(2)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乐队却也能分辨出是何种乐器在发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所发声音的 是不同的。(3)电视观众看到莲花座上的千手观音身披绚丽霞光,这些光是由 、 、 三原色依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的。三、计算题. 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高

10、山,汽车以12米/秒的速度行驶。汽车鸣笛2秒后,司机听到回声,则此时汽车距高山有多远?(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四、综合能力题.唐代诗人张继写的著名七绝诗枫桥夜泊中前两句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是作者乘船在苏州枫桥停船过夜的感受。在月落乌啼霜满天这句诗里,包含了哪些物理知识?请写出由这句诗可以直接联想到的相关物理知识,并作简单的解释(请至少写出4个)解答示例:光的反射月球反射太阳光,使人看见月亮。.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

11、弦的横载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的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课本中所涉及的探究实验中,

12、有些实验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类似,例如:_.物理课上,同学们观察了右图所示的实验:用细线将一金属小球悬挂起来,把小球拉到一定的高度(此时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小球离开最低位置的距离为S),然后释放,小球将左右摆动。(1)此实验说明:(2)课后小宁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小球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或摆动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对此,同学们进行了探究。小宁提出猜想:小球摆动的快慢可能跟细线的长度(L)有关。于是小宁和小军来到实验室,找来了以下器材:A.秒表 B.长为0.8m的细线 C.长为1.0m的细线 D.铜球 E.铝球(D、E两球体积相等,都有相同的小孔,便于系线)为了验证小宁的猜想,请你帮他

13、们设计出简要的实验步骤。选用的器材是(选填上列器材前的字母):具体操作:(3)对小宁提出的问题,除了他的猜想外,请你再提出两个猜想:.我国南方某些地区有用番薯、酒曲、水做原料酿造地瓜酒的习俗。首先将番薯煮熟,晾到一定的温度后,把番薯、酒曲、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经发酵40天左右,其间每天搅拌一、二次;最后在酒料中分离出地瓜酒。图11是从酒料中提取地瓜酒的装置示意图。小明同学利用放假期间,在家协助爷爷完成了酿造地瓜酒的最后一道工序:在小锅中加入冷水;取适量酒料放入大锅里加热:在大杯中得到地瓜酒:适时用冷水替换小锅中变热的水;把渣取出,重复以上步骤。请你说明酿造地瓜酒的这最后一道工序中用到了

14、哪些物理知识。解:设汽车鸣笛时到高山的距离为s,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到高山的距离为s22秒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1=v1t=12米/秒2秒=24米声音传播的距离s+s2=v2t=340/秒2秒=680米又s+s2=2s2+s1=680米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高山328米。(12分)写出一种相关的物理知识得1分,对应的解释正确得2分。满分12分。光的传播: 月光能在真空和空气中传播。机械运动: 以地面为参照物,月亮下落。声音的产生: 乌鸦声带振动发声。声音的传播: 声音能够在空中传播,使人听到乌鸦的叫声。霜(或雾)的形成:空气中水蒸气夜间遇冷凝华(或凝结)成霜(或雾)。光的折射: 人眼观察到的夜景相当于凸透镜成像。答案:对酒料加热,酒料吸热温度升高.汽化加快;酒气上升至小锅底部遇冷液化.形成液体地瓜酒附在小锅底部;在重力作用下积聚到小锅底部,滴入导管并沿导管流到大杯中。说明:其他正确的说法也同样得分.每一项1分,最多得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