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烧结矿碱度稳定率 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QC成果 QC小组成果报告书提高烧结矿碱度稳定率 烧结二作业区甲班配料室QC小组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炼铁厂 小 组 概 况小 组 概 况小组名称烧结二作业区甲班配料室QC小组小组类型现场型小组注册时间2010年12月受TQC教育情况(X)36学时课 题 名 称提高烧结矿碱度稳定率课题注册号LTyh10QC01成员5人活动次数8次课题注册时间2011年1月1日出勤率98%小 组 成 员 名 单序号姓 名性别文化程度岗位小组职务1张勇男大专配料组长组长2张强男本科配料工组员3张远在男本科工 长组员4杨波男大专配料工组员5张文德男本科区工组员67课 题 活 动
2、计 划阶段序号活动步骤活动要求计划进度(月)123456789101112P1选择课题上级方针目标、现场问题等,课题明确,选题理由充分2分析现状有事实、数据、图表3设定目标目标与课题对应、量化,有依据4分析原因对应问题或课题准确运用图表工具5找出要因准确运用图表工具,以数据和事实证实要因6制定对策按5W1H制表,分目标量化D7执行对策有事实、数据、图表,对应对策表分目标对比C8检查效果有前后数据图表对比,经济效益计算有依据A9巩固措施及标准化将行之有效的措施纳入有关文件10总结和下一步打算本次小组活动体会,提出新课题,并有期望目标值巩 固 期三个月提高烧结矿碱度稳定率一、 选题理由 选题概况本
3、工序指标情况提高烧结矿碱度稳定率烧结矿碱度与高炉造渣制度密切相关,对高炉高产、稳定、顺行有着重要影响。 国内外资源紧缺,原料品种繁杂,原料成分波动大。 在烧结矿五大指标中,碱度稳定率最难控制指标之一,波动最大。 碱度稳定率高低对高炉炉料结构,成本高低,以及造渣制度影响显著。.二、现状调查调查(一):表1 2011年上半年每月烧结矿碱度稳定率统计表 项 目1月2月3月4月5月6月平均碱度稳定率(%)90.4389.788.7687.9390.5688.8286.92图1 2011年上半年烧结矿碱度稳定率折线图从图1可以看出, 2011年上半年烧结矿碱度稳定率只有86.92%。调查(二):小组成员
4、通过查作业区生产调度报表和交接班记录本,对影响2011年上半烧结矿碱度稳定率的因素进行了统计(见表2),并运用排列图找出了主要影响因素(见图2)。表2 影响烧结矿碱度稳定率因素统计表序列项 目频数(次)频率()累计频率()1预见性差636060.002设备缺陷2019.0579.053原料波动大1413.3392.384其它87.62100合计105100图2 影响烧结矿碱度稳定率因素排列图由图2可知,影响烧结矿碱度稳定率的主要质量问题是:预见性差、设备缺陷。 三、确定目标值和可行性分析(一)确定目标值通过小组成员商讨,把目标值定为87.8%,见图3。图3 目标值确定图(二)可行性分析从表1看
5、出,2011年上半年5月份烧结矿碱度稳定率为88.5%,达到了设定目标;另外小组成员既有经验丰富的操作工、工长,又有作业区领导为本课题实施创造有利条件,有能力实现设定目标值。四、原因分析小组成员集思广益,采用头脑风暴法对排列图中找出的主要质量问题预见性差、设备缺陷进行了关联分析,见下图4。技术水平低烧结矿氧化钙波动调整凌乱电子称称量不准原料成分波动大工序协调差园盘下料波动大设备缺陷原料没中和预见性差交接班波动大除尘效果差返矿比例失调除尘设备易堵塞除高炉返矿槽少图4 影响烧结矿碱度稳定率因素关联图五、要因验证为了准确地确定造成调整不到位和设备缺陷的主要原因,小组针对关联图找出的7条末端原因,逐一
6、进行验证。1、 技术水平低确认标准:岗位人员年人均接受培训教育时间35学时。确认方法:小组成员对上半年操作工职工技能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职工素质参差不齐.本小组有1名本科生,4名高级工,利用每周三学习烧结知识和技能培训。项 目受教育时间验证人验证时间理论技能培训46学时/年.人张勇2.5结论:非主要原因2、 电子秤称量不准确认标准:电子秤准确率92%。确认方法:2011年2月3日,张勇对上半年电子秤报表进行了检查,其准确率只有87%。且上半年因电子称不准造成配比波动而影响生产达40次之多,严重影响烧结矿的产量。项 目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平均验证人验证时间影响次数(次)642567张勇
7、2.3准确率(%)87.487.287.786.785.187.987%结论:主要原因3、 调整凌乱确认标准:调整次数4次/班确认方法:调整频繁会造成配比调整混乱,使判断上带来失误,从2011年2月3日,小组成员对下半年报表进行了检查,发现调整频繁现象很多,每班调整超过4次的平均有8次/月,影响了生产。项 目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平均验证人验证时间调整滞后(次)107911658张勇2.3结论:主要原因4、 原料成分波动大确认标准:国高二氧化硅波动3%确认方法:. 特别是国高二氧化硅波动大,2011年2月4日,张勇对上半年报表进行了检查,发现二氧化硅波动达到了4%,影响了烧结矿碱度的控
8、制。项 目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平均验证人验证时间二氧化硅(%)43.54.544.53.54张勇2.4结论:非主要原因5.交接班波动确认标准:交接班波动次数5次/月确认方法:2011年2月4日张勇对下半年报表中操进行了统计,发现交接班波动次数远远多于当班 。项 目1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平均验证人验证时间交接班波动(次数)7568956.67张勇2.4结论:主要原因6.高炉返矿槽少确认标准:返矿比例3045%确认方法:由于一期二期烧结机检修等因素影响返矿比例波动大,导致烧结参数的波动,最终影响生产。由于高炉返矿槽少,建议增加高炉返矿槽,2011年2月7日查产报表统计得出,因厂部
9、协调返矿平衡使用,返矿比例有所好转。项 目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平均验证人验证时间高炉返矿用量(平均)42433540504843张强2.7结论:非主要原因7.除尘设备堵塞确认标准:除尘设备堵次2次/月。确认方法:2011年2月7日查生产报表,显示除尘设备堵的次数最多每月达6次。项 目789101112验证人验证时间影响次数(次)563333张强2.7结论:非主要原因经验证确定主要原因为:1、电子秤称量不准; 2、调整零乱;3、交接班波动大六、制定对策表3 对策表要因对策目 标措 施负责人完成时间电子称称量不准加强电子秤维护电子称的准确率达到92。1、对电子秤维护和使用作新的规定;2、
10、加强考核。3、利用检修对电子称进行校对。张勇张远在2011年12月31日调整凌乱稳定各项指标1、 稳定各项指标。2、 加强工作协调。1、 严格执行厂生产操作要求2、 稳定操作,坚持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活动3、 提高生产组织和协调作业能力4、 优化和统一各班操作,制定制度严格执行,纳入考核张勇2011年12月31日交接班波动大减少交接班波动1、交班后配比合理准确.2、生石灰下料稳定。3配消器畅通。1、加强交接班制度,对原料变化及时向下一班交待,冷返矿的使用要保持相对稳定。2、交接班各料量波动必须在要求范围.3、建立“小报表记录制度”要求当班所有信息做好记录,为下班生产提供信息依据和参考。4. 交接
11、班生石灰料位没特殊原因不得低于150T,5. 配消器畅通,没有积料。张勇2011年12月31日七、对策实施对策实施一:加强电子秤维护1、对传感器和称架的清理由原来只有白班清理变为每班清理;配料室不准用水清扫卫生,以防止电子称传输线路受潮。且工段派专人检查,发现违反者考核50元/次。 2、小组建立电子称的各类标定参数台帐,严禁岗位人员私自对电子称参数进行修改和调整,发现违反者考核50元/次。3、利用定修对电子称的“零点”进行校对,对“零点”不准或称量误差不符标准规定的电子称,通知厂设备科进行专业鉴定。实施效果检查:活动前后各月电子称准确率统计表4项目1/7月2/8月3/9月4/10月5/11月6
12、/12月平均活动前准确率(%)87.485.287.788.785.187.987活动期准确率(%)96.297.596.49796.695.396.5对策实施二:调整凌乱通过小组成员努力做好了以下工作:1、规范四班操作。每周一次总结,对操作好的班在四班及时推广,差的及时给以指导。每半月一次质量研讨会。针对各自的操作经验进行四班交流。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2、坚持厂生产操作方针,稳定车间生产操作和配比调整,及时做好生产上的协调联系工作,杜绝信息滞后现象。3、经常性请车间区工等技术人员和技师,进行现场教学,提高配料工的实际操作能力。4、建立了信息反馈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共商解决办法。各原料的
13、变化情况随时向调度室汇报,配料工、一、二次水每半小时给烧结机汇报一次自己岗位有关质量变化情况,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调整,有问题共商解决办法,以达稳定操作的目的。5、水分,粒度,堆比重要及时如实汇报,如有异常要跟踪检验,及时将相关信息汇报调度室便于生产调整。6、为了提高配比的可追述性,在配料室计算机画面上作烧结矿碱度在线计算软件、并添加相应的历史及实时趋势线。配料组长从菜单上输入各种原料成分后,该软件会自动在线计算并显示烧结矿碱度的SiO2、CaO,Ro指标。配料组长根据配比的历史数据和碱度在线计算结果可以下一个相对准确的配比。实践表明,该软件对提高配比的准确性效果非常明显。对策实施后,各班配料
14、工预见性都有了很大提高,真正做到“少调、早调、调准。实施三、针对交接班波动大通过小组成员努力做好了以下工作:1.采用各班操作人员提前半小时交接班,提前了解上个班的操作情况。2. 交接班时间所配的化验样:夜班00:00样和白班12:00样由两个班共同负责。3.对交接班样异常的,作业区要翻倍考核。4.作业区加大对交接班的检查力度,对一些由责任心不强造成的要追究本人的责任同时还要追究班组长的责任。5.交接班生石灰槽存没特殊原因不得低于120T, 其中早上6:00、7:00、8:00和晚上18:00、19:00必须卸灰一车.否则一次考核50元.6. 配消器畅通,没有积料。交接班堵配消器一次考核100元
15、7.配料电子秤下料量超出允许范围,检查出一次考核200元。对策实施后,各班都减少了交接班波动,责任心有了很大提高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八、效果检查1、对目标值的检查,见图5。从图5可以看出:活动后实际值达到90.88%,超出活动前3.96%,超出目标值3.08%,效果显著。图5 活动后目标值完成情况柱状图2、对烧结矿碱度稳定率逐月对比检查,见表5表5 活动前后烧结矿碱度稳定率统计表活 动 前(2011上半年)项 目1月2月3月4月5月6月平均碱度稳定率(%)90.4389.788.7687.9390.5688.8286.92活 动 后(2011下半年)项 目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平均活动
16、前后比较下半年超活动前碱度稳定率(%)89.285.7187.3695.9396.2390.8690.8886.923.96 从表5、图6看出:活动期烧结矿碱度稳定率平均为84.62%,从1月份开始达到了目标值,且经过3个月的巩固期,且烧结机台时产量达标后的波动明显减小,达到了提高烧结矿碱度稳定的目的。图6 活动前后烧结矿碱度稳定率折线图3、对主要因素控制程度检查,见表6、图7。表6 活动后影响烧结矿碱度稳定率因素统计表序列项 目频数(次)频率()累计频率()1原料波动大2341.0741.072预见性差1832.1473.213设备缺陷1017.8691.074其它58.93100合计561
17、00根据表6、图7可以看出:小组活动后,影响烧结矿碱度稳定率的主要因素“预见性差”和“设备缺陷”影响频率都发生了下降,主要因素得到了有效控制。图7 活动后影响烧结矿碱度稳定率因素排列图 4、效益计算(根据炼铁厂2011年财务科的数据和价格为计算依据):成果期效益,按以下公式计算:1、比活动前烧结矿碱度稳定率提高了5.75%2、活动期间烧结矿产量542560吨。3、根据炼铁厂财务科统计数据,增产一吨烧结矿利润为21.5元/吨。二.活动期间创经济效益:=烧结矿碱度一级品率提高值产量21.5元/吨=5.75%54256021.5=67.07(万元)三.全年创经济效益:年创价值为:67.072=134
18、14(万元)社会效益(元):有利于高炉高产、稳产、优质、低耗、。1、对配料室电子秤的卫生维护改为班班清扫和私自修改电子秤参数的进行考核纳入车间经济责任制。2、对配料室熔剂除尘管道清理修订纳入作业区经济责任制和铁协管理考核办法。 3、配消器畅通,没有积料,交接班堵配消器一次考核100元. 4、配料电子秤下料量超出允许比例,检查出一次考核200元。九、巩固措施及标准化: 1、经本轮PDCA循环,烧结矿碱度稳定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有效降低了生铁成本。2、在今后的生产中,我们将严格执行上述措施,同时努力查找存在的不良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结合作业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全体QC成员讨论
19、研究,为解决生产难题,发挥QC小组的作用,为此下一个PDCA循环中,我们决定继续以“提高烧结矿碱度稳定率”为课题进行活动。现状值:90.88%目标值:91% 完成时间:2012年6月十、总结及下一步打算:车间级评审意见 评定等级: 类别: 负责人: 专 意业 见主 盖管部门 章 负责人: 厂 财 盖 务 科 意 章 见 负责人: 厂 级 评 审 盖 组 及 主 管 部 章 门 意 见 评 语: 评定等级: 类别: 负责人: 评 审 签 人 字 员 公 管 司 部 专 门 业 意 主 见 盖 章: 公 司 财 盖 务 处 章 意 见评审人员签字 公 司 评 审 组 盖 及 主 管 章 部 门 意 见 评 语: 评定等级: 类别: 主管领导: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