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筑大学申报高水平有特色大学项目汇报.ppt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164536 上传时间:2025-07-12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2.9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建筑大学申报高水平有特色大学项目汇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安徽建筑大学申报高水平有特色大学项目汇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安徽建筑大学申报高水平有特色大学项目汇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安徽建筑大学申报高水平有特色大学项目汇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安徽建筑大学申报高水平有特色大学项目汇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汇汇 报报 汇报单位:安徽建筑大学汇报单位:安徽建筑大学 汇汇 报报 人:方潜生人:方潜生 二建设的必要性三建设目标与方案一学校建设概况汇报提纲四共建基础与合作内容1958年,安徽建筑工程学校1960年,安徽建筑工业学院1977年,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分校 1986年,复办安徽建筑工业学院199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2009年,被列为省级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2年,被列为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2013年,更名为安徽建筑大学一、学校建

2、设概况(一)发展历程(一)发展历程 在校生158201582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818818人。现有51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管、理、艺、文、法、经七大学科门类。(二)办学规模(二)办学规模一、学校建设概况工学工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理学理学管理学管理学51个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u一级学科6个u二级学科25个u工程硕士授权领域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u省级博士学位授权立项 建设单位 土木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管理等六个土建类专业全部通过全国高等学校专业教育评估(三)学科与专业(三)学科与专业一、学校建设概况省级重点学科城乡规划学结构工程市政工程材料学管理科

3、学与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化 学环境工程国家特色国家特色专业专业土木工程城乡规划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工程管理省省级级特色特色专业专业土木工程城乡规划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电子信息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四)师资队伍(四)师资队伍教职工1220人专任教师910人正高职称11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省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等拔尖人才20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5个国家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注册结构师、建筑师等注册资质教师150多人 一、学校建设概况(五)科研平台(五)科研平台国家及省级科研平台建筑健康监测与灾害预防

4、技术建筑健康监测与灾害预防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安徽省安徽省建筑建筑结结构与地下工程构与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安徽省先先进进建筑材料建筑材料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安徽省智能建筑智能建筑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水水污污染控制与染控制与废废水水资资源化源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煤煤矿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筑能效控制与建筑能效控制与评评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安徽省徽派建筑工程技徽派建筑工程技术术研究中心研究中心安徽省安徽省徽州雕刻工程技徽州雕刻工程技术术研究中心研究中心安徽省安徽省城城镇镇化化发发展

5、研究中心展研究中心建筑建筑节节能能安徽省安徽省工程技工程技术术研究中心研究中心安徽省安徽省建筑建筑经济经济与房地与房地产产管理管理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一、学校建设概况(六)教学水平(六)教学水平 近年来获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11项,实现8个类别的全覆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国家级精品课程土木工程概论国家级教学团队土木建筑工程材料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动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城乡规划、无机非金属材料

6、工程管理国家级教学名师程桦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一览表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一览表一、学校建设概况一、学校建设概况(六)教学水平(六)教学水平近近5年,取得主要教学成绩年,取得主要教学成绩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教改研究项目4项,省级教改研究项目4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5项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省级6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2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2个、开放实验实训基地2个省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应用

7、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1个(七)科研水平(七)科研水平国家级课题100多项年均科研经费5000多万元年均科技服务经费8000多万元一、学校建设概况SCI、EI收录论文500多篇专利、软件著作权200多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研奖励30多项1.构建以构建以“大土建大土建”为核心的学科专业体系,致力于培养城镇为核心的学科专业体系,致力于培养城镇化化与城市发展领域高层次建设人才与城市发展领域高层次建设人才土木建筑材料化学环境能源机械电子管理经济错位发展错位发展错位发展错位发展 特色发展特色发展特色发展特色发展五大学科专业群五大学科专业群一、学校建设概况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和学校办学定位,建立五大

8、学科专业群,形成办学特色和优势(八)办学特色与优势(八)办学特色与优势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特色化人才培养,构建突出现代工程理念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卓越工程师教育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计划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培养计划 CDIO工程人才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模式 1.构建以构建以“大土建大土建”为核心的学科专业体系,致力于培养为核心的学科专业体系,致力于培养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高层次建设人才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高层次建设人才一、学校建设概况(八)办学特色与优势(八)办学特色与优势2.加强特色领域科学研究,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特色领域科学研究,积极服务地方经

9、济社会发展城镇化与徽派建筑先进建筑材料公共安全地下工程节能环保特色鲜明的科研特色鲜明的科研方向和学术团队方向和学术团队(八)办学特色与优势(八)办学特色与优势一、学校建设概况安庆长江大桥施工关键技术安庆长江大桥施工关键技术京福高速隧道工程检测合肥鸿基国际广场设计合肥鸿基国际广场设计叠合板式混凝土预制件应用于住宅产业化叠合板式混凝土预制件应用于住宅产业化 节能环保领域节能环保领域:依托“建筑能效控制与评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开展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低碳生态城市、环境治理等研究(八)办学特色与优势(八

10、办学特色与优势一、学校建设概况城镇化与徽派建筑领域:城镇化与徽派建筑领域:依托“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安徽省徽派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智能建筑重点实验室”,开展新型城镇化和徽派古建筑保护理论、技术等研究,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徽派古建筑聚落保护利用和传承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总研究经费8027万元)(八)办学特色与优势(八)办学特色与优势一、学校建设概况 地下工程领域地下工程领域:依托“安徽省建筑结构与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开展岩土工程计算理论与施工技术、高层大跨度结构计算分析等研究(八)办学特色与优势(八)办学特色与优势一、学校建设概况 公共安全领域公共安全领域:依托

11、建筑健康监测与灾害预防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煤矿瓦斯治理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究基地,重点开展建筑健康监测、深大基坑围护、煤矿瓦斯治理等领域研究煤与瓦斯共采关键技术原理煤与瓦斯共采关键技术原理(八)办学特色与优势(八)办学特色与优势一、学校建设概况 先进建筑材料领域先进建筑材料领域:依托“安徽省先进建筑材料重点实验室”,开展高性能混凝土、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新型功能材料等研究三峡大坝混凝土纤维应用三峡大坝混凝土纤维应用(八)办学特色与优势(八)办学特色与优势一、学校建设概况3.加强徽文化领域研究,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加强徽文化领域研究,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徽州府衙复原重建徽州府

12、衙复原重建 徽派建筑鼻祖徽派建筑鼻祖“老屋阁老屋阁”修复改修复改造造屯溪老街保护规划屯溪老街保护规划(八)办学特色与优势(八)办学特色与优势一、学校建设概况3.加强徽文化领域研究,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加强徽文化领域研究,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西递修复保护与利用西递修复保护与利用西安世园会获国际银奖西安世园会获国际银奖(八)办学特色与优势(八)办学特色与优势一、学校建设概况汪炳璋教授创作的汪炳璋教授创作的盛世黄山图盛世黄山图随随“神舟九号神舟九号”飞船遨游太空飞船遨游太空58集动画片集动画片黑脸大包公黑脸大包公(一)是支撑中部地区、大别山片区城镇化建设的需要(一)是支撑中部地区、大别山片区城镇

13、化建设的需要 20102010年中部地区城镇化率仅为年中部地区城镇化率仅为40.8%40.8%,低于全国,低于全国9 9个百分点,个百分点,20152015年年中部地区城镇化率要达到中部地区城镇化率要达到48%,48%,建设任务繁重,人才匮乏。建设任务繁重,人才匮乏。国务院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促进中部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中部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支持大别山片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意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支持大别山片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意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安徽省美好乡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安徽省人民政

14、府共同推进安徽省美好乡村 建设合作协议建设合作协议二、建设的必要性 安徽建筑大学是中部地区唯一一所以土建学科为特色的高校,为安徽建筑大学是中部地区唯一一所以土建学科为特色的高校,为中部地区城镇化建设提供人才、科技、智力支撑。中部地区城镇化建设提供人才、科技、智力支撑。(二)是服务我省(二)是服务我省“三个强省三个强省”建设的需要建设的需要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科技创新能力较弱行业竞争力不强行业竞争力不强安徽省建筑业现状安徽省建筑业现状迫切需要建设一所高水平有迫切需要建设一所高水平有特色的建筑大学特色的建筑大学 u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结构u促进多

15、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u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u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u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u更好地服务更好地服务“三个强省三个强省”和和 美好安徽建设美好安徽建设二、建设的必要性(三)是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进程、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需要(三)是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进程、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需要20102010年,安徽省城镇化率年,安徽省城镇化率43.2%43.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86.8个百分点个百分点 安徽省安徽省“十二五十二五”规划提出到规划提出到2015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年城镇化率达到50%50%,20

16、202020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0302030年达到年达到70%70%,加快建设安徽建筑大学十分必,加快建设安徽建筑大学十分必要要二、建设的必要性(三)是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进程、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需要(三)是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进程、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需要新新型型城城镇镇化化建建设设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产业集聚产业集聚设施构建设施构建迫切需要集规划设计、土木建筑、迫切需要集规划设计、土木建筑、节能环保、城市管理、建筑材料等节能环保、城市管理、建筑材料等学科专业人才的高水平科技队伍学科专业人才的高水平科技队伍安徽省安徽省“村镇规划员村镇规划员”

17、培训班开学典培训班开学典礼礼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编制二、建设的必要性(二)总体目标(二)总体目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积极推动创新发展、内涵发展、和谐文化传承创新能力,积极推动创新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特色发展,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建筑大学发展、特色发展,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建筑大学三、建设目标与方案(一)办学定位(一)办学定位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镇化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镇化三、建设目标与方案 以重大需求为引领,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重大需求为引

18、领,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需要,以专业群对接产业群、以人才群对接企业群、以优势学以专业群对接产业群、以人才群对接企业群、以优势学科对接行业关键技术,着力提升五大领域科学研究水平,重科对接行业关键技术,着力提升五大领域科学研究水平,重点建设五大学科专业群,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点建设五大学科专业群,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水平。学科专业群学科专业群861行动计划(产业和工程)行动计划(产业和工程)土木建筑土木建筑城镇化工程、民生工程、城镇化工程、民生工程、综合水利工程、交通网络工程综合水利工程、交通网络工程环境能源环境能源生态环保工程、能源产业集群生态环保工程、能

19、源产业集群材料化学材料化学电子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电子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碳纤维材料产业集群碳纤维材料产业集群机械电子机械电子装备制造、物联网、公共安全产业群装备制造、物联网、公共安全产业群管理经济管理经济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业集群商务服务、科技服务业集群(三)建设思路(三)建设思路三、建设目标与方案(三)建设思路(三)建设思路高水平高水平大学大学节能环保节能环保城镇化与徽派建筑城镇化与徽派建筑地下工程地下工程公共安全公共安全先进建筑材料先进建筑材料土木建筑土木建筑环境能源环境能源材料化学材料化学机械电子机械电子管理经济管理经济防灾

20、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材料学材料学节能工程与楼宇智能化节能工程与楼宇智能化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建筑学无机非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安全工程安全工程建筑能效控制与评估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筑能效控制与评估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建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智能建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升格升格2个科研平台个科研平台新增新增5个科研平台个科研平台国家级、省部级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科研平台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1)工程结构抗震减灾技术(2)地下工程安全防护技术(3)建筑防灾减灾评价理论与技术(4)矿山安全及塌陷区治理技术三、建设目标与方案(四

21、重点建设学科之一(四)重点建设学科之一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施工监测 合肥地铁一号线大东门枢纽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1)功能高分子与化学建材(2)高性能水泥基材料(3)环境功能材料(4)新型建筑节能材料三、建设目标与方案(四)重点建设学科之二(四)重点建设学科之二材料学材料学 TEM扫描电子显微镜 粉末X射线衍射仪 高分子材料改性研究 院士来校合作交流 主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1)建筑能源环境监测技术(2)建筑物联网技术(3)楼宇自动化系统优化集成及节能技术(4)建筑能效控制与评估理论及其技术三、建设目标与方案(四)重点建设学科之三(四)重点建

22、设学科之三节能工程与楼宇智能化节能工程与楼宇智能化自主研发智能建筑系列专利产品 节约型校园节能监测系统 杏花村低碳生态城区研究团队带头人卢平:团队带头人卢平:1966年8月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劳动保护学会理事,中国煤炭学会瓦斯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安徽煤炭学会通风安全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享受安徽省政府津贴。姓名姓名职职称称学学历历学位学位出生年月出生年月张伟张伟林林教授教授研究生研究生硕硕士士1954.061954.06孙孙强强教授教授研究生研究生博士博士1963.051963.05沈小璞沈小璞教授教授研究生研究生博士博士1957.091957.09丁克丁克伟伟

23、教授教授研究生研究生博士博士1962.121962.12宣以宣以琼琼教授教授研究生研究生博士博士1965.021965.02吴德吴德义义教授教授研究生研究生博士博士1966.081966.08高荣誉高荣誉教授教授研究生研究生硕硕士士1964.041964.04三、建设目标与方案(五)学术团队建设之(五)学术团队建设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术团队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术团队主要成员主要成员团队带头人孙道胜:团队带头人孙道胜:1963年11月出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建设教育协会高等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教学名师,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姓名姓名

24、职职称称学学历历学位学位出生年月出生年月刘刘 瑾瑾教授教授研究生研究生博士博士 1964.09 1964.09 胡寒梅胡寒梅教授教授研究生研究生 博士博士 1976.01 1976.01 徐海燕徐海燕教授教授研究生研究生博士博士 1977.12 1977.12 黄显怀黄显怀教授教授研究生研究生博士博士 1965.03 1965.03 冯绍杰冯绍杰教授教授研究生研究生 博士博士 1965.12 1965.12 李李 燕燕教授教授研究生研究生博士博士 1964.07 1964.07 王王 峰峰教授教授研究生研究生博士博士 1969.04 1969.04 朱绍峰朱绍峰 教授教授研究生研究生 博士博士

25、 1966.10 1966.10 三、建设目标与方案(五)学术团队建设之(五)学术团队建设之材料学学术团队材料学学术团队主要成员主要成员团队带头人方潜生:团队带头人方潜生:1962年11月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姓名姓名职职称称学学历历学位学位出生年月出生年月方廷勇方廷勇教授教授研究生研究生博士博士1973.021973.02汪小汪小龙龙教授教授研究生研究生博士博士1972.021972.02高翠云高翠云教授教授研究生研究生硕硕士士1970.101970.10史史东辉东辉教授教

26、授研究生研究生博士博士1966.101966.10吕吕 虹虹教授教授研究生研究生硕硕士士1959.101959.10张润张润梅梅教授教授研究生研究生硕硕士士1971.51971.5吴吴 强强教授教授研究生研究生博士博士1964.101964.10张张振振亚亚教授教授研究生研究生博士博士1972.111972.11三、建设目标与方案(五)学术团队建设之(五)学术团队建设之节能工程与楼宇智能化学术团队节能工程与楼宇智能化学术团队主要成员主要成员三、建设目标与方案(六)科研平台建设(六)科研平台建设安徽省地铁工程研究院安徽省地铁工程研究院安徽省智慧城市安徽省智慧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

27、徽省城市管理研究中心安徽省城市管理研究中心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绿色建筑先进技术研究院安徽省绿色建筑先进技术研究院升格升格2个个科研平台科研平台建筑能效控制与评估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筑能效控制与评估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建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智能建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新建新建5个个科研平台科研平台三、建设目标与方案(七)重点建设专业(七)重点建设专业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急需,结合学校办校特色和优势,重点建设土木工程、建筑学等5个本科专业。通过5年建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对同类高校发挥示范引领

28、作用。重点建设专业安全工程安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建筑学建筑学土木工程土木工程技术成果应用于广州地铁技术成果应用于渡江战役纪念馆传统民居改造设计 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淀,基本形成了“学科特色鲜明,办学实力较强,区域地位突出,示范引领显著”的良好办学态势,为省部共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办学实力显著提升,社会影响不断增强充分彰显土建学科特色,着力培养城乡建设人才适应社会技术需求,服务美好安徽建设实施多维战略合作,积累丰富共建经验土建学科影响力日益增强,建筑行业带动力显著提升四、共建基础与合作内容 2013年4月至今,安徽省住建厅多次向国家住建部请示汇报,

29、国家住建部原则同意省、部共建安徽建筑大学,已拟定安徽省人民政府、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共建安徽建筑大学协议(草案),住建部将从7个方面支持学校发展,安徽省人民政府将从8个方面支持学校建设。四、共建基础与合作内容(1)指导学校完善战略发展规划、彰显土建学科特色(2)支持学校建设“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辐射 中部地区其他省份,服务中部崛起(3)支持学校建设“安徽省徽派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古建筑聚落保护利用和传承提供技术支撑和示范(4)支持学校为中部地区城乡建设提供人才和技术保证住建部主要支持内容住建部主要支持内容四、共建基础与合作内容中部地区城镇化规划图中部地区贫困村庄中部地区古村落

30、住建部主要支持内容住建部主要支持内容四、共建基础与合作内容(5)支持学校指导、参与大别山片区美好乡村建设(6)支持学校建设重点科研平台、科研基地(7)支持学校开展协同创新,成为城乡建设科技成果转化 应用基地大别山片区大别山片区村庄大别山区美好乡村建设规划(1)把安徽建筑大学列为安徽省高等教育重点发展学校,并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总体规划(2)推动学校改革发展,鼓励学校开展体制和机制创新(3)加大对安徽建筑大学建设投入力度(4)支持学校积极参与安徽新型城镇化和美好乡村建设安徽省人民政府主要支持内容安徽省人民政府主要支持内容四、共建基础与合作内容当涂县博望镇改造前当涂县博望镇改造后(5)支持

31、学校“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建设(6)支持学校“安徽省徽派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7)支持学校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8)支持学校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安徽省人民政府主要支持内容安徽省人民政府主要支持内容四、共建基础与合作内容安徽美好乡村建设规划村镇规划员培训结业典礼安徽省城市格局示意图 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安徽建筑大学,有利于为我省经济强省、文化强省和生态强省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有利于更好地服务我省乃至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我省高教强省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学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