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大集中系统建设总体规划.doc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165399 上传时间:2025-07-12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1.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级大集中系统建设总体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省级大集中系统建设总体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省级大集中系统建设总体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省级大集中系统建设总体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省级大集中系统建设总体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省级大集中系统建设总体规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社会保障系统管理处宋京燕2013.2省集中内涵 为什么集中23集中什么如何集中5保障措施 6尚待研究的问题2省集中内涵本质核心业务系统在省级的集中部署关键业务数据在省级的集中管理以省集中系统实时支撑各级各类业务以全国网络支持跨区域协同目的系统的集中部署和有机融合业务的规范运行和精细管理数据的向上归集和高效整合跨业务、跨层级、跨地区、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 务协同用户层应用层数据层墓琲信总诸理系纯部本级绘办系蜂监测分析系ft5拎监管系统跨宵业务眼务系纯全IS公共眼务系纯宏戏决饿支县级业务经办员业务管理部门 行政管理部门业务经办部门 行政管理部门

2、业务经办部门 行政管理部门政策糾定和系筑管理员 部本级业务经办员政策制定和系统骨理员 竹本级业务经办员政策制定和系线管理员 市本级业务经办加 全国基础信息库 业务经办信息库业务经办部门 行政管理部门:!甸上行政村 街道-社区代办员躺越侑息借理菓饨社保卡管理系妊就业许理信息系饨社会保給诗理佶JB杀统人爭人才业务管理系纯监静分析系纯监控监符第妊省内斤地讹洪系纯全省公共眼务果纯宏观决策支持策饨电子档*背理系妊社保氏符理系妊职工社会保险符珂系纯人粵人才业务管理系纯全砒公共IR务菓先:监控监管信息库监测决策信息库公共服务信息库: 纵向数据交换I $全省基础伯息库I I业务经办信息库 11:监控监管信息库

3、监测决策信息库公共服务信息库纵向数据交换ItI:电子档案库 业务经办信息库 公共服务信息库金保二期系统部署架构基层业务经办员基层业务部门二匸二十匸二二部:76个省:76个 帕26个I 省集中内涵建设原则统一建设,统一标准全国:统一规划、标准、软件省级:统一组织系统建设,统一业务流程和服 务规范,统一信息和技术标准,以全国统一软 件为基础集中开发建设核心业务系统系统集中,实时支撑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允许选择不同模式,成熟一个集中一个安全可靠,高效运行数据中心、灾备中心同步建设I 省集中内涵:总目标:省级物理集中、全国逻辑集中 2015年,初步形成省集中格局基本完成省级基础信息库建设任务实现地市基础

4、数据和部分核心业务系统向省级集中 增强省级数据中心对实时业务与服务的支撑能力 支持省级、地市级、县级、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各层级业务工作 2020年,基本建成省集中系统实现核心业务系统在省级集中实现省内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同步建立部省的业务交互与数据交换机制,增强部级 数据中心对跨地区业务办理和对监督决策的支撑能力省级物理集中、全国逻辑集中: 做实省级系统,跨地联网应用省省全国跨地区的业务与服务 (异地业务、基础信息校核)跨层级的监控、监管与监测全国跨地区的业务与服务(异地业务、基础信息校核)跨层级的监控、监管与监测全省业务办理与公共服务 (主体业务)跨层级的监控、监管与监测较难一步实现

5、省级集中的业务公共服务系统服务决策层互联网服务平台网站服务移动服务电话熬服务业务管理层业务支撑层基础支撑层社会保险服务流动党员服务 劳动关系刖 专技人才服和 -考试报名 教育培训脳务 公共就业服务就业系统业跨地区锌理服务系纟受格验享资核就业专项资金监管系统就业绩效 管理系线案动务档流眼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系统基础信息管理系统业思测就信监监测分析系统监测分析平台线计调贪平台金财务信息监测社会 保险 精耳宏观决策系统社会保障系统梢核绩效系统藝金监管至统应1绩警基本社黑保星金稱核痔核监管监骨人员基础;信息管理 11用人单位 基础信息 管理管理服务 机构基础 倍息管理基础信息 比对核責服务B失业监测预警S

6、T哎支持系线综合决策支持分析人事人才系统公务员管理系统爭业单位 人事管理机关事业 单位工资 管理1军队转业11干译1人第人才1考试管理人人才综合业务系统1专业技术人才背理高技能人才 管理人员调配 管理社会保障卡系统r111发卡 系统卡应用 管理 系统应用 终端卡安全 认证裁1管理1务理统 卡管系钥理统密管系1111111内部业务外部数据数据整合决策支撐应用系统技门户集成身份认证协同平台交换平台服务平台平台术支撐平台平台系统电子认证 系统图例:I I新建系线 I )扩建系统 1改建系统部级应用系统架构综合办公信息管理系统劳动关系系统劳动保用人唯位障监察及劳动者应急指诚信管理挥系统信息系统异地案

7、件协査 系统劳动关系监替系统劳动用I I劳动保障I I调解仲工监控 I监察执法 砂监督管理 丨监督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系统公共资源管理系统知识库管理标准管理地理佶息服务综合运维管理平台(物理环境、安全.应用软件)仅部级部署通用工具软件公共服务系统服务决策层互联网服务平台网站胆务 移动服务电话咨询脳务令平台咨询跨地区转接业务管理层业务支撑层基础支撑层公共就业脛务社保卡眼务社会保险服务资金监管系绞考试报名服务行政审批眼务冃助服务系纯内部管理系统!I综合办公信息管理系统就业系统就业绩效 管理系线就业管理信息系线职业培训社会保障系统磐穡核绩效輕槽核内控 管理绩效 考核人事人才系统劳动茉系系统公务员管理系统

8、保察指绞 动监急系 扩障应挥用人单位 及劳动者 诚信管理 信息系线业笫理就政管和技能鉴定管理系统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社保业务管理信息系线垂务系 保财理线 社金管人爭人才综合业务系统专业技术|高技能人才人员调配人才管理管理符理人员基础 佶息管理用人单位 堆础信息 管理管理服务 机构基础 信息管理基础信息I 比对核査服务业务信息 比对核査 服务管理 系统钥理绞密管系内麻务外部数据数据整合决策支撑n门丽系统技门户集成身份认证协同平台交换平台眼务平台平台|术支撐平台平台系统图例:匸二新建系统匸二)扩建系统 1=1改建系统电系统省级应用系统架构劳动关系管理系纯劳动人 幕争议 调解仲伯访 管理公共资源管理系统

9、档案知识库1标准1管理管理管理管理平台(物理环境、安全.应用软件)通用工具软件部、省贯通应用服务决策层监测分析系统宏观决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伤率风分 工负与险监测分析平台绦合决策支持分析综合办公信息 管理系统内部管理系统:I基础支撑层内部业务外部数据数据整合决策支撑应用系统技门户集成身份认证协同平台交换平台服务平台平台术支掠平台平台系统图例:1=1新建系绞1=)扩建系统 匸二I改建系统电子认证 系统综合运维管理平台(物理环境、安全.应用软件)通用工具软件市级应用系统架构(非省级大集中模式)2.为什么集中一必要性发挥信息化的引领创新作用管理服务创新的重要保障以人为本,创新业务管理与服务模式为跨地区

10、业务提供技术平台支持统一各类信息技术服务渠道提高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重要手段核准人员状态与身份,堵塞管理漏洞,保障基金安全提高数据质量,挖掘数据资源,提升信息开发利用能力人社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集约化、应用平台化、服务整体化提升信息安全防护能力,节约系统建设和运维成本2.为什么集中一可行性前期建设探索普遍建设的地市级系统奠定了基础部分地区先行集中的系统提供了经验 全国推进新农保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经验信息技术发展宽带网络、移动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其他行业经验J金融、电信、税务等3 集中什么1.强化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扩充设备设施,实现基础设施资源共享省级数据中心承载能力省内信息网络承载能力同步

11、建设省级同城灾备中心,为核心业务系统提供 应用级灾备服务,为关键业务数据提供数据级灾备 服务省内业务实时服务能力省内数据安全保障能力133 集中什么2.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全面建设省一市一县一乡(村)网络拓展主用网络带宽,建设省一市备用线路实现街道(乡镇)、社区基层网络全覆盖有条件的地区可将网络进一步延伸到行政村 保障网络可靠性和稳定性地市级横向联接街道(乡镇)、社区、相关单位人事部门、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省级横向联接其他政府部门、金融服务机构逐步通过省级实现面向互联网的统一出口3 集中什么3推进省级集中应用系统建设核心业务系统省级集中实现就业管理服务、城乡居民社会保险业务和基金财务管 理、人才

12、管理服务、劳动关系管理等系统的省级集中引导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业务和基金财务管理系统逐步实现 省级集中地市级可保留社保业务档案系统、基层服务系统和必要的决策分析系统面向社会的电话咨询服务和网上服务系统建设省级统一门户,实现统一登录认证,其后台系统可是 省级或地市级核心业务系统基于生产库的实时监控系统与核心业务系统实现同级部署基于交换库的监测、监管系统在省级集中部署,省内各级部门联网应用17注意事项与部级间贯通的系统平台层面、接口层面、数据层面省级集中应用系统满足地市、县区和基层的需求给地市保留的系统可收:原地市发卡、原职工社保、原分级服务可留:人事业务、基层服务、决策业务类别可在地市级保留的系统子

13、系统非集中大集中社会保障 卡1社会保障卡发卡系统发卡信息采集社会保障卡制卡2社会保障卡应用管理系统社会保障卡安全认证3社会保障卡卡务管理系统社会保障卡卡务管理4社会保障卡密钥管理系统公共资源5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电子档案管理平台社会保障6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核心平台职工社会保险管理7社会保险内控稽核绩效管理系统社会保险监控稽核管理8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系统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人事人才910人事人才综合业务管理系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军转干部安置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管理11公务员管理系统公务员管理公共服务12电话咨询服务平台电话咨询服务13互联网服务平台门户网站移动服务网上社会保险服务网上社会保障卡服务

14、网上行政审批14自助服务系统自助服务15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系统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监测分析16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信息监测子系统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信息监测宏观决策17决策支持系统综合决策支持分析病种结算分析工伤费率与风险分析内部管理18综合办公信息管理系统综合办公信息管理各地二期的设计方案:二期共有11类应用系统基础信息管理、社会保障卡、公共资源管理、就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监测分析、宏观决策、内部管理#以核心业务系统来说 14个省份选择全部核心业务系统省级集中就业系统:29个省份选择省级集中 社保系统:18个省份选择省级集中(另有3个省份为除医保外的其他社保

15、系统省级集中)人事人才系统:20个省份选择省级集中 劳动关系系统:全部省份选择省级集中部分省份选择了差异化的地市集中方案3 集中什么4.加快社会保障卡发行应用建设省级集中的社会保障卡管理系统实现卡发行、应用、管理信息的集中和动态管理鼓励集中发卡省级集中组织社会保障卡发行地市具体承担数据采集比对,以及卡片申领、管理、发 放等窗口服务工作积极拓展社会保障卡应用登记申报、社保缴费、待遇领取、监察核验、查询等, 逐步推进就业失业登记证与社会保障卡证卡合一全面实现省内“一卡通”服务,逐步推进社会保障卡跨 省服务探索在其他政府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193 集中什么建设省级人员、用人单位、管理服务机构基础信息库

16、实现集中统一管理 确保基础信息的唯一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以持卡人员基础信息库为起步建立业务前台统一入口管理或系统后台联动共享机制完成基础信息的动态实时更新与各类业务库相连,实现就业、社保、人才、劳动关系等公用信息的共享建设部级基础信息库逐步实现与省级基础信息库的同步 与国家人口库、法人单位库相衔接,核实人员、用人单位基础信息地理信息部级信息资源就业跨地区服务信息人力资源市 场管理信息社会保险跨地区信息社会保险核 查服务信息异地案件协査信息专业技术人 才服务信息社保卡信息监察应急指挥信息劳动关系服务信息就业专项 资金信息控稽核信息全国流动党 员服务信息跨地区接转信息统计调查信息人事人才综 合服务

17、信息行政审批服务信息教育培训服务信息公务员信息监测分析信息行政复议与信访信息决策分析信息数据整合服务平台数据内部业务协 同信息交换平台省级信息资源社保卡信息就业专项 补会保险内监察应急指 行政复议与 资金信息控稽核信息挥信息信访信息跨地区接转监测分析就业管理决策分析内部业务协 信息电子档案信息公务员信息信息信息信息同信息知识库信息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电话咨询服务信息社保基金财务信息人那人/ j 合服务信息统计调查 信息数据交换平台省级横向应用支撑平台市级信息资源电子档案 信息知识库信息社会保险管 理信息社保基金财 务信息军转和工资 信息公务员信息电话咨询服 务信息行政审批服 务信息市级横向应用支撑

18、平台行政审批服 务信息金保工程二期信息资源架构图类别基础信息库构想内涵信息内容所有社会保障卡发放对象 的基础信息,包括所有劳 动者、参保人员、各类人 事人才管理服务对象人员的自然属性信息(社会保障号码、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出生地、户籍所在地、照片)、就业社会保障基本状态信息(如就业状态、参保地、参 保状态、离退休状态、生存状态等)用人 所有用人单位、参保单位 单位的基础信息单位的基本属性信息(组织机构代码、单位名称、地址、单位类型、经济类型、所属行业)、用人和参保基本状态信息(如从业人数、参保地等)管服机务构社会保障卡提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 务的行政部门、经办机构、基层服务组织(乡镇街

19、道、社区行政村)、相关社会服务机构的基础信息每张社会保障卡的基本信机构的基本属性信息(组织机构代码、单位名称、隶 属关系)、对外联络信息(地址、邮政编码、部门、 联系电话)、入网管理信息(机构编号、所属行政区 划代码)、经办管理信息(开户行、银行账号)卡基本属性信息(卡号、卡识别码、发卡日期、发卡地等)、卡管理信息(卡状态、挂失日期、锁卡日期、黑名单标识等)、卡应用信息(应用网点编号、终 端机编号、卡鉴权结果等)#基础信息库特点:定位:是全局信息资源的基础和核心要求:全域采集、全域共享、全域唯一建立基础信息库与业务库的动态关联 保证完整性、准确性、唯一性、鲜活性23#确保“ 一人一数”、u、“

20、一人一卡”#内容:自然属性信息:生存状态、唯一索引社会属性信息:以核心状态作为业务关联作用:内部唯一索引、外部基础信息校核、业务状态关联为各领域、各地区、各系统提供权威性、基准性、基础性的基 础信息,为跨地区、跨层级、跨业务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提 供基础信息支持#25由二期规划的基础信息管理系统支持对人员基础信息、用人单位基础信息和管理服务机构基础信息就业系统、社 会保障系统、 人事人才系 A 统、劳动关系9 系统.社会保 障卡卡务管理 系统的生成、维护和管理;与人口库、法人库通过接口关系,实现基础信息的核查;的核查。通过与就业、社保等监测数据比对,实现就业和参保状态信息业务信息比对核查服务系

21、统/就业系统、社 会保障系统、U人事人才系 统.劳动关系 系统.社会保 障卡卡务管理 系统国家人口库 国家法人库应用支撑平台斗人员基础信息管理系统/z用人单位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管理服务机构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基础信息比对核查服务系统/应用支撑平台就业系统. 社会保障系 统、人事人 才系统.劳动关系系统就业系统.=社会保障系 统、人事人 才系统、劳 动关系系统#3 集中什么6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信息安全技术防护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安全 服务保障机制按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的基本要求建设统一的电子认证体系建立全方位的省级数据中心信息安全监控、审计和 应急保障机制重点防范规模敏感数据的丢失、泄露

22、和篡改,以及关键实时业务的中断加强在新技术条件下的安全防护措施和手段4.如何集中:以基础信息库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应用系统在横向的 联动整合;以核心业务系统集中为重点,推动业务数据在纵向的 集中共享;:以社会保障卡应用为抓手,推动省内乃至全国范围的4.如何集中1.科学制定建设方案,因地制宜选择模式一步到位模式地域较大、服务人数相对较少的地区,可将地市级核心业务系统直接集中到省级数据中心,实现全部应用系统的省级集中因业务发展需要新建的核心业务系统,原则上直接实现省级集中 1+X模式其他地区,可先将服务人数相对较少、系统支 撑能力不足的地市级核心业务系统并入省级数 据中心,其他地市级核心业务系统待条

23、件成熟 时,逐步并入省级数据中心27X(全部分散)1+X1(全部大集中)分散和集中,以核心业务系统的集中程度来说各省在1和X之间选择合理方案4.如何集中2.逐步实现数据向上集中有条件的地区直接釆用“物理集中”(生产数据直接纳入省级数据库)方式,实现数据集中对于地市差异较大的业务,可先在省级按地市 分设数据库,再结合各地市、各应用系统间共 享信息范围进行整合并库也可对部分地市先采用“同步复制”(生产数据先 进入地市数据库,并实时同步到省级数据库)方式 ,再逐步实现全部“物理集中”要结合数据集中迁移过程,消除地市的数据结构和 标准差异,利用业务逻辑关系做好数据整理校核工 作4.如何集中方式1:省级

24、物理集中(直接并库)方式2:省级物理集中(先分库,再并库) 方式3:先省市同步复制,再省级物理集中2.建设省级核心业务系统通过开发省级集中的核心业务系统,形成统一的业 务信息处理流程与数据库,地市业务差异通过调整 系统参数给予支持结合系统上线和实施过程,逐一实现各地市级应用系统向省集中系统的平稳切换 应在保持“五险合一”模式下,整体向省级迁移;原已实现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五险合一”的地市,其他地市可先实现单一险种向省级迁移,再在省级 实现“五险合一”31开发模式系统举例统一开发,部级集中部 署,建立接口各类异地业务系统(除异地就医)+全国集中式系统统一开发,分级部署, 纵向交换,不允许本地 化监

25、测分析平台、统计调查平台 纵向应用支撑平台、电子认证类系统、 卡密钥管理系统 统一开发,分级部署,分级开发,分级部署决策支持类系统、本地服务类系统省级大集中本地化,或 各类核心业务系统,关联的管理性系统 分级本地化3.规范省内业务流程结合省集中应用系统开发和整合过程,进一步梳理 政策,规范优化省内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政策与业 务流程的统一层级,减少地市差异要适应人员流动和多级管理的需要,明确业务关联 关系和数据联动机制要适应地区业务差异,建立省、市、县多级联动的 需求变更管理流程按照集中统一的建设目标,相互配合、紧密协作1!5.保障措施加强工作的组织领导厅局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总负责,明确要求分管

26、领导要具体抓、勤调度,统筹协调 各级行政部门、经办机构、信息化综合管理机构要建立有效的省市协作机制充分调动各地市、各部门以及合作单位的积极性,抽调骨干人员组成联合工作组,共同建设省级组织全省建设和实施,承担省级数据中心建设 维护、省级应用系统开发维护等工作地市积极参与全省信息化的推进、协调和管理,切 实做好本地区信息化的推进、维护和管理工作合理调配各项资源充分调动内部与外部各方面资源,建立系统建设和 运维经费的分级负担机制有条件地区要由省级集中调配人力、物力、财力推进统一建设加强与社会保障卡合作银行、电信运营商等单位的 合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系统建设和运维资金配备扎实的技术队伍进一步充实省级信息化综合管理机构技术队伍整合现有信息化机构、集中技术人员、引入外 部力量、加强技术培训继续巩固地市级信息化综合管理机构技术队伍形成保障基层、联动维护的中坚力量6尚待研究的问题基础信息库的边界和维护机制:省集中与一体化的关系:分库与并库的关系,并库与效率的平衡关系省集中与统一业务流程的关系省市职责关系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划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