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新课改的看法.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695578 上传时间:2019-01-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对新课改的看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对新课改的看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对新课改的看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对新课改的看法.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我对新课改的看法我今年教高一,面对新课改,我感触颇多,在此也谈谈我对课改的一些看法,可能很不成熟。1. 我们能只谈课改不谈高考吗?个人认为不大可能。“德、体、美、劳等方面目前难以有客观统一的量化评价标准,高考成绩现在仍是高等学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标准”(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应书增),其它学业评价方式只能是高等学校录取新生的辅助参考。这将导致家长关注的焦点是高考,教育官员评价学校的标准是高考,校长考核教师的依据是高考。故要求一线教师脱离高考,站在更高的角度进行学科教学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高考这“指挥棒”能否与新课改精神保持高度一致是新课改能否成功的关键。2. 高考能与新课改精神保持高度一致吗?

2、个人认为可能性不大。高考能与新课改精神能保持一定程度的一致,但无法保持高度一致。07新课标高考大纲呈三大亮点:多样化、选择性和探究性,这三大亮点与新课程理念趋向一致。但高考与新课程也有不和谐之处。从特性看,“新课标教学是普适性的,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多样性和选择性,但考试要体现区分度,体现选拔性,因此这种大规模的考试在体现个性化和多样性上,有它的局限性,必须照顾大多数,很难顾及学生的个性特征”(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应书增)。从三维目标看,新课标教学要求达到三维目标,但考试很难使三维目标均得到体现。考试内容以知识技能为主,以过程方法为辅,情感态度价值观缺乏客观统一的量化评价标准,难在高考中体现。因此,要使新课改取得完全成功需彻底改变“一卷定终身”的高考模式,改革招生模式,建立多元评价录取模式,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