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初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复习卷.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33424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初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复习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8初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复习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8初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复习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8初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复习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8初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复习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初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复习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初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复习卷.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初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复习卷期末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很多学生都在为期末考试的复习忙活不停,期末考试复习有一个很好的规划也是必不可少的数学期末复习卷一文为同学们讲诉了期末考试前复习方法及复习计划安排。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A. 增加14% B. 增加6% C. 减少6% D. 减少26%考点: 正数和负数.分析: 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正和负相对,所以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减少6%.解答: 解:根据正数和负数的定义可知,6%表示减少6%.2.关于x的方程2m=x3

2、m2的解为x=5,则m的值为()A. B. C. D.考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分析: 把x=5代入方程得到一个关于m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解答: 解:把x=5代入方程得:2m=53m2,3.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若xB. 单项式 的系数是4C. 若|x1|+(y3)2=0,则x=1,y=3D. 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考点: 单项式;有理数;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有理数大小比较;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分析: 分别根据单项式系数的定义、不等式的性质、非负数的性质即及有理数的定义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解答: 解:A、xB、单项式 的数字因数是 ,此单项式的系数是 ,故本选项错误;C、

3、|x1|+(y3)2=0,x1=0,y3=0,解得x=1,y=3,故本选项正确;D、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故本选项正确.4.下列去括号结果正确的是()A. a2(3a b+2c)=a23ab+2c B. 3a 4a(2a7)=3a4a2a+7C. (2x3y)(y+4x)=2x3yy4x D. (2xy)+(x1)=2xy+x1考点: 去括号与添括号.分析: 根据去括号法则去括号,再判断即可.解答: 解:A、a2(3ab+2c)=a23a+b2c,故本选项错误;B、3a4a(2a7)=3a4a+2a7,故本选项错误;C、(2x3y)(y+4x)=2x3yy4x,故

4、本选项正确;D、(2xy)+(x1)=2x+y+x1,故本选项错误;5.中国梦成为2018年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小明在百度搜索中国梦,找到相关结果约为46800000,数据468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468105 B. 4.68105 C. 4.68107 D. 0.468108考点: 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是易错点,由于46 800000有8位,所以可以确定n=81=7.6.把方程3x+ 去分母正确的是()A. 18x+2(2x1)=183(x+1) B. 3x+(2x1)=3(x+1)C. 18

5、x+(2x1)=1 8(x+1) D. 3x+2(2x1)=33(x+1)考点: 解一元一次方程.分析: 同时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除分母可得出答案.解答: 解:去分母得:18x+2(2x1)=183(x+1).7.某种商品的标价为132元.若以标价的9折出售,仍可获利10%,则该商品的进价为()A. 105元 B. 100元 C. 108元 D. 118元考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专题: 销售问题.分析: 设进价为x,则依题意:标价的9折出售,仍可获利10%,可列方程解得答案.解答: 解:设进价为x,则依题意可列方程:13290%x=10%x,8.2018年地球停电一小时活动的某地区烛

6、光晚餐中,设座位有x排,每排坐30人,则有8人无座位;每排坐31人,则空26个座位.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 30x8=31x+26 B. 30x+8=31x+26 C. 30x8=31x26 D. 30x+8=31x26考点: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专题: 应用题.分析: 应根据实际人数不变可列方程,解出即可得出答案9.下列四个生活、生产现象: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从A地到B地架设电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线段AB架设;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其中可用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有()A. B. C. D

7、. 考点: 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专题: 应用题.分析: 由题意,认真分析题干,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答: 解:现象可以用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10.观察下面的一列单项式:x、2x2、4x3、8x4、16x5、根据其中的规律 ,得出的第10个单项式是()A. 29x10 B. 29x10 C. 29x9 D. 29x9考点: 单项式.专题: 规律型.分析: 通过观察题意可得:n为奇数时,单项式为负数.x的指数为n时,2的指数为(n1).由此可解出本题.解答: 解:依题意得:(1)n为奇数,单项式为:2(n1)xn;(2)n为偶数时,单项式为:2(n1)xn.综合(1)、(

8、2),本数列的通式为:2n1(x)n,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若3xm+5y与x3y是同类项,则m= 2 .考点: 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分析: 根据同类项的定义(所含有的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同类项)可得:m+5=3,解方程即可求得m的值.解答: 解:因为3xm+5y与x3y是同类项,12.如图,从A地到B地共有五条路,你应选择第 条路,因为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考点: 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分析: 根据连接两点的所有线中,直线段最短解答.解答: 解:根据图形,应选择第(3)条路,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13.若x,y互为相反数,a、b互为倒数,

9、则代数式 的值为 2 .考点: 代数式求值;相反数;倒数.分析: 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等于0可得x+y=0,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积等于1可得ab=1,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 解:x,y互为相反数,x+y=0,a、b互为倒数,ab=1,14.AB=4cm,BC=3cm,如果O是线段AC的中点.线段OB的长度为 0.5cm .考点: 两点间的距离.分析: 先根据O是线段AC的中点求出OC的长度,再根据OB=OCBC即可得出结论.解答: 解:AB=4cm,BC=3cm,如果O是线段AC的中点,OC= (AB+BC)= (4+3)= ,15.如图,已知AOC=75,BOC=50,O

10、D平分BOC,则AOD= 100 .考点: 角平分线的定义.专题: 计算题.分析: 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COD= BOC=25,然后根据AOD=AOC+COD进行计算.解答: 解:OD平分BOC,COD= BOC= 50=25,三、解答题(共55分)16.(6 分)(2018秋济宁期末)计算:(1)(2) .考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专题: 计算题.分析: (1)原式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以及括号中的运算,再计算乘法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 解:(1)原式=3+127+6=17;17.先化简,后求值.(1) ,其中 .(2)3(3a22b

11、)2(5a23b),其中a=3,b=1.考点: 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专题: 计算题.分析: (1)原式去括号合并得到最简结果,把x与y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2)原式去括号合并得到最简结果,把a与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 解:(1)原式= x2x+ y2 x+ y2=3x+y2,当x=2,y= 时,原式=6 ;18.解方程或求值.(1)14x=2(x1)(2) 1=(3)已知 与 互为相反数,求 的值.考点: 解一元一次方程.分析: (1)(2)按照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与方法求得未知数的数值即可;(3)由 与 互为相反数,得出 =0,解方程求得y的数值,进一步代入求得答案即可.解答:

12、 (1)14x=2(x1)解:14x=2x24x2x=216x=3x= ;(2) 1=解:3(y+1)12=2(2y+1)3y+312=4y+23y4y=23+12y=11y=11;(3)解: =0,4(4y+5)123(5y+2)=019.请你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画出下面几何体的三视图.考点: 作图-三视图.专题: 作图题.分析: 主视图从左往右3列正方形的个数依次为1,2,1;左视图3列正方形的个数依次为2,1,1.俯视图从左往右3列正方形的个数依次为1,3,2.20.如图,AOB=120,OD平分BOC,OE平分AOC.求EOD的度数.若BOC=90,求 AOE的度数.考点: 角平分线的

13、定义.分析: (1)根据OD平分BOC,OE平分AOC可知DOE=DOC+EOC= (BOC+AOC)= AOB,由此即可得出结论;(2)先根据BOC=90求出AOC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解答: 解:(1)AOB=120,OD平分BOC,OE平分AOC,EOD=DOC+EOC= (BOC+AOC)= AOB= 120=60(2)AOB=120,BOC=90,21.有一批零件加工任务,甲单独做4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30小时完成,甲做了几小时后另有任务,剩下的任务由乙单独完成,乙比甲多做了2小时,求甲做了几小时?考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 设甲做了x小时,根据题意得等量

14、关系:甲x小时的工作量+乙(x+2)小时的工作量=1,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解答: 解:设甲做了x小时,根据题意得,22.已知:点A、B、C在一条直线上,线段AB=6cm,线段BC=4cm,若M,N分别为线段AB、BC的中点,求MN的长.考点: 两点间的距离.分析: 本题没有给出图形,在画图时,应考虑到A、B、C三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多种可能,再根据正确画出的图形解题.解答: 解:如图:M为AB的中点,AB=6cm,MB= AB=3cm,N为BC在中点,AB=4cm,NB= BC=2cm,MN=MB+NB=5cm.如图:M为AB的中点,AB=6cm,MB= AB=3cm,N为BC的中点,A

15、B=4cm,NB= BC=2cm,23.问题解决:一张长方形桌子可坐6人,按如图方式将桌子拼在一起.(1)2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 8 人,3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 10 人,n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 2n+4 人.(2)一家餐厅有40张这样的长方形桌子,按照上图方式每5张桌子拼成1张大桌子,则40张桌子可拼成8张大桌子,共可坐 112 人.考点: 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专题: 规律型.分析: (1)根据所给的图,正确数出即可.在数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多一张桌子多2个人,根据这一规律用字母表示即可;(2)结合(1)中的规律,进行表示出代数式,然后代值计算.解答: 解:(1)2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22+4=8人

16、,3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23+4=10人,那么n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4+2n)人;(2)因为5张桌子拼在一起,40张可拼405=8张大桌子,再利用字母公式,得出40张大桌子共坐8(4+25 )=112人.24.某中学拟组织九年级师生去韶山举行毕业联欢活动.下面是年级组长李老师和小芳、小明同学有关租车问题的对话:李老师:平安客运公司有60座和45座两种型号的客车可供租用,60座客车每辆每天的租金比45座的贵200元.小芳:我们学校八年级师生昨天在这个客运公司租了4辆60座和2辆45座的客车到韶山参观,一天的租金共计5000元.小明:我们九年级师生租用5辆60座和1辆45座的客车正好坐满.根据以上对

17、话,解答下列问题:(1)平安客运公司60座和45座的客车每辆每天的租金分别是多少元?(2)按小明提出的租车方案,九年级师生到该公司租车一天,共需租金多少元 ?考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专题: 阅读型;方案型.分析: (1)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得出的等量关系是:60座客车每辆每天的租金45座客车每辆每天的租金=200元,4辆60座的一天的租金+2辆45座的一天的租金=5000元;由此可列出方程组求解;(2)可根据我们九年级师生租用5辆60座和1辆45座的客车正好坐满以及(1)的结果来求出答案.解答: 解:(1)设平安公司60座和45座客车每天每辆的租金分别为x元,y元.由题意列方程组解得答:平

18、安公司60座和45座客车每天每辆的租金分别为900元,700元;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2)九年级师生共需租金:5900+1700=5200(元)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

19、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这就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数学期末复习卷的内容,希望符合大家的实际需要。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