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加除减除二年级应用题教案-教案汇编.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53379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加除减除二年级应用题教案-教案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加除减除二年级应用题教案-教案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加除减除二年级应用题教案-教案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加除减除二年级应用题教案-教案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加除减除二年级应用题教案-教案汇编.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加除减除二年级应用题教案教学目标1分析加法和除法、减法和除法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答此类应用题2继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3提高学生解答两步应用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加除、减乘复合的应用题教学难点从问题入手,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具学具准备苹果和盘子实物图、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投影出示:_,_,平均每盘放几个苹果?学生思考后同桌交流,指名填出条件并解答引导学生叙述思考过程,使学生明确:要求平均每盘放几个,必须知道一共多少个苹果,还必须知道要放多少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4【演示课件“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例4、例5)”】(1)出示例4:有1

2、8个苹果,又买来6个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几个?(2)指名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随学生叙述,教师逐一出示三部分实物图18个苹果的实物图;6个苹果的实物图;4个盘子的实物图(3)分析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要求每盘放几个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是不是已知的?通过思考、分析,使学生明确:要求每盘放几个,必须知道苹果的总数和盘子的数量,盘子的数量题中已经给出,是已知的,苹果的总数题中没有直接给出,是未知的再引导学生思考:要求每盘放几个先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一步应该算什么?随学生叙述,教师板书: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思考: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应该用题中的哪两个条件?启发学生

3、看实物图思考解答方法指名说算式及得数,教师板书:18624(个)想一想:有了苹果的总数24,还知道要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根据这两个条件,可求什么问题?随学生叙述,教师板书:每盘放几个?学生看图思考解答方法,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书上(4)回顾例4的分析过程教师以叙述、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共同回顾例4的分析、解答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从问题入手分析应用题的方法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指名叙述例4给出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先思考要解答最后的问题需要哪些条件,再与题中条件对照,看所需的条件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由此确定,这个未知条件就是解答这道应用题的第一步求出了第一

4、步,第二步就可解决最后的问题指名叙述例4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说明是怎样分析的确定了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就可以列式解答了指名叙述例4的解答方法2教学例5(1)投影出示:_,_这些苹果可以放几盘?学生思考后同桌交流,指名填条件并解答引导学生叙述思考过程,使学生明确:要求可以放几盘,必须知道放在盘子中的苹果有多少个,还必须知道每几个苹果放一盘(2)【继续演示课件“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例4、例5)”】出示例5:有18个苹果,吃了3个剩下的苹果每5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随学生叙述,教师先出示18个苹果的整体实物图,然后从苹果图的末尾在三个苹果(图)上画上斜

5、线,表示吃掉了3个,最后把前5个苹果(图)用线连起来,表示每5个苹果放1盘分析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要求可以放几盘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是不是已知的?通过思考、分析,使学生明确:要求可以放几盘必须知道有多少个苹果要放在盘子里,还必须知道每几个苹果放一盘对照题中给出的条件可以知道,每几个苹果放一盘是已知的,有多少个苹果需要放在盘子里题中并没有直接给出,是未知的,需要先解答出来所以第一步应该求吃了3个后,剩下多少个苹果板书:剩下多少个苹果?启发学生思考:求剩下多少个苹果需要哪两个条件?怎样解答?指名列式解答,教师板书:18315(个)想一想,剩下的15个苹果,每5个放一盘,

6、可以放几盘?板书:可以放几盘?学生看图思考解答方法,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书上回顾例5的分析过程指定一名能力较强的学生根据前面师生共同的分析解答,叙述本题的分析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从问题入手分析应用题学生叙述中,教师加强引导,使分析过程连贯而完整3完成“做一做”(1)饲养小组原来有9只兔,又生了6只小兔每5只放在一个笼子里,要用几个笼子?读题,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教师帮助学生从问题入手分析数量关系教师通过问答形式引导、帮助学生由问题入手分析应用题提问:看到问题,应该想什么?使学生明确:从问题入手分析应用题,应该由问题思考解答所需要的两个条件提问:要求用几个笼子,需要哪两个条件?找出这两个条

7、件后怎样做?使学生明确:找出解答最后问题的两个条件后,与题中的已知条件对照,看哪个是已知的,哪个是未知的这道题里,一共有多少只免是未知的,所以第一步就要解答这一问题提问:这道题的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题,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集体订正(2)植物小组养了19盆梅花,送给幼儿园3盆剩下的平均放在8个教室里,每个教室放几盆?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指定一名能力较强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教师加强引导、点拨,使每一名学生听懂分析思路,即要求每个教室放几盆需要知道要放到教室的梅花有多少盆,还要知道放在几个教室里放在几个教室里,题中已经给出,是已知的,要放到教室的梅花有几

8、盆是未知的,所以第一步应求送给幼儿园3盆后,剩下了多少盆,第二步再求每个教室放几盆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题指名叙述解答过程,集体订正三、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第三组的例4、例5这两道应用题我们都是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的,这种分析方法就是先思考解答问题需要哪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中未知的一个就是第一步要解决的问题有了第一步的结果,也就能够解答最后问题了从问题入手分析应用题是一种很有效的分析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使用,希望同学们多加练习随堂练习1投影出示下面两题(1)体育课上老师拿来30个皮球,给女同学12个后,剩下的要平均分给6组男同学,每组的男同学可以分到几个皮球?(2)丽丽有8

9、张画片,爸爸送给她12张把这些画片每5张装一袋,可以装几袋?学生读题后,分小组分析应用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独立解答教师深入各小组,了解各组的分析情况,对有困难的小组进行引导、帮助28546(2511)956748(2719)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答案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

10、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布置作业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

11、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有46张纸,出墙报用了14张剩下的纸平均分4次用完,每次用几张?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