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生化检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索.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789301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生化检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生化检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生化检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生化检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生化检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索.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生化检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分析生化检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项目驱动”教学法引入生化检验实践教学环节,与传统教学方法对比,“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对深化生化检验实践教学的改革成效显著,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操作能力,是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临床实践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 项目驱动;生化检验;教学 随着临床检验诊断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技能操作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现行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育依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操作技能水平与临床实际岗位要求相脱节的问题。为切实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

2、操作技能水平,培养能快速适应临床检验实际工作要求的毕业生,笔者以生化检验实践课程教学为切入点,引入“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改革已沿袭多年的生化检验教学模式,经过实践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传统生化检验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检验方法与临床实际不同 目前,很多在临床检验实际工作中被淘汰的检验方法,仍作为实验内容出现在生化检验实践教学中。如体液电解质检验部分,传统的实践教学仍以火焰光度法测定血清钾、血清钠,殊不知,临床已经普遍使用离子选择电极分析法检验血清钾、血清钠浓度了。检验方法不同,所使用的教学设备和检验试剂也和临床实际不一样。 (二)实验内容单一、分散,与临床套餐组合式的检验项

3、目申请相去甚远 两种实践教学方法的部分实验内容见表1中所列。很显然,“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实验项目与临床检验申请“套餐”项目内容更匹配,而传统的实验项目内容单一分散,与临床检验实际相去甚远。如此,学生在校所见所学与临床实际脱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目标不明确,抓不住学习重点。毕业实习时,面对陌生的检验套餐申请项目和器材设备、试剂,往往会不知所措,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生化检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以项目为主体的行为引导式教学方法,通过课程目标分析,设定“真实情景”,使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解决问题,完善并强化其解决问题的综合

4、能力。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开展协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如今,单一的检验项目申请已很少出现在临床检验实际工作中,取而代之的是被称为“检验套餐”的多个单一检验项目的有机组合。这就倒逼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设计出接近临床检验实际的实验项目,以“项目驱动”的方法促使实践教学和临床实际相吻合,缩短实践教学和实际岗位工作要求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 三、“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分析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

5、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一)研究对象 以学校2018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两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的一个班作为实验组(n=26),采用“项目驱动式”实践教学法;另外一个班作对照组(n=27),采用传统实践教学法。两组学生的性别比例、年龄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个班的授课教师、所使用的教材均相同。 (二)教学效果 “师”之概念

6、,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

7、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教学计划完成后,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统一的综合实践技能考核,考核成绩以百分制记录。实践技能考核成绩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a=0.05作为检验水准),结果如表2所示。综合实践技能考核成绩结果显示与采用传统实践教学法的对照组学生考核成绩相比较,“项目驱动式”实践教学法显著提高了实验组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考核成绩,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