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育中的非技巧性因素探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14499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乐教育中的非技巧性因素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声乐教育中的非技巧性因素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声乐教育中的非技巧性因素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声乐教育中的非技巧性因素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乐教育中的非技巧性因素探讨.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声乐教育中的非技巧性因素探讨 声乐教育中的非技巧因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增强其对艺术的热情、加深对作品的领悟、感受、体验和表达,树立创造性的思维等内容。在声乐教学中,非技巧因素能起到培养和训练学生情感,提高其艺术表现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来表达作品,并对作品的文化内涵进行理性分析等作用。 声乐教育非技巧因素情感艺术表现力 师生关系 陈凯( 1990.5-),男,籍贯湖北黄石,单位西华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音乐学(音乐教育)。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声乐教育事业也在加速发展之中。毫无疑问,在声乐教育中,技巧性因素是教学目标和重点内容,它包括传授学生相关声乐理论知识,培养他

2、们的声乐表演技能技巧等等。为完成这一目标,我们不仅应重视声乐技巧因素的作用,非技巧因素的作用也应该得到重视。非技巧因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增强其对艺术的热情、加深对作品的领悟、感受、体验和表达,树立创造性的思维等内容。 一、培养学生对声乐艺术的热情 对音乐的热爱,是学生学习声乐的最大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培养并调动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使其由感兴趣到喜爱进而发展成为热爱。在声乐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风趣, 富于幽默感, 教学情绪要积极饱满,要用音乐“以情动人”的特殊规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做优美的范唱,以创造美好的声乐艺术形象,要用尽可能优美、具体的

3、声音形象来引导学生,唤起学生的唱歌欲望。平时,可以让学生多观摩音乐会、歌剧院和歌唱比赛,多听优秀歌曲唱片,以加强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调动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及自觉性。另外,教师要为学生多创造舞台实践的机会,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学生在每次排练、登台演唱及演出的成功中体会到快乐与满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加强了原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产生对声乐艺术更为持久的热爱之情,这种热情可促使学生产生克服学习中一切困难的顽强意志和力量,为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做坚持不懈的努力与奋斗。 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情感,提高其艺术表现力 声乐既是听觉艺术,也是情感艺术,它的

4、艺术感染力最终要靠演唱来体现,好的歌曲,只有通过歌唱者完美的二度创作,才能表达作品在创作之初的情感,引起听众情感上的共鸣。因此,作为一名歌唱者不仅要掌握完善的发声和歌唱技巧,还必须具备音乐、文学及文化修养。只有勤读书。多思考。具备丰富的人文素养和底蕴,才能更好地展示歌唱者的情感。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培养分析、理解作品内容和体验作品情感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合理运用歌唱的技巧,把所理解的内容、感受的情感用歌声表现的能力。具体包括 1.对声乐作品中音乐表现手段的情感把握。我们在声乐教学中,应多让学生欣赏和感受一些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与风格的声乐作品,让他们比较作品在节奏、速度、力量、音色上的不同,

5、尽力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与体验不同节奏速度、不同力度、不同音色对于表现歌曲的不同作用,从而能准确地把握和表现好音乐作品所演绎的情感,完美的表现音乐的意境、风格和特点。 2.对声乐作品中的歌词反映的情感的把握。声乐作品中的歌词是对歌曲情感最直接的表白,教师要帮助学生认真分析歌词的内涵,要尽量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让学生通过想象与联想在脑海中建立一个正确的音乐形象,准确地把握住作品的情感,另外,教师要求学生积极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使学生能对作品的作者生平、创作背景以及创作动机作进一步了解,真正能把作品歌词中所反映的情感把握得准确、表现得完美。 三、培养学生树立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本身

6、就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无论是正确方法的形成,还是对作品的诠释都需要启用智力因素来帮助学习。在形成这种创造性思维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为每一个学生在声乐学习和演唱的过程中,点点滴滴的经验积累都是由老师的引导和教诲所形成的,教师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关键,所以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树立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要产生新思想,建立新理论,提出新办法。专家研究结果表明创造性思维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以往的注入式、传授型教学模式侧重于抽象思维,教师教给学生的多是带有现成答案的知识,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具有的典型特征是思维比较保守,呆板,不善于也不愿意自我表现,不积极应用和创造,主动学习

7、的意识比较差。所以在声乐学习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去唱,寻找自己的声音特点,不能一味地模仿。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学会思考,当学生发出不正确的声音时,教师可以给予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重新调整身体的机能,发出正确地声音,这时教师不要急于肯定,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将前后的声音做一对比,使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掌握正确地知识。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要建立起传授型+探究性的教学模式,而且教学过程必须从只重视抽象思维转变为同时发展形象思维,把两种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两种思维结合,一方面可以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教学内容变得易学好记,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它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因为这样可以

8、比较容易的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而好奇心又是人类认识世界、探索自然和社会奥妙的主要心理品质。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和鼓励学生动脑、勤于思考的习惯,从而慢慢形成创造性思维。 四、结语 总而言之,非技巧性因素贯穿于声乐教学与歌唱的整个过程,是声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声乐教学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声乐教师应该充分认识这一重要性,积极地发挥各种非技术因素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声乐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歌唱情绪,培养学生与教师、与声乐艺术的情感,以及对声乐作品的情感把握与表现力,使声乐教学获得最佳的效果。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

9、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1 卡尔西萧.音乐

10、美学郭长扬,译台北大陆书店,l974238 2 梅耶尔E.交响音乐的产生J韩耀成,译音乐译丛,1981(4)2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3 王紫剑.对声乐机理教学法及其现实应用的初步探讨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182 4 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1981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