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教师几种课堂行为的反思.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0697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数学教师几种课堂行为的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数学教师几种课堂行为的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数学教师几种课堂行为的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数学教师几种课堂行为的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数学教师几种课堂行为的反思.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对数学教师几种课堂行为的反思 摘 要: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会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产生影响。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有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每个教师都需努力研究的问题。从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些实际行为出发,思考了这些教学行为给学生的学习、思维带来了什么后果。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合作者、指导者,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现就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些教学行为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行为表现一:循规蹈矩式 在新课程理念落实的今天,仍有不少教师不敢越出教材半步。面对学生的“离经叛道”,为师者往往避而不谈,而是将学生拉至教材以及设定的教学思路中。 案例一: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

2、积 用重叠法比较后,想引入用小纸条测量的方法,出示课本第75页“试一试”。 师:左右两幅图只要比较边的长短就行? 生1:其中一边一样长,另一边谁长,谁的面积就大? 师:只要比较边的长短就行? 生2:可以将左边这个图形的长竖起来,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比较竖着那条边,谁长谁面积大? 师:图形在书里是固定的,不能移动。这种方法不行,看看小蘑菇提出的方法。 反思一:“图形在书里是固定的” 当学生的观点与教材、教案渐行渐远时,教师不是去寻找其思维的合理成分,而是费尽心机地将其引入自己预设的“正轨”中,这时教师已考虑不到“以生为本”。案例中老师为得到比较面积大小的第二种方法,不惜将学生充满智慧的方法一而再

3、、再而三地扼杀掉。最后为防止学生再次出现这种状况,竟然搬出了杀手锏:“图在书中是固定的,不能移动,我们看书”可以想象,空间概念的完整建立在这个班是多么难以实现,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不是富有创意的思考方式,而是不可逾越的一道道“鸿沟”。不是教材中的图形不能移动,而是教者“以本为本”的观念不能改动。 行为表现二:尊而不重式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中,师生应处于平等地位,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并能及时捕捉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或盲点,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有些行为只是表面尊重,本质上仍以权威左右学生的意识。 案例二:五年级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老师在复习商不变性质后,让学生试做

4、9.454.5时,出现 师:你们认为哪种算法更好,为什么? 生1:第一种与我们昨天学得一样。 生2:第一种计算简便一些。 师:你们选择哪一种呢? 生:第一种! 此时,老师随手将算法二擦去,而第二种算法的作者却涨红着脸,立刻低下了头。 反思二:随手擦去的是什么? 学生在学习商不变规律后,解决了老师提出的问题,出现94.545与945450这两种情况。从学生列出的竖式来看,这两种列式在思维层面上是一样的,没有孰低孰高之分,都是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将新知转化成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但这时老师急于得出一般算法,在学生初次出现不同算法的情况下,就急不可待地让学生做出选择。大部分学生还未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比较算法

5、时,老师就已经下命令。学生只能揣测教师的意见并作出判断,完成“目标”的教师并未意识到,这种未经体验而作出的判断,是不会在学生内心深处留下什么痕迹的。此外,老师擦去第二种算法的举动,不仅擦去了一道不算错的算法,同时还擦去了一颗积极探索的心,一颗信任老师的心。 行为表现三:置之不理式 数学教学强调学习是一个学生暴露疑问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展示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面对课堂中出现的层出不穷的种种问题,有些老师由于自身认知上的偏差,往往会将一些问题闲置一边,甚或有些问题出现在哪里,教者自己都不一定意识到。 案例三:六年级比的意义 师:你们在哪里看到过“比”? 生:球赛上看到过几

6、比几。 师:请坐,还有吗? 教学“比”用分数形式表示时: 师:“比”还可以写成分数形式,谁能上黑板将54,写成分数形式? 生:书写过程与分数写法一致。 师:他写得对不对? 生:对! 反思三:他说得、写得对吗? 比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最多的就是比赛时屏幕上显示两队得分之比了。当学生举出这个实例时,教者应清楚把握教材中比的实际意义,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而比赛的得分比是两数相差的关系,两者之间根本不能画等号。作为教师,应能指出学生列举事例中的不合理之处。再如,比可写成分数形式,但它并不是分数,54写成分数形式时与分数的写法是不一致的,应先写5(前项),再写分数线(比号),最后写4(后项),读作:5比4。这一写法的指导,将加深学生对比的认识,而且还能与分数有效地区别开来。同样分数4/5的写法也体现出分数的意义。先写“”,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再写分母4,表示平均分成4份,最后写5,表示取了这样的5份。书写方法的不同,揭示出两者概念的不同。教师专业知识的不扎实,使得老师面对学生的问题时,只能置之不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