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3253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朗读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朗读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面临的问题 1.朗读的时间过少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在课堂上学生的朗读时间仅仅是510分钟,朗读训练的时间太少。比如针对预习性质的朗读,教师让学生读对新的字词,可是却有一部分的学生尚未读完一遍,教师紧接着就进行下个程序,这使得朗读教学不被重视。 2.教师的朗读指导太过生硬和机械化 一部分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往往会要求学生“通过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哪一部分”或者是“请大家在朗读某个自然段的时候融入自己的感情”像是这样的指导方式,使得朗读不能够集理解和感悟为一个整体。有些教师不注重学生内心的感受,仅仅在于

2、声音形式上,往往听到教师要求学生将某个“词”“字”读得轻一些或者是重一些,将某句话读得慢一些或者是快一些,却不注重朗读表达感情的实质内涵。 3.朗读范围太过局限 无论是有情感的朗读,还是检查性质的朗读,教师常常紧紧围绕某一部分学生,其余的学生也只能是充当听众,这就使得大部分的学生缺少朗读训练的机会,从而难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不注重学生的课外朗读,未能够要求学生朗读一些课外读物,这不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 二、解决小学语文朗读教学面临问题的对策 1.确保朗读的时间,注重朗读练习 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朗读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不读破句、发音标准、声音洪亮,尤其是针对一些自学

3、性质的朗读,要求所有的学生读好和读完。此外,教师进行示范性的朗读,以自身精彩的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只有教师认真地指导学生朗读,学生多加训练,才可以实现理想的朗读效果。 2.注重朗读形式的多样化,强化指导 朗读具有多样化的形式,这就要求教师结合不一样的课文及其课文所包含的情感进行领读,让学生有效地抓住课文的情感基调。因此,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一些朗读的方法和技巧。朗读的方法和技巧指的是对各种课文的不同读法,重点是应用与控制朗读的语速、停顿和重音等。在学生没有切实地把握住课文的情感前,教师应当及时地对学生错误的读音进行纠正。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让学生体会到课文的精妙之处,以使学生跟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

4、鸣,针对一些关乎人物心理和体现课文主旨的重点词句,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将课文的“情”更好地读出来。 3.激发所有学生的参与 教师想要激发所有学生参与到朗读练习当中,就一定要实施行之有效的策略使所有的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的年龄比较小,是以有意注意作为主导的,枯燥乏味的朗读技巧往往会让学生失去兴趣。为此,教师需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使学生争着读、乐读和愿读。班级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他们的认知能力是不一样的。为此,教师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层次性,应当因“材”而读复杂程度不一样的语段,评价学生的朗读也因人而异,以使学生感受到一定的快乐。与此同时,教师规定一名学生在一节课上最多朗读一次,以使其他的学生有参与朗读的机会。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是讲解知识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当今,教师需要更加重视朗读教学,以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有效地理解文章,体会到作者的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