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三下乡”期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3517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大学生“三下乡”期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于大学生“三下乡”期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于大学生“三下乡”期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大学生“三下乡”期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大学生“三下乡”期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基于大学生“三下乡”期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组织大学生“三下乡”期间,专门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进行调研,并以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为主,以农村留守儿童家长、教育工作者调查为辅,对湖南省邵阳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调查以发现问题,并提出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教育服务的途径。 A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8.09-019 本刊网址 http/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是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留在户籍地农村而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的17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按年龄分为学龄前(0-5周岁)、小学学龄(6-11周岁)、初中学龄(12

2、-14周岁)和大龄(15-17周岁)四组。全国妇联公布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14周岁以下约4000多万,占全部农村儿童比例28.29%,该比例仍在上升,农村留守儿童现象非常普遍。邵阳县位于湖南中西部偏南地区,是全国典型农村“留守儿童大县”,拥有5.4万余名留守儿童,占在校学生50%以上。农村留守儿童衍生的教育问题令人担忧。文章基于大学生“三下乡”期间,对邵阳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几点建议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 一、研究方法与样本选择 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利用湖南农业大学国际学院暑期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之际,实地调查了邵

3、阳县九公桥镇、五峰铺镇等地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和教师。调查定义的农村留守儿童参照上文概念,并以中小学生为主。调查定义的教师为所教班级有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者。调查定义的家长为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如爷爷、叔婶等。调查问卷发放500份(儿童250份、教师40份、家长210份),回收452份(儿童210份、教师40份、家长202份)。 二、结果与分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年龄偏低,数量较大 调查显示,学龄前占1.9%、小学学龄占79.4%、初中学龄占16.3%,大龄占2.4%,农村留守儿童年龄偏低,11岁以下儿童居多。这是因为该年龄段儿童父母处于中青年龄阶段,是外出劳功力的主要群体。教师所教班级农村留

4、守儿童占班级人数比例中,占1/2及以上67.5%,占1/3的17.5%,占1/4的15%,农村留守儿童占全部儿童比例较高,数量较大。 (二)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关爱,自卑自立自强特点明显 调查显示,87.5%农村留守儿童被家中爷爷、奶奶或单亲抚养,12.5%寄养在旁亲或朋友家。53.3%农村留守儿童时常感觉自己不如别人,30%时常会感觉到孤独,8.6%感觉老师不愿理自己,8.1%感觉同学不愿理自己。这是农村留守儿童缺失父母关爱,产生自卑特点的表现。基于此,他们希望学习能改变命运,自立自强特点明显。一半以上希望努力学习、改变家庭现状。放学回家后,51%农村留守儿童做作业,20%帮家里干活,15%

5、与同学朋友游玩,12%看书报,2%上网玩游戏。农村留守儿童业余时间为学习和从事家务活,鲜有阅读书报,以单亲监护、隔代监护为主。因外出务工父母返家探亲较少或常年不回家,缺少父母关爱的儿童家庭教育以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为主,自卑自立自强特点明显。 (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疏忽以及社会不良影响,易导致留守儿童行为失范 调查显示,59.5%农村留守儿童很少与人交流、27.1%与人经常交流、13.4%从未与人交流。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与儿童之间,50.1%没有联系,43.1%偶尔联系,6.8%经常联系。教师认为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在平时学习的管理情况,50%难以管理,32.5%非常难管理,17.

6、5%较容易管理。因留守儿童特殊存在状态,其学校与家庭教育易被疏忽。留守儿童家庭家长需照顾小孩个数调查显示,2-3个占63.4%,1个占26.2%,4-5个及以上占10.4%。教师认为留守儿童特殊行为中,厌学逃学占40%、不合群占25%、撒谎贪玩占20%、抽烟打架占10%、其它不良行为占5%。家庭多个儿童的存在,使得家长管理儿童精力有限,儿童易出现特殊行为。学校教育管理易于疏忽,加上父母常年在外,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的家庭教育模式,使得他们易缺乏父母温暖关爱。社会不良现象影响也易带坏缺乏家庭管束的农村留守儿童,导致他们行为失范,出现课堂违规违纪、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 (四)农村留守儿童缺

7、乏抚慰,疏于照顾,身心健康、人身安全堪忧 调查显示,51%农村留守儿童在家无人辅导,28.6%他人辅导,20.4%在家父亲或母亲一方辅导。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无人辅导课外学习。教师认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占80.5%)是最让人担心的问题,其次是人身安全(15.5%)、生活状况(4%);教师认为他们学习能力一般、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缺乏抚慰,尤其是父母关爱,易疏于照顾,身心健康、人身安全堪忧。 三、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是减少问题儿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 (一)不断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职能作用,充实留守儿童业余学习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未来力量,关系到未来新

8、型农民的培育。他们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儿童教育首先来自家庭,家庭教育的好坏影响儿童今后的成长和发展,伴随儿童一生;学校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场所,也是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重要窗口。因此,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作用,充实留守儿童业余学习。 (二)有效抚慰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约束并规范他们的言行举止 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失父母亲情的抚慰与关爱,在长期的成长过程中易产生情感的失落,不利于身心健康。同时,也容易造成留守儿童从他处寻求情感寄托与依靠。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易产生自卑心理、孤独感较强、自我控制能力差。因此,需适时抚慰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约束并规

9、范他们的言行举止,树立起心中有他人、爱护公物的社会公共秩序意识。 (三)积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文化学习水平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文化学习水平,挖掘留守儿童的学习潜能。由于父母外出,日常学习中,尤其是业余在家时间,儿童得不到父母的教育与监督,与儿童生活的祖辈、亲友因受教育水平低或无力顾及,不能给孩子过多的教育辅导。因此,必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文化学习水平。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文化服务的必要途径 (一)积极转变观念,健全政策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引导和支持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一支特殊

10、群体,是未来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文化服务,应积极转变观念、建立健全相应政策,加强对他们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如增加财政支出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文化的支持。 (二)举办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 农村留守儿童与其他儿童一样,具有对未知好奇,对知识好学,兴趣广泛的特征。与高校或其它中小学学校联合开展多种活动,如应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选择特定一周或一个月,专门为他们提供文化教育服务。特定时间内,选取具体主题进行读书活动的宣传和服务,寓教于乐,效果会比较明显。 (三)积极联系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活动,帮助留守儿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大学生

11、志愿者“三下乡”活动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更有利于农村留守儿童接触新知识、新事物、新经验。以一个镇或一个村作为定点单位,积极联系并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活动,帮助留守儿童的成长。本次调研教师问卷结果显示,61%的教师希望今后能够多开展关注留守儿童家庭、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和下乡活动。“三下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可以帮助留守儿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四)寻求“一帮一”、“手拉手”的帮扶行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长效合作机制 积极组织社会、高校、企业等机构或个人,开展面向农村留守儿童的“一帮一”、“手拉手”等帮扶行动,促成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服务的长效机制。在农村留守儿童经济较困难的家庭中展开普及调查,了解具体情况,加强“一帮一”、“手拉手”帮扶行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将长期存在,期望未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