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训练.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4967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训练.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训练 阅读教学训练是小学语文课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学习理解语文课的基础一步。几年来,我在课堂上经过反复实践,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 在长期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岂不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实在是一种落后,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近几年我努力改变自己以前古老的作法,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

2、动学;呆板学为灵活学;苦学为乐学。正是有了这种思想作前提,我在教学中注重抓住一个项目做实验为突破口,进而向其他项目延伸。近几年来,我一直重点实验的课题是小学语文阅读训练,经过反复实践,已初见成效。 1. 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篇好的文章,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让你垂涎三尺;同样的道理,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怀念母亲”这篇课文是,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有自己的母亲,母亲对我们大家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可是你们想知道

3、季羡林的母亲是谁吗?他和她的母亲关系怎么样?和我们的母子关系一样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说“好,今天我们就学习怀念母亲这篇课文,课文详细地介绍了季羡林对母亲的怀念,请你们用自己的能力去阅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 2.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时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

4、话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二年级时,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理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致理解全篇内容。 3. 精讲多读,读出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无休止的教授、讲授再讲授,就象一个妈妈,反复唠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一般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我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我只当配角,不当主角

5、,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之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阅读课文我则全权放手,让学生自渎,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我再做适当点拨。这样以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4. 创设意境,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我在上每篇课文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如优美的散文、古诗配以乐器、图画。记叙文配以课本剧,说明文设制电动课件等。这样以来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总之,阅读训练的方法还很多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去积累去实践,才能找到最为理想的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