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1915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题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问题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问题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问题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题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问题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以讲授法为主,这样的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问题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地设置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问题教学的目标十分明确,教学形式简单,效果非常好。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深入理解、掌握知识重难点,灵活应用“问题教学”这种模式,提升课堂效率。 一、设置问题要恰当 设置问题、解决问题是初中数学全新的教学模式,我们要想把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上去,“问题”是必不可少的。在问题教

2、学中,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设置恰当的、易于学生接受的问题。这样的设置不仅可以保证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提升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时,在小学阶段数学概念里,把数分为自然数和零,初中数学学到有理数时,教师可以合理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我们可以这样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测量树苗长出地面的高度,如一棵树苗的高度为1.2米,那么这棵小树苗的根部生长在土地下面,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来表示树苗在土层下面生长了多少米呢?”又如“某人在银行存了5000元,那么想一想如果这个人向银行借款5000元我们又该如何表示呢?”这样的问题设置之后,教师便可以提出负数、正数和零的概念。小树苗长出地面的

3、部分记为正数,在地面以下的部分记为负数;在银行存款记为正数,向银行借贷记为负数。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可以使学生们很快理解有理数的内涵。将数学问题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数学概念不再枯燥无味。 初中生的理解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我们在设置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设置难度适中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学学习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合理利用生活中的问题来解析数学概念,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设置恰当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二、问题设置要注意前后联系 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贯彻的重要原则就是前后联系原则,数学知识点都是一环扣一环,环环连接

4、的。我们在运用问题教学时,要把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联系起来,理清不同的年级、不同章节之间的联系,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做好知识的串讲,整个数学教学过程才会显得流畅,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同样要注意前后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发散思维。 例如在学习“两个数的和乘以两个数的差”时,我先列举一个熟知的公式(a+b)(a-b)=a2-b2,这个公式如何才能推导出来呢,这就需要我们想办法把前后知识点结合起来。我们已经学过多项式的展开,可以根据书上的例子,让学生们把这样类似的多项式展开。比如(a-3)(a+3),我们可以把这个多项式展开,通过展开得到aa-33也就是a平方减去3的平方。我们可以再举几个

5、类似的例子,然后通过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两个数的和乘以两个数的差的公式(a+b)(a-b)=a2-b2。教师在教学这个公式之前,就要想到所有的乘法都是由加法推导而来的,教学这个多项式乘法,就要想到之前学过的多项式的展开,进而多项式的展开来推导这个公式。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使我们把乘法和加减法联系起来,还可以把这个公式和多项式的展开联系起来。 每个公式都有它的由来,都可以通过演算、推理、拆分等数学方法得出来。我们在设置问题时,不能凭空捏造,要把这些问题与我们原有的认知结合起来,在以往的知识点中寻求新的发现,从而得出新的结论,为进一步教学做准备。 三、设置问题要典型 我们学习任何学科,都必须具备触类旁

6、通的本领,所有的数学问题不可能都听过、学过、解决过,但是你可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通过一个典型问题的解决,从而学会解决这一类型的问题。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注重选取典型例题来讲解,自己要有分辨能力,找出难度适中,学生易于接受的典型例题。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有许多我们所熟知的典型例题,比如教学“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时,有这样的问题“一个飞行物绕地球表面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大约8.1103米/秒,则这个飞行物运行3.2102秒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列出的算式是8.11033.2102,即四个单项式连乘。这个典型例题的特征就是,这里面的数字不具备很强的特殊性,不是特意抽出来为了特定的定义服务的,而是很随意的数字

7、,这样的例题很有说服力,涵盖面也比较广。这四个单项式相乘我们可以表示为(8.13.2)(103102),运用之前学过的同底数幂相乘,我们就可以把这个问题很轻松地解决。当我们再次遇到此类问题时,就可以运用同底数幂这一理论迁移到实际的数学学习之中,不必要再大费周章。 设置典型问题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可以采取这样类似的解决途径去解决,换句话说,就是为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数学迁移能力,从而提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这样设置问题,在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总之,我们在设置问题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要注意设置典型的、学生能够接受的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把前后知识点串起来,使整个教学过程顺畅、流利,同时在问题设置时,还要不断地创新方式、方法,因材施教,让问题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初中数学教学!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三中学)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