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课堂教学.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3279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课堂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课堂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课堂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课堂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课堂教学.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课堂教学 网络教学是一种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大量资源的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创设情境,再现历史场面,从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记忆,是提高课堂效益与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 多媒体网络是指由教师机、学生机、服务器和控制台联网而成的个人计算机系统,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点对点、点对面的通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可以向每台学生机传送教学信息之外,还可以通过教师机观察每一台学生机屏幕信息,以达到对教学的反馈和监控;学生可利用教

2、师设计的教学软件自主学习,学习中的问题可通过网络向教师或同学提问,并进行网络对话。历史教学强调情境与协作,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带网络功能的多媒体计算机引入历史课堂,将在拓展学生知识面、激发创新思维、培养互助品格、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方面都能起到较好作用。本文将讨论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在高中的应用过程 一、网络教学的课件准备 1、对教材进行分析,初构课件的设计方案。网络教学也是一种教学手段,不能为网络而网络,片面强调网络教学的优势,而忽视这一媒体在教材中是否适应网络教学,如果用传统的教学就能达到教学效果,就使用传统教学。因此对教材进行具体分析,觉得这一课可以通过网络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便可进

3、行多媒体网络课件的初步构造,设计教学方案。 2、收集多媒体资料信息。制作网络课件,教师将可以通过电脑网络中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但网络上的资源浩如瀚海,鱼目混珠,如何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摄取真正有用的教学信息却很难,需要教师大量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这对于更好地引导学生至关重要。 3、制作课件。通过精心准备,利用收集的大量资料,教师要考虑如何更好应用于课堂,制作成课件,这样就必须运用大量的先进手段,教师首先考虑课件的页面设置,课件有几个部分组成,彼此之间是如何衔接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因此电子课

4、件要求严谨而丰富,其目的就是将它应用于教学。 二、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学课堂 1、原则。(1)强调情景的作用生动、形象的画面可以吸引学生的不随意注意;问题情景或展示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等可以激发并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2)强调学生为中心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探究知识,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让学生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在课堂中有问题,让学生去自主的探究。(3)强调交流协作学生们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对学习内容考察、协商、辩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巧妙地设置问题,更好引导学生学

5、习,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见解,也要给予充分的重视。(4)强调反省与监测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反省调整的策略,尤其是在运用多媒体网络这样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时,更应如此。一方面指导学生进行信息加下的策略,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学习和锻炼自己的自我监控能力,在课堂中要善于组织学生。 2、教学过程。 (1)流程 步骤 情景导入采用问题情景或动画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进入情境,对学习目标注意和感兴趣。 自主探究提供学习材料,利用教师准备好的课件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网上交流组织学生交流,调动学生参与,将各自学习的结果进入网络交流,协作学习。 归纳小结归纳总结,适当评价

6、,理解原理,得出结论。 反馈评讲提供检测题,并对有共性的问题作适当的评讲,自检自测,达到技能与知识的双提高。 (2)应注意的问题。教师提供的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材料应注意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如提供先行组织者),新材料的内在逻辑性和知识难度的层次性,以利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的学习。教师对学生进行的网上交流应精心组织,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尽可能让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并作适当的点评、导拨和鼓励。决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取代学生的交流和思辨。 在归纳小结时,教师应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两种体系一是新知识的含义及内在联系;另一个是新旧知识之间的对比或联系,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新学知识的内化。教师提供的学生自检自测的检

7、测题应该尽可能是检测学生理解性的,而不只是简单记忆的试题。 三、网络环境下的教学 1、问题设置的改变。上完一堂网络教学的课,要及时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网络教学的特点在于引导学生去学,而不是单纯灌输学生知识,因此问题设置的巧妙,能否激发学生兴趣成为一个有力的判断根据。 2、有没有呈现不及时,使用效果大打折扣。在网络教学中,应该注意指导学生的课堂点击,别让学生该点击的地方没有出现应有的资源,不该让学生点击的地方学生随意点击,都是呈现不及时的表现。 3、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在网络课堂上由于资源的多样性、复杂性。相对于教学课本更难把握,学生由此产生的问题会更加庞杂,因此能否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路,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答,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 总之,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是门学问,随着现代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它越来越成为我们辅助教学的工具,如何用好它,发挥它最好的教学辅助功能,我们应该进一步探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