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在质疑中给学生思维空间.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7782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要在质疑中给学生思维空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教学要在质疑中给学生思维空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教学要在质疑中给学生思维空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要在质疑中给学生思维空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要在质疑中给学生思维空间.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学要在质疑中给学生思维空间 在这十多年的教坛生涯中,除了使我认识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主要是体现在教师的基本功(即教师应做到基本功扎实、全面,尽量成为多面手,充分发挥自身的才华来感染学生,打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之外,也使我认识到,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封闭式的,它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也不允许学生偏离教材及教师的意愿来表现自己,有意无意地强迫学生认同一些既定的观点。这种强迫性学习活动,既扼杀了学生的天性,也没给予学生思维的空间(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为学生提供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时间、条件和机会)。因此,为了让学生积极地思考,更有兴趣地学,学得更活、更充实,我们应该在质疑

2、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 怎样才能在语文学习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呢?首先是调动学生的感性思维。对语文教材中大量的文学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及作家的思想感情应该要让学生凭着自己的经验去感知、去解悟、去把握。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自己思考,不必急于把知识强“喂”给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除了要借鉴别人好的教学方法外,还要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有敢于创新的精神。例如,在讲授社戏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快速默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中“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几个精彩片断。先让学生全班齐读、自由轻声品读这几个片断,然后是听录音朗读这些片断,最后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图画的形式描绘

3、这几个片断的美丽景象,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创造出美的形象。这样一来,便很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课文中传情达意的词句,让学生轻声细读品尝。例如,“朦胧”一词,我让学生读了几遍后,便启发大家想象月色在水乡的夜色中和水汽混合的独特意境,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调动学生的感性思维。 除了调动学生的感性思维外,还应对学生进行充分的思维训练。让学生的思维得以训练体现再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但我们在课堂上往往见到的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而学生则无精打采,甚至昏昏欲睡。这是教师没有引导好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求知的缘故。教师单方面的讲授,像填鸭式那样向学生硬灌硬塞知识

4、,没有重视学生的主动求知,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知道人的思维是一种精神活动。这种精神活动常常是由产生疑问开始的,学生一旦发现了某种问题,便是他们对知识的学习和探讨的开始。所以,教师必须重视质疑这一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点拨,学生的问题即使是幼稚的,或是钻牛角尖的,甚至是错误的,教师都应予以关注,认真倾听,肯定其大胆行为。如,在讲授皇帝的新装一文时,说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这时,学生中有人提出皇帝一定是疯子?问题一出,顿时哄堂大笑。但我却肯定这个学生敢于提问,有胆识,然后指出问题虽不是文章的关键所

5、在,但很有意思,可以展开讨论。同时,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从时代背景方面、人物方面、生活方式等发问。课堂气氛顿时变得激烈,一个个兴致高昂。有的学生说皇帝明知光着身子为什么还敢在大街上游行呢?有的学生说骗子为什么会如此大胆戏弄皇帝呢?老百姓看不见这衣服,为什么还要不断地赞美呢?小孩子为什么会说出真话?在这个过程提出问题的学生更是面露喜色,纷纷发言。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师生都充满着欢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启发学生思考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的空间。 学生能积极地思考,就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发现”,学习的自觉

6、性就更高,这样对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挥智力有着重要作用。我在教学愚公移山这一课时,在学习课文前先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这样一来,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有的说“想知道愚公为什么要移山。”有的说“想知道愚公是怎样移山的?”有的说“想知道为什么愚公这么蠢,要去搬山?为什么一家不搬到别的地方去?”等问题。我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又把问题还给学生,让知道的学生帮助提问题的学生解决问题,于是,学生表现出高涨的学习热情,都积极地提出问题,并且纷纷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对于学生丰富多彩的答案,我给予了肯定,这样更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大胆的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训练。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并从中获取知识,发挥智力,提高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县石城镇石城中学)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