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找规律_北师大版(2014秋).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69924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9.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找规律_北师大版(2014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找规律_北师大版(2014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找规律_北师大版(2014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找规律_北师大版(2014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找规律_北师大版(2014秋).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找规律。 (教材第3031页)“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

2、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来源:学*科*网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

3、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1.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探索乘数是整 十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找出计算的规律。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2.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

4、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重点: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及其规律。难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1.谈话。师: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换种口味,学习怎样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同学们将在这一段时间里,通过自身的努力,使乘法的计算能力取得更大的进步。2.口算练习。96=811=123=513 =242=173=404=615 =以上面的一个算式为例,说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96 = 54,9和6在乘法算式中叫乘数,“” 是乘号,54是积)谈话导入:在乘法中,乘数与积有密切的联系,今天这节课

5、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乘法计算中的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1.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例1。师:这些题目,你是怎样计算的呢?学生和同伴交流。生1:51表示1个5就是5;510表示10个5,就是50;5010也是这样的意思,就是10个50,是500。生2:32就是2个3是6;320就是20个3是60;3020是20个30,就是600。师:你们很善于动脑,说得都很有条理,很清晰。2.观察探究。师:观察上面的式子,你有什么发现呢?(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师到学生中间参与讨论,然后师生交流。生1:我发现下面的两行的题目都和第一行的题目有关系。乘数里面多几个0,积的后面就会多几个0。生2:我发现乘数的末尾多

6、一个零,积就会相应的多一个0。师:也就是说,当乘数扩大10倍,积也会扩大10倍?生:当乘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积也会相应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师:这是个很好的猜想,不过没有验证,不能确定它就是正确的。3.探讨、验证。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例2。师:大家试一试吧!生试做后,观察算式。师巡视辅导。师:以63为例,大家有什么发现?生1:63=18,可以让3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变为30,另一个乘数不变,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即630=180。生2:如果6和3都扩大到原来的10倍,那么积应扩大1010=100倍,即6030=1800。师:哇,大家真厉害!现在我们知道了“当乘数

7、扩大10倍、100倍、1000倍,积也会相应扩大10倍、100倍、1000倍”这句话是正确的。也就是说,乘数的末尾多几个零,积的末尾一定也会多几个0。【设计意图:猜想举例验证归纳应用,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方式,在本节课的设置上先提供了探索的范例,再让学生提出猜想,最后通过举例、验证达成共识,得到乘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既获得了探索的体验,又掌握了基础知识】4.应用练习。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例3。学生自主练习,师巡视辅导。做完后师生交流。来源:学科网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生1:我知道了一个重要的规律,就是乘数的后面添一个0,积的后面也要添一个0。生2:乘数的后面添几个0,积的后面

8、就要添几个0。生3:这节课,我们经历了观察、猜想、验证的过程,才发现了这个规律。师:好,我们一起来总结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师生小结:先把乘数中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几个0,求出积。师:这节课同学们积极思考,认真倾听,发现了这么好用的规律。你们这么棒,我非常开心。找规律发现:乘数后面多几个0,积的后面就多几个0。猜想:这是个规律。验证:举例证明。实际使用:先把乘数中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后面加上几个的0。来源:学科网本节课教学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非常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

9、让学生在参与中探索出计算规律。学生亲历计算、观察、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方法等数学能力。课堂上教师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给学生搭建自主的活动空间和交流的平台。A 类1.根据每组中的第一个算式填空。123 = 36513 = 65152 = 30()30 = 360 5() = 650()20 = 300()30 = 360050() = 6500150() = 300(考查知识点: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能力要求:熟练运用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计算)来源:学科网ZXXK2.想一想,括号中最大能填几? 40()6530()16580()55020()8750 ()21070()1870够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