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26课《蜜蜂引路》∣人教新课标.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78770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26课《蜜蜂引路》∣人教新课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26课《蜜蜂引路》∣人教新课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26课《蜜蜂引路》∣人教新课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26课《蜜蜂引路》∣人教新课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26课《蜜蜂引路》∣人教新课标.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6课蜜蜂引路(教案)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教学目标】“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

2、“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1.知识与技能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

3、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

4、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1)认识“莫”、“斯”等6个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讶”、“谈”、等9个生字。积累词语。(2)正

5、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2.过程与方法探究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谜语“团结劳动是能手,家家住着小门楼,个个开着糖坊铺,日日夜夜忙不休。(打一动物)”学生猜谜底。(蜜蜂)谈话交流:同学们知道蜜蜂是干什么的吗?(采蜜)师引入:可别小瞧了这些小蜜蜂,它还

6、会引路呢? 板书课题:蜜蜂引路,齐读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读了课题,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吗?(预设:蜜蜂怎么引路?它为谁引路?它引路到了哪里)我们一同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感知1.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序号,同桌互读课文,纠正生字字音。(3)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生字认知小朋友们,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来和我们做游戏了!课件出示识字游戏,让学生认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m s f pi tn y莫 斯 附 派 谈 讶换偏旁识字:期-(斯) 淡-(谈) 呀-(讶) 府-(附)认读词语:把会认

7、的生字去掉拼音放在词语里,指名认读,集体交流,巩固识字。 谈天 附近 惊讶 派对 莫斯科3.书写生字 课件出示会写的生字“讶 谈 派 引 列 蜂 敲 附 近”,学生观察这些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再临摹书写。 师指导:“谈”右边上面的“火”字一捺变成“点”;“派”右边不要写成“瓜”字。 4.整体感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完成填空。课文主要讲了(列宁)利用(蜜蜂)引路,找到(养蜂人)的事。让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列宁,课件出示补充和介绍。列宁(1870-1924), 世界无产阶级及其它劳动人民的领袖和导师、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朋友。创建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并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

8、主义国家苏联。三、精读领悟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自由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找一找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指名汇报:时间:1922年 地点: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莫斯科是俄罗斯联邦首都、莫斯科州首府。)人物:列宁和养蜂人列宁和养蜂人的关系怎样?(关系密切)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把“常常”换一个词语。(经常)练习用“常常”造句。(妈妈常常带我到姥姥家玩。)2.同桌合作学习第2自然段 (1)同桌读一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_”划出列宁亲自去找养蜂人的原因。 指名用“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一说原因。(“因为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

9、他住在哪里,所以列宁就亲自去找。”“之所以列宁亲自去找,是因为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2)词语辨析当地有个养蜂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就亲自去找。区别词义: 往常:过去的,一般的日子。常常:经常。选择填空: 常常 往常放学后,陈刚(常常)到操场上打球。 我们的校车(往常)都是由男司机开的,最近换了一位女司机。 班长的学习成绩非常好,他(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往常)是妈妈送我上学,今天是爸爸送我上学。3.小组合作学习第3-4自然段(1)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小组内说一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

10、人的?(2)小组汇报,完成填空,集体交流。列宁发现花丛里有许多蜜蜂。列宁想:蜜蜂采了蜜要飞回蜂房。养蜂人往往住在蜂房附近 。所以,列宁只要朝蜜蜂飞行的方向走,就一定能找到养蜂人。(3)请把省略号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列宁一边走一边看,他发现他想他仔细观察,又发现了他想(列宁一边走一边看,他发现花丛里有很多蜜蜂,他想蜜蜂采完蜜会飞回蜂房,他仔细观察,又发现了那些蜜蜂飞进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他想这应该是养蜂人的住所。)(4) 蜜蜂是怎么引路的?读了课文,你能画一画列宁走的路线图吗?指名画图,课件展示。(5)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果然”是什么意思?(

11、确实如此,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选词填空:果然 竟然 早上出门,天阴沉沉的,到了中午,(果然)下起了大雨。 早上出门,阳光灿烂,到了中午,(竟然)下起了大雨。 4.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养蜂的人看见列宁,惊讶地说“您好,列宁同志,是谁把您领到这儿来的?”“惊讶”是什么意思?(觉得很意外,很奇怪。)养蜂人惊讶什么?(列宁一次没有来过这里,他是怎么找到这里的?)列宁笑着说“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向导”是干什么的?(指领路人)为什么说是蜜蜂引的路?(列宁发现了蜜蜂,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就顺着蜜蜂飞回的方向走,结果找到了养蜂人。)你认为是蜜蜂带列宁找到养蜂人的吗?从

12、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列宁遇事细心观察,认真思考,作出判断,解决问题。)5.拓展延伸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观察哪位是列宁?哪位是养蜂人?(从两个人的穿着、站着的方向来判断。)四、课堂总结孩子们,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特别值得我们学习。以后我们遇事也要多思考,多分析,多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 五、课堂练习填一填(仔细)地看 (漂亮)的房子(慢慢)地说 (美丽)的园子(慌忙)地走 (勤劳)的蜜蜂 六、作业布置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2.课下搜集列宁名言积累。【板书设计】 蜜蜂引路列宁蜜蜂(向导)养蜂人 善于观察 认真思考【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很简短的课文,记叙了列宁通过观察蜜蜂采蜜和飞行的路线,利用蜜蜂作向导,终于自己找到了养蜂人的故事。说明列宁是个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人。这篇课文因为本课生字较少,难度不大,在指导学生自读课文的过程中自学,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初读课文时在文中标出要认读的,把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多读几遍,读准字音,感知字义。学完课文,再用多种方法复习巩固生字。通过这一探究性学习,可以从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科学探究意识。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