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优秀教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4490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优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优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优秀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优秀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优秀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优秀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优秀教案教学设想:“对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教学”轴对称”的知识。整节课,设计了五个大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对称、感悟对称、理解对称、并且在欣赏的活动中体验对称美。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动手剪剪,在剪一剪中体验对称图形的特点,对对称、对称图形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第二个活动,设计的是让学生“找一找”,在各种图形事物中找一找那些是对称图形,那些不是对称图形?在找的同时,感悟到对称图形的特点,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都有对称,到处都有对称的事物。第三个活动是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对称轴,进一步理解对称及对称图形的特点,接

2、着,出示正方形、长方形、和五角星,让学生找对称轴,由于可找很多条对称轴,让学生感悟到同一个物体有不同的对称轴,感觉到对称的奥妙.第四个活动,在学生了解了对称及对称图形后,让学生跟着图片一起欣赏各种对称物体、图形。把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对称及对称图形在课堂上进行抽象、概括后,又回到现实生活,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判断生活中的对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中的数学,同时,进行了美的熏陶。第五个活动,是对学生学习的课外延伸,让学生设计一个对称图形,打扮我们的教室,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整节课的设计,遵循了以下原则:一、 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皮亚杰的儿童智力开发阶段理论认为:小学生

3、主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能力较差,也就是说形象思维活跃,逻辑思维较弱。因此,对于对称的概念及特点,我是从直观的,而且是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所发现 的,也顺应了现代教学观念,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得以发挥出来,任何一种学习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二、体现数学的生活化原则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小学生所学的数学都是生活中数学的抽象。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采用以生活为源,给学生创造条件。学生学习的材料是生活中常见的;学生剪的窗花是用于装饰环境的;欣赏的内容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体现了一种观念,数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目标:1、通过剪一剪的实

4、际操作,体会到轴对称图形的主要特点。2、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能正确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轴对称图形,并找到对称轴。3、通过剪、画/说找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抽象和空间想象能力。4、通过对实物及相关图片的欣赏,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对称美。课前准备:每生准备二张彩纸,剪刀教学过程:一、猜图形。1、出示一组轴对称的图形,请同学猜一猜,完整的是什么?2、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猜?3、揭示答案。看你猜得对不对,谜底马上揭晓。4、看这些图,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了解轴对称图形的一般特点,对称轴的两边完全一样。理解对称轴及对称图形的含义。5、假如要判断一张纸是否

5、是轴对称图形,你怎么判断?二、找一找,画一画。1、请你归归类。小组讨论:哪些是哪些不是,为什么?2、小组反馈交流。三、欣赏。1、你能带着今天学的知识来欣赏吗?2、欣赏完了,你想说什么?四、找生活中的对称。1、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对称的图形、物体,你能说一说吗?2、马老师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你能帮马老师解释一下吗?课件出示倒影的图片。五、剪一剪。1、想设计一些对称图形吗?来打扮我们的教室。想一想,打算怎么剪?2、学生动手剪。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

6、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3、学生贴窗花。(学生自己的作品。)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