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精)-精选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03411 上传时间:2019-01-20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4.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乳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精)-精选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乳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精)-精选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乳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精)-精选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乳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精)-精选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乳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精)-精选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乳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精)-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乳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精)-精选文档.ppt(1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乳腺是重要的女性器官。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工作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激烈、生活习惯变化等,也使广大的女性增加了患乳腺疾病的风险,尤其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高,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女性健康的“多灾之地”,乳腺炎症:急性乳腺炎 乳房脓肿 乳腺肿瘤 :纤维瘤、乳头状瘤、乳腺癌 乳腺增生,一、乳房的解剖和生理,乳房的主要结构,乳头、乳晕、皮肤; 皮下脂肪组织 ; 乳房悬韧带; 乳管系统; 乳腺小叶和腺泡,乳房的大体形态,两侧基本对称 乳头无偏斜、内陷,位于乳房中央 在乳晕区可见乳晕腺 乳房皮肤的色泽与身体其他部位相同 年青女性的乳房丰满而有弹性 老年女

2、性的乳房松弛而下垂,乳腺结构,乳腺的内部结构,乳腺由乳管、腺小叶、腺泡和叶间结缔组织构成。每侧乳腺有1520个乳腺腺叶呈放射状排列。 乳腺导管开口于乳头,在乳头基底部膨大形成壶腹,之后大乳管分支成小乳管,末端小乳管与腺泡腔相通。,乳腺结构,乳腺的血管分布,动脉:胸廓内动脉在胸骨旁各肋间发出分支,穿过肋间肌和胸大肌分布至乳腺内侧部分; 腋动脉为乳腺外侧及上部供血: 静脉:内乳静脉的穿支,腋静脉分支,肋间静脉属支,椎静脉系统。,乳腺的淋巴引流,腋淋巴结:分外侧群、后群、前群、中央群、尖群。 胸肌间淋巴结(Rotters淋巴结): 胸骨旁淋巴结:,乳腺的生理变化,女性乳房是一个性征器官、又是哺乳器官

3、。其发育过程,历经胚胎期、婴幼儿期、青春期、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更年期、老年期几个阶段,正常乳腺组织的结构,在不同发育时期及受月经周期的影响经常发生变化。这是由于脑垂体和卵巢各种激素作用的结果。乳房的这种变化也是乳腺增生病和肿瘤的发病基础,月经周期的乳腺变化,乳腺是性激素作用的靶器官,乳房的发育成熟和退化萎缩受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和其他内分泌激素的综合调控。 乳腺随月经周期所发生的变化分三个阶段: 增生期:经后8-9天开始, 分泌期:经前5-7天开始, 月经期:从行经开始到经后7-8天。,月经周期的乳腺变化,增生期: 此时导管延长,管腔扩大,导管上皮细胞增生,末端腺管分支增多; 分泌期:腺管

4、分支增多,腺管延伸扩大,腺泡上皮肥大,导管及腺泡内有少许分泌物。管周基质水肿,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月经周期的乳腺变化,月经期:导管末端和腺小叶复原退化,小导管分支和腺泡上皮细胞萎缩脱落。管周纤维组织紧缩呈玻璃样变性,淋巴细胞浸润减少。 月经周期周而复始,乳腺亦随之不断发生增生复旧的变化。,卵巢激素对乳腺的影响,卵巢所产生的雌激素(E2)能使乳腺导管增生及管周纤维组织生长,孕激素(P)在E2的协同作用下促进乳腺小叶及腺泡组织发育。,卵巢激素对乳腺的影响,卵泡期,雌激素分泌逐渐增加,至排卵前促性腺激素分泌高峰出现,雌激素分泌达到高峰,乳腺出现增生性变化。黄体期孕激素分泌增加,乳腺组织

5、受孕激素保护,其增生被抑制。月经来潮后,雌激素降至最低,乳腺出现萎陷及退行性变化。,二、乳房的检查方法,体格检查,视诊:注意乳头乳晕,皮肤有无异常 有无乳头溢液 触诊:注意有无肿块和肿大淋巴结,乳房疾病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1、乳腺X线检查 2、乳腺超声波检查 3、近红外线检查 4、纤维乳管内窥镜 5、细胞学检查 6、病理学检查,1、乳腺X线检查,乳腺钼靶摄片 是目前诊断率最高的检查方法,是50岁以上女性的首选,但对致密性乳腺不易得到清晰图像; 乳腺CT 可以补充乳腺钼靶摄片的某些不足,如致密型腺体中病变的检出、内乳淋巴结转移等; 乳腺导管造影 用于有乳头溢液的乳腺疾患,了解乳腺导管情况。,2

6、超声检查,不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具有无创性,无痛苦,可重复,对肿块囊、实性分辨率高,价格低廉,适合中国女性的检查。,3 近红外线检查,安全性好,无损害,快速。有假阳性。,4 纤维乳管内窥镜,适用于乳头溢液患者。可以直接观察到乳腺大、中导管内的一些病变,还可以结合导管冲洗液细胞学检查及活检,帮助进行诊断。,5 针吸细胞学检查,对可触及的肿块进行穿刺,吸取细胞检查,以明确肿块的性质。方法简便、经济、安全。,6 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适用于乳头溢液患者。检查有无异常细胞。,7 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肿块的性质。是乳房疾病的确诊方法,乳房疾病的常见症状,疼痛 肿块 乳头溢液 乳头糜烂,常见的乳房发育异常

7、,副乳房 多见于腋窝处,表现为局部隆起。发病率13,常有家族史; 乳头内陷; 乳房发育不良 双侧不对称或不发育; 乳房肥大,常见的乳腺疾病,急性乳腺炎 乳腺增生症 乳腺纤维瘤 乳腺癌,三、乳腺增生症,全球乳腺癌发病率。每年每100,000人口,年龄-标准发病率(ASR),概述,乳腺增生症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乳腺疾病,其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40%左右,约占女性乳腺疾病的75%。可发生于青春期开始后任何年龄的妇女,多见于2545岁。 高发人群为社会经济地位高、受教育程度高、初潮早、绝经迟、生育少、大龄初孕和有不良精神刺激史的妇女。,概述,乳腺增生一般指由内分泌功能失调所导致的乳腺上皮和间质增生和复旧不全

8、而引起的一组非炎症,非肿瘤性疾病。其本质是乳腺腺泡、导管上皮及结缔组织不同程度增生引起的乳腺结构紊乱。,概述,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肿瘤组织分类中曾将本病命名为乳腺结构不良。 2003年版WHO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中将乳腺良性上皮增生性病变分成为:小叶内瘤、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导管内乳头状肿瘤、良性上皮增生和肌上皮增生性病变等。,概述,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分成4型: (1)普通型导管增生; (2)平坦型上皮不典型增生; (3)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 (4)导管原位癌。 后三型统称为导管上皮内瘤。,乳腺增生症的病因与发病机理,大多数学者赞同乳腺增生与内分泌紊乱有关的观点。 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卵巢

9、性激素分泌的周期节律发生紊乱,雌激素分泌相对过多、孕激素相对不足造成二者比例失调,就会引起乳腺组织过度增生而复旧不全,最终导致乳腺增生。,乳腺增生症的病因与发病机理,催乳激素的影响:催乳素(PRL)由垂体分泌,直接作用于乳腺。有研究发现乳腺增生患者催乳素水平有变化,其分泌节律改变。催乳素升高不但刺激乳腺组织,而且进一步抑制黃体期孕酮的分泌,还能刺激雌二醇的合成,从而促进雌二醇/孕酮比例失调。,乳腺增生症的病因与发病机理,神经内分泌因素:催乳素的分泌和释放,直接受到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调控。情绪紧张和焦虑可影响神经传导介质的浓度和代谢,导致催乳素分泌异常。 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存在多个环节的功能失

10、调,周期性激素分泌失调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乳腺增生症的病因与发病机理,非内分泌因素: 乳汁分泌障碍引起乳汁分泌物瘀积所造成的物理影响,以及分泌物内脂类的分解产物的化学性刺激,可以导致乳腺上皮增生。 饮食营养因素:实验证明,高脂肪食物,影响肠內细菌丛,然后在胆汁酸的协同下,生成类似雌激素样物,而油炸食物脂肪含量高,可使血液中雌激素水平升高,导致乳腺增生病的发生。,乳腺增生症的病因与发病机理,饮食营养因素:实验证明,高脂肪食物,影响肠內细菌丛,然后在胆汁酸的协同下,生成类似雌激素样物,而油炸食物脂肪含量高,可使血液中雌激素水平升高,导致乳腺增生病的发生。,中医对乳腺增生症的认识,中医称本病为“

11、乳癖”。 明龚居中外科活人定本云“乳癖,此症生于正乳之上,乃厥阴、阳明之经所属也” 明陈实功认为“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坠重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而消长,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郁结而成也。”,乳房与经络的关系,中医理论认为人作为一个整体在各器官、脏腑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就乳房而言,能够完成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与五脏六腑十二经气血津液的协同作用有密切的关系。,经络将人体的五脏六腑、皮肉筋骨脉、气血津液连成一体,沟通上下、表里、内外,起到运行气血、调节阴阳、濡养脏腑、传导感应的作用。 乳房位于胸中,为经络的交汇之处,足阳明胃经贯乳中,足厥阴肝经上贯隔,绕乳头,布胸胁,足少阴肾经从

12、肾上贯肝隔,入肺中,其支脉入胸中,足太阴脾经,上隔,经于乳外侧,任脉行于两乳之间,冲脉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乳腺增生症的病因病机,1、情志因素 突然的、强烈的、长期持久的精神刺激,超过了自身的调节范围,引起脏腑功能紊乱,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2、饮食因素 油腻厚味、醇酒、辛辣刺激之物,可以导致脾胃功能障碍,引起多种乳房疾病。偏食、少食,或过食添加激素的食物,也可出现乳房疾病。 3、劳逸过度 包括劳累过度、多次流产等。过劳耗伤气血,缺少运动则气血壅滞而引发乳腺病。,乳腺病的病因病机,乳腺增生病的发生与肝郁脾虚、肝肾不足、冲任失调有关,其病因病机主要是肝失疏泄导致气机不畅;脾失健运引起痰浊内生;

13、肾气不足而使肝失所养,冲任无以灌养,冲任二脉失于条达。气滞、血瘀、痰凝,结聚于乳房而发为乳癖。,乳腺病的病因病机,乳癖之病虽发于外,实根于内。本由肝肾亏损,冲任失调,七情内伤,肝郁气滞,脾失健运,肝脾不和,痰瘀互结,痰瘀阻于乳络为病。病性为本虚标实,以肝肾两虚,冲任失调为本,以痰浊瘀血,邪热为标。,诊断参考标准(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1)症状与体征: 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胀痛、刺痛、或隐痛,可放射至腋下、肩背部,可与月经、情绪变化有相关性,连续3个月或间断疼痛3-6个月不缓解; 一侧或两侧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形态多样的肿块,肿块可分散于整个乳房,与周

14、围组织界限不清,与皮肤或深部组织不粘连,推之可动,可有触痛,可随情绪及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消长,部分病人乳头可有溢液或瘙痒。,(2)排除标准:排除初潮前小儿乳房发育症、男性乳房发育症以及乳房良恶性肿瘤。 (3)辅助检查(钼靶X线摄片、B超、乳腺纤维导管镜、穿刺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近红外线扫描)。 诊断标准:凡据上述“症状与体征”中之一项+“排除标准”者。根据临床条件应结合“辅助检查”进行诊断。,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1)肝郁气滞型 主症:A乳房胀痛、窜痛;B乳房疼痛和/或肿块与月经、情绪变化相关;C烦躁易怒;D两胁胀满。 次症:A肿块呈

15、单一片状,质软,触痛明显;B青年女性;C月经失调,或痛经;D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标准:具3项主症或2项主症+2项次症。,(2)痰瘀互结型 主症:A乳房刺痛;B肿块呈多样性,边界不清,质韧;C舌暗红或青紫或舌边尖有瘀斑,或舌下脉络粗胀、青紫。 次症:A乳房胀痛和/或肿块与月经、情绪不甚相关;B月经衍期,行经不畅或伴有瘀块;C舌苔腻,脉弦、弦或滑。 标准:具3项主症或2项主症+2项次症。,(3)冲任失调型 主症:A乳房疼痛症状较轻,或无疼痛;B腰膝酸软或伴足跟疼痛;C月经周期紊乱,量少或行经天数短暂或淋漓不尽,或闭经。 次症:A中年以上女性;B头晕耳鸣;C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 标准

16、:具2项主症+2项次症。,乳腺疾病的治疗,乳腺疾病的中医治疗原则,辨证施治 整体与局部相结合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扶正与祛邪相结合,乳腺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乳腺疾病中医治疗的方法包括采用中药内服的内治法以及局部外用药物或者手术治疗的外治法,也可以将内治法与外治法结合起来进行治疗。,乳腺疾病的中医内治法,内治法可用于治疗各种乳腺疾病,尤其在乳腺增生症的治疗上具有很好的疗效。而中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常用治法有:清热解毒法、疏肝解郁法、活血化瘀法、化痰散结法、益气养血法、补益肝肾法等。,乳腺疾病的中医外治法,外治法包括药物外用、手术、针灸按摩及理疗等。临床上根据不同的乳腺疾病选择不

17、同的治疗方法。乳腺炎早期阶段通常采取中药外敷加按摩排乳,以疏通乳管,消除炎症;脓肿形成后则应手术治疗。而对于乳腺各种良、恶性肿瘤的治疗,则以手术疗法为主。,乳腺疾病的中医外治法,外治法包括药物外用、手术、针灸按摩及理疗等。临床上根据不同的乳腺疾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乳腺炎早期阶段通常采取中药外敷加按摩排乳,以疏通乳管,消除炎症;脓肿形成后则应手术治疗。而对于乳腺各种良、恶性肿瘤的治疗,则以手术疗法为主。,乳腺增生症的穴位贴敷,1、简介,穴位敷贴是将药物贴敷于身体的穴位,通过药物对腧穴的刺激及药物经局部皮肤的渗透吸收两条途径,发挥治疗作用。其作用直接,起效快速,方法简单、经济方便,安全性好,疗效

18、确定。 由于乳房为一体表器官,穴位敷贴法治疗乳腺增生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2、治疗原理,腧穴对药物较为敏感,药物经局部皮肤的渗透吸收发挥效应。 药物的透皮吸收分释放、穿透、和吸收入血三个阶段:首先药物释放到皮肤, 再进入皮肤对局部起作用,再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而产生全身作用。,3、适应症,诊断明确的各种证型之乳腺增生病,尤其适用于不适宜口服给药或不耐久服药物的患者; 排除乳腺恶性肿瘤; 排除妊娠、哺乳期乳房胀痛。,4、禁忌症,妊娠、哺乳期女性 局部皮肤有病变 对所用药物过敏者 存在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5、常用穴位,乳根: 足阳明胃经穴位,可畅通阳 明经气血而活血,调理冲任 二脉

19、,通乳而消痰湿。 定位 仰卧,乳头直下,乳 房根部,第五肋间隙,距前 正中线4寸。,膻中: 有调理气机,活血通乳的作用,是通乳的要穴。仰卧,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期门: 为肝之募穴,可以行气机。仰卧,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章门: 第11肋尖端。,肩井: 属足少阳胆经,为手、足少阳,阳维脉的交会穴。有通经活络,调气行血作用。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与肩峰连线的中点。 肝俞: 俯卧,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乳腺增生,胁痛。神经衰弱,月经不调。 脾俞: 俯卧,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 足太阳膀胱经上穴位。有补肾调经,舒筋活络作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

20、开1.5寸。,神阙:为任脉要穴,是气机升降出入的总枢,能激发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 气海:仰卧位,下腹正中线上,脐下1.5寸。 关元:脐下三寸处,任脉上的穴位。重要的保健穴位 阿是穴:有压痛或肿块结节之处。,6、操作步骤:,辨证选穴: 肝郁气滞型:乳根、膻中、期门、神阙、肝俞、肩井; 痰瘀互结型:乳根、膻中、章门、脾俞、阿是穴; 冲任失调型:膻中、气海、关元、肾俞、阿是穴。,操作步骤:,药物配制: 肝郁气滞型:香附、青皮、川楝子瓜蒌、木香、当归,甘松,薄荷; 痰瘀互结型:乳香、没药、夏枯草、白芥子、半夏、川芎、红花、白芷; 冲任失调型:当归、白芍、仙茅、淫羊藿、巴吉天、川芎、香附。,除了常用的药

21、物以外,可加用芳香走窜性味的药物如樟脑、冰片、薄荷、丁香、乳香、没药等,或姜、蒜等。亦可用气味俱厚,药力峻猛的药物如生半夏、生南星、川乌、草乌等,使用时注意用量和时间,防止皮肤反应及中毒。,调制剂的选择:针对不同要求选用不同的调制剂(赋形剂)。 蜂蜜:蜂蜜易于吸收,并且不易干燥,无刺激性,可以缓急止痛。 酒、醋、姜汁:走窜性好,有活血化瘀,温通气血,散寒止痛之功效。 鸡蛋清:含有凝胶、蛋白。可促进药物释放,缓和刺激,但容易变质。 麻油:有清热润肤作用,调制药物: 中药研成粉末,过80-100目细筛。将适量药末加赋形剂如酒、醋、姜汁、鸡蛋清或蜂蜜调成糊状 ,或以上述赋形剂调和后做成花生粒大小的丸

22、状备用。 贴敷:先将贴敷部位皮肤清洗干净,取糊剂或丸剂敷贴于所选穴位处,外用敷料或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治疗时间及疗程:贴敷药物每1-2日更换1次, 14次为1个疗程,常用剂型: 散剂:药物研成细末,直接撒于穴位贴敷。 例:木香、当归、白芷、栀子、薄荷各30,瓜蒌、黄芪、郁金各18, 麝香4。 上药研末备用。使用时将肚脐先用酒精消毒,再放入药末,用4cm4cm的胶布贴紧。每2-3日换药一次。,常用剂型: 糊剂:散剂中加入赋型剂调成糊状敷穴位外用纱布固定。可使药物疗效提高。 膏剂:渗透性强,药物作用快,顺应性好。,7、注意事项,辨证、选穴要准确,以免影响疗效。 过敏体质的患者要慎用,治疗前要向患

23、者交待注意用药后的局部和全身反应,有过敏表现则立即停用。,7、注意事项,使用毒性较大或具有发泡作用的药物如白芥子、天南星、川乌、草乌时,须掌握好用药量和敷药时间,以防发生不良反应。 所选穴位宜交替贴敷,可避免药物对局部皮肤造成过度刺激。 药物粉末应贮藏于密闭容器中,放置在儿童不可接触之处。随调制随用。,乳腺增生症和乳房癌的关系,研究表明,乳房良性疾病癌变是乳腺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常乳腺上皮细胞 一般性增生上皮细胞 不典型增生上皮细胞 原位癌 浸润性癌,乳腺增生症和乳房癌的关系,国内研究表明:乳腺增生症局限性增厚不随月经周期改变,同时经系统药物治疗不能改善者,40岁以上出现乳腺增生症状的不

24、典型增生发生率明显增高。 在组织病理变化中,仅上皮细胞尤其是不典型增生与乳腺癌发生有关,癌变发生于重度不典型增生。间隔时间2-10年。 那些导管或腺泡上皮沒有明显增生表现的一般性增生病可以认为和乳房癌的关系不大,这种一般性增生多可自愈或治愈或停滞在某一阶段长期不变,绝大多数增生病在绝经后自行消退。,我们必须要警惕乳房癌很容易误诊为乳腺增生病。,但是値得重视的是,乳房癌误诊为乳腺增生症。特别是肿块小、活动好、质地不硬、边界不清、皮肤红肿或肿块由多发的小癌灶包裹在增生的乳腺组织中等,不典型的乳房癌更容易误诊。总误诊率1216%。,急性乳腺炎,急性乳腺炎的预防,急性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乳房疾病,

25、多于哺乳期妇女。其发生与乳汁淤积、细菌感染有关。患病后出现乳房肿胀疼痛,乳汁排泄不畅,乳房内肿块,触痛明显,局部皮肤色红。可以有发热。治疗不及时则可形成乳房脓肿。,乳腺炎的预防,预防关键:避免乳汁淤积,防止乳头损伤,保持乳房卫生。 预防措施:孕期乳头护理; 产后定时哺乳; 注意乳头清洁; 避免睡觉时压迫乳房; 保持心情舒畅; 如乳汁量多且浓,应少喝汤,多饮开水,,乳腺增生症和乳腺癌的预防,乳腺癌流行病学,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位居女性各部位肿瘤之首。就全球范围而言,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和西欧,其次为东欧及南欧国家,亚洲的发病率最低。目前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全世

26、界女性乳腺癌每年新增病例约120万,约40万妇女死于该病。乳腺癌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乳腺癌流行病学,全球乳腺癌的发病率以0.2%8%的速度上升。高发区的增长速度低于低发地区。 乳腺癌是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近年乳腺癌死亡率在西方国家出现下降的趋势,而乳腺癌低发地区的乳腺癌死亡率仍持续上升。,乳腺癌流行病学,我国属于乳腺癌低发区,但发病率的年均增长速度高于欧美等高发区。2000年一份对大陆城乡6市7县的调查表明乳腺癌的标化发病率为16.39/10万,死亡率4.51/10万;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资料显示2004年乳腺癌标化发病率22.18/10万,死亡率4.8

27、0/10万。乳腺癌在主要城市女性中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第一位,死亡率居第四位。,乳腺癌流行病学,2000年全球女性各部位恶性肿瘤发病率分布,乳腺癌年龄分布特点,发达国家乳腺癌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55岁以后发病率增加明显,高发年龄在7584岁之间。我国乳腺癌的发病年龄较轻,第一高峰年龄在4550岁之间,而在6069岁又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但是近年来年轻妇女(35岁以下)患乳腺癌的比例有所增加。罕见20岁的女性发生乳腺癌。,乳腺癌年龄分布特点,发达国家乳腺癌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55岁以后发病率增加明显,高发年龄在7584岁之间。我国乳腺癌的发病年龄较轻,发病高峰年龄在4550岁之间,而

28、在6069岁又出现第二个发病高峰。但是近年来年轻妇女(35岁以下)患乳腺癌的比例有所增加。,乳腺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月经生育情况 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2岁,12岁以后,每延后1年,患乳腺癌风险下降20%; 绝经年龄大于50岁,行经时间长; 月经周期时间短于25天; 无生育哺乳史; 高龄初产,35岁以后生产第一胎;,乳腺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乳腺癌家族史(母亲或/和姐妹患有乳腺癌) ;乳腺癌患者中有5%10%有家族遗传史,一级亲属中患有乳腺癌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是正常人的23倍。 性激素:内源性和外源性雌激素可增加患乳腺癌危险,催乳素对乳腺癌的发生有促进作用。 高脂饮食,乳腺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

29、素,被动吸烟与饮酒; 精神因素; 电离辐射; 良性乳腺疾病:乳腺增生,乳腺良性肿瘤等。,乳腺良性疾病的分类,引自沈镇宙乳腺肿瘤学2005年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乳腺癌的发生,乳腺癌是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其发生是一系列基因变化的结果。 1 基因突变:致癌物质作用于正常细胞,使DNA结构发生变化,引起基因突变; 2基因表达失控:致癌物质引起基因调控障碍,基因表达异常,细胞增殖失控;,3 原癌基因被激活、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 二者共同作用,导致细胞分裂失控,从而形成肿瘤。 细胞癌变包括启动阶段和促动阶段 启动阶段,在致癌因素作用下,某些基因发生突变,使正常细胞成为潜在的癌细

30、胞 。促动阶段,潜在的癌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成为癌细胞。,凋亡基因、肿瘤转移基因、肿瘤耐药基因等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也有其各自的作用。 有多种基因参与了乳腺癌生成,癌变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基因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正常乳腺上皮细胞 一般性增生上皮细胞 不典型增生上皮细胞 原位癌 浸润性癌,乳腺癌年龄分布特点,我国乳腺癌的发病高峰年龄是4550岁之间,但是近年来年轻妇女患乳腺癌的比例有所增加。其症状在发病早期不明显,仅约1/3的患者有乳房疼痛或乳胀不适,就诊多因发现乳房肿块。肿块大多孤立,质硬,活动度较差,一般生长速度较快。可以有溢液、乳头乳晕改变以及皮肤的变化。晚期病人可以有癌转移的症

31、状。,乳腺癌的预防,乳腺癌是所有实体肿瘤中治疗效果最好的之一。乳腺癌中有1/3是通过病人自己检查发现的。如果能够早期就诊、早期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很多诱发乳腺癌的危险因素都可以避免。,乳腺癌的预防,适当年龄结婚和生育; 降低脂肪的摄入,增加纤维素的摄入。戒烟戒酒; 控制绝经后雌激素的使用; 保持乐观的情绪,创造良好的心境,形成稳定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坚持每周有4小时运动; 重视普查与自我检查; 发现乳腺疾病应及时就诊和治疗。,饮食预防,低脂肪膳食:谷物及全谷食品,新鲜水果和蔬菜,低脂牛奶或酸牛奶,家禽、鱼、瘦肉,鸡蛋,豆类; 少吃动物内脏和蛋黄,少吃黄油、奶油、人造奶油及含有这些成

32、分的食物。避免油炸食品。 饮酒有节制;包括白酒、啤酒、葡萄酒及含酒精的饮料;,饮食预防,4、减少糖的摄入量。包括蜂蜜、糖浆、各类甜食; 5、减少盐的摄入量,以清淡饮食为宜; 6、远离垃圾食品,包括煎炸熏烤的食品、奶油巧克力、碳酸饮料、腌制的食品、高糖高脂食品、罐头食品; 7、慎重选择保健食品及补品。,心理因素预防,1、保持稳定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2、学会自我解释开导,排除不良刺激,创造良好心境; 3、知足常乐,培养豁达开朗的性格; 4、修身养性,保持乐观的情绪。,日常生活中的调摄,1、生活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 2、禁止滥用避孕药,慎用含有雌激素的美容护肤用品; 3、避免人工流产;提倡母乳

33、喂养; 4、保持大便通畅,减少毒素吸收; 5、适度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肥胖。,乳腺自我检查,意义 : 熟悉乳房,及时发现乳房疾病 方法: 1)对镜观查:双臂自然下垂,观察乳房外观有无异常,特别注意有无乳头回缩、偏斜、糜烂等,然后举起上肢,观察乳房有无酒窝征、桔皮样变化等。,检查时手指并拢用指腹做环状动作进行触摸。 触诊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要保证所有的乳腺部位都能得到检查。,2)触摸检查: 时间应在月经结束后10天之内。用左手检查右侧乳房,右手检查左侧乳房。,注 意,35岁以上的妇女自我乳房检查至少每3个月一次,乳腺癌高危人群更应加强检查; 乳房的自我检查不能代替医生的正规检查。即使是乳房的自我检查没有发现问题的妇女,也应每年到医院检查12次,谢谢!,2010.4.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