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练习(含答案)-word.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50714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练习(含答案)-word.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练习(含答案)-word.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练习(含答案)-word.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练习(含答案)-word.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练习(含答案)-word.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练习“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

2、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1、“元谋人”作为云南省第一张历史名片,享有“东方人类故乡”的美誉,位居云南“十大名片”之首。根据考古发现,元谋人生活时代距今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

3、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A.300万年 B.170万年 C.70万年 D.20万年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

4、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2.元谋人、北京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第一手资料最主要的途径是( )A. 神话传说 B. 考古发掘 C. 史书记载 D. 学者推断3、“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首在网上颇为流传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出现最早的

5、是( )A. 北京人 B. 元谋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4、北京人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的进化史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下图“北京人复原头像”可知, 北京人( )A. 学会磨制石器 B. 最早知道了使用火C. 懂得采集果实 D.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5.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讲授中国早期人类时,出示了一幅图片并介绍说:“能直立行走,头部还保留猿类的某些特征,使用天然火。”请你判断此原始人类应该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6.北京人学会了把石块打制成简易的工具。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A.新石器时代B.青铜时代 C.旧石器时代 D.金石并用时代7.证明北京人已经是人的主要

6、依据是()A.生活在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 B.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取暖、照明C.能够用手制造、使用工具 D.在体质特征上,手足已向人靠近8.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要想获得研究他们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9.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原始人类的()A.传说、遗址B.化石、遗址 C.遗物、记载 D.传说、记载10.2018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适逢周口店遗址发现100周年,也是周口店记忆新书出版发行之日。周口店记忆记载:“对北京人地层中出土的植物孢粉的分析表明:榛子、胡、桃、榆等植物大量存

7、在另外,还发现了石球,它们可作为砸击坚果的工具(遗址)共发现了五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以上的考古发现不能证明北京人( )A. 会使用火 B. 依靠采集生活C.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D. 会制造石器工具11.根据片段联想: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能够直立行走;已经使用火;过着群居生活。题中所述的这一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12.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下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示意图,这种猿人曾经居住于现在的()A.云南境内 B.北京境内 C.陕西境内 D.浙江境内13.材料题:材料一发现的骨器:在北京人洞穴堆积物中,有许多鹿角被分割成两段,斫

8、痕清楚,显然是加工过的。截断的鹿角根粗壮而结实,可以做锤子用。遗址中出土的完整的鹿的头骨有上百件。材料二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材料三发现的用火遗迹: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五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和其他用火遗迹。灰烬最厚的达6米。灰烬成堆成层分布,含有烧过的朴树籽、木炭、烧石、鹿角和各种动物骨骼。材料四发现的动物化石:周口店遗址第一地点出土的动物化石最多出土的食肉动物化石占绝对优势,有剑齿虎、棕熊、洞熊、西藏黑熊、中国鬣狗、狼、豺豹、猎豹等17种。还有非食肉动物如猴子、肿骨鹿、葛氏斑鹿的化石(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北京人使用过哪两种类型的工具?(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北京人制作的石

9、器有哪些类型?(3)根据材料一、材料三举出两种北京人可能吃的食物。(4)根据材料综合分析北京人是群居还是独居。并请说出你判断的理由。(5)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研究北京人的主要证据来源是什么?14、初一某班历史课堂:同学A发挥想象力,描述了“北京人”一天的生活。请你为他的描述寻找证据。能为描述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填写图号)能为描述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填写图号)能为描述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填写图号)参考答案1、 选择题123456789101112BBBDBCCDBCBB2、 材料分析题13. (1)骨器、石器。(2)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等。(3)朴树籽、鹿肉或其他动物的肉等。(4)群居。出土食肉动物化石占绝对优势说明北京人要面对凶猛的野兽的进攻,生活环境险恶;出土的骨器和石器说明北京人使用的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低下,个人独居很难生存,必须群居才能生存下去。(言之有理即可)(5)对历史遗迹的考古发现。14、(1)图一、图二(2)图四、图五 (3)图三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