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主运行机制视角看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衰落毕业.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97686 上传时间:2019-02-1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2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民主运行机制视角看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衰落毕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从民主运行机制视角看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衰落毕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从民主运行机制视角看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衰落毕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民主运行机制视角看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衰落毕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民主运行机制视角看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衰落毕业.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本科本科毕业论毕业论文文 学 院 历史文化学院 专 业 历史学 年 级 2009 级 姓 名 裴 杰 论文题目 从民主运行机制视角看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指导教师 王瑞红 职称 副教授 学号:20095161246 2013 年 5 月 15 日 信阳师范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姓 名性别学 号专 业年 级 裴杰女20095161246历史学2009 级 题 目 从民主运行机制视角看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选 题 意 义 及 主 要 内 容 选题意义: 学术意义:古代雅典民主制度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史学界关注,关于民主制度形成和 发展的研究成果令人瞩目,然而有关民主制度衰落的研究尚有待深入

2、。客观分析雅典民 主制度的主要特点和其衰落的原因,对于我们全面了解雅典民主制度有重要的意义。 现实意义:近代以来,古希腊的雅典民主制度备受一些西方学者的推崇和赞誉。黑 格尔曾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我们有教养的欧洲人心目中就会引起一种自然的 家园之感。”从文化寻根的角度来看,一些学者对古代雅典民主制度高度肯定的评价是 可以理解的,但他们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古代雅典民主和现代民主的区别,忽略了 古代雅典民主制度难以逾越的时代局限。 主要内容: 一、对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运行机制的主要特点加以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特点入手: 直接民主制、抽签任官制、主权在民原则、多数决定原则。二、分析古代雅典民主

3、政治 运行机制的弊端。三、通过希腊先贤对雅典民主运行机制的反思,以论证其局限性,从 而找出其衰落的原因。 思 路 及 方 法 本课题首先分析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运行机制的主要特点,从而明确古代雅典民主政 治运行机制的特点。然后通过材料搜集,分析这些特点的局限性。进而从古代雅典民主 政治运行机制本身的局限性找出其衰落的原因。采用的方法有史料分析法,归纳总结法, 史论结合法。 指 导 教 师 意 见 该同学选择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原因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 义。目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资料,文章的写作思路也较清晰,研究方法合理,开题报告 的内容较为充实,提纲结构符合逻辑。同意开题。 指导教

4、师签名: 年 月 日 学 院 意 见 学院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信阳师范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 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专业: 历史学 年级: 2009 级 题 目从民主运行机制视角看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学 号20095161246姓名 裴杰 指导教师王瑞红职称副教授 计划完成时间:2013 年 5 月 论文的进度计划: 2012 年 11 月初2012 年 12 月初:认真研读和分析搜集的资料,最终确定主题; 2012 年 12 月中旬2013 年 1 月:在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围绕已选定的主题,确 定文章的框架,完成开题报告; 2013 年 1 月2013 年 3 月:对大量资料

5、进行整理和分类并致力于初稿写作; 2013 年 3 月2013 年 5 月初:在指导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善和上交初稿; 2013 年 5 月中下旬:准备相关资料,通过学院的论文答辩。 已经完成的内容: 一、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运行机制的特点:直接民主制、抽签任官制、主权在民原 则、多数决定原则 二、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运行机制的局限:民主制度下实际的不自由、直接民主制 度缺乏对群体决策必要的约束机制、在多数决定原则下群众易受演说术左右、在 多数决定原则下容易出现集体的非理性、民主制度的主体具有狭隘性 三、古典学者对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运行机制的批判: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苏格 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古

6、代雅典民主政治运行机制的反思。 指导教师意见: 该同学对此选题研究着手较早,进展较快,较早的完成了初稿的撰写,并能 够根据教师对初稿的修改意见进一步修改。符合计划进度,同意其按照相应的进 度继续论文的写作。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备注: 目目 录录 摘 要1 Abstract 1 前 言2 一、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运行机制的特点2 (一)直接民主制2 (二)轮番而治3 (三)主权在民原则3 (四)多数决定原则4 二、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运行机制的局限性4 (一)民主政治的执行主体具有狭隘性5 (二)民主政治下实际的不自由5 (三)直接民主制缺乏对群体决策必要的约束机制6 (四)在多数决定原则下群

7、众易受演说术左右7 (五)在多数决定原则下容易出现集体的非理性8 三、古典学者对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运行机制的批判9 结 语.12 参考文献.13 从民主运行机制视角看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从民主运行机制视角看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学生姓名:裴杰 学号:20095161246 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专业 指导教师:王瑞红 职称:副教授 摘 要:在古希腊的文明中,雅典的民主政治备受瞩目与称赞。然而,古希腊的民 主政治经历了发展和繁荣,却最终走向了衰亡。本文试图从雅典民主政治的运行机制方 面并结合古典学者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反思来分析其衰落的原因。探究雅典民主政治衰亡 的原因,对我国今天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

8、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运行机制;反思 Abstract: Among the civilizations of ancient Athens,the Athenian democracy seems outstanding and is widely appreciated.However,ancient Athenian democracy saw its own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finally fading away.It is of great meaning for the current democracy construct

9、ion of our country to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 collapsing of ancient Athenian democracy.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reasons by picking out the shortcomings of this regulation,combined with some ancient scholars thought into it. Keywords: Classical Athens;Democratic policies;Working system;

10、Profound thought 前言前言 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或者一种国家形态,最早是起源于希腊的,而在古希腊的 民主制度中,雅典的民主政治在思想上、制度上和实践上都达到了那个时代的最高水 平。但当我们理性地考察这段历史时遗憾地发现,它在百年之后迅速走向了衰亡,这 值得我们深思。 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衰亡的原因,人们已经多有论及,但是从民主运行机制角度分 析还不多见。有关雅典民主政治衰亡的原因,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人们多从雅典 民主政治存在的条件入手,进而说明当这些条件发生不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变化后, 雅典民主政治不可避免地衰亡了。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的条件主要有:小国寡民的城邦 制度;雅典城邦式

11、发达的工商业经济为雅典的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证;希波 战争中雅典建立起的海上同盟,是雅典实现民主政治的重要保证。伯罗奔尼撒战争后, 希腊城邦制度出现了危机,城邦独立自主的社会秩序被城邦之间的混战代替。此时, 社会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加剧了阶级斗争。原有兵制被雇佣兵制取代,削弱了公 民对城邦的责任心和依赖感。所有这些变化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亡。从民主运行 机制角度分析雅典民主政治衰亡原因的研究成果虽不多见,但也有一些有益的探索。 从雅典民主运行机制角度分析,其缺点主要有:享有民主权利的主体具有限制性和狭 隘性;直接民主制具有一定的弊端;雅典民主运行机制具有局限性及其选举制度具有 不健全

12、性和落后性;理念上的法律体系与实践中的法治存在矛盾等。本文对这方面的 成果有所借鉴。 雅典民主政治的起点是公元前 6 世纪初的梭伦改革,此后经克利斯提尼改革基本 确立,到伯里克利时代得以大放异彩,达于颠峰。本文即以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政治 为基本模式和历史原型,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利弊、古典学者对雅典民主政治的 的反思做简略分析进而找出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原因。 一、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运行机制的特点一、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运行机制的特点 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 等权利。这种观念体现在雅典民主政治中。本文首先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作出解释, 以利于对雅典民主

13、政治的理解,进而对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原因做出公允的评价。 (一)直接民主制(一)直接民主制 古代雅典民主制度区别于现代民主制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实行直接民主制。所 谓直接民主制,指的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身份重合,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直接管 理自己的事务,而不是通过中介或代表”1。在雅典,凡是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 权利,并通过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 民大会。它是每个成年男子均可参加的大会。作为最高的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其职 权包括选举和评审政府官员、制定和修改法律、决定财政收入与开支、决定宣战与媾 和、缔结或解除盟约等。同时在公民大会上,不存在任何形式

14、上或实际上的权力机关。 国家一切机构和官吏,如五百人会议、贵族会议、公众法庭、十将军委员会以及执政 官等,全都隶属于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召开 3 至 4 次,在会上,公民对城邦大事 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采取举手或投票的方式,并按少数服从多数 的原则做出决议。决议一旦形成就不能随意更改。即公民大会的决议是“最高的裁断, 具有最高的权威”2。 (二)轮番而治(二)轮番而治 一般而言,官吏的产生有世袭、任命、选举等方式。雅典人认为, “同等的人交互 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这才合乎正义”3。伯里克利曾说, “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 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

15、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 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4。在雅典除了 将军和司库官之外,所有官吏均从年满 30 岁的公民中抽签选出。同时,除十将军外, 所有军政官吏任期都是一年,不得连选连任,是为短任期制。除将军外,任何人不能 同时担任两个职务,并且不能连任同一职务。亚里士多德认为,每年六个雅典公民中 就有一人可能担任某种官职。同时,为了保证家庭贫困的公民能够参政,伯里克利还 打破雅典公民担任公职无报酬的传统,实行公职津贴制,即包括陪审员、五百人会议 议员和执政官在内的政府官员在执行公务时给予膳食费。再后来发展到参加公民大会 也可以领取津贴,甚至入场观看城邦组织的

16、戏剧表演也可以领取戏剧津贴。 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自由主义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8 年版,第 200 页。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3 年版,第 199 页。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3 年版,第 167 页。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 年以前的世界,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年版, 第 209 页。 (三)主权在民原则(三)主权在民原则 主权在民原则是雅典民主制度的本质特征。两千多年前,雅典的首席将军伯里克 利,在一次悼念阵亡将士的葬礼演说中,怀着强烈的自豪感,热情讴歌其母邦雅典创 立和实施的民主制度

17、。伯里克利自豪地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 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 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 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 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我们彼 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的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在公 共事务上,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深使我们心悦诚服。 ”5政权掌握在全体 公民手中是对“主权在民”的明确表述,而公民大会对国家事务拥有最高的决策权则 是“主权在

18、民”的集中表现。公民大会的决策不以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而 由参加公民大会的公民群体的意志所左右,实际上表明了城邦的最高权力掌握在公民 手中。同时, “主权在民”原则不仅体现在公民的决策权上,而且体现在公民的管理权 上。抽签任官制就是公民拥有管理权的体现。 (四)多数决定原则(四)多数决定原则 雅典民主制度的多数决定原则体现在公众法庭和陶片放逐法上。公众法庭作为最 高审判机关,裁定所有大小案件,由 6000 名陪审员断案;陶片放逐法则是在公民大会 上,公民将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刻在陶片上,进行无记名投票。得票超过到 会人数的半数者,即被驱逐出国境。在此期间,被放逐者的公民权和财产得

19、以保留。 另外,雅典的所有官吏在任职期满以后,都要由专人对其在职期间的活动和账目(包 括家庭收入和财产)进行审查。如果发现官吏有贪污或受贿嫌疑,就将其送交法庭裁 决,由法庭判决他是否有罪。 在雅典民主政治下,公民通过公众法庭和陶片放逐法,监督政府官员,防止贵族 和官员享有特权,维护多数公民的利益。 以上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和基本内容。从中可以看出民主与平等的观念已 深入雅典人心。古代的雅典民主政治是最直接和原始的民主政治,是“主权在民”原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97 年版,第 127 页。 则的最直接的体现。这是民主社会的原则,体现了古代雅典人的政治智慧,但

20、也集中 体现了原始民主制度的弊端。 二、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运行机制的局限性二、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运行机制的局限性 雅典民主政治在希腊大约盛行了两个世纪,最终被马其顿的军事霸权所取代。雅 典民主政治所表现出来的“民主”并不是超阶级的民主,而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这 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阶级实质,也是其局限性的重要表现之一。通过对雅典民主政治特 点的的分析可以看出雅典民主政治还有其他方面的局限性,下文将对其进行解析。 (一)民主政治的执行主体具有狭隘性(一)民主政治的执行主体具有狭隘性 “在民主统治的国家里,公民范围除了暂住居民和证明不能照顾他们自己的人们 以外,应当包括一切服从法律的人们。”6但是古希腊民

21、主主体却具有狭隘性,体现在 它的排外和封闭上。在城邦内部,能够享受民主权利只是小部分成年男性公民,而妇 女和长期居住的外邦人被排除在外,更不要说那些处境悲惨的奴隶了。其次,古希腊 城邦民主对外也具有排他性。在古希腊人眼中,民主只存在于同一城邦的成员之中。 至于那些非希腊人,自然就更不在考虑范围之内。这种民主的封闭性和排外性给古希 腊带来的影响是全面和深刻的:它在希腊公民和其他居民之间设立了坚深的界限,由 于公民集团人数少,其内部的分化会变得很刺目,任何利益与权力的冲突都会造成较 大的社会震荡。公民内部的对立往往没有缓冲余地,内部的党争动辄采取极端的形式。 各城邦过分的独立精神和自我封闭,使希腊

22、世界难以实现统一。于是,各城邦之间便 发生无尽无休的纠纷与争战。这对城邦生活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内耗。 (二)民主政治下实际的不自由(二)民主政治下实际的不自由 雅典的公民以政治为本,家庭、财富、亲朋、各社会团体,皆居其下。 “一个雅典 公民是不会因为照顾自己的家务而忽视国家的,即使是那些忙于业务的人也都具有极 其鲜明的政治观念,只有我们才把那些不关心公共事务的人不仅看作是无害的人,而 且看作是无用的人。”7 梭伦立法改革甚至规定不关心政治的人将丧失公民权。他曾 制定一项特别法令,规定任何公民“当发生内争之时,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失去公民 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

23、年版,第 85 页。 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盛葵阳、崔妙因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2页。 权利”8。伯里克利说过:“不参与公共事务的人,有人称其为心情平和的人,我们雅 典人称其为废物。它毋需公民拥有多少政治才能,关键是每个公民都应本着一切从城 邦出发,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此,伯里克利给担负城邦公职者发放公职津贴, 从经济上保证公民对城邦政治的直接参与。这其实是变相地剥夺了个人处理其私事务 的自由权,造成了事实上的不自由。另外,在抽签任官制下,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兴 趣和特长自由选择公职,这无疑是剥夺了人们的自由择业权。在雅典,“个人实际上不 受保护,并且任由集体摆布。那种民主随

24、时都在怀疑个人,它对杰出的个人尤为猜疑, 对个人的评价反复无常,对个人的迫害冷酷无情。因为它不允许一个公民比其他公民 更优秀,在这种制度下,个人的地位总是危在旦夕,一夜之间可能从最高自由堕入苛 酷的奴隶状态。”9 (三)直接民主制缺乏对群体决策必要的约束机制(三)直接民主制缺乏对群体决策必要的约束机制 在雅典,公民大会至高无上,群众的决策权几乎不受什么限制。民众完全可以按 照自己的想法投票,即使结果证明这是一次错误的表决,他们也不会受到任何惩罚, 因为直接民主制下根本不存在对公民大会的制约机制。这种政治状况不可避免地助长 了草率行事的风气。 柏拉图认为,“民众意志高于法律”使民主制让人难以忍受

25、:在与其他政体相比 较的时候,多数人统治的政体在所有方面都是软弱的,无论是在好的方面还是在坏的 方面,它都无法有所作为。因为在这种形式中,政府的权力按小份额分给许多人,因 此在所有有法律的政体中,民主政体是最不好的;而在所有没有法律的政体中,民主 政体是最好的;如果所有政体都毫无限制,那么民主政体的生活是最值得向往的;但 如果所有的政体都秩序井然,那民主政体就是最难以忍受的。10他的观点虽然不无偏颇, 但不能否认,直接民主有时倾向于无政府主义。这一点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后期表现较 为明显。伯里克利去世后,雅典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能够使民众信服的领导核心, 不同派别的政治斗争分化了公民集体,个人利益

26、开始超越国家利益成为主流的价值观 念。众所周知,直接民主之所以能够通过讨论达成共识,一个重要前提是公民以国家 利益为重;而当公民越来越多地考虑个人利益时,民主也就容易成为无政府主义的代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日知、力野译,商务印书馆,1978 年版,第 12 页。 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32页。 柏拉图:政治家:论君主的技艺,黄克剑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 年版,第 109 页。 名词。 约束机制的缺乏也助长雅典民众养成推卸责任的习惯。如果公民大会的决策获得 成功,荣誉在他们;反之他们就把责任推到建议者或行为者身上,控告他们误导民众 或没有按

27、计划行事。修昔底德对群众的这种心态有深刻的认识,字里行间多次暗示他 的不满。比如伯罗奔尼撒人第二次入侵阿提卡后,雅典人都把矛头指向伯里克利,认 为他该对他们所遭遇的一切不幸负责。修昔底德笔下的伯里克利直言不讳:“你们攻 击我,因为我曾主张战争;但同时你们也是在攻击你们自己,因为是你们表决赞成战 争。”11当西西里远征失败的消息传到雅典后,“他们转而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 好像他们自己没有表决赞成似的,他们也恼恨那些曾经用各种占卜形式鼓动他们相信 西西里远征定会成功的先知和预言家们”12。 (四)在多数决定原则下群众易受演说术左右(四)在多数决定原则下群众易受演说术左右 演说术大约兴起于公元

28、前 5 世纪后半叶,是伯里克利之后雅典政治家左右政治的 一个重要工具。伯里克利凭借其个人魅力和政治远见,能够引导民众理智决策,使城 邦政治处于有条不紊的状态,他的领导才能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在他之后, 以演说术蛊惑民众、为自己赢得政治资本的政治家逐渐成为政坛主角。这些人往往具 有较高的修辞技能和表达能力,因此他们的演说极具感染力和煽动性。 在一个缺少任何现代化通讯手段的社会里,口头交流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所以演说作为政治家和群众沟通的一种手段,确实能够促进政治的公开和民主化,特 别是当演说者是一个有见地、充满爱国热情的政治家时,他的演说无疑有助于公民的 正确决策。伯利克里就曾多次

29、利用演说解释自己的政策、鼓舞士气,他的“葬礼演说” 更是盛赞雅典民主制的千古绝唱。但演说作为一种修辞艺术,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为 了获取群众的支持,演说者往往极尽取悦听众之能事。在高尔吉阿斯中,苏格拉 底同高尔吉阿斯讨论究竟是专门知识还是说服技术对公民决策起决定性作用,高尔吉 阿斯肯定后者,于是苏格拉底指出:“公众演说并不在于是否了解事实真相,而在于 找到一种说服技术,以使他能够给无知的人留下他比专家还知道得多的印象。”13这段 对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雅典的现实。当演说者处心积虑地讨听众欢心时,其演说中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97 年版,第 259 页。 修昔底德

30、: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97 年版,第 445 页。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 年版,第 455459 页。 肯定不可避免地夹杂很多与事实无关甚至违背事实的信息,听众需要在相当短的时间 内从众多信息中分离出事实真相, 如果他们为演说家的情绪和修辞的力量所左右,而 恰好这位演说家的立场与城邦利益相悖,那么他们的决策就可能出现失误。西西里远 征是演说左右决策的典型事例。虽然不能以成败判断决策正确与否,但这次远征确实 是一次军事冒险。从修昔底德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亚西比德的演说对远征议案的通过起 了多大的作用:“演说使大部分人丧失了判断力,人们完全沉浸

31、在他描绘的美好图景 中,几乎每个人都对远征充满了热情:年老一点的人认为他们将征服那些地方,起码 不会失败;年轻人希望看看远地的风光和获取一些经验;普通民众和士兵希望得到一 份永久的薪给工作。面对大多数人这种过度的热忱,那些实际上反对远征的人都不敢 做声,因为他们害怕如果自己提出反对意见,其他人会认为他不爱国。”14 对于公民受演说左右的状况,公元前54世纪的史家和修辞家几乎都表示出忧虑。 修昔底德借克里昂之口,批评民众只根据演说的好坏来估计事情的可能性,而不是根 据亲眼所见的事实:“你们是悦耳言辞的俘虏,就像是坐在演说家脚下的听众,而不 像一个讨论国事的议会。”15 (五)在多数决定原则下容易

32、出现集体的非理性(五)在多数决定原则下容易出现集体的非理性 雅典民主政治在制度上是不完善的,显示出古朴粗放的特征,公民的政治素质也 远未成熟,常常显现出非理性的一面,缺乏宽容的精神。在感情的驱使下,人们有时 会陷入不理智状态,这是人的本性使然。因此在任何政体下,决策人都可能陷入感情 用事的泥淖。而集体的感情用事,特别是集体的癫狂往往较之个人感情用事的破坏力 更大,所以民主制同样应该警惕集体的非理性。在雅典民主制存在期间,集体感情用 事确实对公民大会的正确决策构成了威胁。这里举一例为证。在伯罗奔尼撒战争过程 中,雅典在镇压了同盟城邦米提林暴动后,雅典人在愤怒驱使下,决定把米提林全体 成年男子处以

33、死刑,把妇女和未成年人变为奴隶。后来,当人们冷静下来后,对这个 决定感到震惊,于是重新召开公民大会讨论对米提林的解决办法。克里昂是当时在公 民中最有影响力的人,强烈建议大家坚持先前的决定。而另一位发言者戴奥多都斯则 提醒民众,他们是在卤莽和愤怒的情况下做出先前的决定的,因此请求他们慎重考虑。 最后人们接受了戴奥多都斯的建议,米提林人躲过了灭顶之灾。由这个事例可以看出,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97 年版,第 420 页。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97 年版,第 336 页。 在雅典民主政治中,在多数决定原则下,容易出现集体的非理性。这

34、种非理性,极容 易导致公民大会做出错误的决定。 群众的感情用事也体现在对待政治家尤其是将军的态度上。官员们为民众公仆, 其权力来自人民,其职责是不折不扣地执行大会决议。民众可将你捧上云霄,赋予你 英雄般的荣耀和令人嫉羡的权位,也能随时让你跌落凡尘,沦为阶下囚乃至冤死鬼。 将军本是在公民大会上由民众自己选出来的,是他们较为满意和信任的人物。但此时 的满意和信任只针对过去的表现而言,如果将军希望自己头上荣誉的光环能够保持长 久,那么他不仅要忠实履行公民大会的决定,还必须争取做常胜将军,因为在雅典人 看来,凡是不成功的即是不合法的,因此军事上的失败往往会使将军背上背叛的罪名, 成为法庭上被控告的对象

35、。公元前424年,在征得雅典人同意后,将军默许了西西里各 邦缔结的和平条约,因为除此之外他们没有更好的选择。但回国后,雅典人却认为他 们由于接受贿赂而放弃了攻占西西里的努力,因此将两名将军放逐,对第三名处以罚 款。16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前车之鉴,公元前413年,当雅典军队在叙拉古遭到重创后, 由于没有公民大会的命令,尼西阿斯拒绝撤兵,因此错过了撤退的最佳时机。17这虽然 与尼西阿斯保守的个性有关,却也体现出公民大会对待失败将领的残酷,他们一般不 关心失败的原因而只注重结果。许多意外的成功使公民大会产生了侥幸心理,认为凡 是他们所希望的,他们就能得到。如果事实证明他们的想法行不通,将军或提建议的

36、政治家就成了替罪羊。越是功勋卓著的将领,承受的压力越大。地米斯托克利曾是公 元前5世纪初期的雅典政坛的风云人物,民主派领袖和萨拉米斯海战的英雄,却遭到放 逐。伯里克利是雅典民主制度下最成功的政治家。他既能说服民众按自己的正确意见 办事,又不让民众觉得他过分专横,危害民主制度,但是他的妻子和好友被控渎神,本 人也因涉嫌受贿而接受议事会调查。雅典人把战争期间的大瘟疫归咎于其政策失误, 剥夺其军权并罚巨款。 对于政治家,雅典人的心态是矛盾的。他们一方面需要政治家的领导,另一方面 又对政治家心存疑虑,惟恐政治家利用手中的权力背叛雅典民众。 三、古典学者对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运行机制的批判三、古典学者对古代

37、雅典民主政治运行机制的批判 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记录了叙拉古民主党领袖雅典那哥拉斯讲的这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97 年版,第 465 页。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97 年版,第 548 页。 样一段话:“有人说,民主政治不是一个贤明的制度,也不是一个公平的制度,有钱 的人就是最好的统治者。但是我说,首先民主政治的意义是代表全体的人民, 而贵族 政治只是代表人民中的一部分人;其次,虽然富者善于寻找金钱,但是最好的顾问是 贤明的人,多数人最善于听取各种不同的辩论,然后从中作出判断来。 ”18雅典既不存 在正式的民主宣言,也没有

38、宪法。可以这么说,雅典的民主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和制度 的实践中,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民主理论。所以相对于共和主义,雅典民主缺乏制度 和法制的支持,因此会导致领袖和人民的腐败。要系统全面地理解雅典的民主思想, 我们可以从希腊精英们深刻的反民主思想中寻找思考的灵感,没有民主就没有希腊反 民主的理论,尽管不同时期的反民主思潮源于不同层面,但大多数古希腊思想家都认 为那些有能力获取财富或者出身豪门的贵族阶层比其他人更有能力成为好的公民,也 更可能做出明智的政治决定。 虽然修昔底德在他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没有直接说明民主是一个不好的东 西,但他将雅典的失败归罪于伯里克利死后个人领导的无能和雅典民主统治所造成

39、的 错误政策。他认为正确的政策是由好的领袖制定的,而极容易被煽动起来的民众情绪 只会将国家引向灾难。 “虽然雅典名义上是民主政治,但事实上权力是在第一公民 手中。而每个人都想居于首要的地位,所以他们采取笼络群众的手段,结果使他 们丧失了对公共事务的实际领导权。在一个统治着帝国的大城市中,这样的政策自然 会引起许多错误”19。虽然修昔底德不一定反对民主制度,但他肯定是对雅典的民主政 治所带来的灾难而感到失望和惊恐。 自从亚历山大统一希腊,希腊诸诚邦丧失自治权力以后,对于雅典及其民主制度 的攻击日渐增长,这其中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雅典民主制度的谴责和批判最为系 统也最为深刻。这种哲学批判思想起码

40、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由于苏格拉底没有留给 我们任何文字,所以大多数学者都从柏拉图早期的对话录中寻觅苏格拉底的思想。虽 然在这些对话录中苏格拉底对民主的态度非常复杂,很难简单地将它归纳为反对民主 或赞同民主,但是我们仍然不难从中找寻到苏格拉底对于民主的很多置疑和批判。 “苏格拉底讥笑以自己的决定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等的雅典平民的万能;有一次, 他在讲到马匹不足时建议把这个问题提交人民大会,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 ”20 苏格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97 年版,第 256 页。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97 年版,第 65 页。 柏拉图:

41、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 年版,第 85 页。 拉底对民主制的抨击并不是说要用某一其他的政治形式强行代替民主制,而是说民主 制必须完善起统治艺术,由内行来治理。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了对民主制的挚爱,他 在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度过了一生,在战争中为雅典而战,至死服从雅典的法律,可以 说他是天生的民主派。苏格拉底通过学生柏拉图、学生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对后世产 生了极其深远地影响。 柏拉图对雅典民主制度的批判集中体现在他的两本对话录理想国和法律篇 里面。鉴于雅典民主制存在的弊病,特别是其令人无法原谅地处死了苏格拉底, 柏拉 图并不赞成实行民主制。柏拉图主张贤能政治,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

42、的“人治” 。他的 “理想国”是实行少数贤德才智之士当权的贵族政制;国王应该由哲学家来担任,只 有聪明正直的哲学家才有资格作国王。他的这种观点有点像今天的精英民主理论,即 应由少数精英人士实行民主,而不是由大多数民众实施统治。在理想国中,柏拉 图耗费大量笔墨对民主进行了猛烈地攻击,他认为寡头制用财富作为衡量优劣的唯一 标准,这势必导致穷人和富人间的战争,当穷人取得胜利之后,柏拉图说:“党争结 果,如果平民取得胜利,把敌党一些人处死,一些人流放国外,其余的公民都有同等 的公民权及做官的机会官职通常抽签决定。一个民主制度,我想就是这样产生的。 ” 在民主制度下,没有人再尊重权威,每一个人都为了自己

43、,没有人再顾及别人的安 危,任何人都可能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并做出重要的决定,这样一来,所有以前的规范 都不复存在,整个社会陷人一种极端的无政府状态, “这些以及类似的特点就是民主 制度的特征。这看来是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梢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 不加区别地把一切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21。法律篇是柏拉图 所有对话录中最长的一篇,其中的很多论点是建立在对于雅典的批判的基础之上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农民是更好的公民,因为他们对从事政治生活一向很冷淡。亚里 士多德在他的名著政治学中这样写到:“由于没有多少财产,他们没有什么闲暇, 因而不能经常出席公民大会,为了获取生活必需品他们

44、终日操劳,并且不觊觎他人的 财物。生活劳作对他们来说是舒心的,所以他们不关心政治和官场,做官之类的事情 并不能带来显著的收获。民众喜爱切实的收益重于名誉和地位。 ”22 他认为一个由农民 组成的国家要远远优于由城市居民组成的国家。与此同时,亚里士多德又坚信幸福和 智慧只能从思考中获得,而思考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理想社会的公民应该是有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 年版,第 331 页。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3 年版,第 112 页。 一定物质基础的。乍听起来,这两种看法似乎是矛盾的,但实际上前一种想法只是他 迫于现实的妥协。他深知在雅典

45、现存的民主制度里面,与其任由那些拥有一定财产的 城市居民思考国家大事并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还不如寄希望他们和农民一样远离政治 事务,只去关心他们各自的生计。国家只需要由少数聪明的贤人来管理就是最理想的 了。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是以人天生的不平等为基石的。他们力图回答这样一 个问题:人生来在智力、道德上是那么的不平等,却为什么要分配给他们相等的政治 权利呢?他们认为:“公民不可能一切都是平等的。 ”雅典的民主制度从根本上违背了 人类社会内在的、自然的金字塔结构,因此它造成社会的不正义,并扭曲了个人和社 会之间的关系,从而无法维持一个国家持久的稳定和秩序。另外,他们认为雅典的民 主制度是以阶

46、级为基础的,是一种穷人对富人的暴政,它依靠的是人的热情和幻想, 而不是冷静的法律和人的智慧。雅典民众在政治生活中的狂热使得他们很容易丧失理 性,进而做出草率的、不合理的政治决策。 结语结语 在我们今天看来,尽管雅典的直接民主制度有许多现代民主所无法比拟的长处, 但是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雅典的公民大会在设计上也是不可接受的,因为这种 集会被党派所支配。而且雅典人虽然强调公民的参与权,但却客观上容忍性别歧视与 奴隶制,古雅典一部分特权男性公民享有的直接民主恰好是建立在大体制的不民主的 基础上的,奴隶的存在及对妇女的排除成为男性公民建立直接民主政府的必要条件。 民主允诺言论自由,但却不在公私之间

47、划出一条界限,个人并不能享受免受政治干预 的合法的私人空间。只要公民大会授权通过,国家可以干预任何私人行为。可以说民 主的最大危险就来自于这种公共权力的无限性,为了削弱这种权威,就必须给公共权力 一个明确和固定的界限,并为私人生活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民主必须被 限定在“公共领域”,以不侵犯私人生活自由为限度。 古代雅典的民主确实比我们今天任何民主国家的民主程度都高的多,但我们也应 看到它的另外一面。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固然是由于外部条件的变化,但是其运行体 制本身的缺陷也是导致其衰落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自由主义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48、 1998:47-48.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7-28. 3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 年以前的世界M.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上 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45-48. 4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M.谢德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8-20. 5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M.盛葵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2-13. 6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M.日知,力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34-36. 7乔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东方出版社,1993:77-78. 8柏拉图.政治家:论君主的技艺M.黄克剑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4:57-59. 9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李柏光,林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3-24. 10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5-17. 11顾准.顾准文集C.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37-38. 12赛格尔耶夫.古希腊史M.缪朗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43-48. 13陈德正.古雅典民主政治特点浅析J.滨州教育学院报,1999,(09):35. 14禹露,郑进粘.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及利与弊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