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箴分家文书解析投中没国社会经济史研究.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12538 上传时间:2019-02-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宝箴分家文书解析投中没国社会经济史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陈宝箴分家文书解析投中没国社会经济史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陈宝箴分家文书解析投中没国社会经济史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陈宝箴分家文书解析投中没国社会经济史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宝箴分家文书解析投中没国社会经济史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陈宝箴家族分家文书解析 刘经富(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330031)内容提要:清嘉庆年间,陈宝箴祖父四兄弟分家析产。保存下来的关书,是陈宝箴家族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献。陈家分家析产后,并没有出现多个中心、各奔前程的现象,整个家族仍然围绕家族整体利益运转,可谓分而不散。陈家以此为契机,进入了持续稳定发展的阶段,呈现出新的面貌。最大的成果,是耕读门风的确立与传承,陈氏家族遂从客家棚民一跃而成为中国近世著名的文化世家之一。关书中关于子弟参加科举考试经费支持、物质奖励的条款,就成为这份文献最有价值的内容。耕读传家,累世书香,是这个家族留给后人的巨大精神财富。关键词:陈宝箴家族 分家析产 成果

2、影响 中图分类号K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陈宝箴祖父四兄弟分家析产,抄写四份分关(明清以来民间称分家文书为分关、关书、阄书)。幸运的是,当年陈家四房各执一份的分关,其中一房的保存下来,为我们了解、分析陈宝箴家族这次分家的过程和分家以后的发展提供了珍贵史料。这本分关高21公分,宽14公分,封面题“分关”二字。共50页,每页9行,每行约23、24字,小楷抄写,共计九千八百多字。内容可分为四部分:一、序言;二、公共经费的管理、支出;三、各房拈阄所分得田山、屋场细目;四、凭中人、鉴证人名录。一、分家缘起清雍正十一年(1733)左右,陈宝箴的曾祖陈鲲池从福建上杭

3、县来苏里中都乡迁徙江西南昌府义宁州(今修水县)安乡护仙坑,为陈家迁义宁始祖。陈鲲池生子四:克绳、克调、克藻、克修。六十年后,陈鲲池挈家再迁到与护仙坑邻近的泰乡竹塅村(下称竹塅陈家)。乾隆六十年(1795),陈鲲池去世。嘉庆十年(1805),竹塅陈家开始分灶吃饭。嘉庆十五年,陈鲲池夫人何氏去世。二十三年(1818),竹塅陈家正式分家析产,聘请义宁州客家陈姓第一个获得科举功名的长辈陈光祖(嘉庆九年岁贡生)主持并书写分关。时长房陈克绳(陈宝箴祖父)59岁,有子4、媳4,孙7、孙女5。二房陈克调54岁,有子2、媳1,孙2。三房陈克藻48岁,有子4、媳1,孙1。幼房陈克修43岁,有子4、媳1。从人口统计

4、来看,四房人口已达50人左右,且各房中又产生了小家庭,分家析产势在必行中国传统家族有一个源远流长的“五世同堂”情结,但实际操作却很困难。父母健在时可以勉强维持。父母双亡后,即使兄弟希望同居共财,也难以长久。虽然宋朝时期官府曾大力旌表聚族而居的大家庭,但这种理想化了的大家庭毕竟是少数。到明朝时期,分家析产在民间已经普遍,流传着“树大分桠,儿大分家”的说法,形成了分家有如江河的分流和树木的分枝一样,是极为平常、天经地义的观念。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出发,为便于管理、促进发展,大家庭的分家析产迟早会提上议事日程。 【基金項目】本文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陈寅恪家族史研究”(编号JD1005

5、)成果之一。为了使读者深入了解竹塅陈家的早期发展史和这次分家的背景,兹将分关序言全文照录:窃惟九世同居,张公之忍字可法;七百共食,义门之家范堪追。第源远者流长,分疏而有九派;根深者叶茂,发生而长万枝。瞻水木之同情,知产业之一理。我宗长鲲池老先生,当其少也,芸窗苦读,艰于一遇而后务沾涂;及其壮焉,阛阓经营,积余金而乃置阡陌。德配何老大人,凛四德之箴,勤操内政;遵三从之训,佐振家声。晚有贤嗣:伯曰克绳,步圜桥而无愧大学;仲曰克调,屈黉宫亦有造小子;叔曰克藻,丕绍箕裘;季曰克修,终恢弓冶。是伯也仲也叔也季也,诵诗慕吹埙吹篪之乐,居家尽则友则恭之义。此皆宗长之遗泽,罔非德配之芳型。纵事事完备,未必度越

6、乎尘寰;而陈陈相因,何难几及于贯朽。居恒相嘱,每谓和气致祥;贤裔夙铭,谁敢遗言是背。特迩来生齿日繁,遂至于度支日广,思夫合而易入于奢,或者分而可从乎俭。岁当乙丑,暂析烟爨分家,而未分产;今値戊寅,合同商议分产,而定分租。敦延族戚,将田山高低品搭,屋宇新旧均匀。祷告祖宗,矢公而更矢慎;凭阄拈定,式好而戒毋尤。帷花萼相辉,房房光大先业;棠棣竞秀,人人垂裕后昆。爰书巅末,以纪其盛。分关四本,交挂合同,各执一本,永远为据。时嘉庆二十三年岁次戊寅阳春月日吉旦岁进士候选儒学愚叔七十老人光祖谨撰关书,四本一样,每本计二拾伍帙明清时期分家文书大都在相当于“序言”的开篇部分讲一通上代艰苦创业的历程,教诫子孙要敬

7、宗友爱,分家不分心,不可见利忘义,让财产利益冲淡了骨肉亲情。这篇序言也是如此,先叙述分家析产缘由,对陈氏子弟予以勉励,文辞畅顺,简明扼要。从“岁当乙丑,暂析烟爨分家”一句,可知竹塅陈家在嘉庆十年创业人陈鲲池去世之前,一直是同劳作、共甘苦,吃“大锅饭”,显示出传统家族具有的集体主义性质。二、分家时的资产总量估算1、田租:共计617石(担),分家时分四股,每股以120石为准,在此基础上略为浮动。其中长房陈克绳分得170石(补50石劬劳费)。二房陈克调分得144石(补助24石)。三房陈克藻分得120石。幼房陈克修分得127石(补助7石)。另有族产田租56石,茶油租40觔,山租钱3200文(分关中租谷

8、计量单位用石、斗、升,觔,与当地通行的习俗相符)。2、屋场:竹塅祖屋凤竹堂及护仙坑祖屋崇福堂四股平分,二房陈克调、三房陈克藻愿意另行建屋,让出自己的一股给长房陈克绳与幼房陈克修。长房、幼房补偿二房、三房建房款。庄屋十所,九所用来分产,一所用来做家族学堂。 3、山场、熟土:山场按茶山、柴山两大类搭配平分;熟土按菜园、薯土以及其他经济作物土三大类搭配平分。因地形、位置犬牙交错,难以将四股具体数据细列。由于对分关中记载的稻田、熟土、山场、屋宇逐一进行复原统计颇为困难,加上古今币制、计量单位的差异,很难准确地估算出竹塅陈家分家时经济总量达到了什么程度。如果以“收租一千石以上为大地主,一百石以上、一千石

9、以下为中等地主,一百石以下为小地主”为标准,则竹塅陈家分家时为中等地主水平,分家后每房为小地主水平。但客家人多居住在山区,山多田少。如果以陈家拥有的山林面积来补充稻田的不足,其分家时全部资产应接近于大地主水平,分家后每房接近中等地主水平。从分关详细记载的田土、山场坐落地点来看,有些田土、山场与竹塅相距十几里远,来去要翻山越岭,可见陈家的土地山林范围很广。或者将石数折合成田亩,按每亩平均出产三石计算,竹塅陈家分家时约共有224亩稻田,分家后每房平均56亩。在修水这样处在万山之中的地区,拥有50亩稻田以上的人家已是一个不小的地主了。1951年修水土改时,拥有30亩左右的人家一般都划为地主成份。陈家

10、有两户即划为地主,长房陈克绳的后人陈清恪(实为陈宝箴次子陈三畏的管家),幼房陈克修的后人陈文恪。在分关的各项条款中,多次提到田山屋场的契据。这是关于全族资产合法性的重要凭证,一直由长房陈克绳保管。陈克绳去世前一年(道光二十年1840),将全族产业印契分散给四房子弟收藏。规定:“各契不得遗失损坏典当过押,每年清明各房所领印契务要带齐,当众查阅。倘兄弟要看或要批载等事,不得执掯。倘别人有事要看,必须兄弟同场,面付以免怨悔书三张,付各房收执一纸为据。”字里行间透露出过去民间对契约管理的慎重、严格,也反映出族众对于契据凭证这项公共资源的共享、制衡心理。 三、公共经费的管理、支出明清时期民间分家,一般都

11、会在分关上首先载明众存资产和公共支出的项目、定额,竹塅陈家也不例外。但客家人家族似乎更注重祖堂、祖墓的公共维护和子弟科举的成功,深刻地反映出家族制度时代敬祖收族和耕读传家的治家理念。这部分条款是这份分关最有价值的内容,特此摘录部分原文,并加按语解释。原文:谨将众存田山租息议定,公消规则于后(田山具体地名、租息数额从略):共实存众谷叁拾五石七斗四升,租钱乙千六百文,茶油租卄斤。公收公用,四房轮流办理,每房经管一年。立公簿四本,三面一样注明。于冬至日将进出数目三面算明,上手交下手。各房务择公平诚实之人,方许经理。以公济公,不得藉公肥己。倘有不遵家规、不习正业者,永远不得经管。按:上述条款贯穿着集体

12、主义的原则。在平分家业、财产之前,先确定族产祭田(共有经济成分)的提留,留足公共事业的支出费用,公收公用,以公济公。并严格规定只有诚信可靠的子弟,才有管理公产的资格。原文:上杭县来苏里中都林坊,共有田租壹拾八觔,每觔三斗,可卖钱五六七百不等。又存香火堂三间,菜地六块。又有上代祖坟,开列土名于后(略)。原籍田租十八觔,永为祖堂、祖坟祭祀消用。但虽有伯叔兄弟代祭,我等嫡裔均皆外出,若不及时省理,难保无人侵占。自后议定每十年回省一届,四房子孙,二房共归一届。各房佥派一人,务要依期归里省墓,不得推委迟延。所有往来盘费,每届二人众共付钱四十千文。按:上述条款涉及竹塅陈家原籍福建上杭县祖堂、祖坟的管理、祭

13、扫,反映了客家人浓烈的木本水源、慎终追远的家族传统。分关中“每十年回省一届”的规定实行了很多年,一直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仍由长房派陈三垣、二房派陈观伍前往上杭。光绪二十六年(1900)陈宝箴去世后,竹塅陈家逐渐式微,再无力量前往上杭办理祖堂、祖坟维护事宜。原文:清明冬至祭扫祖坟,鸡一只约三斤,鱼二只,干则一斤,鲜则二斤,硝一斤,香纸油烛火千,照坟备用松边。子孙登坟拜祖者,每人肉六两,酒半瓶,米半升,盐乙两,油乙两,清明米粿米一斗。其老而不能登坟者,亦准与席。其有年登六十者,胙肉乙斤,七十者二斤,八十者三斤,九十者五斤,百岁者十斤,俱于冬至日分发。按:上述条款折射出我国古代独有的人伦主义

14、精神。规定清明、冬至扫墓的聚餐费用由集体、小家庭两方面负担。冬至颁发胙肉,则全由集体支出。数额从六十岁到百岁不等,既继承了尊老敬贤的良风美俗,也体现了家族组织的人情温暖。原文:鲲池公坟山壹嶂,坟前田一坵,连及水口之田,共计谷田拾弍石,一并存为鲲池公及何妣孺人二位大人永远祭扫之用。其田山永不许出卖典当,其山内树木,永远长蓄护坟,子孙不得砍伐伤塜。如有不遵,冬至日家法重责外,仍要每树一根罚钱五千文上会。其坟前巨杉,子孙有能登贡科甲者,任砍竖旗无阻。按:风水保护和子弟科举,是昔日宗族的两件大事。祖坟的山林树木神圣不可侵犯,唯有子弟科举成功竖旗杆时可以破例砍伐。陈家培育子弟的决心之大,在这一条款中充分

15、体现出来。原文:读书凡发蒙至作半篇者,每年众帮俸钱五百文,成篇者每年众帮俸钱乙千文。赴州试者,每名卷资钱四百文,终场者倍之。赴府试者,每名盘费钱乙千叁百文,其州试府试有列十名前者,外赏钱乙千文。入泮者花红银十两,补廪出贡者五两。登科甲者三十两,祖堂旗匾众办。生监有志观光应乡试文场者,每届帮助盘费钱弍千四百文。倘得名魁虎搒,及新进生员,三年之内,必须回藉省墓。除常费外,众另帮敬祖盘费钱弍十千文,以为先人光宠。至举人应会试者,众帮盘费钱弍十四千文。按:上述条款涉及全族公益事业中支出费用最大的一项子弟科举。中国宗族组织普遍都从族田内分出学田(书灯田),鼓励子弟投身科举,获取功名,跻身士绅阶层。但竹塅

16、陈家在分家时专就科举支费用出作出安排,有着特殊意义。克字辈四兄弟都曾习举业,第三代规字辈习举业者七人,但两代均艰于一遇。因此,陈家在分家时对子弟读书加大了支持、奖励的力度,表明全族经过两三代的积累已具备支撑子弟参加科举各项费用的经济实力,亦表明耕读模式在这个家族已经固定化,“读”的分量在加强。原文:父母年迈,弟軰幼稚,一切教读婚配,悉长兄佐理调停,经营家事,甚费心力。一丝一粒,出入无私,不唯守成,且多添置。今奉母遗嘱,命特酬长兄劬劳田租共伍拾石。弟等感悦,谨将劬劳田租开列于后(具体地名、数额从略)。按:上述条款为对长房的优惠、奖赏。邢铁先生指出:诸子平均析产方式中的平均并不只是数量上的相等,还

17、体现着合理差别的平等,即在平均的原则下给个别对尽义务较多的儿子一些优惠。这便需要在分家之前特意留出一部分田产,称为“长子长孙田”。在陈氏家族发展史上,陈克绳功不可没。他对家族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件大事上:一是主持盖起了凤竹堂;二是不遗余力地作育人才,为子弟的科举成功倾注了大量心血。原文:四房子孙,务宜凛遵谱载家规,孝亲敬长为先。倘有不孝不弟,恃强欺陵尊长者,为父者不得姑息,随即首究,伯叔亦宜护禀。倘有袒庇逡巡,经族一并同首,以容隐养奸论治。倘有田山细故,必须先请族长叙明理释,不得遽行兴讼,如有不遵,责以家法。按:上述条款属于家规之类的训诫。分关中屡次出现“家法”字样,具体条文、惩罚程度虽然

18、不明,但仍折射出过去家族组织的劝善惩恶、自我约束的民间自治功能。 四、分家对陈氏家族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中国传统家族一直存在着与生俱来的两股对立力量:血缘亲情产生的向心力和财产利害产生的离心力。分家析产是家族的重大事件,是血缘关系和利益分配之间的一种平衡,标志着家庭成员之间权利、义务的重新界定,大家庭大一统的结构开始解体。但竹塅陈家自立门户后,并没有出现多个中心、离心离德、各奔前程的现象,整个家族仍围绕家族整体利益这个大目标运转,可谓分而不散。其原因约有三端:1、这次分家,不是通常产业创始人在世时“子壮则出分”那样的“生分”方式,而是在创业人陈鲲池夫妇去世之后分家。所分产业,既有父母的遗产,也

19、有四兄弟自己尤其是长兄手创的部分。因此,很大程度上是当事人己身之间的协议平衡。只要大体均匀,就不会因地力肥瘠、田块远近等因素而引起矛盾,留下后遗症;2、克字辈四兄弟素质较高,都受过诗书礼乐的化育熏陶,已经具备了昔日乡绅处士的个人条件,尤以长兄陈克绳的名气最大。四兄弟也非常团结,对长兄很敬重。3、客家人具有强烈的家族观念,这是全体客家民系的共性。但具体到义宁州的客家人,则有其独特性。他们在康、雍、乾时期迁徙到义宁州,到嘉道之际,才三四代的光景,正处在上升的阶段,才形成不久的家族组织正发挥着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基于以上几个因素,竹塅陈家的这次分家析产,就不是一次单纯的产业分割,而是对整个家族既

20、有财产、未来发展的统筹兼顾与制度设计。竹塅陈家以此为契机,进入了持续稳定发展的阶段,呈现出新的面貌。在活动范围上,长房陈克绳在凤竹堂居住,二房陈克调、三房陈克藻在凤竹堂附近各建宅第,四房陈克修仍留守护仙坑原有的宅第“崇福堂”,形成了以凤竹堂为中心的家族活动圈。在经济上,各房仍继续购进田山,一直持续到咸丰年间才告尾声;在社会地位上,嘉、道、咸、同时期,竹塅陈家处于全州客家人的中心位置,是公益事业的主要组织者。如道光二十四年(1844),义宁州的客家士绅发起创办客家书院,陈宝箴父亲陈规鋐是首事之一。他承担了大量事务,并捐银720两,是捐款最多者。但竹塅陈家分家后最大的成果,是耕读模式、作育人才的成

21、功。分家九年后,第四代观字辈中,终于有佳子弟脱颖而出,产生了一个庠生(陈观璠)、一个廪生(陈观礼,先为增生,后岁试补廪)、一个举人(陈宝箴,谱名观善)。第五代三字辈产生了一个庠生(陈三爻)、一个廪贡生(陈三略)、一个进士(陈三立)。至此,分关中列举的“入泮”“补廪出贡”“科甲”(举人、进士)竟然被陈氏子弟全部实现。由陈鲲池奠基的耕读家风,中经陈宝箴(陈寅恪祖父)、陈三立(陈寅恪父亲)的弘扬光大,到第六代恪字辈达到了高峰。竹塅陈家遂从客家棚民一跃而成为中国近世著名的文化世家之一。耕读传家,累世书香,是这个家族留给后人的巨大精神财富。注释与参考文献:据义宁州客家陈姓义门陈氏宗谱卷十,光绪二十一年(

22、1895)四修谱。关于传统家族分家的细节描述,参见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三联书店,1989,页106110。郑振满清至民国闽北六件“分关”的分析关于地主的家族与经济关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3),页3236。光绪年间,江西抚河平原的水稻亩产量:早稻“上田亩收三石有奇,次者三石”;晚稻“上田亩收谷四石,中田三石,下田二石”。见万振凡、吴小卫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研究,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页31。据修水县志卷六农业土地制度1951年23个乡土地分配情况表,海天出版社,1991,页117。据笔者另外收藏的陈克绳长孙陈观礼所写收条原件。参见郭正林家族的集体主义:乡村社会的政治文化

23、认同,社会主义研究2002(6),页9799。邢铁家产继承法,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页159。参见邢铁家产继承法第二章诸子平均析产方式,页1233。据笔者另外收藏的二十多张陈家购置田山的印契。参见拙文从耕读之家到文化世家,读书2005(2),页8390;陈宝箴乡试硃卷册的文献价值,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3),页103107。 载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2年第1期Analyze on the FamilySeparations Documents of Chen Baozhens HouseholdLiu JingfuAbstracts: During the JiaQing pe

24、riod of Qing dynasty, Chen Baozhens forefathers separate their family. The FamilySeparations documents were the important historical data for Chen Baozhens household. After separation, The Chens hadnt several polar, the whole family worked around the households interest. By such chance, The Chens de

25、veloped continuously. The greatest success for them was the establishment and Inheritance of part work, part study. So the Chens turned into one of the famous cultural household in modern china from Hakka. The clauses that involved their offsprings examination expense and material award is the most valuable data. The inheritance of part work, part study, is the great Spiritual wealth for us.Keywords: Chen Baozhens household; FamilySeparation; Effect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