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二章第三节.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39164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第二章第三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毛概第二章第三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毛概第二章第三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毛概第二章第三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第二章第三节.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所谓精髓,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精髓的原初含义: 1. 精气真髓。 五代 齐己 祈真坛诗:“何当断欲便飞去,不要九转神丹换精髓。”金瓶梅词话第十七回:“妇人自此梦境随邪,夜夜有狐狸假名抵姓,来摄其精髓。” 2. 比喻事物的精要部分。 清 王夫之 姜斋诗话卷二:“然读古人文字,以心入古文中,则得其精髓。” 清 谭嗣同 仁学三二:“卷东南数省之精髓,悉数入於湘 军。”,二、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一)解放思想是党的思

2、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大的进步,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解放的基本含义:解除束缚,得到自由或发展生产力。 1. 解开;放松。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安石榴:“十月中,以蒲藳裹而缠之;二月初乃解放。” 西游记第十六回:“他却一一从头唱名搜检,都要解放衣襟,分明点过,更无袈裟。”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展轮复行,有公司行派运淡水来船之小火轮,缆挂船尾,未及解放,被撞,顷刻沉

3、没。” 2. 释放。 三国志魏志赵俨传:“ 俨既囚之,乃表府解放,自是威恩并著。” 3. 消释;融化。 闻一多 死水你看:“你看春风解放了冰锁的寒溪,半溪白齿琮琮的漱着涟漪。” 4. 解除束缚,得到自由或发展。特指推翻反动统治。 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三章一:“解放前,她作童养媳的时候,成年伴随着她的一个感觉就是饥饿。” 5. 向上解送和向下发放。 明 陈子龙 治兵必先足饷疏:“凡州县征输,苟非最疲之地,但使解放有序,则解京之数亦不可缺。”,解放的引申含义,精神方面。 “精神解放”指摆脱精神的桎梏,如政治、宗教给人的枷锁。 物质方面。物质解放,通过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条件,使人获得更多的自由,

4、常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相适应。如通过工业革命之后,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人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同时使人有更多时间享受物质文明的成果,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一词经常用于特指中国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这一事件。,专题一:,从未停止的解放,从未停止的解放,1949年,毛泽东和他的中国共产党带来了“解放”,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书中,意指解除人性的束缚,之后政治学家邓恩将其引申到政治领域,代表从暴君统治中“解放” 出来。 人们认识中的解放,即停留在1949年。但回溯这60年,我们发现它其实从未停止,大到统治者怀揣解放全人类的梦想,小到个体追求更有尊严生活的努力,它一直统

5、治着每个时代,历经起伏。,国家的解放白色年代19491959,“时间开始了!”,60年前,一位诗人写下这样天才的词句。他准确道出了当时四万万被解放的人们最想说的话。1949年10月1日,国家“解放”了,意味着一个全新时代的来临,群情激昂,满怀热望。整个国家像一幅摊开的白色宣纸,等待泼洒。那一刻,国家的解放就意味着每个人的解放。 图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占全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图2:每家每户把粮食交给公社,砸烂铁锅用来炼钢。吃饭这一私人事件,也成为公共活动之一。,试图解放国力青色年代19591969,1950年代末,美国学者克莱恩提出“国力方程”:P=(

6、C+E+M)(S+W),P为综合国力;C为国土和人口;E为经济能力;M为军事能力;S和W分别为战略意图和国家意志。整个1960年代,中国开始了对这个公式的强力追逐,尤其是军事实力的提高。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诞生。到1968年,中国的军费开支已经达到94亿,占到了财政收入的26%。虽然那是一个各家各户生活困难的灰色年代,但所有人相信,中国要在世界屹立,国力的解放是必须的,先集体后个人成为大多数人认可的方向。 图:尽管面临美苏遏制,国内又进入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仍于1964年10月爆炸成功。,图1:在物质短缺的计划时代,没有票,有钱也买不到想要的物品。今天的消费券则是

7、为了鼓励人们购买。 图2:1960年,大庆油田开建,中国人开始告别“洋油”时代。1964年,毛泽东号召工业学大庆。,解放全世界红色年代19691979,在一个人人都想人定胜天,改天换地的年代,颜色是铺天盖地的红色,声音是震耳欲聋的口号,表情是激越夸张的歌颂。“解放”的梦想,随着一双大手的挥舞,越过国界,走向全人类。在中国国内,将近2000万青年上山下乡接受改造,为将来的不断革命做好准备。在世界范围内,中国为了对抗苏联,也和众多国家的共产党结成了同盟关系,毛泽东成为全世界人民最耳熟能详的革命领袖。 图:解放已经不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了。 “解放”的梦想已经越过了国界,走向全人类。,图1:在毛泽东“

8、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那里可以大有作为”的号召下,无数知青离开城市,上山下乡。 图2:红缨枪、红袖章、红领巾,纯真的孩童接受着早期的革命和军事熏陶。,精神的解放蓝色年代19791989,这是不平凡的10年,在巨变的历史关口,它刻下了中国梦,一个所有人都敢于梦想的年代开始了。在蓝色的理想主义时代,人们义无反顾地追求精神独立。这10年间,市场经济的改革几经沉浮,最后顽强向前,而在思想领域,诗歌、音乐、社会科学同时呈现出爆炸式的发展,邓丽君、崔健、白衣飘飘的诗人,成为这个时代的偶像,人们开始更多地思索个人的兴趣,他们理解了,集体主义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要用同一个脑子思考。 图:在1980年代年轻人眼中

9、,“一无所有”的崔健和“甜蜜蜜”的邓丽君不仅是歌手,更是精神偶像。,图1:1984年4月,里根总统访华前夕,时代周刊史无前例地选用了一张普通中国年轻人的照片。 图2:肉体随着华美的旋律翩翩起舞,告别沉疴的阴郁,迎向重生的开放希望。,物质的解放金色年代19891999,1990年代的中国人民最迫切的事情便是“致富”。贫穷是最可耻的敌人,财富成了全新的宗教。在金色的商品年代,人们前赴后继地追求物质的解放。 “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观望”,台湾歌手郑智化用这句歌词准确概括了1990年代大陆的商业盛景。 整个社会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类人群:已经“暴富”的人,和渴望“暴富”的人。物质的解放为个体的解放

10、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图1:“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观望”,郑智化用这句歌词准确概括了1990年代大陆的商业盛景。 图2:90年代初兴起民工潮。1992年8月,四川广安车站,外出打工的民工登上离乡的火车。 图3:1992年8月,超过100万准股民在深圳排队抢购百元一张的认股抽签表。,个性的解放彩色年代19992009,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将年度人物授予网民,在中国,互联网的兴起,赋予这个时代更多的可能性。个体的分化,对个性的追逐,在一个更为全球化和立体的平台上展开。时代的声音不再单一,这注定是一个彩色的年代。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中国如何看世界一文中说道:中国人的想法远比西方人所理解得复杂。

11、在这个时代,每个人的解放才意味着国家的解放。,图1:三位老人在学习上网。老年人也在追逐时代脚步,不再是落后保守的代名词。 图2:当中国人和外国观众在鸟巢前一起举起各国国旗时,他们最好地诠释了什么叫“大国国民”。 图3:Hip-hop等外国舞蹈近年备受中国年轻人的热捧。他们是最个性的一代。,从1605年的培根到2009年的中国,世界的404年,中国的60年,解除人性的束缚令人欣喜地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但它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命题。,专题二:告别中山装的国度,题记:身体的解放,是社会和精神的解放的重要标志,60年,走出中山装的国度,大约是1970年代末期的一期TIME杂志,其封面文章为蚂蚁之

12、国,讲的是改革开放前夜的中国故事。封面上密密麻麻排满了穿中山装和军装的中国人,看不出男女,色彩极为单调。这是西方人当时对中国的印象这是一个着装朴素、毫无个性的地方。 从1949年到1979年的三十年中,所有中国人只有4种颜色的衣服:灰、黑、蓝和军绿,看上去极为邋遢,因为裤管宽松、没有腰线,无式样之分。如同群居的“蚂蚁”一般,人与人之间毫无区别,每个人都灰头土脸,营营碌碌,为生计奔波。 这种情况在1979年后的三十年被迅速改变。巴黎昨天举行了一场服装秀,今天这些衣服就可以在银川看到。琳琅满目的各色服饰让中国人变得与众不同。每个人都企图让自己的身上的衣服成为独一无二的一款。如今的中国人,在服饰层面

13、早已脱离了蚁民的状态。个性化、多元化的服饰,成为人性解放的重要一环。,干部服一统天下,1950年7月,上海召开第一次文代会,与会者都是男着中山装,女着列宁服,独坐于后排的张爱玲,穿着一件深灰色旗袍,罩了一件白色的网眼绒线衫,在一片黑灰色中显得格格不入。那大概是旧中国的最后一袭旗袍。张爱玲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她面前,是一个灰色的世界。 1950年代的人们,虽然天天身上穿着中山装,但这套服装的意义却被人们淡忘了,甚至成为禁忌话题。比如三民主义、五权分立、国之四维。根据中山装和列宁装设计出来的“人民装”,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由于中山装和列宁装几乎是干部的招牌服饰,所以人民装也被叫做“干部服”。家里要是有

14、一两件,是很有面子的事情。普通的工人家庭都有劳动工装。 当时人们把中山装、青年装及军便装成为老三套,是服装的主流,不论男女老少,都是如此。至今还有老干部坚持穿中山装。从颜色上看,主要是蓝、灰、黑三种。这种极为肃穆的颜色,似乎在告诫着人们,这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一种。每个人都天然地被放到一个位置,人们穿同样的衣服,说同样的话,在房间挂同样的画像。,图1:解放初期,列宁装是最时髦的女装。 图2:毛泽东穿中山装入选世界十大名人套装。,不爱红装爱武装,三年困难时期,棉花欠收,纺织品供不应求。衣服就要坚实、耐穿、耐洗,所以布料更结实,颜色仍然不变。如果大家有空翻翻最近几年出版的老照片系列,就会发现在照片里想

15、找出一个人太难了,因为连照相的表情都一样。后来中苏关系恶化,列宁装就退出了舞台。 1949年之后这十多年里,破四旧、反右等等,连衣裙、高跟鞋、旗袍甚至夹克衫,都被当作是“小资产阶级情调”而严格废止。 随后的文革,就像吹绿江南岸的阴风,全国青年都穿上了军装。年龄与性别的差异不复存在,因为彼此都差不多。典型的红卫兵装扮是这样的:草绿色军服军帽、宽皮带、毛泽东像章、红色语录本、草绿色帆布挎包。所谓的“不爱红装爱武装”,即此也。当然,搞到一套完整的红卫兵装也不简单,有的青年红卫兵,就把中山装染成绿色的穿出来。,图1:穿军装的女红卫兵; 图2:上世纪70年代穿着军装的空姐; 图3:穿军装的红小兵。,伟大

16、的喇叭裤,老三套遭遇到真正的挑战是喇叭裤。在1970年代末期的中国,穿这种裤子的人,不是男流氓就是女流氓。艾敬在她的艳粉街唱道:有一天一个长头发的大哥哥在艳粉街中走过,他的喇叭裤时髦又特别他因此惹上了祸,被街道的大妈押送他游街,他的裤子已经扯破,尊严已剥落,脸上的表情难以捉摸。 变革的时代已经开始,喇叭裤动摇了这个东方大国数十年来的整齐划一。这种上细下宽的裤子,拉链一律开在前方,打破了女装裤“右侧开口”的金律。虽然有热心的街坊大妈在胡同口等着铰年轻人的喇叭裤,但这无疑更激发了他们叛逆的心理。许多不敢穿喇叭裤的女孩子在理发店门口排队,要求烫一个“鸡窝头”。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对此大感兴趣,做了专题报

17、道。 1978年,范思哲进入中国,许多人惊呼,原来衣服也可以这样!次年,皮尔卡丹带着12个法国姑娘在民族文化宫做了时装表演,令人瞠目结舌。,图1:穿喇叭裤的青年男女; 图2: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第一次访华时在北京街头的留影;图3:1979年3月19日,皮尔卡丹率领的法国时装表演团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了一场服装表演。,此处有西服出租,英国卫报1980年4月14日报道,上海一家照相馆的橱窗里有一块牌子:“这里出租西服”。在这个春天,人们已经不认为西服是资产阶级的特征之一。橱窗里还展示了有白色婚纱的照片,旁边却有一条标语:“为了革命,只生一个孩子!”上海橱窗中的西装当时并不普及。人们在正式场合

18、看到的多数还是中山装。第一个穿上西装的中共总书记是胡耀邦。自此之后,中共最高领导人在正式外交场合穿西装便成定例。中共领导人,试图用焕然一新的面貌,向外界表达开放的决心。 电视剧血疑播出后,满大街都是“幸子衫”、“光夫衫”,人们虽然无法完全接受这种衣服,但显然已厌倦了黑、灰、蓝的老三套。女人们都在做健美操,不论少妇少女,都穿着那种脚下带勾的尼龙健美裤。 1984年4月30日的TIME杂志,封面是一个中国小伙,他穿着绿色的军大衣,但手上却端着一瓶可口可乐。这真是一个绝妙的隐喻。军大衣在此后被逐渐摒弃,老干部们都开始穿压烫的呢子大衣了。1986年,第四届全国健美比赛举行,第一次出现了比基尼女孩。许多

19、老干部愤而投书报社或者党委,要求坚决制止这种不良风气。,图1:80年代的大学生时装秀; 图2:80年代健美裤流行時,几乎波及所有年龄层的女孩; 图3:1988年,合肥市体育馆里第一次出现身着比基尼参赛的女子健美运动员。,薄云衣,细柳腰,1992年,国际顶级的时尚品牌开始进入中国。LV在华的第一家店在北京王府饭店开张,随后,ARMANI、GUCCI等品牌也进驻中国。中国人的视野被一下子打开了,知道了乔治阿玛尼、范思哲等这样一流的服装设计师。 女孩们开始仿照美少女战士,穿松糕鞋和有短流苏的裙子,烫发、穿耳孔,每个女孩子都试图展现自己的身体之美。男孩子则是牛仔裤,运动装,皮夹克,他们把父母老掉牙的中

20、山装扔在了一边。许多男生还借来白色风衣去谈恋爱,却经常被夹在自行车轮子里。 从此,人们的服饰行为开始向着开放化、自由化、随意化的方向发展。奇装异服不再是一个可耻的状态,而是开放与自由的象征。 2000年以后,许多设计师从中国传统服饰中去汲取灵感,以2001年APEC会议及电影花样年华为分水岭,唐装与旗袍风靡世界,这被认为是非常中国化的服饰因为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中,中国的服饰一直是以巴黎和罗马为风向标。,图1:热辣的街头时尚女孩; 图2:2001年10月21日,江泽民穿唐装在上海科技馆迎接布什; 图3:旗袍产生了许多变种,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西汉初年的韩诗外传中说,“衣服容貌者,所以悦目也。

21、”强调的是服装的审美功能。这六十年来,服装的审美功能在前三十年被完全取消,审美功能被政治功能所以取代。什么样的职业就穿什么样的衣服,无非工农兵学商,什么身份一望而知,决错不了。整个社会按照划定的单一轨道前行,在中下层群众之间,彼此毫无差别,日子就与服装一样单调。 如今,不论是女性还是男性,都开始注重个人的外在美感。那种邋遢的老式套装,在大街上早已销声匿迹。服装已经超越其原始年代的蔽体功能、特殊年代的政治功能,完全回归到2200年前祖先所说的“悦目”功能。六十年来的服饰流变,见证了身体的逐步解放。而身体的解放,开启了思想解放的大门。,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江泽民: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四、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1、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2、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3、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