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二轮”重、热点专题复习--以“中国梦时事热点”为例(江2013.3).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62638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81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二轮”重、热点专题复习--以“中国梦时事热点”为例(江2013.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考“二轮”重、热点专题复习--以“中国梦时事热点”为例(江2013.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考“二轮”重、热点专题复习--以“中国梦时事热点”为例(江2013.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二轮”重、热点专题复习--以“中国梦时事热点”为例(江2013.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二轮”重、热点专题复习--以“中国梦时事热点”为例(江2013.3).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考“二轮”重、热点专题复习 -以“实现中国梦时事热点 跟踪教材实战训练”为例,分水初中教育集团 江海仙 2013.3.27,一、选题的基本思路(原则) 1、学科本身的重点内容(主干知识) 2、关注社会,联系现实(热点问题),二、二轮专题复习操作的基本思路 1、重点知识梳理: 教师精心设计梳理的思路,如表格、问题式提纲、知识框架等,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指导学生自主梳理为主或帮助学生梳理 2、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科思维的培养、学习方法的训练): 精心设计典型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知识、解读材料、 提炼信息来解答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三、专题训练(精心设计、选择课堂训练习题) 通过一些

2、有针对性的习题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理解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复习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清晰明了的框架结构和逻辑体系,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梳理和归纳知识。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知识树、图表等方法将每课、每节、每目内容串联起来,在学生头脑中构建和形成清晰明了的框架结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不再是杂乱无章,一团乱麻。只有吃透教材,把握教材,过好基础知识关,才能很好地占有知识,考试时就能做到信手拈来。教师也可以通过“专题”的形式将零散的知识梳理和归纳成条理和体系,通过一系列“专题”引导学生将点点滴滴的

3、零散知识变成了系统化、体系化。,实现中国梦正好提供一个聚焦点,这也是我们及时充电的绝好契机,史政教师理应成为时事热点的传播者,理应成为社会道德的标杆和政治导航人。更应成为真学、真信、真情传播的践行者。,“中国梦”时事材料学习,今年从国内国外两大视角可以看出,中国是追梦的时代,所以中国梦、正能量、航母成为今年复习的方向。 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

4、记的论述深情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极大地提振了全党、全国的信心,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共鸣。“中国梦我们最大的情感共鸣”;“中国梦是中国一代代人应努力去实现的梦想”;“中国梦再一次点燃了13亿人民追逐幸福、走上更加美好明天的信心与激情” 。,习近平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也许只有30余年,但中国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则可以上溯至20世纪初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创立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算起。90多年的开辟、60余年的探索、30来年的实践,经历了艰辛探索、曲折徘徊、凯歌突进,各种酸甜苦辣都品尝过,各种艰难险阻都跨越过,也正是这丰富的

5、经历让我们对这条道路心中有数。不仅如此,习近平主席在这次讲话中强调中国道路“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从历史和文明的层面阐述中国道路的源远流长,其中的意味是极其深长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谓复兴,即:恢复兴旺的意思.我们国家在历史上,曾有汉唐盛世,宋元的科技与空前的开放,但也有明清逐渐落后.我们国家领导人号召全国人民要实现的复兴,第一层意思是要达到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古代的辉煌,涉及到的考点有: 1、汉武帝对新大一统鼎盛局面形成所作的主要贡献 2、唐太宗时期帝国新政的主要

6、表现 3、汉唐时期出现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等繁盛局面的名称 4、汉唐盛世文化的主要成就 5、丝绸之路与大运河 6、宋元时期的科技发展 7、元朝的开放与交流 8、明清时期面临的挑战,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十六国,北朝,东晋,南朝,隋,唐,五代十国,西夏,辽,金,北宋,南宋,元,明,清,前2070年,前221年,1271年,1644年,中国古代主要王朝的兴替,一、古代中外交往,明确对外交往对中国和世界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1.梳理中国古代(汉、唐、元、明)对外开放频繁的表现、原因、影响 结论: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往的主流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文化交流重要条

7、件 2.汉唐元明时期与清朝对外政策的比较(政策、原因、影响) 结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 成国家和民族落后,历史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由之路,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1.春秋时期管仲改革 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 3.少数民族为汉化而进行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4.历代王朝建立初级巩固统治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措施 结论:革除社会弊政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改革创新始 终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是时代精神。,近代中国,先进的中国人怎样探索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涉及的主要考点: 1、中华民族悲壮的抗争与艰

8、难的求索历程 2、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中共二大; 第一次国共合作 3、1927年中共领导武装反抗国民党的主要起义及建 立的主要根据地;长征的主要概况 4、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主要事变; 国共第二次合作及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在抗 日根据地开展的大生产运动 5、重庆谈判;三大战役及南京的解放,1842,1895,190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年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理清近代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机所走 艰难的历程,中国近代史基本框架,中国三次近代化运动(向西方学习),公车上书,三民主义,推翻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国思想深入人心,政党

9、:中国同盟会(第一个资产阶级 政党),19世纪6090 年代,1898年,1911年,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1:军事: 2:经济 3:文化教育 4:外交,走上近代化道路,军事、 政治、 经济、 文教,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觉醒),指导思想:,1、分析总结洋务运动、戊戍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不能 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没有广泛的发动人民群众,没有改变落 后的封建政治制度等原因,都不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性质,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让学生深刻认识领会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中共的领导、社会主义。

10、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 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之一,1919 五四运动,1924,1927,1937,1945,1949,国共十年 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1946,解放战争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义革命知识框架,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三大的情况,上海-嘉兴南湖,上海,广州,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奠定了基础,1921年7月23日(建党节7月1日),武装反抗国民党的主要起义,1927年 8月1日,周恩来 朱德、贺龙 叶挺、刘伯承,中共独立领导武装

11、斗争、创建军队的开始,打响了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八一建军节),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1)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之后,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井冈山和毛泽东会师,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各地的共产党人也领导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这就从实

12、践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党历史上二次重要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毛泽东,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红军和党,成为党,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邓小平,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成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从此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1935,二次国共合作情况,1、中共三大召开:确定了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的方针2、国民党,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两党实现第一合作,1:黄埔军校建立。 2:北伐战争取得胜利,西

13、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936) (十年内战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共实现第二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中国人民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1937,19241927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强盛,就加入侵略行列,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向外扩张,背景,时间,中国抗 战力量,1894-1895,1937-1945,清政府,全民族,1985年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占台湾等地,1945年中国战胜,日本签订投降书,收回台湾,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结果,影响(意义),学会比较,步骤: 1、找出两个可比较的对象,他们应有相似之处,有共同点; 2、确定可比

14、项 3、注意观察每个可比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分析思考导致这些异同的原因,1、国内意义,2、国际意义,对中华民族复兴的启示.,启示之一:落后就要挨打。回顾这段以人力和火力相拼的历史,我们除了对血肉拼搏的感动,更有对实力不济的无奈。在强大的物质力量面前,精神力量固然可贵,但总呈现出一种苍白无力的悲壮。周总理曾对那场战争感慨:我们反对帝国主义的实力政策,对付帝国主义却不能不讲实力。只有在国家总体实力包括军事实力方面能追赶上世界水平,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落后就要挨打,自尊必先自强,发展需要安定。这,就是那段屈辱与悲壮同行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最为深刻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15、,这是惨痛的民族历史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战后,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强国之路,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牢牢抓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放松,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仅增强我国的实力、改善和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而且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对维护地区和平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启示之二:凝聚民族精神。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间,中国为何饱受列强欺凌,丧权辱国,除了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落后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军阀割据、内部分裂,中国一盘散沙。正如毛泽东在抗战之初所指出: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

16、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中华民族的灾难深重到了极点,中华民族的浴血 反抗也沸腾到了顶点。(列出具体史实),历史雄辩地证明:民族精神的觉醒和凝聚,不仅是抗战的胜利之源,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1、“西安事变”张学良兵谏蒋介石。 2、“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民党正面战场共进行24次大的会战和数以万计的较小规模的战役、战斗。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一场场会战,一次次粉碎了侵略者“速亡中国”的迷梦。国民党广大爱国官兵在漫长的战线和持久的作战中,顽强抵抗,他们以血肉之躯和

17、敌人作拼死搏斗,伤亡320万人,表现出中华儿女为抗击外敌侵略而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民族精神。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构成对侵华日军两面夹击的战略布局。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日本侵略者的面前,中华民族凝结成了一股绳,海内外华人一条心,在民族存亡的最后关头,爆发出了民族的最强音。,启示之三:和平发展是必由之路 战争是人类共同的灾难 。反思战争,是为了避免战争。当我们回顾过去,不能不深刻思考和平的重大意义。只有和平才有发展,只有和平才有进步。中国人民遭受侵略、战祸之苦,深知和平来之不易。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一个稳定的社会主义

18、中国是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怎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涉及历史与社会主要考点: 1、新中国建立初期巩固新生政权的斗争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中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3、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所经历的曲折 4、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改革开放政策 5、“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6、新中国成立以来主要外交政策与成就,涉及思品主要考点: 1、中国的国情;党的基本路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3、灿烂的中华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4、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5、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灿烂的文明之花

19、,1949,1956,1978,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60余年的探索:这60余年,大致可以分为前30年和后30年两个历史阶段。前30年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后30年为改革开放新时期。 1、20世纪5070年代,对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哪些积极的探索? 探索过程中又走了哪些弯路? 2、分析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取得 的经验和教训,知识框架,中共十一届三中会全会的召开,中国从此进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对外:军事上,对内:政治上经济上,1958年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6年底,

20、三大改造完成,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中共“八大”正确指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 (2)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又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使探索误入歧途。 (3)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转折,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和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终于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

21、这30年的历史,既要反思这一时期的失误,更要充分肯定这一时期的历史功绩。 前30年既然是探索时期,出现错误也就在所难免 前30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是在经济衰败、人民困苦、百废待兴,并遭到资本主义国家全面封锁的条件下进行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搞建设,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其困难可想而知,建设探索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亦在情理之中。然而,毛泽东等开国元勋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建设精神,硬是把一个破败不堪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新中国,引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30来年的实践:伟大的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与意义) 伟大成就: 1、创立

22、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2、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举世瞩目的“中国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条道路的核心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3、全面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各方面的体制。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

23、本经济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不断深化政治体制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得到更好保障。 为中国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4、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 5、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家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 6、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7、成功实施“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迈出重大步伐。 8、形成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

24、,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升,取得成就的原因: 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的正确领导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一起抓。(即:坚持五位一体的战略新布局),我们充分肯定后30年,并非说后30年没有问题。如果说只有成绩,没有问题,显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也不符合后30年的真实

25、情况。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后30年,“因为改革开放是在一个非常复杂的国度中进行的,是在非常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进行的,又是在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生剧烈变动的环境下推进的。这样的空间、这样的时间,势必会给改革开放戴上各种各样的面具。这30年间,有成就,也有问题;有值得总结的经验,也有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李克强提醒大家,改革目前已进入攻坚区、深水区,下一步的改革,不仅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更多方面的改革是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调整利益预期。这既需要政治勇气和胆识,同时还需要智慧和系统的知识。. 习近平考察广东: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宣示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的坚定决心。”,“制约我们把蓝图变为现实”

26、,实现中国梦的因素有哪些? 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的威胁; 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比较严峻; 我国在经济、科技上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面临着严峻的资源、人口、环境等问题; 面临着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的威胁; 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贪污腐化、行政浪费、分配制度、医疗卫生、社会保 障和体制改革等问题。,(1)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共认识到必须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掌握革命的武装,开始发动武装起义。 (2)1927年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3)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

27、,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中共开始走向成熟。(王明“左”倾错误) (4)1958年党中央发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损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61年春党中央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5)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完成了对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中共在领导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过程中 的挫折及纠正,1、下面属于我国现阶段“中国梦”的有(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把我国建设成为发达国家 A

28、 B C D 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 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 需要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A B C D 3、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我的梦是中国梦,中国的梦是我们的梦。这 启示我们( ) A应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B应放弃个人理想,树立崇高社会理想 C牢记我们的共同理想,牺牲一切娱乐时间,努力学习 D先实现个人理想,再考虑为国家做贡献 4、美国国会众院于美东时2012年6月18日下午正式通过一项对历史上排华法案表示歉意的法案。对于历史上饱受屈辱的美国华人而言,此举颇

29、具历史性意义。这件事说明:( ) 美国人民和政府知错就改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提升 华人在美国的地位在提高 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 A. B. C. D.,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其转折体现在哪里?在中国的近代革命史上,也有类似带有中国特色的转折,它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两次转折给我们有何共同启示? 十一届三中全会又是一次纠错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恢复了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这之后,我国形成了哪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可以总称为什么? 在中共的历史上,还有一次纠错会议,名称及它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这两次纠错会议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共同的借

30、鉴意义? 2、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错误,开辟了改革开放的崭新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四方面各举一例加以说明。综合本题思考取得这些成就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3、创新实践:列举中国革命年代和建设年代的两条创新道路及其理论创新 4、三十年的求索,铸造了三十年的辉煌,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认识。 5、面对三十年的辉煌,展望未来,有人认为我们已经达到了小康,因而从总体上我国已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当前社会实际,简要评析上述观点。,小李制作了一把年代尺,让我们再一次和他一起完成。 1、请写出小李标注时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1860,1898

31、,1911,1921,1919,1945,1949,2、有人说:“1921年是中国历史上里程碑的一年,对比1921 年前后的历史事件,谈谈你的理解。,在2012年11月29日的讲话中,习总书记向全党提出三个“必须牢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审视现在,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展望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1、可以先让学生依据材料提问题并试着回答 2、教师展示问题,教师点拨思路,学生自主思考并小组合作交流

32、(1)材料中的三个必须牢记体现了思想品德课教材上的哪些知识? (2)“制约我们把蓝图变为现实”,实现中国梦的因素有哪些? (3)要把蓝图变为现实,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到“实干兴邦”?,【优化演练】 1材料一:个人需要梦想,梦想引领人生航船;国家需要梦想,梦想凝聚民族力量。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民怀揣着不同的梦想,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在探索道路上曲折前行,在改革大潮中披荆斩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实践证明,有梦想,就有希望。 材料二: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

33、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阅读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国人民有哪些不同的梦想?现阶 段我们的“同一个梦想”是什么? (2)我们应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梦”与“中国梦”之间的关系? 作为中国公民,你能为实现中国梦做些什么? 写出一个你的梦想,并说明如何才能实现这个梦想?,2.(1)根据下图所示的年份填空。,3.所谓的现代化(近代化),就是指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随的

34、政治、经济 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材料二:有学者认为,近代史上中国曾经有三次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机遇,第一次辛亥革命;第二次是国民革命、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第三次是抗战胜利后,但都与机遇擦身而过。 材料三:中国经济现代化曾发生两次进程中断。19371945年工业化水平倒退,约到1952年才恢复到1936年的水平。19601975年工业化水平倒退,(1)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一中“中国三次错失经济现代化机遇”的原因,请分别概要分析 (2)结合所学,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有三次机遇,但都与机遇擦身而过”?请分别指出 (3)指出影响材料三“二次进程中断”的主要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