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方法.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84445 上传时间:2019-02-26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75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论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资本论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资本论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资本论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论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方法.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方法,(三)综合考察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一)考察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揭示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二)考察相对剩余价值生产,2,1、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3、剩余价值率,4、工作日,(一)考察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揭示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三篇 五 六 七 八章),3,商品的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生产,使用价值,转 移,旧 价 值,形 成,价 值,商品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1、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2、,4,“劳动过程,就它是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来说,显示出两个特殊现象。” “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的劳动属于资本家。” “其次,产品是资本家的所有物,而不是直接生产者工人的所有物。”,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5,资本的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价值增殖过程,具体劳动,生产,转 移,使用价值,旧 价 值,再生产(补偿),抽象劳动,创 造,A 价值,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体现了劳动二重性原理,6,“如果我们现在把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比较一下,就会知道,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只持续到

3、这样一点,即资本所支付的劳动力价值恰好为新的等价物所补偿,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这一点,那就成为价值增殖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7,“问题的一切条件都履行了,商品交换的各个规律也丝毫没有违反。等价物换等价物。”,剩余价值的产生正符合解决总公式矛盾的条件,“作为买者,资本家对每一种商品棉花、纱锭和劳动力都按其价值支付。然后他做了任何别的商品购买者所做的事情。他消费它们的使用价值。劳动力的消费过程(同时是商品的生产过程)资本家在购买商品以

4、后,现在又回到市场上来出售商品。他卖棉纱既不比它的价值贵,也不比它的价值贱。然而他从流通中取得的货币比原先投入流通的货币多先令。他的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这整个,8,过程,既在流通领域中进行,又不在流通领域中进行。它是以流通为媒介,因为它以在商品市场上购买劳动力为条件。它不在流通中进行,因为流通只是为价值增殖过程作准备,而这个过程是在生产领域中进行的。所以,“在这个最美好的世界上,一切都十全十美”。,9,“可见,变为生产资料即原料、辅助材料、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因此,我把它称为不变资本部分,或简称为不变资本。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相反,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

5、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价值。它再生产自身的等价物和一个超过这个等价物而形成的余额,剩余价值。这个剩余价值本身是可以变化的,是可大可小的。这部分资本从不变量不断变为可变量。因此,我把它称为可变资本部分,或简称为可变资本。”,10,资本的这两个组成部分,从劳动过程的角度看,是作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区别的;从价值增殖过程的角度看,则是作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相区别的。,11,“剩余价值的相对量,即可变资本价值增殖的比率,显然由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来决定,或者用/来表示。我把可变资本的这种相对的价值增殖或剩余价值的相对量,称为剩余价值率。”,3、剩余价值率,(1)剩余价

6、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12,(2)剩余价值率是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因为可变资本的价值等于它所购买的劳动力的价值,因为这个劳动力的价值决定工作日的必要部分,而剩余价值又由工作日的剩余部分决定,所以从这里可以得出结论: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等于剩余劳动和必要劳动之比,或者说,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必要劳动。这两个比率把同一种关系表示在不同的形式上:一种是物化劳动的形式,另一种是流动劳动的形式。,因此,剩余价值率是劳动力受资本剥削的程度或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的程度的准确表现。,13,(3)剩余价值率的计算方法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物化劳动形式) 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必要劳

7、动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流动劳动形式),14,4、工作日(三篇八章),特点:体现了较强的阶级性和党性,集中表现在对围绕缩短工作日的斗争的分析中,并且第一次得出了,工人阶级团结起来进行斗争的政治结论。,(1)工作日是一个可变量,(2)工作日的最低限和最高限,(3)围绕工作日长度的斗争,15,所以,工作日不是一个不变量,而是一个可变量。它的一部分固然是由不断再生产工人本身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但是它的总长度随着剩余劳动的长度或持续时间而变化。因此,工作日是可以确定的,但是它本身是不定的。,(1)工作日是一个可变量,16,工作日虽然不是固定的量,而是流动的量,但是它只能在一定的界限内变

8、动。不过它的最低界限是无法确定的。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必要劳动始终只能是工人的工作日的一部分,因此,工作日决不会缩短到这个最低限度。,(2)工作日的最低限和最高限,工作日的最低限不能等于必要劳动时间,17,可是工作日有一个最高界限。它不能延长到超出某个一定的界限。这个最高界限取决于两点。第一是劳动力的身体界限。人在一个小时的自然日内只能支出一定量的生命力。正象一匹马天天干活,每天也只能干小时。这种力每天必须有一部分时间休息、睡觉,人还必须有一部分时间满足身体的其他需要,如吃饭、盥洗、穿衣等等。除了这种纯粹身体的界限之外,工作日的延长还碰到道德界限。工人必须有时间满足精神的和社会的需

9、要,这种需要的范围和数量由一般的文化状况决定。因此,工作日是在身体界限和社会界限之内变动的。,工作日的最高限受身体和道德因素限制,18,作为资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获取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资本是死劳动,它象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工人劳动的时间就是资本家消费他所购买的劳动力的时间。,(3)围绕工作日长度的斗争,资本家总是力图延长工作日,19,撇开伸缩性很大的界限不说,商品交换的性质本身没有给工作日规定任何界限,因而没有给剩余劳动规定任何界限

10、。资本家要坚持他作为买者的权利,他尽量延长工作日,如果可能,就把一个工作日变成两个工作日。可是另一方面,这个已经卖出的商品的特殊性质给它的买者规定了一个消费的界限,并且工人也要坚持他作为卖者的权利,他要求把工作日限制在一定的正常量内。,商品交换本身没有规定工作日界限,20,于是这里出现了二律背反,权利同权利相对抗,而这两种权利都同样是商品交换规律所承认的。在平等的权利之间, 力量就起决定作用。所以,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上,工作日的正常化过程表现为规定工作日界限的斗争,这是全体资本家即资本家阶级和全体工人即工人阶级之间的斗争。,围绕工作日的界限出现了权利与权利的对抗,21,“我们要把世界变个样,

11、我们厌倦了白白的辛劳,光得到仅能糊口的工饷,从没有时间让我们去思考。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晒太阳,我们相信:上帝只允许八小时工作日。”,1860年月日美国芝加哥秣市广场,为争取8小时工作日而斗争,22,19世纪80年代,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1883年,美国工人平均日工作超过10小时,每天工作12至15个小时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很多工厂,白班倒夜班时,工人会连轴干24小时。 1886年5月1日,美国有近50万工人参加了大规模的全国性争取8小时工作日的罢工。,23,(二)考察相对剩余价值生产,1、相对m和绝对m的含

12、义,“我把通过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相反,我把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第四篇),24,2.相对m与绝对m的区别,25,3、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就必须提高这样一些产业部门的生产力,这些部门的产品决定劳动力的价值,就是说,它们或者属于日常生活资料的范围,或者能够代替这些生活资料。但是,商品的价值不仅取决于使商品取得最终形式的那种劳动的量,而且还取决于该商品的生产资料所包含的劳动量。,26,当一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力来使例如衬衫便宜的时候,他决不是必然抱有相应地降低劳动力的

13、价值,从而减少必要劳动时间的目的;但是只要他最终促成这个结果,他也就促成一般剩余价值率的提高。,说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降低劳动力价值)必须提高生活资料部门和生产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从个别资本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开始的;个别资本家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导致了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27,相对剩余价值产生是通过各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实现的,单个企业为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不断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相对剩余价值产生,超额剩余价值消失,28,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或者说,在同样的时间内,它所创造的价

14、值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要多。,29,单个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就会在相同的劳动时间里创造更多的价值(总量)。 因为单位商品(社会)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只会降低个别价值,不会降低社会价值。但是由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相同时间的产量增多了,因而商品的价值总量就会增加。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越高,创造的价值总量就越多。,说明:,30,(三)综合考察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第五篇 第十四章),中心内容是说明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此外,还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剩余价值和自然条件的关系,这些都是比较重要的理论问题,是对前几章的重要补充。,

15、31,(1)生产劳动的一般含义,1、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劳动过程最初是抽象地,撇开它的各种历史形式,作为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来考察的(见第五章)。在那里曾指出:如果整个劳动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加以考察,那末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生产物质产品(或商品)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32,只有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精神产品等第三产业的劳动则属于非生产劳动。,怎样理解马克思 的生产劳动概念?,33,(2)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含义,扩大:总体工人 的一部分,缩小:生产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劳动概念与一般含义相比,从一方面看扩大了,从另一方面看又缩小了。,生产劳动的

16、一般定义,仅反映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任何社会所共有的一般性质,没有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34,产品从个体生产者的直接产品转化为社会产品,转化为总体工人即结合劳动人员的共同产品。总体工人的各个成员较直接地或者较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因此,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上面从物质生产性质本身中得出的关于生产劳动的最初的定义,对于作为整体来看的总体工人始终是正确的。但是,对于总体工人中的每一单个成员来说,就不再适用了。,(因为这时候他们只

17、是从事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某一职能,已不能独立完成某一产品的生产了。),35,“但是,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的概念缩小了。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商品的生产,它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工人不是为自己生产,而是为资本生产。因此,工人单是进行生产已经不够了。他必须生产剩余价值。只有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或者为资本的自行增殖服务的工人,才是生产工人。”,对资本主义生产来说,雇佣工人单是进行产品的生产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在生产的产品中包含为资本家生产的剩余价值。如果没有生产出剩余价值,对资本家来说,这种生产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只有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 。,36,“因此,生产工人的概念决不只

18、包含活动和效果之间的关系,工人和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包含一种特殊社会的、历史地产生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把工人变成资本增殖的直接手段。”,说明了生产劳动是个历史范畴,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在实质上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37,2、两种m生产方法的联系与区别,联系: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体系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区别: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只同工作日的长度有关;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根本的革命。因此,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特殊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为前提;这种生产方式连同它的方法、手段和条件本身,最初是在劳动在形式上隶属于资本的基础上自发地产生和

19、发展的。劳动对资本的这种形式上的隶属,又让位于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上的隶属。,38,两种剩余价值生产的区别和联系,联系,区别,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绝对m :延长工作日的长度,相对m :技术和管理的变革,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绝对m :形式上的隶属,相对m :实质上的隶属,39,3、两种m生产方法的区别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一定观点看来,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之间的区别似乎完全是幻想的。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的,因为它以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超过工人本身生存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以上为前提。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的,因为它以劳动生产率发展到能够把必要劳动时间限制为工作日的一个部分为前提。但是,如果注意一下剩余价值的运动,这种表面上的同一性就消失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旦确立并成为普遍的生产方式的情况下,只要涉及到剩余价值率的提高,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之间的差别就可以感觉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