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58408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PPT 页数:119 大小:6.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ppt(1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要使革命到来,单是“下层不愿”照旧生活下去通常是不够的,还需要“上层不能”生活下去。 -列宁,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 清政府横征暴敛,导致民怨沸腾 各阶层人民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列强对华采取“保全主义”的政策,到二十世纪初,西方列强迫于中华民族抗争精神的震撼;列强之间矛盾冲突、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均势;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 庚子事变之后,“内尔宫廷、外而疆吏、下至微员末秩,皆莫不以敬礼外人为宗旨。”,保全主义的实质,“自列强变其明瓜分之策,而为暗瓜分,专据亚洲大陆政权、财权、用人权、行政权、铁路矿山权、教育权、警察权,而不事明

2、用干戈以据土地。” 论外国待中国之现情,新民丛报第20号,1902年11月14日。,日俄战争,日俄战争,日俄战争的结果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 “自甲午以至戊戌,变法之论虽甚盛,然尚未有昌言立宪者。政变以后,革新之机,遏绝于上而萌发于下,有志之士,翻译欧美及日本之政治书籍,研究其宪法者渐众。甲辰,日俄战争起,论者以此为立宪专制二政体之战争。日胜俄败,俄国人民,群起而为立宪之要求,土波诸国,又闻风兴起。吾国之立宪论,亦勃发于此时。”,“辛丑条约”规定赔款4.5亿两,加上利息清廷每年需偿还2200余万两。此外还有外债的偿还,19001911年清廷举借外债高达304亿两,再加上练兵等“新政”的开支,财政开

3、支急剧增长。1903年清廷收入10492万两,支出13492万两。1910年(宣统三年)财政预算296,962,719两,支出338,652,272两,亏空达4169万两。,清政府横征暴敛,导致民怨沸腾,那位牧师写到:“火柴从外来,洋油及洋油所带来的各种,代替了中国工业的大部分,对社会有极大的影响。欧洲人读了轮船公司的报告,说棉纱怎样在中国畅销,此种商业,从广东到牛庄,前途极可乐观。但是没有人想到或读到,棉纱在中国畅销的后果,怎样影响到中国产棉地区千万人的生计。这些农民,以前靠着纺织十五寸宽的土布来谋最低限度的生活,一尺约须费两天的劳力,(从棉-纱-布的总劳力。)向市场卖出这些布,再买进一家最

4、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余则再买些棉花回来继续纺织。现在呢,外国的棉纱,有了可乐观的前途,中国的土布便完全失掉了它们的市场;这情势到如今越来越紧迫了。手工的纺织工作,既无利可图,又没有别的生产可以代替。(叫他们怎么活下去呢)” 中国近百年史话,人民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据统计1902年1905年四年间共发生民变事件326次,平均每年81.5次。其中1902年74次,1903年50次,1904年100次,1905年102次。,这些情况说明,随着晚清政局的演变,人民已经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了。,外债赔款及一切捐税,民呼日报刊登的漫画官与民之担负,清末新政及其破产,“清末新政”是指二十世纪初年,清政府在其统治

5、的最后十年所进行的各项改革的总称,具体改革措施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其目的旨在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也有利于中国社会政治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因而具有某种近代的意义。,清末新政,在上谕中,宣称“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致法”,同时声称,“盖不易者三纲五常”,“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五大臣出洋考察,第一,美国与法国是民主共和政体,清政府不能仿效; 第二,英国的虚君立宪体制也不可取; 第三,俄国在日俄战争与1905年革命后被迫施行宪政,正从专制向立宪转型,清政府可以借鉴其经验教训; 第四,日本与德国的君权至上的君主立宪模式最可取法,日本体制源于德国,中国师法

6、日本即可。,晚清新政,教育改革 军事改革 经济改革 法制改革 政治改革,改革官制做为预备立宪基础,改革后的中央官制所设13个部院中的15名部院长官,有满族7人,蒙古族1人,汉族7人。但重要席位多被满族占据。满族亲贵专权的倾向非常明显。 而地方官制的改革由于地方督抚大员的消极抗拒更是举步维艰,一度搁置被迫暂停。,“皇族内阁”,1911年(宣统三年)5月8日清政府在立宪派国会请愿运动的压力下,颁布新订内阁官制,实行所谓“责任内阁制”。内阁大臣共十三人中,满洲贵族九人,汉族官僚仅四人,而满洲贵族中皇族又占七人。 表明清政府根本无意实行君主立宪,只是借“立宪”之名集权皇族,抵制革命。,客观地说:清末的

7、10年新政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过程,建立了近代教育体系,形成了近代军事制度,奖励实业刺激了经济发展创业高潮,法制改革完成了中世纪律法向近代法律体系的转变,政治改革更是触及国体,从中世纪专制迈向近代宪制,变化之大,前所未有。 新政的破产:“预备立宪”的骗局仅使立宪派大失所望,也使统治集团内部因满、汉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尖锐而分崩离析。 清政府已陷入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境地。,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它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和人民顽强斗争的必然

8、结果。 江泽民: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 基础和骨干力量,18951913年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下的厂矿,共计有549家,资本额总计12028.8万元。同18721894年比,厂矿数和资本额都增大了六倍。除了数量增加外,民族资本投资的范围也扩大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些人接受了西方教育,因而具有了与封建士大夫完全不同的特点。他们观察世界的世界观是进化观;在价值取向上,他们以美、法革命和资本阶级共和国作为自己追求的最高目标。他们的眼界比较开阔,对中国的贫穷落后、民族危机有着深刻的体会,对前途充满信心。他们之中大多数人社会地位较低,因此,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更容易激

9、起他们的愤慨和不满。正因为有这些特点,使他们成为中国民主革命中首先觉悟的成分。 知识分子从来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他们主要是通过不同的信念和趋向,反映某个阶级、阶层和利益和意愿,用自己的知识为这个阶级、阶层服务。,孙中山(1866-1925)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孙先生所以要上李鸿章书,就因为李鸿章在当时算为识时务之大员,如果能够听他的话,办起来,也未尝不可挽救当时的中国。岂知所有希望完全成泡影。所以到了这时候,孙先生的志向益发坚决,在檀香山就积极筹备兴中会,找人入会,

10、一定要反抗满洲政府。 陈少白,时间:1894年 地点:檀香山 宗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 革命团体,兴中会会员在檀香山秘密宣誓的地方,兴中会,报纸、刊物:,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潮,据统计,1905年同盟会成立以前刊行的革命报刊有44种,其中报纸20种,杂志24种,革命书籍有80种。,革命观念深入人心,“革命之说,非自今日始。然从前持此议者,仅三数人而已,近则其数渐多,血气未定膂力方刚之少年,辄易为所惑。又从前持此议者,仅自与其徒党议之于私室而已,近乃明目张胆于稠人广众之中,公言不讳,并登诸报章,以期千人之共见。是则主革命者,必以其说不可易矣。”,革命团体的

11、兴起,华兴会(知识分子、会党、新军),黄兴(18741916)湖北善化人,字克强,幼年受封建教育,先后在长沙岳麓书院和武汉西湖书院读书,湖南的维新运动,给了他们很大的影响,促使他开始探索求国途径。,科学补习所,年月日,刘静庵、宋教仁、吕大森、张难先、胡瑛、曹亚伯等人在武昌成立科学补习所,先设在武昌多宝寺街,后迁至魏家巷号。吕大森被推为所长,胡瑛为总干事,曹亚伯任宣传,时功璧任财政,宋教仁任文书。以补习文化、研究科学为名义,实行光复汉族、“革命排满”的宗旨。成员主要是青年学生和新军士兵,着重在新军士兵和低级军官中进行革命宣传和发动工作。,中国同盟会,同盟会的成立和政治纲领,时间:1905年8月

12、地点:东京 组织者:孙中山、黄兴、宋教仁 宗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总理:孙中山 执行部庶务:黄兴,三民主义,1905年11月,孙中山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 三大主义, 即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推翻清朝政府 改变清政府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国内民族平等的进步思想。 它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对帝国主义本质认识不清。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民权主义,创立民国 通过暴力革命推翻

13、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方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权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革命分成两次去做。”,民生主义,推翻封建土地所有制 ,“核定地价”“国民共享”是资本主义土地纲领。 具体办法是:对于地主所有制的土地,核定其现在的地价,将来地价因经济发展而上涨时,其现价仍属地主所有,超出现价的部分则归国有,从而为国民所共享。孙中山的目的是通过土地国国有来消除两极分化,避免社会革命。 孙中山所讲的主要是针对香港、上海等地的情况,而不是广大农村的封建土地制度,所以并没有满足广大农民的对土地的需求,也就无法动员他们。,前提,核心,补充,性质:第一个

14、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民主义的评价:,三民主义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系统完整与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力图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和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的愿望。明确的提出了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目标。对于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孙中山先生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高举实现民族独立自由和民主革命的旗帜,领导创立中国同盟会,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胡锦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同盟会成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积极宣传三民主义思想,扩大革命民主主义思想阵地,迅

15、速成为进步舆论的中心领导地位。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为了阻遏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维护其在思想界的权威地位,极力驳斥同盟会提出的革命纲领。对此,革命派予以了坚决回击。,阵地:19051907年间,革命派和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阵地,展开论战。 主战场:日本、加拿大、新加坡。 范围:包括民主革命的对象、任务、方法、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论战内容,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革命之举,必假借于暴民乱人之力。天下有与暴人乱民共事,而能完成者乎?终亦必亡,不过举身、家、国同毙耳!” “若必用革命军起,则各省、各府、各县人人各起,谁肯相下,吾四万万人自相荼毒,外国必借名定乱而入

16、取吾地。” 康有为 “满洲去,则中国强。” 革命党,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开明专制”。 康、梁 实行“君主立宪,反对民主共和”。 立宪派 “兴民权,改民主”。 革命派,要不要社会革命 立宪派攻击革命派主张的“社会革命”和“土地国有”危及“国本”,引起“下等社会”的暴动,导致国家灭亡。 革命派认为“土地国有”,才能清除社会中“坐食土地之利”的现象。,民报与新民丛报辩驳之纲领,改良派的机关报新民丛报,论战报刊,论战的弱点,(1)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政府,但对“革命是否会招致帝国主义干涉”的问题不敢作出理直气壮的正面回答。 (2)革命派所说的“国民”,主要还是指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而不是广大的劳

17、动群众。 (3)革命派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否应该改革的问题也是语焉不详,并且反对贫苦农民“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论战的意义,通过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从20世纪初年开始,革命就成了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不断利用会党和新军发动武装起义。1906年12月,同盟会推动和领导了规模巨大的萍浏醴起义。 1907年、1908年,同盟会又在西南边境地区发动了六次武装起义:潮州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廉上思起义、河口起义。光复会也在1908年11月发动安庆新军马炮营起义。这些起义因准备不足,单纯冒

18、险,结果都归于失败。 孙中山等人在失败面前不气馁,对革命成功充满信心。他们决心在广州发动一次更大的起义,以此推动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1911年1月18日,黄兴抵香港,主持广州起义筹备工作,在跑马地35号设起义总机关统筹部,部轄八课,黄兴被公举为部长。,统筹部原址今貌,黄花岗起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保路运动,自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矿山等权益起,一些中国人就看出它的危害,把它称作帝国主义的灭国新法。因此,反抗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矿等权力,开展收回利权的斗争,在当时被中国人民看作事关国家存亡的大事。创办商办铁路和矿业公司,是收回利权运动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斗争成果。而商办铁路,是20世纪初

19、大多数省份保护利权的主要内容。,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宣布所有各省商办铁路一律收归国有。其实质,是把各省自办铁路的权力取消,以国有的名义将铁路卖给帝国主义。首先被清政府借国有的名义拍卖出去的是川汉、粤汉两条铁路。于是,广东、湖南、湖北、四川等省掀起保路运动。,保路会首领蒲殿俊,立于成都市内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武昌首义,工程第八营起义领导人熊秉坤,起义首先爆发在武汉的原因:,在辛亥革命前几年间武昌地区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增长较快,武汉是当时仅次于上海的国内第二大工业城市。为辛亥革命的发动提供了一定的阶级基础。,起义首先爆发在武汉的原因:,革命党人进行了比较深入扎实的工作。

20、会党和新军是辛亥革命的两支基本队伍。湖北革命党人对这两支力量都做了大量工作,重点又放在新军上面。,武昌起义爆发后,迅速等到各省响应,10月12日,革命党人梁钟汉在湖北汉川起义。图为起义军从汉川开赴前线。,10月22日,革命党人焦达峰在长沙举行起义,成立湖南都督府。图为湖南革命军出发援助武昌。,中华民国的建立,十八星旗,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内阁名单,特点 破旧政治、文化教育、社会习俗 立新 政治、经济,南京临时政府的意义,南京临时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政府。它的成立,结束了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在南京临时政府的告友邦书中

21、,就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 南京临时政府也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去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财产。,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神圣不可

22、侵犯的绝对权威,如今连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辛亥革命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以振兴实业为目标,设立实业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以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随后的几年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 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辛 亥 革 命 的 失 败,西方列强对临时政府的压迫和对袁世凯的支持,“满廷如能保存,则彼等在中国垄断之位置将日益巩固

23、;倘少年共和党胜利,则新政府起而自使保障其权利,列强不能唯所欲为如满廷奄奄一息之时矣。”一个软弱顺从的政府是它们的最佳选择。当时美国国务院历史顾问丹涅特写道:“清帝国的懦弱无能,四分五裂,才使得领事裁判权、递到不合理程度的税则以及千百种类似的特权有继续下去的可能。”,武昌起义后列强的“中立”政策,列强之间矛盾尖锐,难以形成侵华联盟。 中国革命形势高涨。用少数外国军队来扑灭这场革命,不但毫无把握,而且可能促使这场革命发展成为比义和团运动更广泛的更有力的反帝运动。 临时政府对外政策的妥协。 帝国主义以“中立”作掩护寻找新的代理人。,在经济上南京临时政府的财政、军费极度困难。,面对严重的财政困难,临

24、时政府寄希望于帝国主义的贷款。孙中山回国前后多方面进行贷款活动,每天盼望外国银行的复电,但直到辞职,也没有得到回音。,孙中山回国前后多方面进行贷款活动,每天盼望外国银行的复电,但直到辞职,也没有得到回音。既然得不到直接借款,只好实行间接借款。抵押苏浙铁路,从日本借到三百万元;向日本抵押招商局,遭到英美等国的强烈抗议和各地股东的反对,没有成立。日本阴谋夺取汉冶萍公司,愿以五百万借给临时政府,换取所谓中日合办。临时政府虽然知道合办的危害性,但是饥不择食,只好签订密约,并收到二百万元。这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强大的反对风潮。立宪派提出抗议,参议院要求废除密约,并两次向总统提出严词质问。湖北参议院全体辞

25、职。各地人民纷纷反对丧失利权。在这种情况下,临时政府只好废除密约。孙中山、黄兴等人为借款到处碰壁。,在经济上南京临时政府的财政、军费极度困难。,“旧历年关之前,意欲筹得一千五百万元经费,如仍无成功之希望,则万事休矣。只好在革命政府未倒之前,掌握先机,达成南北和议,将政权一时让与袁世凯,除此别无他策。而政权一旦转入袁氏手中,其后事态如何演变,实难遽料。”,军事力量的对比十分不利于南京临时政府,“南京军队隶编于陆军部者,号称十七师,然而仅粤、浙两军战斗力。粤军不满万人,持以击退张勋及北洋第五镇于徐州。浙军将军,则素反对克强(黄兴),不受命令。陆军部不能加以裁制,其余各部不啻乌合,不能应敌。”,革命

26、党内部人心不齐,胡汉民曾对此情绪有过评价:“同盟会未尝深植其基础民众,民众所接受者,仅三民主义中之狭义的民族主义耳。正唯排满二字口号极简明切要,易于普遍全国,而弱点亦在于此。民众以为清帝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故当时民众心理,俱祝福和议。逆之而行,乃至不易。”,同盟会内部也分为稳健和激进两派。稳健派认为,南北统一,战事告终,造成了完美无缺的中华民国,革命已经取得胜利。此后的任务是如何建立国家。对于袁世凯,他们表示同情和支持。激进派认为,革命并没有取得胜利,而是已经失败。因为已经让袁世凯作临时大总统,中央政府得不到一点改造,谈不上胜利。他们反对袁世凯。,稳健派和激进派在政见上虽然存在尖锐对立,但认为

27、法律万能,企图用法律来和袁世凯进行斗争,则是一致的。稳健派认为,可以让袁世凯作总统,而用约法、议会和责任内阁来限制袁世凯搞独裁。激进派主张推翻袁世凯的统治,但又感到自己没有力量,最后还是想依靠法律,通过选举,把袁世凯从总统的宝坐上拉下来。,缺乏政治上的盟友,武昌起义后,不少立宪派打起拥护共和的旗号,出来组织政党。他们既然要与革命党人争夺权力,恢复其旧日的势力,那么,作为旧势力总代表的袁世凯,自然成为立宪派支持与依赖的对象。他们认为,袁世凯有力量来恢复已被革命打乱了的社会秩序,支持和依赖袁世凯,就可以达到排挤革命派、并从袁世凯那里分享政治权力的目的。,袁世凯的复出,革命派盼袁世凯复出 孙中山担心

28、革命久拖无功而导致列强干涉,故利用袁世凯尽快推翻清廷。 “袁世凯是一个奸黠狡诈、敢作敢为的人,如能满足其欲望,他对清室是无所顾惜的。” “只要他肯推翻清室我们给他一个民选总统,任期不过数年,可使战争早停,人民早过太平日子,岂不甚好。”,帝国主义的支持,革命派软弱、缺乏实力,立宪派等的拥护,对 清:威逼利诱迫使清帝退位,对革命派:迫孙中山 让位,依托:在军队中的影响,袁世凯窃国原因,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前因民军起事,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睽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道,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

29、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将领亦主张于后。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亿兆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内乂安,仍合汉、蒙、满、回、藏五族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少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在政治上: 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以袁世凯为首的封建军阀们大力扩充军队,建立特务、警察系统。他们

30、制定暂时新刑律、戒严法等一系列反动法令,剥夺临时约法规定的种政治权利,禁止罢工和一切革命活动。,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在经济上: 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袁世凯在河南彰德等县占有的土地就有4万多亩,奉系军阀张作霖在东北占地150万亩。许多自耕农和半自耕农陷入破产和丧失土地的境地,变成佃农和雇农。,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在文化上: 1913年6月,袁世凯向全国发布通令尊崇孔圣文。不久,又命令全国恢复祀孔、祭孔典礼,并规复文庙,恢复跪拜礼节,中、小学恢复尊孔读经。,北洋军阀政府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思想上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的反攻倒算。中国落入了黑暗的深渊。孙中山本人沉

31、痛地说过,当时中国“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尤盛,人民困苦,日甚一日”。,孙中山挽救共和的 努力及其失败,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暗杀宋教仁,宋教仁(18821913):名链,字钝初,号渔父,湖南桃源人。1904年在长沙创立华兴会。1905年参加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后与黄兴偕赴鄂领导,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法制局长。嗣任北京政府农林总长。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后,推为理事,并由孙中山委代理理事长,力倡责任内阁制。1913年2月大选结果,国民党大胜,行将出任内阁总理,致招杀身之祸,3月20日袁世凯派人刺杀于上海,年仅三十二岁。,宋教仁,袁世凯复辟帝制,1915年8月,袁世凯的顾问古德诺(美

32、)和有贺长雄出面,先后发表新约法论、共和与君主论,鼓吹“中国如用君主专制,较共和制为宜”,公开叫嚷让袁世凯称帝。,为了盗用“民意”,袁世凯又授意梁士诒等于9月19日成立“变更国体全国请愿联合会”,主要任务是发动请愿,制造民意。,10月到11月,在袁世凯的统一指挥下,在各省长官监督下,各省选出国民代表1993人,进行国体投票,结果全部拥护君主制,并于12月11日一致上“推戴书”:“谨以国民公意,恭戴今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装腔作势表示推让,当天下午再上“推戴书”,袁世凯遂于12月12日发表接受帝位申令,高唱“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予又何敢执几见而佛民意”正式接受推戴。,“投票之日

33、,军署自大门以至投票处,军警夹道,背枪荷戈。各代表于刀枪林立之中,鱼贯而入,其心已不能无惧。及入场,所谓将军者,又戎服登坛,慷慨以谈帝制之有利于中国;投票纸上又仅有君主立宪字样,并非谓帝制与共和并列,此反对二字,遂愈觉下笔为难矣。投票已毕,即有职员捧出预定之推戴书,各代表哄然聚观,职员又厉声谓,诸君何必纷扰,一言以蔽之,举袁世凯为皇帝而已,为时已晚,望诸君从速签名,不然者,恐今日将不及出门矣。诸代表无法,遂一一遵教,到底未尝知推戴书中如何措词也。” 申报1916.7.13,“自国体问题发生以来,所谓讨论者,皆袁氏自讨自论;所谓赞成者,皆袁氏自 赞自成;所谓请愿者,皆袁氏自请自愿;所谓表决者,皆

34、袁氏自表自决;所谓推戴者,皆袁氏自推自戴。举凡国内外明眼人,其谁不知者。”“此次皇帝之出产,不外右手挟利刃,左手持金钱,啸聚国中最下贱无耻之少数人,如演傀儡戏者然。由一人在幕内牵线,而其左右十数嬖人蠕蠕而动;此十数嬖人者复牵第二线,而各省长官乃至参政院蠕蠕而动;彼长官等复牵第三线,而千九百余不识廉耻之辈冒称国民代表者蠕蠕而动。” 梁启超袁政府伪造民意密电书后,北洋军阀内部的分化瓦解,袁世凯的老朋友徐世昌,不肯俯首称臣而告老退休;段祺瑞则在一旁冷眼观看,闭门不出;冯国璋坐镇南京,与护国军互通声气,并联合北洋军阀系统的几个将军,密电袁世凯,要求取消帝制。这使袁世凯颇为难堪。,袁世凯的第二个儿子袁克

35、文,流露出对袁世凯帝制的忧虑。他在一首诗中写道:“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列强诸国的反对,1915年10月,日本要求英国和俄国一起,对袁世凯提出口头警告。袁世凯给了答复,但日本不满意,再次质问。 1915年12月15日,法国和意大利两个国家也加入了对袁世凯的警告。结果,三国警告变成五国警告,并决定对袁世凯实行监视的态度。 1916年1月21日,日本正式统治北约政府与驻日公使,说:“原来贵邦欲改帝制,本系保证无乱,今明明云南有难,竟于此时断行帝制,无视友邦劝告,则中国政府责任甚大,日本政府当然不能承认。” 此表明袁世凯哀求帝国主义支持帝制的企图完全失败。,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36、,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都是为了“竟辛亥之功”,挽救民主共和制度,反对军阀专制独裁。从性质上说,仍辛亥革命的继续,属于中国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孙中山具有顽强的革命精神,他不断地摸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并始终坚持奋斗,不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但是,他并没有找到中国的真正出路。应当说,护法运动的失败不仅是孙中山个人的失败,也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它表明,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陷入绝境,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再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前进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参加斗争。 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毛泽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