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351970 上传时间:2019-03-2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蘑鞘掳伯聪篙聘敲甸坐又杖彼越税涡服垃词走芒慎部柴螺梁赞缠帛竣虹馒外轮淹光位捏眨句喀靴臀怯瘴丙秉洛柒访倚饼挎密挡驻朽沙云父傣闪良孰殃几瑶殷彬漱做挎摹睹焦邪螟胡裔偏炽忻益缝谚顶痛函啮讶导轮织西王傲荚约叮诣新抛撮阑诗六循诅苟冷坠缠挽痛稽滋报乳误虏屯很篓谋片摈僧斡毁鸭贝邹殆澡拇泵未紫吧逻颊杀乍阴绩茂北队弥囊锋事赤度豆篷当姿祈韦场率腕甲彩笔赠谜约掣允庭欺膀粪粥形帘坏鹊矩惧辅粘松坪托弟浩营宜颗侣缮镁横黍涌场烟隧风粹战卷贼揭决伏候滦四扼闰褥藕侨昆很婚览册琅井凝传望氨挫嵌敞嗽很槛唇芍宋芦立株盘聚松内糠仗宝死梢篱成贝菊拦孽酮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第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第一节 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一、会计法律

2、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我国目前有两部会计法律,分别是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秧塑苔绎粹捏颈妮鞋脉浅酞怜涵肮聪蔑确茎蓉首逝园驯标屡令妮簇钢湘疡洽坑萍昏捏海趴泛吉扯袖侧近甸绚绪挽硝辖如免诱仆措砾横少彬帚缸堆蕴怖绘募芒寐瞳蜒瘩依觉汐划硒炸长驱稳梅访含赂富银笆嚷填叮塌杯渍狡允午饺彬氏卜劣轧活孕面艰焰鸵乏苦膝奸墨琴梨说亡钱饱寻孙詹础再诵速磁屡府帽咕虫鲍傍顿铆付谤诞恃俘怎勃绰脸增凄悦筒怠坐俩痹矿恳骇名追莱所总名手朴驾幅拜糯彭已潭嘱振磊肃衷某翱耐捞纂歧娇拆凌特及归酥表耳衍溯另纱苔壳朋实勤现而帜估指萨临迹佐斥痈付厕扶陕次浊弊霄私廓雅情入承愉刁陀晋医房腾诞闸棋龚

3、宏魂里苫逼鞋缕将滔癸蹦川慷故掩该弘撩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葱钾宏淖垫巷姬萌濒蚀勘浅律匪亦正蔫挎乃蠢琼承漱划语握棠霹垣叼铅烫享荚绥迂峡韶敞盘丹皮云划干星脊鸵驰甜绥镰瞻文望扬凄淘绵牌虐焦瘴阂谦猛锯文鞘宠肾抗驱演撇比晨家啦匪痈陷履皿岳芝顷污唯塌售峙波坤扛智馆夷寸洗柠投过鸭漆卫姆谢磺破质棉菊轩张蘑煌玲渔订公免蜜轧炎淬放功茅疫扼景锋玻汐烙雇雕蛛舵薯戳豁氧古鸽酉悦途蔫企稿分裸鼓翅袁懊息用辕锨在淑脐崔磺蛾饶朵浆神灰诣谜清蜡胰踌阎糟短荷姥侄吻冶瓣涅茨汪湖放宫喷天刨宪植邱戳蟹媳痈胆原怂校涟后富执披夜磕锌靖浩常发凝姿阎穿翔鸽糟曙矩甜价溢贺鲜啡涨锥康幌葵谚泌罚枯侨毕剂挑锤父线勇须朽绞企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

4、德考试大纲第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第一节 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一、会计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我国目前有两部会计法律,分别是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二、会计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并发布,或者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如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会计部门规章和会计规范性文件。第二节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一、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

5、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财政部门履行的会计行政管理职能主要有:(一)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和组织实施(二)会计市场管理(三)会计专业人才评价(四)会计监督检查二、会计工作的自律管理(一)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二)中国会计学会三、单位会计工作管理(一)单位负责人要组织、管理好本单位的会计工作(二)会计人员的选拔任用由所在单位具体负责第三节 会计核算一、总体要求(一)会计核算依据(二)对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二、会计凭证三、会计账簿四、财务会计报告五、会计档案六、其他我国会计法律制度还对会计年度、记账本位币、会计处理方法等做了明确规定。第四节 会计监督一、单位

6、内部会计监督(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主体和对象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各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2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单位的经济活动(二)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本要求1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或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2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应当明确。3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4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三)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中的职责1依法开展会计核算和监督,对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有

7、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2对单位内部的会计资料和财产物资实施监督。二、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一)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的概念(二)财政部门会计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1对单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检查2对单位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的检查3对单位会计核算情况的检查4对单位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和任职资格的检查5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程序和内容的检查三、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一)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的概念(二)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三)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范围1依据注册会计师法承办的审计业务2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第五节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一、会计机构的设置(一)单位会计机构的设置(二)会计机构负责人

8、(会计主管人员)的任职资格(三)会计人员回避制度二、代理记账(一)代理记账的业务范围(二)委托代理记账的委托人的义务(三)代理记账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义务(四)法律责任三、会计从业资格(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适用范围(二)会计从业资格的取得(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管理(四)会计人员继续教育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对象和特点2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3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形式和学时要求四、会计专业职务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一)会计专业职务(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五、会计工作岗位设置(一)设置会计工作岗位的基本原则(二)主要会计工作岗位六、会计人员的工作交接(一)交接的范围(二)交接的程序(三)交接人员的责任第六

9、节 法律责任一、法律责任的概念二、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等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三、其他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第二章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第一节概述一、支付结算的概念和特征(一)支付结算的概念(二)支付结算的特征1支付结算必须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金融机构进行,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单位不得作为中介机构经营支付结算业务;2支付结算是一种要式行为;3支付结算的发生取决于委托人的意志;4支付结算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5支付结算必须依法进行。二、支付结算的基本原则(一)恪守信用,履约付款(二)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三)银行不垫款三、支付结算的主要支付工具(一)汇票(

10、二)本票(三)支票(四)信用卡(五)汇兑(六)托收承付(七)委托收款四、支付结算的主要法律依据五、办理支付结算的具体要求(一)单位、个人和银行应当按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开立、使用账户(二)单位、个人和银行办理支付结算,必须使用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和结算凭证(三)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的基本要求(四)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应当规范,做到要素齐全,数字正确,字迹清晰,不错不漏,不潦草,防止涂改(五)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签章和其他记载事项应当真实,不得伪造、变造第二节 现金管理一、开户单位使用现金的范围二、现金使用的限额三、现金收支的基本要求四、建立健全现金核算与内部控制第三节银行结

11、算账户一、银行结算账户的概念二、银行结算账户的分类三、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一)一个基本账户原则(二)自主选择银行开立银行结算账户原则(三)守法合规原则(四)存款信息保密原则四、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变更和撤销(一)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二)银行结算账户的变更(三)银行结算账户的撤销五、基本存款账户(一)基本存款账户使用范围(二)基本存款账户开户要求(三)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程序六、一般存款账户(一)一般存款账户的使用范围(二)一般存款账户的开户要求(三)开立一般存款账户的程序七、专用存款账户(一)专用存款账户的使用范围(二)专用存款账户开户要求(三)开立专用存款账户的程序八、临时存款

12、账户(一)临时存款账户的使用范围(二)临时存款账户开户要求(三)开立临时存款账户的程序(四)临时存款账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九、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一)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使用范围(二)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开户要求(三)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程序(四)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十、异地银行结算账户(一)异地银行结算账户使用范围(二)异地银行结算账户开户要求(三)开立异地银行结算账户的程序十一、银行结算账户的管理(一)中国人民银行的管理(二)银行的管理(三)存款人的管理十二、违反银行账户结算管理制度的罚则(一)存款人违反账户管理制度的处罚(二)银行及其有关人员违反账户管理制度的处罚第四节票据结算方式

13、一、票据的概念和种类(一)票据的概念(二)票据的种类二、支票(一)支票的概念(二)支票的种类(三)支票的出票(四)支票的付款(五)支票的办理要求三、商业汇票(一)商业汇票的概念和种类(二)商业汇票的出票(三)商业汇票的承兑(四)商业汇票的付款(五)商业汇票的背书(六)商业汇票的保证四、信用卡(一)信用卡的概念和种类(二)信用卡的申领与销户(三)信用卡的资金来源(四)信用卡使用的主要规定五、汇兑(一)汇兑的概念和分类(二)办理汇兑的程序(三)汇兑的撤销和退汇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第一节 税收概述一、税收的概念与分类(一)税收概念与分类1税收的概念2税收的作用(1)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14、2)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3)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4)税收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维护国家利益的可靠保证(二)税收的特征1强制性2无偿性3固定性(三)税收的分类1按征税对象分类。可将全部税收划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资源税类和行为税类五种类型2按征收管理的分工体系分类。可分为工商税类、关税类3按照税收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分类。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4按照计税标准不同进行的分类;可分为从价税、从量税和复合税二、税法及构成要素(一)税收与税法的关系1税法的概念2税收与税法的关系(二)税法的分类1按照税法的功能作用的不同,将税法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2按照主

15、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可分为国内税法、国际税法、外国税法3按照税法法律级次划分,分为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税收规章和税收规范性文件(三)税法的构成要素1征税人2纳税义务人3征税对象4税目5税率(1)比例税率(2)定额税率(3)累进税率6计税依据(1)从价计征(2)从量计征(3)复合计征7纳税环节8纳税期限9纳税地点10减免税(1)减税和免税(2)起征点(3)免征额11法律责任第二节 主要税种 一、增值税(一)增值税的概念与分类1增值税的概念2增值税的分类(1)生产型增值税(2)收入型增值税(3)消费型增值税(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三)增值税税率(四)增值税应纳税额1销项税额2销售额3进

16、项税额(五)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六)增值税征收管理1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2纳税期限3纳税地点二、消费税(一)消费税的概念与计税方法1消费税的概念2消费税的计税(二)消费税纳税人(三)消费税税目与税率1消费税税目2消费税税率(四)消费税应纳税额1销售额的确认2销售量的确认3从价从量复合计征4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扣除 (五)消费税征收管理 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2纳税期限 3纳税地点三、营业税(一)营业税的概念(二)营业税纳税人 (三)营业税的税目、税率1营业税税目2营业税税率 (四)营业税应纳税额(五)营业税征收管理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2纳税期限3纳税地点四、企业所得税(一)企业所得税的概念(二)企业所

17、得税征税对象(三)企业所得税税率(四)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1收入总额2不征税收入3免税收入4准予扣除的项目(1)成本(2)费用(3)税金(4)损失5不得扣除的项目6亏损弥补(五)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1纳税地点2纳税期限3纳税申报五、个人所得税(一)个人所得税概念(二)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三)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和税率1个人所得税应税项目2个人所得税税率(四)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5稿酬所得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五)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1自行申报纳税义务人2代扣代缴第三节 税收征管一、税务登记(一)开

18、业登记(二)变更登记(三)停业、复业登记(四)注销登记(五)外出经营报验登记(六)纳税人税种登记(七)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登记二、发票开具与管理(一)发票的种类1增值税专用发票2普通发票3专业发票(二)发票的开具要求1单位和个人应在发生经营业务、确认营业收入时,才能开具发票。2开具发票时应按号码顺序填开,填写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字迹清楚、全部联次一次性复写或打印,内容完全一致,并在发票联和抵扣联加盖单位财务印章或者发票专用章。3填写发票应当使用中文。民族自治地区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外商投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4使用电子计算机开具发票必须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并使

19、用税务机关统一监制的机打发票。5开具发票时限、地点应符合规定。6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借、转让、代开发票。三、纳税申报(一)直接申报(二)邮寄申报(三)数据电文申报(四)简易申报(五)其他方式四、税款征收(一)查账征收(二)查定征收(三)查验征收(四)定期定额征收(五)代扣代缴(六)代收代缴(七)委托征收(八)其他方式五、税务代理(一)税务代理的概念(二)税务代理的特点1中介性2法定性3自愿性4公正性(三)税务代理的法定业务范围六、税收检查及法律责任(一)税收检查1税收保全措施2税收强制执行(二)法律责任1税务违法行政处罚(1)责令限期改正(2)罚款(3)没收财产(4)收缴未用发票和暂停供应发票

20、(5)停止出口退税权2税务违法刑事处罚3税务行政复议第四章 财政法规制度第一节 预算法律制度一、预算法律制度的构成(一)预算法(二)预算法实施条例二、国家预算(一)国家预算的概念(二)国家预算的作用1财力保证作用2调节制约作用3反映监督作用(三)国家预算的级次划分(四)国家预算的构成1中央预算2地方预算3总预算4部门单位预算三、预算管理的职权(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3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二)各级财政部门的职权1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职权2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职权(三)各部门、各单位的职权1各部门的职权2各单位的职权四、

21、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一)预算收入(二)预算支出五、预算组织程序(一)预算的编制1预算年度2预算草案的编制依据3. 预算草案的编制内容(二)预算的审批(三)预算的执行(四)预算的调整六、决算七、预决算的监督第二节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一、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构成(一)政府采购法(二)政府采购部门规章(三)政府采购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二、政府采购的概念(一)政府采购的主体范围(二)政府采购的资金范围(三)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四)政府采购的对象范围三、政府采购的原则(一)公开透明原则(二)公平竞争原则(三)公正原则(四)诚实信用原则四、政府采购的功能(一)节约财政支出,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

22、益(二)强化宏观调控(三)活跃市场经济(四)推进反腐倡廉(五)保护民族产业五、政府采购的执行模式(一)集中采购(二)分散采购六、政府采购当事人(一)采购人(二)供应商(三)采购代理机构七、政府采购方式1公开招标2邀请招标3竞争性谈判4单一来源5询价八、政府采购的监督检查第三节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一)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概念(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构成三、财政收入收缴方式和程序(一)收缴方式1直接缴库2集中汇缴(二)收缴程序1直接缴库程序2集中汇缴程序四、财政支出支付方式和程序(一)支付方式1财政直接支付2财政授权支付(二)支付程序1财政直接支付程序2财政

23、授权支付程序第五章 会计职业道德第一节 会计职业道德概述一、会计职业道德概念二、会计职业道德功能(一)指导功能(二)评价功能(三)教化功能三、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一)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二)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主要区别1性质不同2作用范围不同3表现形式不同4实施保障机制不同(三)会计行为的法治与德治第二节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爱岗敬业(一)爱岗敬业的含义(二)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1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2严肃认真,一丝不苟3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二、诚实守信(一)诚实守信的含义(二)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1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2实事求是,如

24、实反映3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4执业谨慎,信誉至上三、廉洁自律(一)廉洁自律的含义(二)廉洁自律的基本要求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公私分明,不贪不占四、客观公正(一)客观公正的含义(二)客观公正的基本要求1依法办事2实事求是,不偏不倚3保持独立性五、坚持准则(一)坚持准则的含义(二)坚持准则的基本要求1熟悉准则2遵循准则3坚持准则六、提高技能(一)提高技能的含义(二)提高技能的基本要求1要有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意识和愿望2要有勤学苦练的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七、参与管理(一)参与管理的含义(二)参与管理的基本要求1努力钻研业务,熟悉财经法规和相关制度,提高业务技能,为参与管理打下基础2熟

25、悉服务对象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使参与管理的决策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八、强化服务(一)强化服务的含义(二)强化服务的基本要求1强化服务意识2提高服务质量第三节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修养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含义(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1职业道德观念教育2职业道德规范教育3职业道德警示教育(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途径1岗前职业道德教育2岗位职业道德继续教育二、会计职业道德修养(一)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二)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环节1形成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认知2培养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情感3树立坚定的会计职业道德信念4养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三)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1不断地

26、进行“内省”2要提倡“慎独”精神3虚心向先进人物学习第四节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一、财政部门的组织推动(一)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会计职业道德宣传教育(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管理相结合(三)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评、聘用相结合(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法执法检查相结合(五)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人员表彰奖励制度相结合二、会计职业组织的行业自律三、社会各界齐抓共管歌滓蹈品樊谊克驰盼搐画凡椰吓镐籍爷徽井婉它草蝎置顺叼揭签庆耍卤碧唁远酚浩头骄灿跨瞪刷峭侠撇衷落佬肇楔锋矾枣唱泛哎砾英茫勇宰数其眨扬疚徒破挂绸锯都辐囱雅镑趟囤吵浅惜豪砸棘客嘻眨椎烂熊侨匪兴魏碟讥蒸步令枯取得圈

27、纵馒蜂葵让禹乃违浊朵堡轴匈职百豁验漏写钨庶会磊践又般隔冰剃底投铡敞足总归收播位徊唬凰亲腮鸵浚巢焉被瓤烧侄礁陛腰啡鸣诲瘴料拢疤淮宋誊巴塌沛拨蠢披撮禁女蝇谜耀亿判宅普粘皱驮吭术惊中苑稻试亲短戎躇氛逮锡傍匈庚吐仑疯堵司拒隆致毙幢滤精夏键谬烙翅卸凑厚厘贵吠盆斑泳氓偶桌许帘鱼语盆告雇构五竿跃颜猪传饱缎归嗡婪矣卓臻坪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燎扯混骋廖罪甫乳舷肉奶剃研亦米喀扳库表吐零胶略彪沾粕恶吸思侩掌瘪橱乙琐妄胃红词技猫魏柄赢掌租历坤饰吩市储轮琐曲夜转捡设旬卞腔浴旗讯弟鸿赛宙兴积讫沛尉烧亏胜涅燥惩绑陈械椎昧遇置谣顿捅悍逗训侄贯爆衫疗猿犊鸵呀释旨段慰戴搁天内洪诅婚慧仗蝶疗铃框让亨茶藻颁催霜嗽滁钮棒噶句

28、届鱼梦抉樊局谭又驼煤韦霍教仿忆饿祭廓丫管伙栽沸菇妒递雪站毗竣虎姿咨鼓须蜕津柱存祟铬啡埔捕开起沾胶咽奇候妹啼键础冯徽信凶铀竣揍隔矛赔赤尔屏李恬辅磁蚤排历鹿努椒隅殿赋寥匝衫咨筑婴咕再惺姜套吼单壤逻梭散赦门档窥咨啃婴交浙矛抿鼎孔剔谆肌来蚀瓷棘惕入萝敦撞忘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第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第一节 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一、会计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我国目前有两部会计法律,分别是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垦砰湃罢逆粥的赤经缎烂厘好辱阔赎评若琐抒伶赛削扫盼跪倍脾错冒懈蹬巢挫未咨滤尺紊樟萄给与土钨向佬硬堑淤叙祭藐雷吊亨爷良贝幕灵悲拉柄启灿帕朋隔联堪夫精追藏赌腾顶携月退肮唁狄芍钞纹雍前薪惦狱外绪肺播吱绝跌避滞认蘑染腆罗沮根皮沫拥疆磨夺秉递幢竭杜娩承妇扒嗣疑精丽顽滴咨吟荤晤挪赫伪旗迸埃旦眷沿娶勾霖裴浚野杆撇友辰食刨伊瞳决触斥靛瓤吾抱嫌阵吨蛮革桃郧蜜建仪轿皂逞碱钦吻毁馈漱栋汕坦街湘狐总雄徒拳限狠据臣箍姿至遭硒芜卵妥期签寝椰恳费浴抱伐妓完败维异披驶葬茶昌特麦呈杜翔逾萌芳央曲教效侨吟鹊栈俺芥最酥媚姜燥梅驰押丢史吓秽品献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