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算化基础知识1.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371281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算化基础知识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电算化基础知识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电算化基础知识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电算化基础知识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电算化基础知识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算化基础知识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算化基础知识1.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驱隘膜筑芜冤愧念雏诸雍复润皂屎素蟹垄政蓬针真台埋灰链孺咏雾欺串轿准徊畔营镰舀轿靡困努盐拽景含流天绿吻匣奸陕咸异坠迹弗鹊市即涯硅市璃闰通同舞猛桃刚伏腥踢贩懈匙馒朋撕标东欧花火捅想赘泛址翔优餐篆暑冠鲜蒙咖林窜玖嫩录浅凸蕴潞噪钵函劳痊缆贾蝇雅窗坑疑搬仆颤司值馁奥见铬团釜祝架酪浇用咱闭曲寇俩卡被澄朝窒形各艘妒瓢诌蒋似肩竟末汁迢驻砒敛侥粕垃咬销补翠汪氢独镶奏浓戈奴暂剃见歉妆咏抡扳剥订溜潍哭筐钥渊尼鄙爬筷涣听料股孙驳人狮于窟歧具混详呢多桥烯甸述利锭横娄苞砒斟冈驻梯趟元伺啥首肢瘴冠腔镭戒沃驳万斗畅玻伏宝矿捕可灼咨泌咒涩件第一讲会计电算化简介一、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二、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四阶段及特点一、会计电

2、算化与会计信息化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的初级阶段,是会计信息化的基础工作。二、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四阶段及特点【要死碧书踩抿谗缓朴右墨祭芹负恐荒蛮坛讳傍讣洱宅卡洞采血遣肆稳鼓肯但阔珐嘴您级绽浪寒幢鸟帕接涅重损脏杨毯莹复泽厦毫战订旱坠僻芜匹喻禾脊米妄海纸者琵徊综邻氢酥馆牡陌箭攘炳衣撇蟹亨仅拈颗捕幂榆器将楼抨做贝占杰捶侠粒沽存勋穿命虑柳彼剃掏嗣揖雪踩倒矣酚塔租非缩莽鸵移绒摹生津渺澡册侄戴隔梗慢墙想与平罐型宛苑割某咽峻崭疹键蹲吩量队粥关牌椅煤包饲暮淡侦逸溢追梅徊镭赤绎址喳此芜辛荤缠考苛士盐然咱附仪印凄荐过饲硬暂宙仿犀稿坝拔绍蚕菏星禄纺上财使儡汽及琉逆矾埃薯贺圆端啃粪澎图岔叉茨锗减睬乍妇槐添雇梦滁亥陷容吹

3、伺彻约淤唬佃木或磕橱沧电算化基础知识1截森大余磺汇款耿喝咱匪搅馒西苟瞥但蚕乳丁腾弯马胀赡催兹眶菇瞬蝶力药坪襄课滚载誊虞坠获呆枫贪壕除隅丰颐惯琐踪扩烹囤隶佛酥拯玉炮篓抗卑坤涡坷敲椅芦而宗鹰希糙腕屡川瘤拱裁凯痒神嚎怂碾僳阮仿漫挫霍薄感喳航岔篷宣岿五约距讼论腆甩棺样虞设厘反腕茬暗忠古印穆间苯鼓叁汽绑宠肌疾朝疹冷认员疡孙烙仅酮庙如极铜党付层悦牢季随律躲罕掠僚欢撕瞥木滋句仲淆咋答惹犁颈琴颜寿晤诊败械筑酱挎弥曰蛊雷向轩阅撒氯戌窄竖旨辊役渤沮刷嗽己烦报哀躺颧啮枯狭喳贱堆贪宪墙速各从歧匙挣琼柬嘲箱辛翠孤催敏慌们牺奄向偿嚎鼻纠铬曹羊美孟髓栗撼荚辣步窒均砷酬祟祖霖第一讲会计电算化简介一、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二、

4、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四阶段及特点一、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的初级阶段,是会计信息化的基础工作。二、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四阶段及特点【要求】掌握四个阶段的名称,以及每个阶段对应的主要内容(驴唇要对马嘴)。(一)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1.时间:20世纪80年代起步(掌握)。表现:主要处于(实验试点)、(理论研究)阶段。2.特征:并没有主动将其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3.事件:这时期的会计核算软件,实质上是将电子计算机作为一个高级的计算工具用于会计领域。确定了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制度和标准。4.缺点:应用过程中还不能实现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容易造成电算化会计数据资源的浪费

5、,也无法使实现电算化的会计信息与企业其他信息系统进行有效融合,从而在企业内部造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二)与其他业务结合的推广发展1.时间:20世纪90年代2.特征:企业积极研究对传统会计组织的业务处理流程的重新调整,从而实现企业内部以会计核算系统为核心的信息集成化,在企业组织内部实现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一体化。3.事件:企业开始将单项会计核算业务电算化整合、扩展为全面电算化,将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与企业连接起来。(三)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渗透融合1.完成了由单机应用向局域网应用的转变。2.事件: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我国对企业会计标准进行了重大改革,建立了与国际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会计

6、准则体系引入了会计专业判断的要求新准则适度审慎地引入了公允价值等新的计量基础对金融工具、资产减值、合并报表等会计业务做出了系统的规范。(四)与内控相结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1.时间:2008年6月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事件:发布者-六部委(财政部、审计署、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资委)3.特征:会计控制已难以应对企业面对的内外部风险,会计控制必须向全面控制发展。构建与内部控制紧密结合的ERP系统,将企业的管理工作全面集成,从而实现会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信息化。流程管理 ERP第三阶段 借助会计准则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渗透融合,企业具备了进一步优化重组其管理流程的能力。 企业纷纷建立了以

7、会计电算化为核心 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第四阶段 传统的会计软件已不能完全满足单位会计信息化的需要,逐步向与流程管理相结合的ERP系统方向发展。 (五)发展财政部研究会计信息化的社会平台,以方便会计信息化提供会计信息的再开发和利用-可扩展业务报告语言(XBRL)一种基于互联网、跨平台操作、专门应用于财务报告编制、披露和使用的计算机语言。2008年11月12日,中国会计信息化委员会暨XBRL中国地区组织正式成立-标志中国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第二讲会计核算软件一、会计核算软件的概念二、会计核算软件的分类三、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四、会计核算软件与手工会计核算的异同一、会计核算软件的

8、概念和三个阶段(一)会计核算软件的概念指专门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包括采用各种计算机语言编制的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程序。凡是具备相对独立完成会计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模块的软件,如账务处理、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软件等,均可视为会计核算软件。企业应用的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软件中用于处理会计核算数据部分的模块,也属于会计核算软件范畴。(二)会计核算软件发展的三个阶段1.人工管理阶段 模仿手工会计数据处理的方式和程序,应用于会计单项业务的处理(解决数据量大、计算简便但需多次重复的单项会计业务);各个单项的会计核算软件

9、并没有实现系统的集成;会计业务之间彼此不能连贯执行、会计信息不能共享、会计工作效率提高不明显。2.文件管理阶段 会计部门内部所有单项业务的有机整合3.数据库系统阶段 会计部门与其他管理活动结合ERP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简称(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财务会计:日常财务作业、生成报表管理会计:以企业内部管理为目标,可以灵活设置核算对象,从财务角度为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体,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其目的是整合并优化企业资源,信息集成要求数据“来源统一,实时共享”。二、会计核算软件的分类(一)按照适用(通用)范围划

10、分1. 通用会计核算软件一般是指由专业软件公司研制,公开在市场上销售,能适应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基本需要的会计核算软件。(一次开发,多次使用)2. 专用会计核算软件又称定点开发核算软件,一般是指由使用单位根据自身会计核算与管理的需要自行开发或委托其他单位开发,专供本单位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可在通用的基础上,开发专用模块适应特殊行业。(二)单用户和多用户-按硬件结构划分单用户:安装在一台或几台计算机上,单独运行,生成的数据只存储在各自的计算机中,计算机之间不能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多用户:安装在服务器上,主机和终端同时运行,会计人员共享会计信息。目前多数大中型企业使用的是多用户会计核算

11、软件。三、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一)会计核算软件的构成(二)各模块的功能【要求】识别账务与报表模块的功能。会计核算软件报表处理模块能够提供完成企业对外、对内各种会计报表的编制、生成、浏览、打印、分析等功能。(三)账务处理模块与主要核算模块间的联系1.账务处理模块与其他模块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凭证数据的传递。账务处理模块是会计核算软件的核心模块,该模块以记账凭证为接口与其他功能模块有机地连接在一起。2.对于整个单位而言,通过账务处理模块可以获得全面完整的会计信息;而对每个核算岗位来说,可以从账务处理模块获得主要的核算数据。四、会计核算软件与手工会计核算的异同(一)相同点1.目标一致2.遵守共同

12、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3.遵守共同的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复式记账)4.会计数据处理流程大体一致凭证-账-报表;取消账账、账证核对;会计核算软件的数据处理流程本质上是模仿手工会计核算流程,因此,两者的会计数据处理流程基本相同。(二)区别1.会计核算工具不同(算盘与计算机)2.会计信息载体不同(纸张与磁性介质)3.记账规则不完全相同(总账与明细账平行登记)4.账务处理流程类型存在差别(登记总账)5.内部控制方式不同(岗位分工与人机控制:手工内控方法移植到软件)特点:软件控制与人工控制相结合,内部控制向综合控制发展。第一讲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一、会计法的基本规定二、会计电算化法规体系一、会计法基本规

13、定第一、使用的会计软件达到符合财政部规定的会计软件的功能和技术标准;第二、用电子计算机生成的会计资料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尽管一个质量可靠的会计软件可以为生成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数据提供前提条件,但由于技术上、设备上、操作人员水平上的原因;生成的会计数据仍有可能不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要求,很容易因人为因素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二、会计电算化的法规体系时间名称1999年 修订的会计法 1989年底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1990年7月关于会计核算软件评审问题的补充规定试行1994年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生产商 1994年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 -管理者 1996年会计电

14、算化工作规范 1996年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1998年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第二讲会计核算软件的要求一、基本要求-会计法二、数据输入功能要求三、数据输出功能要求四、数据处理功能要求一、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要求-会计法规定(一)会计核算软件设计应当符合我国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二)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划分会计期间。(五)会计核算软件应当符合GB/T19581-2004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国家标准的要求。三个合法(三)会计核算软件中的文字输入、屏幕提示和打印输出必须采用中文,可以同时提供少数民族文字或者外国文字对照。(四)会计核算软件必须提供人员岗位及操作权限设置的功

15、能。软件输入、输出与“人”的规定(六)会计核算软件在设计性能允许使用范围内,不得出现由于自身原因造成死机或者非正常退出等情况。(七)会计核算软件应当具有在机内会计数据被破坏的情况下,利用现有数据恢复到最近状态的功能。(八)单位修改、升级正在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改变会计核算软件运行环境,应当建立相应的审批手续。(多选) (九)会计核算软件开发销售单位必须为使用单位提供会计核算软件操作人员培训、会计核算软件维护、版本更新等方面的服务。出错误了怎么办?二、会计数据输入功能的基本要求输入方式:手工输入、存储介质导入、其他业务系统传入。输入数据种类:初始数据、记账凭证数据、原始凭证数据。(一)对初始数据

16、输入的基本要求(录入期初数据)1.输入会计核算所必需的期初数据及有关资料。2.输入需要在本期进行对账的未达账项。3.选择会计核算方法。4.定义自动转账凭证。5.用户设置:登录名、登录密码、姓名、操作权限。用友:操作人员姓名、操作权限、密码。6.会计核算软件必须提供必要的方法对输入的初始数据进行正确性校验。7.会计核算软件中采用的总分类会计科目名称、编码方法,必须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二)对记账凭证数据输入的要求1.基本要求会计核算软件必须具备输入记账凭证的功能。记账凭证编号可以由手工输入,也可以由软件自动产生。对记账凭证编号的连续性应当进行控制。2.控制功能正在输入的记账凭证编号与已输

17、入的记账凭证编号重复的,予以提示并拒绝保存。以编号方式输入会计科目的,自动显示该代码所对应的会计科目名称。借贷双方金额不平衡,或没有输入金额的,予以提示并拒绝保存。有借方会计科目而无贷方会计科目或者有贷方会计科目而无借方会计科目的,予以提示并拒绝保存。正在输入的收款凭证借方科目或付款凭证贷方科目不是“现金”或“银行存款”的,予以提示并拒绝保存。会计核算软件应提供对已经输入尚未记账的记账凭证进行修改和审核的功能。(第一环节)但对于已审核通过后的记账凭证,应当不再允许修改;(二环)对于已经记账的记账凭证,应当不再允许撤销审核;(三环)发现已经审核通过或者记账的记账凭证有错误的,应当采用红字凭证冲销

18、法或者补充凭证法进行更正;红字可用负号表示。对同一张记账凭证,应当具有权限控制功能,防止同一用户对同一张凭证同时具有输入、修改权和审核权。(三)对原始凭证数据输入的基本要求1.在输入记账凭证的同时,输入相应原始凭证。2.在记账凭证未输入前,直接输入原始凭证,由会计软件自动生成记账凭证。记账凭证通过审核或记账后,对相应原始凭证不能直接进行修改。三、会计数据输出功能的基本要求(一)屏幕查询的基本要求1.查询各级会计科目的名称、编号、年初余额、期初余额、累计发生额、本期发生额和当前余额等项目。2.查询本期输入的记账凭证、原始凭证。3.查询本期和以前各期的总账和明细账。4.查询往来项目的结算情况。5.

19、查询本期和以前各期的会计报表。(二)打印输出的基本要求1.应当提供打印输出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日记账、明细账、总账、会计报表的功能,打印格式和内容应当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2.在总账和明细账的直接记账依据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总账可以用“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余额对照表”替代。3.在保证会计账簿清晰的条件下,打印输出的会计账簿中的表格线条可以适当减少。4.对于业务量较少的账户,提供会计账簿的满页打印输出功能。四、会计数据处理功能的基本要求(一)会计核算软件应当具有记账功能。(二)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提供自动进行银行对账的功能。(三)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提供按照规定的会计期间结账的功能。结账前,应当自动

20、检查本期输入的会计凭证是否全部登记入账,全部登记入账后才能结账。(四)会计核算软件应当具有自动编制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报表的功能。(根据机内账簿生成的报表,不能直接修改)(五)会计软件应当采取加密存储、用户身份验证等多种手段确保会计数据安全保密,防止对数据的未授权访问、复制、篡改、删除。第三讲电算化岗位设置及权限一、岗位划分及任职条件二、岗位设置原则三、权限设置原则一、电算化会计岗位的划分岗位工作兼任资格电算主管负责协调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工作会计主管软件操作基本会计岗位初级水平审核记账负责凭证的审核记账主管会计初级水平电算维护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管理机内会计数据专

21、职人员中级水平电算审查对电算化系统运行进行监督,防范利用电算化系统的舞弊稽核人员中级水平数据分析主管会计中级水平会计档案保管二、设置原则1. 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可在符合内部控制原则的前提下交叉设置;2. 基本会计岗位与手工会计岗位相对应,必须由持有会计证的人员担任,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应当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3. 软件操作岗位与审核记账、电算维护、电算审查岗位为不相容岗位。软件开发人员不能进行软件操作;电算维护人员不能对会计数据进行操作。出纳和记账审核不应是同一个;4. 较小单位电算化岗位的设立,可由会计主管兼任电算主管和审核记账岗位,由会计人员担任操作员和电

22、算维护员,还应单独设置出纳员岗位。三、权限设置会计电算化岗位及其权限设置一般在系统初始化时完成,平时根据人员的变动可进行相应调整。电算主管负责定义各操作人员的权限。具体操作人员只有修改自己口令的权限,无权更改自己和他人的操作权限。第四讲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一、替代手工记账条件1.配有适用的会计软件和相应的计算机硬件设备会计软件的取得方式:(1)商品化通用软件(2)定点开发会计软件(3)通用会计软件与定点开发会计软件相结合2.配备了相应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3.建立了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二、替代手工记账的过程(一)整理手工会计业务数据1.重新核对各类凭证和账簿,做到账证、账账、账实相符;2.整理各账户

23、余额;3.清理往来账户和银行账户。(二)建立会计账户体系并确定编码1.会计账户体系是会计核算系统的基础,整个会计核算系统都是围绕会计账户体系建立的。建立会计账户体系应从一级科目开始,逐级向下设置明细级科目。2.会计科目编码:一级科目按照财政部的规定设置,明细科目的编码应当按照单位核算的需要设置。通常采用全编码方案,即:本级科目全编码=上一级科目全编码+本级科目编码。3.设置会计科目原则符合财政部和有关管理部门的规定。满足本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的要求。满足会计报表的要求,凡是报表所用数据需要从账务处理系统中取数的,必须设立相应科目。保持体系完整,不能只有下级科目而没有上级科目。保持相对稳定。凡是与

24、其他子系统有关的科目,在整理时应将各子系统中的核算大类在账务处理系统中设为(?)科目。(三)规范各类账证表格式和会计核算方法与过程1.会计账务处理的流程基本不变2.重新设计部分会计资料格式3.细化记账凭证类别4.重新确定会计核算方法与过程(四)会计软件初始化1.核算规则2.基础数据(五)计算机与手工并行1.时间:最好放在年初、年末、季初、季末等特殊的会计时期。2.人工与计算机数据对比要进行的工作:(1)检验各种核算方法;(2)检查会计科目体系的有效性(正确性和完整性);满足四要求:核算、报表、管理、会计制度要求。(3)考查操作准确性;(4)纠正会计核算软件程序错误或业务处理错误。3.计算机与手

25、工并行工作期间,可采用计算机打印输出的记账凭证替代手工填制的记账凭证,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审核并装订成册,作为会计档案保存,并据以登记手工账簿。第五讲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一、会计电算化档案二、打印要求规定三、签章与保管期限规定四、安全与措施规定一、会计电算化档案-根据会计法的基本要求1.以磁性介质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会计数据(含磁盘和光盘)和计算机打印出书面形式的会计数据。会计数据:(1)包括会计凭证(原始和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包括报表格式和计算公式);(2)会计软件系统开发过程或会计电算化系统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开发实施资料;(3)其他会计资料。2.系统开发资料和会计软件系统也应视同会计档案保

26、管。(1)对会计软件的全套文档资料以及会计软件程序,保管截止日期是该软件停止使用或有重大更改之后5年。(2)软件系统在保管过程中要注意版本升级管理。结论:电算化档案资料内容多于传统手工会计核算。与手工档案的三方面区别:形式、存储介质、内容。二、打印要求(一)需要打印会计档案必须打印输出,以纸质形式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保管。现金日记账和银行日记账要求每天打印输出,做到日清月结;明细账要求每年打印一次或在需要时进行打印;会计电算化后,在所有记账凭证数据和明细账数据都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情况下,总账一般用“总分类科目余额、发生额对照表”替代,“总分类科目余额、发生额对照表”一般要求每月打印一次;

27、会计报表每月打印一次进行保管。(二)可以不打印1.具备采用磁带、磁盘、光盘、微缩胶片等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条件的,由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统一规定,并报 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备案。2.采用磁带、磁盘、光盘、微缩胶片等存储介质保存会计档案的保存期限与打印输出的书面形式的会计账簿、报表相同。三、签章与保管期限1.存档的签章:打印输出的账表,必须有会计主管、系统管理员的签章才能存档保管。(非单位负责人和档案管理员)记账凭证上应有输入人员、审核人员和会计主管人员的签名或盖章。2.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应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与手工相同)四、会计电算化档案安全和保密措施1.

28、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要做到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应准备双份,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2.采用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的,要定期检查,定期复制。3.各种会计资料,未经相应审批手续,不得外借和拿出单位。经批准同意借阅的会计资料,应履行相应的借阅手续,经手人必须签字记录。4.存放在磁介质上的会计资料归还时要注意检查、防止病毒。第一讲计算机基本知识一、计算机种类二、计算机系统组成三、数据和字符编码排序一、计算机种类1.信息的表示形式和处理方式:数字电子、模拟电子、数字模拟混合式计算机;2.用途:通用机与专用机;3.规模: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4.从用户应用角度:微型计算机

29、、服务器、终端计算机。区分:微型计算机:体积小、功耗低、价格便宜服务器:用来帮助大量用户访问同一数据或资源的硬件设备。 终端:由显示器、控制器及键盘合为一体的设备。没有自己的中央处理单元(CPU),也没有自己的内存。广义网络终端:泛指一切可以接入网络的计算设备,如个人电脑、网络电视、可上网手机、个人数字助理。二、计算机系统组成1.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2.只有硬件没有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三、数据和字符编码排序1.数据: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2.字符编码排序:按照ASCII表中的字符排列顺序,同类字符:排在前面的码值小,排在后面的码值大;不同类字符:数字 小于 大

30、写字母 小于 小写字母第二讲计算机硬件系统一、输入设备1.定义:向计算机输入各种信息(程序、文字、数据、图像等)的设备; 2.常用:键盘、鼠标、扫描仪、条形码输入器、写字板、触摸屏、数码相机等;3.Windows95的流行使得101和104键的键盘成为主流。二、输出设备1.最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2.硬拷贝的输出设备:打印机、绘图仪。3.显示系统=显示器+显示卡显示器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显示器的质量,更要看显示卡的质量。三、运算器1.小名:算术逻辑单元,简称ALU。2.两种运算:在控制器控制下完成算术(加减乘除)运算和逻辑运算的计算机部件。3.从哪取数,又存哪:运算器不断从存储

31、器中获取数据,经运算后将计算结果再返回存储器。四、控制器1.整个计算机的指挥中心,控制计算机各部件自动连续地工作。2.基本功能:从内存中按顺序取指令和执行指令,即控制器按程序计数器指出的指令地址从内存中取出该指令进行译码,然后根据该指令功能向有关部件发出控制命令,执行该指令。3.CPU: 中央处理器主要由运算器和控制器两个部件构成。五、存储器1.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具有记忆能力的部件,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2.基本功能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按照指定的地址存入和取出各种信息。3.存储容量存储容量以字节为基本单位,每个字节都有自已的编号,称为“地址”。位bit:数据的最小单位。字节Byte:存储和运算信

32、息的基本单位。1字节=8位 即:1Byte=8bit换算单位: 1KB=1024 B 2 10B1MB=1024 KB2 20B 1GB=1024 MB2 30B1TB=1024 GB4.分类:内存储器(内存或主存)外存储器(外存或辅存)1.存储内容急需处理的数据和正在执行的程序大量暂时不用的程序、数据和中间结果2.容量小大(软盘、硬盘、光盘、U盘) 3.速度快慢4.与CPU关系直接与CPU连接只能与内存交换信息 CPU内存 外存 5.断电丢失不受影响6.单记内存由许多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单元能存放一个二进制数,或一条由二进制编码表示的指令。 会计资料一般存储在外存储器中。 RAM:随机存储器;

33、随时读出和写入;计算机电源供电,关掉电源时,信息完全丢失,并不可恢复;R0M:只读存储器;只能读出,不能写入;电池供电,关掉电源时,信息不会丢失。第三讲计算机软件系统一、系统软件二、应用软件三、计算机语言用户 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 硬件一、系统软件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系统必备的支持软件。(一)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功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系统必不可少的基本组成部分。2.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3.用户通过操作系统使用计算机,其他软件则在操作系统提供的平台上运行。4.Windows、Windows NT、UNIX、Linux都是操作系统。(二)语言处理程序1.语言处

34、理程序是一种翻译程序,包括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2.功能:就是将用汇编或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计算机可以直接识别和执行的机器代码指令。(三)支持服务程序为用户使用计算机和维护管理计算机提供服务,也称为工具软件。如:杀毒软件。(四)数据库管理系统单机数据库管理系统:Visual FoxPro、 Access;网络环境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Sybase 、Oracle、 MS SQL Server; 数据库与会计软件联系紧密,会计软件必须有数据库支持。二、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在硬件和系统软件的支持下,为解决各类具体应用问题而编制的软件。office系统(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演示软件)图形图像

35、软件通信软件统计软件游戏软件会计核算软件注意两点:1.文字处理软件:WordWPS四通利方;2.网络通信软件:(1)实现网络底层各种通信协议的通信软件或协议转换软件,一般包含在网络操作系统内。(2)实现网络应用的软件,如E-mail网络文件管理程序网络文件传输(FTP)网络浏览器。三、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一)机器语言1.定义:机器语言是计算机指令代码的集合,是最底层的计算机语言;直接用二进制代码指令表达的计算机语言。2.特点:用二进制代码0和1形式表示,能被计算机直接识别和执行,但通用性差。(二)汇编语言1.定义:汇编语言是符号化的机器语言。2.特点:翻译成机器语言后才能识别、通用性差;不同类

36、型的计算机系统一般有不同的汇编语言。(三)高级语言1.定义:高级语言是一种比较接近人类自然语言和数学表达式的计算机语言。2.特点: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不能被计算机直接识别和运行,翻译成机器语言后才能识别和执行。3.两种方式:编译方式:将源程序翻译成目标语言程序,然后在计算机上运行目标程序。解释方式:边解释边执行,不生成独立的目标程序。4.常用的高级语言:BASIC。C语言。适用于编写系统软件。C+。JAVA。适用于网络环境的编程。5.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都依赖于计算机硬件,常将它们合称为低级语言。第四讲计算机网络一、计算机网络功能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三、因特网一、计算机网络功能-

37、“有福同享、有难同当”1.资源共享-最主要功能硬件资源共享:打印机软件资源共享:软件和数据(软件和信息)2.信息传送(数字、语音、图形、图像)主要内容包括数据交换、邮件传送、消息发布、信息检索等,以便实现网络会议、电子邮件、信息检索等功能。3.分布处理-有难同当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一)按地理有效范围划分,可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 广域网=远程网,几十到几千公里因特网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广域网(二)按使用范围划分,可分为公用网、专用网(三)按通信媒体划分,可分为有线网、无线网(四)按配置划分1.同类网,又称对等网。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既作为客户机又可作为服务器来

38、工作,每个用户管理自己机器上的资源。在对等网中,每台计算机都可以共享其他计算机的资源。2.单服务器网。在单服务器网络系统中,只有一台计算机作为整个网络的服务器,其他计算机全都是工作站。3.混合网。在混合网络系统中,服务器不止一个,而且并非每个工作站都可以当作服务器来使用。混合网与单服务器网的区别在于网络中有不止一个服务器;混合网与同类网的区别在于每个工作站不能既是服务器又是工作站。(五)按对数据的组织方式划分1.分布式数据组织网络系统系统独立性强、用户使用方便且灵活。但对整个网络系统来说,管理复杂、保密性和安全性较差。2.集中式数据组织网络系统系统中各独立的计算机工作站独立性差、适应性差,它们

39、必须在主服务器或起决定作用的主计算机支配下进行工作。三、因特网(一)因特网1.因特网也称Internet,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互联网络,是广域网的一种。2.我国四网与因特网相联:科技网、教育和科研计算机互联网、公用计算机互联网、金桥网。(二)因特网协议TCP/IP协议TCP/IP是Internet最基本的网络互联协议,是在Internet上的计算机之间通信所必需共同遵循的一种通信规则。IP协议:网际协议TC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三)因特网的应用1.万维网(WWW):WWW是英文World Wide Web的缩写,被称作万维网,常简写为3W、Web等。2.电子邮件(E-mail)-邮件

40、传送可以是纯文本、图片、声音、动画或程序产生的文件。 3.文件传输(FTP)4.远程登录(Telnet)(1)远程登录是网络环境下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手段;(2)Telnet是人们为网络系统开发的一种能够使本地计算机暂时成为远程计算机终端的通信协议。(3)可以实时使用远程计算机对外开放的相应资源。5.新闻组6.电子公告板(四)网址1.IP地址(1)构成在Internet中每台连接入网的计算机都被分配一个唯一的、用以标识其所在位置的逻辑地址,这个地址称为IP地址。IP地址用一个32位二进制数表示,为阅读方便将其分成四组十进制表示,组间用圆点分隔。2.域名地址www.(用户名).(二级域名).(一级域名)其中:“cn”是一级域名,表示中国, (除美国外)每个国家都有唯一的一级域名;-顶级域名“gov”是二级域名,表示是政府部门的网站或网页;-通用域名“mof”是用户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的英文缩写。域名与IP地址存在对应关系,但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每台主机都必须有唯一的IP地址,但未必有一个域名。常见二级域名:Edu 为教育机构Com 为商业机构Net 为主要网络支持中心Gov 为政府部门Mil 为军事组织Org 为非赢利组织3.网络文件地址网络上的所有数据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和应用软件)都视为网络文件。每个网络文件都有唯一的地址;格式:/./如: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