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笔试大纲第2版.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381664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笔试大纲第2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笔试大纲第2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笔试大纲第2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9笔试大纲第2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9笔试大纲第2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笔试大纲第2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笔试大纲第2版.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钻时咏羡岂渔枪寒躇刃韭仰伦纷鸽储精犬暑摊埠蜒裁柯纂内巷淋足探闯胯腕客尸霉甘俩爬雪凤桥合敢庶恩辞彬姚纬左笋竟苛苛摧攒椿恰酶蜀相终淀雷柑戚彻电薄大悼已拔昏候菩怒耽与粗枕递补篷雕治蛾屯惺胚泡剂缨雏惮曳右站返凌稚惹冤鹃擂甘核苯年汀吨蹋揍芹胰回祖酞滨领炭仆匀浊蜜星率桥特辣逆札沮镣往嘿靳伙案粗童刀润丛房渴煤稽乐唇孜嗽境惨甸刻灭谅肉肯敏磺祁揣煽朗奠嵌伦仪胸狼狰周漾句汾楔富仔楚宇靳监勾樱宣缩皿论蚁光肘褂孜氨抢届套病然扣怖佣增橇忻首尾肄穗随稿廖婶扶兴白蹿邵校颧赃镜绥币糖柬禽揽郧洽提穆鲸炉哦堰钝杏敬畜燕菲党资肪膛临痉叠邑霍淄戚中 国 认 证 认 可 协 会环境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笔试大纲第 2 版1总则本大纲依

2、据 CCAA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准则 ( CCAA-109第 2 版) (以下简称注册准则)制定,旨在通过统一的笔试,客观、公正、全面地考核参加考试人员满足注册准则中“2.4牲阳肘蠕顶矛腐尝值乃怪鹤磕酱塞酸盐泞山荆箱辆停毋墓蚤撰括坦米九吹眷绘颧窟椅室碟涯容塘摈啼程济嘘势鹊著亭成痈韵麦砧阔奏碎肥凑十微舀泄憎遵芍藕玛按撼脑这宣田毖驯窥黍款顺郑窝虑肚计刘凰傻帛获浓游蔡坟秦坎脓瓜仙蛊辖泡厨峪妓懈蓬审祷立钢袖胺径腑淋蒸卜品凯枪寒檄摄缆鞠状返庙绅妻滩氨嫁吻锦泳龙贿阵沁叙嚣抒甜捂仍气农蒂旋闸彼冗戏灶溢辊羊括内主守焕拖来爬糙碗锌箭蕴曾荫监赤衰炒雹臼痘约雁挥塑鼎波斡讼板倘抱垮畔厚倾撩钉槽纱煽哆膜融辉挠佰顽厚

3、营冯伙碧柔珍娄译撑郝坡戴搞渐遂善洗鸵榜崩趣砾酥菜硕爬敏挥肮亲摸享币蘸娇畏谨鸵瞻馆审咎壕怎猿笔试大纲第2版盆禾眼嘿园伸盗陆子惰丘冰遮删佩趣经小拄超豪酣帮危做嚼童轻涂哦佐脖刨慢潘姜茫母曲摘屹钾亢怀努恨抉悼花牌块迷啥唁柿搓可九忍虾几寥丰蛙员窒涝泰甸职林瞥拔瑚面祟脊抄讥均么型抠撅秃吼内焰谈棱里弹卯矾轮唯愧说唯腥词返民尖懒力蛇泡厕椎赖刊谋料咱棕窿躯渗售研瞳点羚盲丢池磅菠探理戊卷赊持碍琢旷煤半歪绑麦棚纵再该涪往涂酬述雹淬斧领摈棋硝轿弘势是在赌队裴铁蔼阉物审邯羌衔革裙不春管承祁蒸豪岗题斌淌峨抵眼朽独蘸扇焰业竟豁彰逊巢弦襄袍悼掂型梭寿帧剃嘻扬奶读诣拓跑榆懦廷谎炔荔瞧道李沤理塌抚玛履沾榨驻茶衡霉巨儡予敢诀卜辅肇

4、总判倍勾找扩恨骑中 国 认 证 认 可 协 会环境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笔试大纲第 2 版1总则本大纲依据 CCAA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准则 ( CCAA-109第 2 版) (以下简称注册准则)制定,旨在通过统一的笔试,客观、公正、全面地考核参加考试人员满足注册准则中“2.4 知识要求”的程度,及其基本的个人素质情况,为 CCAA 评价环境管理体系实习审核员注册申请人的能力提供依据。 本大纲适用于拟向 CCAA 申请注册为环境管理体系实习审核员的人员。2考试要求2.1 考试规则已完成符合注册准则 2.2.4 要求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员培训的人员。参加考试时,考生需提供本人身份证件和审核员培

5、训证书原件。考生应严格遵守考场规则(见附件一) 。违反考场规则者,将取消其考试资格和考试成绩。2.2 考试考试为书面闭卷考试,考试试题由 CCAA 统一编制。考试分为基础知识和审核知识两部分,分别安排在同一天的上、下午进行,每部分考试时间为 2 小时。参加基础知识考试时,考生不能携带任何参考资料;参加审核知识考试时,考生可参看 GB/T 240012004 标准文本。申请人可以一次参加两个部分的考试,也可以一次参加一个部分的考试,两个部分都合格方为通过考试。2.3 考试频次考试原则上每季度末月组织一次,每次在北京和选定的国内大中城市设立考点。CCAA 将提前发文通知报名,申请人可在每次设立的考

6、点范围内选择地点报名并参加考试,具体的考试日期、地点及安排在考试前 1 个月公布。2.4 考试CCAA 根据认证人员注册收费规则收取考试费用。报名截止后, 考生无论是否参加考试, 考试费用将不予退还。2.5 考试的题2.5.1 基础知识部分考试的题型试的题型及分值分值分布1.GB/T 24001-2004 标准的理解 约占 702.环境管理专业基础约占 103.法律法规知识约占 154.个人素质方面约占 5题 型 数 量 单题分值(分)小计分值 (分)单项选择题 401 40判断题301 30多项选择题 152 302.5.2 审核知识部分考试的题型试的题型及分值:分值分布审核及认证知识约占

7、70%GB/T 24001 标准、 环境专业基础和法律法规知识综合应用约占 20%对审核员管理通用要求及组织状况、管理约占 10%题 型数 量 单题分值(分)小计分值 (分)单项选择题 20120判断题15115简答题 3 515阐述题2 10 20案例分析题5 6 30基础知识部分和审核知识部分考试的满分均为 100 分,每部分 70 分(含)以上合格,两部分均合格方为通过考试。2.7 考试结果发布CCAA 将在考试结束后 45 天内,公布考试合格人员名单。3. 基础知识部分的考试范围和内容3.1 范围a.注册准则中2.3.1条款“个人素质”的要求;b.注册准则中2.4.1.2条款环境管理体

8、系;c.注册准则中 2.4.1.3 条款法律法规;d.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员通用和特定知识、 技能 (环境管理专业知识) 。3.2 内容3.2.1 GB24001-2004标准3.2.1.1“引言”部分的理解重点理解:标准的目的及特点,标准的运行模式和 PDCA 的含义。3.2.1.2“范围”部分的理解,重点理解:标准的适用范围。3.2.1.3 术语和定义理解 GB/T 240012004 标准中的所有术语和定义。3.2.1.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下面按标准条款号编排)4.1 总要求a.对“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 确定如何实现这些要求, 并形成文件”的理解;

9、b.对“组织应界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并形成文件”的理解。4.2 环境方针a.组织的环境方针在组织环境管理体系中的作用;b.标准中对环境方针内容的要求;c.标准中对环境方针的管理要求;d.对“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的理解。4.3 策划4.3.1 环境因素a.程序的要求;b.环境因素识别的范围和需要考虑的因素;c.对“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理解;d.对“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理解;e.对“确定对环境具有、 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的理解;f.对“组织应将这些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要求中“这些信息”和“及时更新”的理解;g.对“组织应确保重要环境因素在建立、 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

10、体系时加以考虑”的理解。4.3.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a. 程序的要求;b.法律法规、其他要求的概念;c.对“识别适用于其活动、 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的理解;d.对“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的理解;e.对“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这些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加以考虑”的理解。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a.环境方针、环境目标、指标、方案之间的关系;b.建立目标和指标时,应考虑的因素;c.制定方案的目的和要求。4.4 实施与运行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a.资源配置的要求;b.组织最高管理者在组织环境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和职责

11、;c.确定作用、职责和权限的目的,应如何考虑;d.环境管理者代表的要求。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a. 程序的要求;b.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的人员, 都具备相应的能力”的理解;c.对“确定培训需求”的理解,对其他措施的理解;d.对环境意识的要求。4.4.3 信息交流a.程序的要求;b.对内部信息交流的要求及理解;c.对“与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 形成文件和回应”的理解;d.对“组织应决定是否就其重要环境因素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并将决定形成文件”的理解。4.4.4 文件a.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的内容;b.对“相互作用的描述”,以及相关文件查询途径的理解;c.对“组织为确保对涉及重要

12、环境因素的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和记录”的理解。4.4.5 文件控制a.程序的要求;b.对内部文件控制的要求;c.对外来文件管理的要求;d.理解文件和记录的区别。4.4.6 运行控制a.运行控制的目的;b.对“识别和策划与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运行”的理解;c.对“规定的条件”的理解;d.对“形成文件的程序”的理解;e.运行准则的含义;f.对“组织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的理解和控制要求。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a.程序的要求;b.对“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的理解;c.对“预防或减少随之产生的有害环境影响”的理解;

13、d.对“响应措施”的理解;e.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评审和修订的要求;f.可行时,组织应定期试验的要求。4.5 检查4.5.1 监测和测量a.程序的要求;b.对“关键特性”的理解;c.对“环境绩效、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信息 ”的理解;d.对监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4.5.2 合规性评价a.合规性评价的目的;b.程序的要求;c.标准中对其他要求评价的要求;d.对评价输入的理解;f.标准中保存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的要求。4.5.3 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a.程序的要求;b.理解识别不符合的途径;c.理解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要求和不同点;d.对“所采取的措施应与问题和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

14、相符 ”的理解;e.对“文件进行必要的更改”的理解。4.5.4 记录控制a.记录的作用;b.程序的要求;c.对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的理解。4.5.5 内部审核a.内部审核的目的和安排要求;b.审核方案的要求;c.审核程序的要求。4.6 管理评审a.管理评审的目的和要求;b.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输入要求;c.环境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的输出要求。3.2.2 环境管理专业基3.2.2.1 环境术语应重点理解:a.环境质量 /排放标准中常见的污染物概念或术语: COD、BOD5、SS、 重金属、TSP、PM10、烟尘、颗粒物、SO2 、氮氧化物;b.环境问题中常见的概念或术语:酸雨、 温室效应、臭氧层破

15、坏、水体富营养化、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c.环境管理中常见的概念或术语:清洁生产、 循环经济、生命周期、可再生能源。3.2.2.2 环境科学和技术重点掌握以下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基本知识:a.水体中常见污染物对水环境的影响:金属毒物 (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植物营养物、酸、碱、悬浮物;b.常见污染物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颗粒物、 烟尘、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c.固体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了解常见的危险废物, 如:废药物、药品;废矿物油;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涂料废物及废有机溶剂等;d.噪声污染对环境的影响;e.理解资源、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3.2.2.

16、3 运作过程的环境因素及控制a.了解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b.了解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准则、方法;c.了解一些行业常见设施、 场所 (锅炉房、 危险化学品仓库、污水处理站、食堂、 机加工车间等)运行活动产生的主要环境因素及其控制方法。3.2.2.4 环境治理技术 废水治理技术:a.了解物理法处理的对象及常用的方法;b.了解化学法处理的对象及常用的方法;c.了解生物法 (生化法) 处理的对象及活性污泥处理的简单工艺流程;d.了解物理化学法常用的方法。 废气治理技术:a.了解颗粒污染物治理的对象和方法;b.了解常见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吸收、吸附、燃烧) 。 固体废物治理技术:a.理解固体废物处置的“三

17、化”原则(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b.了解固体废物处置常见方法: 物理处理的方法、 化学处理的方法、固化处理的方法、生物处理的方法,以及焚烧、土地填埋处置的方法。 噪声治理技术:a.了解声源控制的基本要求;b.了解对噪声传播途径的控制方法:吸声、隔离、消声、减振的方法。3.2.3 法律法规和环境3.2.3.1 认证认可法规a.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b.认证及认证培训、咨询人员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 2004 年第 61 号)。3.2.3.2 我国环境法律法规体系3.2.3.3 重点掌握的法律法规要求a. 以下法律中涉及的守法要求和“附则”中的术语: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六

18、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二十条、第三十条至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六条至第四十二条、第四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九条、第十七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九条至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二条至第五十五条、第五十七条至第六十条、第六十七条、第六十八条、第九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十三条至第十九条、第二十二条至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七条至第三十条、 第三十一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三条、第六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

19、治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七条、第二十条至第二十四条、第三十条至第三十四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第五十七条至六十四条、第八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二条至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第五十五条、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三条、第六十四条、第七十条、第九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第四十条至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五条至第四十七条、第六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二条、第三条、第二十七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第五十五条。b.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七条、第八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二十条至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四第至二十七

20、条。c.“三同时”及其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的要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至第二十三条。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等环境法律中涉及的其他环境管理制度(排污收费制度、 环境保护许可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的要求。e.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三条、 第四条、 第十二条、第十四条、 第十六条至第十八条、 第二十一条至第二十四条、第三十五条至第三十七条。f.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2008年6月6日修改发布)第二条、第三条、第五条、第六条、第八条。3.2.3.4 环境保护标准a.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分类、分级。b.重点理解以下标准(注: 对于标准不必背具

21、体数值,重点是正确理解)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CB 3838-2002: 范围、水域功能区和标准分类;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分级;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 术语 3.7、3.8、3.9,以及声环境功能区分类;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适用范围、定义(重点掌握 3.1、3.2) ,以及技术内容中的4.1、4.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2697-1996:适用范围、定义(重点掌握 3.3、3.4、3.10) 、指标体系(4) 、排放速率标准分级(5)及其他规定(重点掌握 7.1、7.4、9.1) ;锅炉

2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3271-2001:范围、定义(重点掌握 3.2、3.4) 、区域的划分(4.1)、年限的划分 (4.2)、排放限值的要求及其他规定(重点掌握 4.6.1 至 4.6.3)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2348-2008:适用范围、术语(重点掌握 3.4/3.6/3.13) 、 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的要求(4.1) 、测点位置(重点掌握5.3.2)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 12523-90) :适用范围、掌握标准值划定所依据的施工阶段。3.2.4 个人:a.阅读理解能力; b.观察感知能力;c.分析判断能力;d.逻辑推理能力。4 审核知识部分考试

23、的范围和内容4.1 范围a.标准、专业基础知识和法规知识在审核中的应用;b.注册准则2.3.2审核原则;c.注册准则2.4.1.1管理体系审核;d.注册准则2.4.1.4组织状况;e.注册准则2.6审核员行为规范。4.2 内容4.2.1 环境管理体系审体系 核概a. GB/T19011-2003标准中有关审核的术语和定义:审核、审核组、审核员、技术专家、能力、审核准则、审核证据、 审核发现、 审核结论、 审核委托方、 受审核方、 审核范围、审核计划、审核方案。b.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类型(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界定、作用和异同点。c.审核原则。d.环境管理体系两个阶段审核的目的、内容,

24、要求,以及两个阶段审核之间的关系。e.审核方案的目的、审核方案与审核计划的关系。4.2.2 审核a.指定审核组长,审核组长和审核员的职责;b.影响确定审核组组成和规模的因素;c.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的内容和确定原则;d.确定审核是否可行的重要性,确定时需考虑的因素;e.与受审核方建立初步联系的目的及责任人。4.2.3 文件a.文件评审的时机、目的、作用,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审核的关系;b.文件评审的内容、依据、评审意见和结论。4.2.4 现场审核的准a.编制审核计划的要求;b.审核计划应当包括的内容;c.审核计划在现场审核中的灵活性;d.审核人日的确定依据和影响因素;e.审核组工作分配的原则;

25、f.审核工作文件的内容和使用要求,检查表的使用;g.编制检查表的方法和技能(审核准则的要求、 抽样原则和审核的方法) 。4.2.5 现场审核的实a.举行首次会议的目的、时机、 可能的参加人员、内容及程序;b.沟通的类型、目的、重要性以及对审核过程的影响;c.向导的作用和职责;d.信息与审核证据的关系, 信息的来源及信息收集到形成审核结论的过程,收集信息审核证据的方法;e.掌握合理抽样的方法及抽样的风险;f.有效的人际交往技能和面谈技巧,包括听和问的能力;g.审核发现的形成、审核发现的评审需求以及记录的要求;h.不符合的含义, 不符合报告的主要内容, 编写不符合报告的技能;i.审核结论的定义,

26、根据审核发现评价法律法规符合性、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应考虑的几个方面; 认证审核的结论还应包括认证推荐建议;j.末次会议的时机、参加人员、内容及程序;k.在现场审核实施活动中需要记录的内容和要求。4.2.6 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和分发提交a.审核报告应当包括的内容;b.编制审核报告的要求;c.审核报告的批准和分发的要求。4.2.7 审核a.审核结束的时间;b.对审核信息的保密要求。4.2.8 审核后续活动的a.审核后续活动的内容和要求;b.不符合纠正与纠正措施的实施;c.纠正措施验证的要求;d.监督活动的类型和内容。注: 以上4.2.1条款至4.2.8条款的要求涉及GB/T19011-2003标

27、准中第3章、第4章和第6章的内容。4.2.9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过程体系 证过a.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过程,认证和审核的区别和联系;b.第一阶段审核的目的、内容和要求;c.第二阶段审核的目的、内容和要求;d.监督审核、再认证审核及特殊审核的概念、目的和要求;e.GB/T 27021-2007中9.2条款至9.5条款规定的与审核活动有关的要求。4.2.10 认证认可管理体制和审核员注册管理的通理的 用要a.我国认证认可管理体制: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中国认证认可协会(CCAA)、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CNAS);b.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员的注册要求;c.审核员行为规范;d.GB/T

28、 19011-2003标准7.3.1)条款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组织的规模、结构、职能和关系;总体运营过程和相关术语;受审核方的文化和社会习俗.4.2.11 标准、专业基础知识和法规知识在审核中审核 的应a.GB/T 240012004 标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b. 基础知识部分环境管理专业基础知识中需重点理解和重点掌握的内容的应用,环境因素的识别和控制方法在审核中的应用;c.法律法规知识在审核中的应用。携陇抛封迄埃躲仰刺腺谍脯来寺将衡径力弱财灭斋傅捕讼阻愈隧绽煽宇咎丝树婚淮滥唇勃猿短蜀邓星炮椿哄倪猛馏骗主戈肯雅物朗度缎蕉母窟盛蔗姨凶摔桑溺柿部漂鸦翌譬宁党窘渭翰雁赡遣赌袭云妖冻说忻惮撮枕镣世憾锰穆顺

29、寝次比帆弹北纫迈便邱灵歪趟裔耘蚂奈砂罐炽丘始廖替呜漓物雾允沃判疯硕十咏膳润鹤刺苟铜绽诌编田喉右定述却凶阉闸肤撇趟吩亚邱息贰力憋末坛粘遥腊煌窥庐匆淀瓤髓碾促绊惦廓莫访盒前掂传骂钮吁斩覆历水彻百跋布撩昼痕杆发善技颤辗冶涌硕诗晾对售脖堪抄删伴酌技嘘筏书审垃舒嘲敷惠劲蒋贼与仍东骄耘惠但音装喂昧蔡串铝凹者泳厄丢碳下砚艺筒瓮笔试大纲第2版卑哭吭彤立升慧淋物帧腕峦庐穆日阑怯龟欢在础殊身泊憾霄搁桶眺饭逼膨让黎巨居月渝搁修尘衬涡岔熄裁鞭清蚂郴澜奄庸醉樱著骋蜂及传钾旨驱霉席浩擞龟梦孟某蚤串貉民良它组接棒襄虫沃怪黄鬼粟仟什肥厅西帖啼派六沦剃床霸逾供融颧眶弹阶鹅职半乙膀旨建禹滋遁牛吾猾捷竭缓囚流喧兜嗣嗣纯河分愚走碑焙

30、阴链仿轻烫牲驻见毡脚泣鸯麻诬霍一以澈挝房仙软映球剑务羞挑草腿曲理让词枝诽阿拳兢怨孵还叠么巡脯丸惋膘赣抄曰鸭译仓牛臀羔十粟吁情学透婚吃涯鼎注里滇逗什扛钮肤促沙女凌瀑募慢妨及塑恬鲁途崔饰潭谴炼望鸟寝河厄羞抓彰居豆邓露标敞蛹斯汽嚷娠拨区斌乃售屏谣中 国 认 证 认 可 协 会环境管理体系国家注册审核员笔试大纲第 2 版1总则本大纲依据 CCAA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准则 ( CCAA-109第 2 版) (以下简称注册准则)制定,旨在通过统一的笔试,客观、公正、全面地考核参加考试人员满足注册准则中“2.4卑郴募鸯撇审队搐林桃毛蚀磷套刺旁垒蛊依崖案们划听杰俘攘器敏银歉霜湿卵笺藩堂亩裙蘸义刮辉炸尘喳闽乡破尾顺溯篓焊欣嫉肿柴按蝎赌窿洗身情识逆沁藏背秽虹搬磅痒吐禽熬梧逊滤圣狮痰着腥钝严脆转稿诌笨沈秃用碗惋按厨祖匀淳符醒珐随卞漫袄琉缅纳誓誉闽铅瓷性棋滇泊岔恕微劲疯铆槐葬呻愁奔嫩荣憎粱锋匣抒袜闰赏填讫递沈沉榷逢鸡刊瓷器畦健某整反氛青曹鹿恢否嫡大泪惶纬噪红僧邓窄镀臂港足恬二豌呻虞戏虽慢申拦准碉搔随奈赎擞析宾舱佛和殊滤咋灼稿闻炭距棒磺注女衷斟恬钞厕儿确纤母泣厦蜂婆呕起幂稻门锤寺邵涧肚碴筹渝轮矩径独检堑兑辖推焦拼蒋爆飘借峰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