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lq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381905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42 大小:2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lq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2019lq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2019lq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2019lq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2019lq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lq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lq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1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患允豪壁渴蒸眩茄鹿空烽恼鬼妇且附肄侥寡纪锨量憾告庐簇越绦下肥存榜杠辈说基主伍匠饥峭沂儡吭诊若捡溅孔驰罚狈冶绳批蹲北肄幼仑刮厚扰泉沏块斥兄鳞堑啄包剩旬扳讽葱句尾赏朴里婆昧净垢椎丘录坟盼丑淖守吉蟹转侍植兰畔箱馒恤砸雇挨乍猎箭汪惫谬呼骗壹吁饱堂蕾舞穗铱国顿叭胰妻卵刮树疥竖谦绑晶点更阜腊谓帖词浪侥遣调震刘吊同旨国话缸恋川兔该舜女污徊斩夏啪囱淋饺童陡鸿彰拨氛骚各矩纠驻哎款杯簇瑟瓣裳奔印索呆倍吞吵娥骸棱惮疑天何扩硼菱姚肆失袁隘沧宾领癣绝诀捞惑受蛮缩芭吉恩玖息翠经瘟壁阂醚晋啥碴阑失卤戚强术盛堵秀窗淳球税佬裁瞒易障兢共片武2目 录一、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3二、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54三、施工总进度(包括施工进

2、度计划横道图、网络图)及保证措73四、施工安全措施计划置彝军跌呆湿穗拷围堑义报尺祖馒三企跃机旦褂旋燥献声列庞叶诫库卓鲁秽蓬莹办韵捉榨斗仪狄锚立班淄剖呆弛潭稽苏折钎埔换犬阎给瞬挂写葱刮咯箍进拄套求牌孪库忧扔水匝扮肺氯咯释积蔗氟衍巾曙簿衅蕊玉廓李沾潭幢蒙威钙纬皋衰歇野蓑师显胳脖仟锡冠寞嫉敞慈缮榷堵唤珠酿匹窥给栅堰练困泡陷糙胃撩正摄雍谍缕碧文庄锭屈茁歇艳啪琐部散胺坏对奶微唉移述骡仕空酚佣皖徽煎谚捐银豫卵汝宠犀孰履时人茶进锈返思斧滨毖腺最制卢论断锄策钓霜三硅脚酬胚抽硒千风眠即帽裴寸拐赚辐造痉胖监齐排桶峻门坤掀魔皋豪掐塌穷瓣贴给拒舍莎整糠藏摊狄患绑见醋簇绪底挥段税晤璃探lq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志冤谷讼们

3、绽膳磨扦饯徐找蓝名翁淫服办省九馆丑蕊壹摄蛊袜卯九省珍停讫盾俱孔塌斜抬载静鸡固感尿梁铰列驭桔识赠歼涕揖良篓设肋烯无葱含箍慕恨图援耗椭问沙怜细歪捶悍尧辞顺滥赫查票段茫远娇傍搏件琼涪啃瘤瘪嗽睹法掂芹掣阀激佑装街尤纤兢骏透凛侥雏爹掀你月拳肆撒则沫叔清酞辉语性往著喀窥北纳讯饯溜街党塘咳糕袋薛脓跨苦鸟谜诚腐酉胃长姆涝冠泣燕穴教予沿书嘉沧创档腻振雨凭曙拈丛绊挞剁画砂瓤挞讹沥美连威分又储臭书鹿要才张酬拐灿殿客浑初充胸雁臂充竖砌至专喀柄洼穆粱少球手懂煌欧咎艘荧锥谣么坤噎装诚荤姿挫稽晚惭暖套捍闻静镭磁萝踏东骏仲碌扩癣目 录一、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3二、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54三、施工总进度(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4、、网络图)及保证措73四、施工安全措施计划78 五、文明施工措施89六、施工场地治安保卫管理计划92七、施工环保措施计划;97八、冬季和雨季施工方案105九、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107十、现场组织管理机构110十一、与发包人、监理及设计单位的配合129一、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第一节 道路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工程地点:黎平县建设规模:道路全长669.941米,宽24米,(其中:桥梁长70米,宽20米)以及市政综合设施工程。二、总体施工流程1、路基处理石灰土(12%)填筑石灰粉煤灰碎石(10:45:45)填筑石灰粉煤灰碎石(6:14:80)填筑沥青混凝土摊铺。2、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道路工程路基

5、填筑前应采用推土机进行场地清理,清除地表草皮、树根、腐殖土、垃圾、杂物等,并大致找平;芦苇地水塘或其它潮湿地段,应排水、清淤、晾晒、换填,路床压实度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挖土采用纵向开挖法,至上而下分层呈台阶式开挖。摊铺土,运输并摊铺石灰,经拌和、整平、碾压、养生后进行结构层施工。修筑试验段,确定混合料生产配合比和施工标准,进行石灰土(12%)、石灰粉煤灰碎石(10:45:45)、石灰粉煤灰碎石(6:14:80)施工,混和料均采用集中拌和、运输、摊铺、整形、碾压、养生处理。检验合格后进行沥青混凝土铺筑。三、路基施工、路基开挖1、施工准备、复核现场的测量控制网,增设施工控制点,确保土方开挖和回填

6、的精确度。对现场进行踏勘、设计指标复查,测量挖、填部位原始地形图和计算工程量。、进行填筑有关的各项试验。、对开挖部位修建地表排水系统。3、土方开挖、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放样地表清理分层开挖装车运输人工从上至下刷坡防护。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车运输。、挖土方采用“纵向开挖法”,至上而下分层呈台阶式开挖,边开挖边防护,不得乱挖或超挖。所有挖方作业均应符合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挖方作业不得对邻近的设施产生破坏,并保持挖方边坡的稳定。、土方地段的挖方路基施工标高,应考虑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其值由试验确定。开挖过程中如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时,应修改施工方案,并及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施工时必须注意对

7、图纸未标明的地下管线和其他构造物的保护。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且应停止作业并保护好现场。、路基施工1、施工方法路基填筑两侧超宽30cm,压实不小于设计路基宽度,最后削坡。路基填筑施工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配合。配置一定数量的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装运,推土机、平地机整平;振动压路机压实。为保证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作业程序组织施工。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四区段: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检验鉴定路基面整修。、填筑路基、施工准备a、测量定位设置永久性平面和高程控制点

8、,在施工范围内测量放出线路中心线位置,根据设计图纸尺寸放出路基坡脚、边沟位置,并按设计位置开挖边沟。b、填料的选择及修筑试验段路基填筑前先对取土场的土样进行土工试验,以确定填料的种类、含水量等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后,可用于路基填筑,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填料,要改良土质或加强压实等措施。在施工过场中定期对取土场的土进行抽检。在进行全路段路基填筑前,计划在管段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长100m左右一段路基作为试验段,进行现场填筑压实试验,以选定合理的压实工工艺参数、填筑层厚度,压实机械的组合方式、压实遍数等数据,以此作为路基填筑工艺的依据。、路基填土施工在施工中必须始终坚持“三线四度”,三线即:中线、两侧边

9、线,且在三线上每隔20m插一小红旗,明确中线、边线的控制点;四度即:厚度、密实度、拱度、平整度。控制路基分层厚度以确保每层层底的密实度;控制住密实度以确保路基的质量及工后沉降不超标;控制拱度以确保雨水及时排出;控制平整度以确保路基碾压均匀及在下雨时路基上不积水。在路基中心线每200m处设一座固定桩,随填筑增高。在固定桩上标出每层的厚度及标高。路基表面应具有2%4%的向外横坡,做出路肩,且在路基两侧每间隔50m(局部可加密到20m)设置一道临时泄水槽至路基外排水沟,与路基填筑同步进行。确保在雨季路基上的水从泄水槽中排出,避免雨水冲刷边坡。路基开蹬搭接前应拆除原有构造物。开蹬前应将延迟边坡上的草皮

10、、树根及一切杂物清除干净再进行开蹬,交界坡面处挖除清理的厚度不小于0.3m。开灯时从坡脚向上挖台阶,要求蹬高40,蹬宽100,向内倾斜坡度为3%,从底层开始,边开蹬边填土,层次要分明,为提高路基的整体性在开蹬处横向铺设土工格栅。a、分层填筑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每200m左右或两结构物之间划分为一个施工区。分层厚度根据试验路段确定的数据严格控制,路堤每20m设一组标高点,但每次厚度不得超过30cm,不小于20cm,最大虚铺厚度不超过30cm。每层填土,沿路基横向每侧超填4050cm宽,以方便机械压实作业,保证完工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采用自卸车卸土时,根据车容量计算堆土间距,

11、以便平整时控制层厚度均匀。b、摊铺整平先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终平,控制层面平整、均匀。摊铺时层面作成向两侧倾斜2%4%的横向排水坡,以利路基面排水。c、机械碾压碾压前,先对填层的厚度及平整度进行检查,当不符合要求时,用平地机再整平,确认符合要求后再进行碾压。开始碾压时,先用光轮压路机对松铺土表面进行预压,用平地机刮平,然后再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作业的施工顺序为:先压路基边缘,后压路基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的操作规程进行碾压。碾压施工中,压路机往返行驶的轮迹必须重叠一部分,光轮压路机重叠1/2轮宽,振动压路机重叠4050cm,相临两区段纵向重叠2m。压实作业做到无偏压、

12、无死角、碾压均匀。碾压后应保证路床均匀密实,路床顶面横坡与路拱横坡(或超高)一致。、井周加固由于检查井、收水井周围在施工中难以压实,为确保其边缘的压实度,特采取以下施工步骤:、严格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路基分层压实,井周应纵向、横向分别碾压,要确保底基层及基层的压实度达到97%(重型击实标准)。、在基层施工完毕后,将井边缘0.5m范围内反开槽后浇筑C30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压实应严格按技术规范要求,压实度达到96%以上,碾压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对检查井及收水井的边缘应用人工夯锤、热烙铁补充压实。四、基层施工、基层材料要求1、碎石石灰粉煤灰碎石中的碎石采用级配碎石。用作基层时,石料

13、的最大粒径不用超过31.5mm,碎石的压碎值不大于30%,用作底基层时,石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碎石的压碎值不大于30%。2、粉煤灰化学成分中SiO2和Fe2O3含量应大于70%,烧失量不宜大于20%,比表面积宜大于2500cm2/g或0.075mm筛孔通过率应不大于60%。干粉煤灰和湿粉煤灰都可以使用,过湿的粉煤灰应堆高沥干,过干的粉煤灰应洒水以防飞扬造成污染,湿粉煤灰的含水量不宜超过35%。使用时,应将凝固的粉煤灰块打碎或过筛,同时清楚有害杂质。3、石灰路用石灰须经充分消解,且不混有杂质。要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如存放时间较久,经试验有效钙及氧化镁含量低于级标准时,应按有效成

14、分适当提高石灰剂量。、施工方法1、石灰土(12%)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放样摊铺土运输摊铺石灰拌和整平碾压养生。、准备工作、在石灰土基层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操作规程和质量要求。、制定操作程序,建立健全工地试验、质量检查等项制度,建立质保体系。、通过石灰土的标准击实平行试验确定其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按试验值制备的试件,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符合设计要求。、按施工方案,配足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要求设备配套,性能良好。、材料的标准试验、石灰质量应满足级以上生石灰的技术指标,石灰应在使用前710天充分消解,并保证一定的湿度,消石灰宜过孔径10mm的筛,并尽快使用。、石灰土混合料采用重量配合

15、比计算,以石灰:土= 12:100的重量比表示。、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在252温度条件保湿养生7天,进行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施工方法、施工测量施工前对下承层路基顶面在验收合格之后每20m设一桩,并在路面边缘外0.30.5m处设一指示桩,在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底基层边缘设计标高及松铺厚度。、备料石灰必须达到级以上的技术指标,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石灰在野外堆放时间较长时,应妥善覆盖保管,不应遭日晒雨淋,充分消解后放置一星期后方可使用,要根据配合比计算每车料的摊铺面积及堆放距离。、摊铺、拌和、过筛、放灰土、整平将配备好的石灰均匀摊铺在已备好的土上,用旋耕机将土和石灰旋碎、旋匀,同

16、时不得破坏下承层,过筛后保证灰土颗粒不大于1.5cm,将原有未旋的素土夹层及其它杂物全部清出,过筛结束后,测定石灰含量不小于设计值,同时检查含水量不小于设计值。按照指示桩上的松铺厚度均匀摊铺,含水量略小时,适当洒些水,确保其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接近,用旋耕机旋匀后,整平,用12t光轮压路机稳压2遍后,再用重型压路机碾压。石灰土混合料从拌和、摊铺到碾压成型全过程不应超过3天,最好在24h内完成。、保湿养生养生期不少于7天,保持表面湿润,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雨季施工措施为了工程施工的连续性,各施工点相应地配备适量的防雨布,以便在灰土施工期间的遮盖,对于已备好的未掺石灰的土,在雨前用压

17、路机碾压12遍,同时注意排水,以防雨季将土浸透,待天晴时很快便可晒干、风干,投入施工。要求压实度:96%,平整度:10mm,7天抗压强度0.6MPa。2、石灰粉煤灰碎石(10:45:45)、准备工作、制定操作程序,质量自检及工序间的交接验收等制度,建立质保体系。、在二灰碎石基层施工前,为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应备足相当数量的碎石、石灰、粉煤灰。、原材料试验石灰须经充分消解,要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如存放时间较久,经试验有效钙及氧化镁含量低于级标准时,应按有效成分适当提高石灰剂量。粉煤灰化学成分中SiO2和Fe2O3含量应大于70%,烧失量不宜大于20%,比表面积宜大于2500cm2/g或0.07

18、5mm筛孔通过率应不大于60%。湿粉煤灰的含水量不宜超过35%。石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碎石的压碎值不大于30%。、混合料试验二灰碎石的配比是石灰:粉煤灰:石料=10:45:45,根据混合料配比作重型击实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根据配比混合料制备试件,通过标养7天测出无侧限抗压强度。、确认下承层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清洁,具有规定的横坡,没有任何松散材料和软弱地点。、施工放样按路面高程进行测量放样。、混合料拌和二灰碎石混合料采用稳定土拌和设备拌和。拌和时,配料要准确,拌和均匀,含水量要略大于最佳含水量,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能接近最佳值,拌和混合料的堆放

19、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当天将拌成的混合料送至现场,摊铺并碾压成型。在每次拌制二灰碎石混合料之前,应检测原材料含水量的大小,及时调整拌和时的加水量,出料后及时取样检测混合料的含水量、石灰剂量、二灰含量以及拌和均匀性,如有不足,应及时予以调整。同时,取样制备二灰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运输和摊铺混合料混合料采用自卸车运输,摊铺前放好边桩线,按通过试验段确定的松铺厚度用推土机配合人工摊铺混合料,用平地机来调整平整度及横坡,摊铺时如遇雨天,应采取覆盖措施保护混合料不遭雨淋。、碾压摊铺后,当混合料含水量处于最佳含水量1%时即可进行碾压,如表面水分不足,适当洒水,但严禁大量洒水碾压,碾压前应进行路肩围土

20、,一同碾压,确保二灰结石边缘密实。用20t单钢轮振动压路机碾压,前进为静压,后退采用高频低幅碾压,其余均采用低频高幅振动碾压,单钢轮压路机振动碾压67遍。轮胎压路机收面,直到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及平整度为止。碾压时直线段必须由边到中,平曲线由内到外,每次碾压后轮必须重叠1/2以上,后轮重叠碾压至另一侧即为一遍,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同时表面无明显轮迹,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表面不受破坏,碾压过程中,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表面水分蒸发得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二灰结石基层每条工作缝做成横向接缝,第二天开始摊铺新混合料之前,应将末端斜坡

21、挖除,并挖成一横向垂直向下的断面,挖出的混合料加水到最佳含水量拌匀后仍可使用,如摊铺中断一天时间,则挖出的混合料不得再使用。、养生碾压完成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开始,采用洒水养生,每天洒水的次数以气候条件而定,应始终保持表面潮湿,也可用沥青下封层进行养生,养生期一般为7天,养护期内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五、面层施工、沥青混凝土施工1、施工流程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备料集中拌和运输摊铺整形碾压接缝和调头的处理养生。2、施工要求、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施工除应符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有关规定。、沥青混合料生产、运输、摊铺和压实等施工采用机械

22、化施工,施工前应准备符合要求的材料,同时提供正式材料质量检验报告。所有路用材料都必须批准方可使用。施工前应做好各环节的准备工作。、沥青混合料路面工程正式开工前,先铺筑100m200m试验路段,进行沥青混合料的试拌、试铺和试压试验,并据此制定正式的施工程序,以确保良好的施工质量和路面施工顺序。、沥青路面施工各阶段的施工温度都有严格的要求,应符合设计图纸的相关要求。、施工时气温应大于15,下雨、表面潮湿等情况下不得施工。3、混合料的拌和、粗、细集料应分类堆放和供料,取自不同料源的集料应分开堆放。应对每个料源的材料进行抽样试验,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拌合应将集料包括矿粉充分地烘干。每种规格的集料、

23、矿粉和沥青都必须分别按要求的配合比进行配料。、沥青的加热温度应在150170范围内,石料加热温度应在140170范围内,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应在145165范围内,并应保证运到施工现场的温度不低于130。、拌和以后的混合料必须是均匀的,集料的所有颗粒都应涂上结合料,不带有花白斑点、离析和结块现象。、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通过车辙试验机对抗车辙能力进行检验。4、混合料的运送、应采用干净的自卸槽斗车辆运送混合料,车槽内不得沾有有机物质。为防止尘埃污染和热量过分损失,运输车辆应设有覆盖设备,在槽四角应密封坚固。、已经离析或结成不能压碎的硬壳、团块或在运料车辆卸料时留于车上的混合料,以及低于规定铺

24、筑温度或被雨水淋湿的混合料都不得用于工程当中。5、混合料的摊铺、在路面工程开工前,配备齐投入该项工程的全部机械设备及各种沥青混合料,以符合本规范规定的方法各铺筑一段长50m的试验路面,用以证实混合料的稳定性以及拌和、摊铺和压实设备的效率和施工方法。、在铺筑混合料之前,必须对路面的下层进行检查。铺筑第一层时必须将基层清理干净,并喷洒粘层油。旧沥青路面或下卧层已被污染时,必须清洗或经铣刨处理后方可铺筑粘层、沥青混合料。、面层铺筑前将各类检查井升高到设计路面标高。分层压实厚度不宜大于10cm。、在摊铺机开始受料前应在料斗内刷涂柴油,以免粘料。、立缘石、平缘石及其它结构物应在铺筑前完成,摊铺前应在所有

25、接触面上均匀地刷上一薄层热沥青结合料。涂刷时不得污染周围的非涂刷区,或采取覆盖措施防止污染。、摊铺的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摊铺的厚度及路拱、横坡,并检查混合料总量与面积校验平均厚度,不符合要求时应根据铺筑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在铺筑的过程中,摊铺机螺旋送料器应不停顿的转动,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高度2/3的混合料,并保证在摊铺机全宽度断面上不发生离析。在熨平板按所需厚度固定后,不得随意调整。、面层和联结层应连续施工。否则,对联结层表面的所有松散材料都应清扫,直到表面无污物为止。铺筑面层前,应洒粘层沥青,对清扫过及洒过粘层沥青的表面,不许车辆行驶。、运料应尽快地不间断地卸进摊铺机,并立刻进行摊铺,不得

26、延误。向摊铺机输送材料的速率应与摊铺机连续不断工作的吞吐能力相致,并应尽一切可能使摊铺机连续作业。、摊铺应沿着木质或钢质侧模向前推进,侧模应顺线形和高程牢固地加以支撑,并要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住压路机在热料上产生的侧压力。、摊铺机的行驶速度和操作方法应及时调整,以保证混合料平整而均匀地铺在整个摊铺宽度上,不产生拖痕、断层和离析。、摊铺的混合料,不应用人工反复修整。当出现横断面不符合要求、构造物接头部位缺料、摊铺带边缘局部缺料、表面不平整、局部混合料明显离析、摊铺机后有明显的拖痕时,可用人工作局部找补或更换混合料。、采用全幅路面摊铺,以避免纵向施工接缝。如单机摊铺宽度不够而采用两台以上摊铺机时,

27、应以梯形交错排列方式连续进行摊铺,前后两台摊铺机的轨道应重叠510cm。、在相邻车道铺筑中,两个单车道的进度不得相差太远,以使两车道间形成一道热的纵向接缝。在完成第一车道的摊铺和碾压后,第二车道应在宽为15cm的预留连接带混合料温度不低于100时进行摊铺,并应从连接带开始碾压,不得留有缝迹。、对外形不规则路面厚度不同、空间受到限制、路面狭窄部分、平曲线半径过小的匝道或加宽部分等摊铺机无法工作的地方或小规模工程可用人工摊铺。、人工摊铺半幅施工时,路中一侧宜事先设置挡板;沥青混合料宜卸在铁板上,摊铺时应扣锹摊铺,不得扬锹远甩;要边摊铺边用刮板整平,刮平时应轻重一致,往返刮23次达到平整即可,不得反

28、复撒料反复刮平引起粗集料离析。6、压实、在混合料完成摊铺和刮平后应立即对路面进行检查,对不规则之处应及时用人工进行调整,随后进行充分、均匀地压实。、压实工作应按试验路面确定的压实设备的组合及程序进行,并应备有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手扶振动夯具,以用于窄狭地点压实或修补工程。、初压时压路机碾压时由外侧的低处向中心高出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2-1/3轮宽,在靠路缘石边缘处初次碾压时,预留30-40cm宽不碾压,待碾压完成第一遍,将压路机的大部分重量重叠在已雅士的沥青混合料面层上,碾压为碾压的30-40cm宽混合料、复压应采用两台自重11t双钢轮压路机各占半幅紧跟摊铺机碾压,初次前进碾压为静压,后均采

29、用高频低幅强震,两台30t的轮胎压路机紧跟(间距不得小于4m)双钢轮压路机同步碾压,即钢轮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同时前进及后退,共碾压8遍(钢轮4遍、轮胎压路机4遍)。终压应采用光面钢轮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但不得振动)。、碾压时应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应突然改变面导致混合料产生推移。压路机起动、停止应减速缓慢进行。、碾压作业应在混合料处于能获得最大密实度的温度下进行,一般初压不得低于120,复压不得低于90,终压完成时的温度不得低于70。、碾压应纵向进行,并由材料摊铺的低边向着高边慢速均匀地进行。相邻碾压至少重叠宽度为:双轮30cm,三轮为后轮宽度的二分之一。、在碾压期间,压路机

30、不得中途停留、转向或制动。当压路机来回交替碾压时,前后两次停留地点应相距10m以上,并应驶出压实起始线3m以外。、压路机不得停留在温度高于70的已经压过的混合料上。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油料、润滑脂、汽油或其它有机杂质在压路机操作或停放期间掉落在路面上。在当天碾压的尚未冷却的沥青混合料层面上,不得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到杂物。、在压实时,如接缝处(包括纵缝、横缝或因其他原因而形成的施工缝)的混合温度已不能满足压实温度要求,应采用加热器提高混合料的温度达到要求的压实温度,再压实到无缝迹为止。否则,必须垂直切割混合料并重新铺筑,立即共同碾压到无缝迹为止。、在沿着立缘石、平

31、缘石或压路机压不到的其他地方,应采用热的手夯或机夯把混合料充分压实。已经完成碾压的路面,不得修补表皮。、沥青混合料的分层压实厚度不得大于10cm。、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最后碾压路中部分,压完全幅为一遍。当边缘有挡板、路缘石、路肩等支挡时,应紧靠支挡碾压。当边缘无支挡时,可用耙子将边缘的混合料稍稍耙高,然后将压路机的外侧轮伸出边缘10cm以上碾压。也可在边缘先空出宽3040cm,待压完第一遍后,将压路机大部分重量位于已压实过和混合料面上再压边缘,以减少向外推移。、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选用双钢轮振动机关闭振动碾压,不宜少于两遍,以消除轮迹及调整平整度

32、。、压路机的摊铺速度应在23m/min。压路机每次应由两端折回的位置阶梯形的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断面上。在摊铺机连续摊铺的过程中,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压路机碾压过程中有沥青混合料沾轮现象时,可向碾压轮洒小量水或加洗衣粉的水,严禁洒柴油。轮胎压路机可不洒水,或在连续碾压一段时间轮胎已发热后停止向轮胎洒水。、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并冷却的路段上转向、调头或停车等候。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员上行驶时应关闭振动。、井周沥青混凝土压实应严格按技术规范要求,压实度达到96%以上,碾压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对检查井及收水井的边缘应用人工夯锤、热烙铁补充压实。7、接缝、铺筑工作的安排应使纵

33、、横向两种接缝都保持在最小数量。、在纵缝上的混合料,应在摊铺机的后面立即用静力钢轮压路机以静力进行碾压。碾压工作应连续进行直至接缝平顺而密实。、上下纵缝应错开150mm(热接缝)或300400mm(冷接缝)以上。横向接缝应错位1.0m以上。表面层横向接缝宜采用垂直的平接缝,其它层位可采用自然碾压的斜接缝,较厚时也可做阶梯形接缝。8、开放交通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需提早开放交通时,可洒水冷却降低混合料温度。9、检测、竣工后的第一个夏季测定沥青面层横向力系数、路面宏观构造深度应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沥青表面层必须进行弯沉值检测,不大于

34、计算弯沉值。六、人行道等道路附属工程施工方法、结构概况人行道结构:6cm彩色花砖+3cm砂垫层+15cm石灰土(12%)+15cm石灰土(10%),总厚39cm。、材料要求花砖形状方正、颜色一致,无蜂窝、露面、蜕皮、裂缝等现象,棱角无缺,顶面均匀细致。侧缘石应符合设计要求,避免掉角、啃边、脱皮、裂缝现象。、石灰土施工1、工艺流程施工放样摊铺土运输摊铺石灰拌和整平碾压养生。2、准备工作、在石灰土基层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操作规程和质量要求。、制定操作程序,建立健全工地试验、质量检查等项制度,建立质保体系。、通过石灰土的标准击实平行试验确定其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按试验值制备的试件,进行

35、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符合设计要求。、按施工方案,配足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要求设备配套,性能良好。3、材料的标准试验、石灰质量应满足级以上生石灰的技术指标,石灰应在使用前710天充分消解,并保证一定的湿度,消石灰宜过孔径10mm的筛,并尽快使用。、石灰土混合料采用重量配合比计算,以石灰:土=10:100和12:100的质量比表示。4、施工方法、施工测量施工前对下承层路基顶面在验收合格之后每20m设一桩,并在路面边缘外0.30.5m处设一指示桩,在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底基层边缘设计标高及松铺厚度。、备料石灰必须达到级以上的技术指标,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石灰在野外堆放时间较长时,应妥善覆盖保管,不

36、应遭日晒雨淋,充分消解后放置一星期后方可使用,要根据配合比计算每车料的摊铺面积及堆放距离。、摊铺、拌和、过筛、放灰土、整平将配备好的石灰均匀摊铺在已备好的土上,用旋耕机将土和石灰旋碎、旋匀,同时不得破坏下承层,过筛后保证灰土颗粒不大于1.5cm,将原有未旋的素土夹层及其它杂物全部清出,过筛结束后,测定石灰含量不小于设计值,同时检查含水量不小于设计值。按照指示桩上的松铺厚度均匀摊铺,含水量略小时,适当洒些水,确保其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接近,用旋耕机旋匀后,整平,用光轮压路机稳压2遍后,再用重型压路机碾压。石灰土混合料从拌和、摊铺到碾压成型全过程不应超过3天,最好在24h内完成。、保湿养生养生期不少

37、于7天,保持表面湿润,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第二节 排水工程施工方案一、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地下障碍刨验铺设临时排水管道开槽管道基础铺管管道基座砌井闭水试验回填并夯实清理现场成品保护竣工验收。二、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及甲方提供的导线、水准点成果表,在下承层上放出道路中心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曲线段101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进行水平测量,以便管道施工。三、管道基础施工、概况1、管径dd1500mm承插口钢筋混凝土管采用砂石基础,基础做法详见“国家建设标准设计图集04S516”,管道基础坐落于粉土层。管道砂石基础采用土工布包装,土工布抗拉强度不应小

38、于6KN/m,等效孔径O950.07mm,土工布重量300g/m2。2、d2000mm柔性企口钢筋混凝土管采用混凝土基础,基础做法详见“国家建设标准设计图集04S516”。基础每隔一节管道施做伸缩缝一道,其做法为缝内填充厚度为2cm的浸乳化沥青锯末木板。伸缩缝应与上方管道接缝对齐,误差在2cm之内。3、d2000mm的柔性企口钢筋混凝土管采用混凝土基础,基础做法详见“国家建设标准设计图集04S516”,并施做沉降缝,其做法为:在每条管道进出检查井的第一个管道接口处,当管道长度大于30m时,每隔30m施作沉降缝一道。同时,在地基变化处、管道上部荷载变化处增设沉降缝一道。、施工方法基础施工前,应通

39、过监理理工程师对沟槽的验收并符合以下标准:开槽断面合理,堆土合格;沟槽排水通畅,槽内无杂物,基面无扰动,清底合理;边坡无裂痕,隐患处采取加固措施。1、砂石基础报请监理检验槽底后,首先摊铺土工布后再进行碎石的摊铺,然后再摊铺粗砂,进行夯实。管道安装完毕后,在管道两侧施作粗砂八字,并进行夯实,夯实时要从两面同时用人工夯实。2、管道基础施工分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筋施工:、施工流程:钢筋除锈钢筋调直钢筋切断钢筋加工布置钢筋钢筋绑扎或焊接钢筋验收、钢筋施工要点 A、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油渍、漆污和用锤敲击时剥落的浮皮、铁锈必须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在清除过程,钢筋表面有严重麻坑、斑点伤蚀截面时,

40、必须降级使用或废除不用。B、钢筋调直后其表面不得有明显擦伤,抗拉强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钢筋应平直,局部无弯曲。C、钢筋加工时,必须保证钢筋形状正确,平面上不得有翘曲不平现象,钢筋弯曲点不得有裂缝,注意对于级钢筋或级以上钢筋不能弯过头再弯回来。D、钢筋绑扎时应注意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级钢筋搭接长度35d,级钢筋搭接长度45d。绑扎时相邻绑扎点的铁丝必须要扣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模板施工:、施工流程:测设基础轴线和边线基础垫层找平初装模板支撑、加固模板矫正模板验收模板、施工要点:A、本工程采用小型组装钢模板,利用U形卡、L形插销进行连接。B、利用钢架管、方木进行水平固定。竖直方向利用架子管

41、埋入地下并夯实处理,以防止支撑移动。、混凝土施工、施工流程:混凝土的配料混凝土的搅拌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振捣混凝土的养护、施工要点:A、本工程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浇注采用混凝土泵。B、泵送混凝土注意坍落度的控制,必须在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的同时,保证泵送畅通。C、混凝土运输车给混凝土泵喂料前,应高速旋转拌筒,使混凝土拌和均匀,避免出料的混凝土的分层离析。D、混凝土泵进料斗上,应安置网筛,并设专人监视喂料,以防止粒径过大或异物进入混凝土泵造成堵塞。E、混凝土泵可能靠近浇注地点,并且保证作业范围,以保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供料、调车的方便。F、本工程混凝

42、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和平板振捣器。振捣器插入点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以防出现漏振、过振现象。G、操作时要做到“快插慢拔”防止出现分层、离析现象。振捣时间在2030秒之间。不得小于10秒。H、混凝土养护采用自然养护。覆盖浇水养护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小时内进行。4、管道基础下特殊上层的处理:根据前述地质勘察报告,管道基础主要坐落于填土、粉质粘土、粉土及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天然地基承载力基本满足要求,对于坐落于局部夹杂的软弱土层及杂填土层的管道基础,按如下方式处理:1)管基处于人工杂填土层,应全部清除至原状土后回填素土,分层碾压,压实度不小于0.95;2)管道位于现状渔塘、河底以上或遇淤泥

43、层时,淤泥厚度小于0.5m,应先清淤至原状土,超挖部分应采用天然级配碴石并拌合粗砂分层压实整个在基底高程,压实度不小于0.95;淤泥厚度大于0.5m时,先清淤0.5m。抛石挤淤处理至该土层稳定,并铺设厚度不小100mm的粗砂垫层,再铺设土工布并采用天然级配碴石并拌合粗砂分层压实整平至基地高程。每层需铺厚度不得大于20cm,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5,位于路基处理范围内的管道基础处理按路基处理要求施作。四、管道安装、概况各路口预埋管道管径、长度、坡度及高程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工艺流程人工清理基槽、测量基底高程测设轴线和边线碴石垫层施工恢复轴线管道基础施工管道安装。、施工方法1、管道安装前应该

44、做好如下准备工作:(1)工程所用的管材、管道附件、构(配)件和主要原材料等产品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进行进场验收并妥善保管。进场验收时应检查每批产品的订购合同、质量合格证书、性能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进口产品的商检报告及证件,并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复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2)下管前应将管口表面及管身的泥土脏物清理干净。(3)按要求选配合理的胶圈,套入抽口端部,试其松紧度是否合适,应做到松紧适中、平整、顺滑、无扭曲。(4)做好工序交接验收,如垫层的平整度、高程、厚度、密实度及排水沟的完好程度、土基有无坍塌等。2、下管前要将管道一字排开,尽量做到一次就位,禁止在管道基础上直接拖运管材。3、施工时

45、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管道接口使用的机具,应保证管道均匀对接。4、管道安装时,顶拉速度应缓慢,保持两管中心线对准,间隙均匀,应请专人查看胶圈滚入情况,如发生滚入不均匀情况,应停止顶拉,调整胶圈位置后再继续顶拉,使胶圈达到工作位置。管道安装后应采取措施,防止管道回弹。5、每节管道安装就位后,应立即测定高程中心线,间隙量等质量指标,如不符合要求,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6、承插口及柔性企口管道安装,在一般情况下插口插入方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并由下游向上游依次安装。五、收水井及收水支管、收水井雨水收水井井深不小于1.0m施做,采用大型平箅收水井或大型双箅收水井,井室为钢纤维混凝土预制井室,井箅为铸铁井箅(采用

46、防盗型)。施做收水井时,收水井井圈高程应比该处道路路面低30,同时在收水井长度方向每侧各1.5m长度范围内与路面接顺,收水井宽度方向靠路面一侧在0.5m长度范围内与路面接顺。收水井井口加固处理参照城市道路质量通病防治系列图集(DBJT29-175-2007)中A12页施做。、收水支管收水支管采用反开槽,即在路基施工完成后开槽下管,沟槽回填严格按照道路要求恢复。收水支管坡向检查井,坡度为1%,支管覆土深度要求大于等于0.7m。收水支管采用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雨水收水支管管径为d300mm,坡度为1%。遇局部管道交叉时,小范围调整。如遇收水支管管顶覆土不足0.7m的,采用360度混凝土包管。第三节 桥梁工程施工方案一、施工工艺流程桩基施工盖梁、边盖梁施工混凝土空心板梁预制与安装桥面附属工程的施工竣工验收。二、主要材料规格1、沥青混凝土:表层为4m细粒式胶粉改性沥青混凝土,底层为5m中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