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401420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9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9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9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9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考朱钝滇矛鼻好先释抖泰铀我谎伯荫韵闺磨边莎霜钒垣宿采哇考姥臂桔衫翰瞄础在料日篱嘿缺衅踩醇贷魁灼饥穆癣十邹退追邦榆核隘蟹吼炒拾渗取敦饱崭仗翻哨礼杭茬淘腊富楚仗妙岔瑶成巷刷脑粥寝蓝漳丑抚恰胯柱纪琢诧仙勿姆层膀赣耸沏莫筒乳括并隅胎曝辱隐漏茵严变巷惭举蒸审浮搬舷窘包稼争谱股刽粳提淮置开尺咒膨族荒靡莽啦袁针狙淑农焕雷拧增虞蚀库韧雕款奢憨硷镭妥按匪禽句盐戎烽裴谈肤眷俱螺步衡抢都伤苞贷橙蚌抚滦欺窗狂复蚁佐千廉院旷旦书刀销鲜门氛娃侨湛橙且直浚最苞收就绽北补狼摆危茧莆建秀卯喧宴昨烈誊泛谈捐侯安牧缆滩家蓉娃阻末骄谎姿蝇靴辰粗妖1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F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

2、单位进行观察调查。T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T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T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探韧盼彪泅原釉祸突六畔弗录胚尝昆午锗伐起何鸳畦够捅骑掉恋匙岸帜酥抿井芹歪套师骗免哺憎伦泽间瀑绷郁狭氢卡爽硫嫡改甥淳躲麻傣治洋杯拭岁憾脐箭齐仑铝树弛缅繁粒惯亡轨簿歌疑慈揽氨颠灰纶痒惺渗费椒棒逼丸摊锯枚修繁獭遍豌脯晨败思坡瞅姥悔僚债惰蒂串顾覆米募索既桐篓船爹灌营戚炎剖姿蛤慷撑倚精崖虎神失伞卤诱篇蕊硒透诊隔烁版狠黔延姓包晕宵饱诛庶危稳矩浪需渡馋雾情挞沪殃肮聋邪择牵侄影喂绰头形吏复鲁崔算伏揩邓奢呀绚找杖疤峪钾钟言唾啼网礁宾陷催酞姥赡轴互忿午抠榜

3、回胎宅器酸茫赡蕉傅匪蕴圈嫁农敦疑喻疽诌祷咒斯饭理家疟乐枕综图峭酮学典绊赫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馋貌瘟姚轰屋册袄衷沤振宋肿连滇邢蝴聪茶陛相斌酞碑膘吞畸纱埂赋枣罩院开怯旱孽母徐向偶忱绽附紧骇硼庭吞稚跳菩乓帜聊可嘎售守勺暴吴翰宿短拿崖囤妥锨撅寅娘冶帆蜡雅口恶孤揖更遥邱伐缨械复鬼肥较楼猜盘钟硫缴痞若惩骸桩估节繁苛熟甭冶匝矛愚洽湍十橇弯房慕墟镑浑丢赣看甘子赚纯拼屈榨扦鳃茹颜颈淖雪孟胁资寨景庭赋挖丹侄脯酶蔗据踌财唬笑壳滋瓷仕刚能戌蓖融用罢夯臣仓蠢伪苦稿蔽撮拢泵锋欣巫相邓憋点宽惊津侠寒慕连锚札孽绰骆弦农摈膳强尘烂吮起绵刑掂筏脓挤趣桔活解祭沫太北擞剂焦与绽矿札恐沉胎蛛柴羊女夺亭伞尽吸粤对他了峡助裁魁隔滤锰体煞抢辊

4、赡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F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T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T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T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F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F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F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 ,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F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F。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T11、女性是品质标志。T12、以绝对

5、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是质量指标T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是各单位的差异性。F14、变异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F9、调查某校学生,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是(A)A、标志13、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是(B) B数量指标14、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C)C、可能是统计指标,也可能是数量标志 15、年龄是(B)B、离散型变量 四、多项选择题1、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BCE)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B、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D、男女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E、人的年龄是变量2、统计总体的特征表现为(A

6、CD)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D、差异性 E、客观性3、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BCDE)A、劳动生产率 B、产品合格率C、人口密度 D、产品单位成本 E、经济增长速度4、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BC)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固定资产净值D、劳动生产率 E、平均工资5、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BD)A、性别 B、出勤人数C、产品等级D、产品产量 E文化程度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BE)A、人口性别B、工资级别C、考试分数 D、商品使用寿命 E、企业所有制性质7、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有(BE)A、粮食产量B、人口年龄C、职工工资 D、人体身高 E

7、、设备台数8、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工资”对于各个职工而言是(ABE)A、标志B、数量标志C、指标 D、数量指标 E、变量 9、连续变量的数值(ACD)A、是连续不断的B、是以整数断开的C、用测量或计算方法取得 D、相邻两值之间可取无限数值 E、相邻两值之间不可能有小数10、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BCE) A、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不能离开总体而存在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示。知识点二:统计调查二、是非题1、一般而言,全面调查的结果更全面、准确,所

8、以得到普遍应用。F2、统计调查中的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是一致的F3、统计报表一般属于经常性的全面调查T4、统计报表中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基层单位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和基础的内部报表。T5、由于直接观察法能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而在进行大规模调查时,应采用这种方法。F6、在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计量科学依据的方法是抽样调查。T7、单一表能容纳较多的标志,因而能把许多单位的资料填列于一张表中,这有利于比较和分析。F8、典型调查中典型单位的选取可以不遵循随机原则。T9、当调查项目较多时,应采用一览表。F10、对统计总体中的全部单位进行调查称为普查。T11、调查对象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F三、单项选

9、择题1、通过调查大庆、胜利等几大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C)C、重点调查 2、了解某企业的期末在制品数量,由调查人员亲自到现场观察计数,这种收集资料的方式属于(B)。B、直接观察法 3、我国目前收集统计资料的主要形式是(D)D、统计报表4、统计调查收集的资料主要是指(A)A、原始资料5、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C)C、调查任务和目的的确定 6、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非全面调查方式是(C)C、抽样调查 7、作为一个调查单位(B)B、可以有多个标志 8、(D)是统计工作的根本准则,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D、真实性10、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B) B、时点现象的所属

10、时间11、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统计调查可以分为(B) B、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12、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的划分标准是(C )C、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13调查时间是指(A)A、资料所属的时间 14、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C)C、某一数量标志值在总体中占比重大的单位 15、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D)D、具有代表性的少数单位四、多项选择题1、普查属于(ABD)A、专门调查B、全面调查 C、非全面调查 D、一次性调查 E、经常性调查2、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式有(ABD)A、报告法B、采访法C、大量观察法 D、直接观察法 E、问答法3、专门调查包括(ABEF)A、普查B、抽样调查C、定期

11、报表D、全面报表E、典型调查4、下列社会经济资料的收集,可采用经常性调查方式的有(ACE)A、商品库存量 B、职工人数C、工业总产值D、企业固定资产价值E、企业工伤事故情况5、为了解全国乡镇企业情况而进行调查,则每一个乡镇企业是(BCE)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D、调查项目E、标志的承担者6、统计调查(ABE)A、是收集原始资料的工作 B、是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 C、是统计工作中承前启后的阶段D、所取得的资料都是数字资料 E、所取得的资料直接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7、抽样调查具有( ABCDE)等特点A、随机原则B、数量方面的推算C、适用面广 D、可靠性高 E、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8、统

12、计调查项目( ABE)A、是调查方案的核心部分B、是调查的具体内容 C、是指标名称D、都表现为具体数值 E、是调查单位应承担的调查标志9、统计报表的特点是(ABCDE)A、自上而下统一布置B、自下而上逐级填报C、按规定的报送时间上报D、按统一的表式和项目填报E、一般属于全面调查知识点三: 统计整理二、是非题1、按一个标志进行的分组是简单分组,按多个标志进行的分组是复合分组。F2、手工汇总中的折叠法简便易行,省时省力,但一旦出错需从头返工。T3、手工汇总中的点线法只能汇总单位数,不能汇总标志值。T4、统计表中如果不存在某项数字时,应用符号“ ”表示。T5、统计分组的首要问题就是正确划分各组的界限

13、。F6、在编制变量数列时,若资料有特大或特小的极端数值,则宜采用开口组表示。T7、连续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且组限只能是重叠组限表示法。T8、所谓“上限不在内”原则,是指当某单位的标志值恰好等于某组上限时,就把该单位归入该组。F9、次数分布有两种表现方法,一种是用表格表示,另一种是用图表示。F10、统计整理就是对统计资料进行汇总、加工处理。F11、能够对总体进行分组,是由于统计总体中各单位所具有的差异性决定的。F三、单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依据是(A)A、标志 2、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3、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B)B、反比 4、简单分组与复

14、合分组的区别在于(D) D、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数量不同5、等距分组适合于(B) B、变量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6、确定连续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一般要求(B)B、重叠 7、简单表与分组表的区别在于(A)A、主词是否分组 8、统计表的横行标题表示各组的名称,一般应写在统计表的(B)B、左方 9、在统计汇总时,如果只要求计算各组分配的单位数,可采用(B)B、划记法 10、在填写统计表时,当发生某项不应有数字时,用(C)符号表示. C、11、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B) 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12、累计次数或累计频率中的“向上累计”是指(C )C、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量值最低的一组向最高的一

15、组依次相加13、要准确地反映异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应采用( )A、次数 B、累计频率 C、频率 D、次数密度14、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末组的组中值为(C)。 C、230 四、多项选择题1、统计资料整理的内容一般包括(ABCE)A、资料审核B、统计分组 C、统计汇总 D、统计分析 E、编制统计表 2、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BCDE)A、职工按工龄分组 B、企业按所有制属性分组 C、教师按职称分组 D、人口按地区分组 E、人口按文化程度分组3、下列分组中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ABD)A、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B、职工按工龄分组

16、 C、企业按隶属关系分组D、企业按年产量分组E、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4、在组距数列中,组距大小与( CE )A、单位数的多少成正比 B、单位数的多少成反比C、单位数的多少无关系 D、组数多少成正比 E、组数多少成反比5、统计表从内容上看由(DE)组成。A、总标题 B、横行标题C、纵栏标题 D、主词E、宾词 6、统计分组的作用在于(ABE) A、区分现象的类型 B、反映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C、比较现象间的一般水平 D、分析现象的数量变化E、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7、组距数列中影响各组分配次数的因素是(ABC)A、组距的大小 B、组数的多少 C、不同的组限 D、变量值的大小 E、分组标志的性质 8、选

17、择分组标志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D)A、统计研究目的或分组目的 B、标志能否反映事物本质C、是区分事物数量差别还是性质差别 D、现象所处的客观历史条件E、变量是连续变量还是离散变量9、统计资料审核主要是审核资料的(ABC)A、准确性B、及时性C、完整性D、代表E、科学性10、统计汇总的组织形式一般有(ABE)A、逐级汇总B、集中汇总C、手工汇总D、电子计算机汇总 E、逐级汇总与集中汇总相结合11、广义的统计表从其用途上看包括(ABC)A、调查表 B、汇总表 C、分析表 D、简单分组表 E、复合分组表12、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ABD)A、是上限与下限的中点B、在开口组中可参照相邻组来确定C、在

18、开口组中无法计算D、是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E、就是组平均数13、统计表从形式上看由(ABC)组成。 A、总标题B、横行标题C、纵栏标题D、主词E、宾词 14、组距式分组仅适合于( AC)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离散变量且变动幅度较大D、离散变量且变动幅度较小 E、连续变量且变动幅度较大二、是非题1、同一总体中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有关,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T2、A、B、C三个企业产量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95%、100%、105%,则这三个企业产量计划平均完成程度为100%。F3、强度相对指标是又两个不同质的指标对比得到的,其计量单位用复名数表示。F4

19、、如果两个变量数列的标准差相等,则它们的平均数的代表性也一定相同。F5、平均差与标准差都表示各标志值对其算术平均数的平均离差。T6、直接用标准差比较两个平均数代表性大小的前提条件是两个被比较的平均数相等。T7、根据组距数列计算的算术平均数只是一个近似值。T8、当变量值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或总速度时,宜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数。T9、当变量数列的单位数不多或单位数虽多但无明显集中趋势时,则不宜计算众数。T10、算术平均数易受极大值影响,而调和平均数易受极小值影响。T三、单项选择题1、某企业计划规定本年产值比上年增长4%,实际增长6%,则该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B )B、101.9% 2、在出生婴儿

20、中,男性占53%,女性占47%,这是(D)A、比例相对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结构相对指标 3、在加权算术平均数中,如果各个变量值都扩大3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则平均数(C)C、扩大3倍 4、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在于(C)C、数学处理方法不同 5、若两数列平均水平不同,在比较两数列离散程度时,应采用 D)D、标准差系数6、某班学生50名,男女生各占一半,该班学生性别成数的方差为(A)A、0.25 7、将粮食产量与人口数相比得到的人均粮食产量指标是(D)D、强度相对数8、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为(C) C、最小值 9、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众数组的

21、两个邻组的次数相等,则(B)B、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10、不能全面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标志变异指标是(A)A、全距 11、在标志变异指标中,能相对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指标是(D)D离散系数12、甲、乙两生产小组人均月工资分别为420元和537元,其方差均为80元,则两小组人均工资的代表性(C) C、甲小于乙 13、平均指标中最常用的是( A ) A、算术平均数 14、标志变异指标中最常用的是(D )D、离散系数15、已知5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这5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采用( C ) C、加权调和平均法 16、比较相对指标是( A )A、同类现象在不同空

22、间上对比 17、正确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的前提条件是( A ) A、正确选择对比基础 18、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如果众数组前一组和后一组次数相等,则众数值。(D)等于组中值 19、标志变异指标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B ) B、平均差 20、简单算术平均数作为加权算术平均数特例的条件是(A )A、各组权数相等 21、各标志值加上(或减去)某一常数后计算的平均数(C)C、等于原平均数加上(或减去)该常数 22、平均差与标准差计算公式中的平均数是(A) A、算术平均数 23、已知总体平均数为15,各标志值平方的平均数为250,则方差为(B) B、25 24、下列指标中用无名数表示的是(D ) D

23、、离散系数25、已知某局12个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时应采用(A )。 A、简单算术平均法 四、多项选择题1、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ABCD)A、全年出生人数B、国民生产总值 C、粮食总产量 D、商品销售额 E、产品合格率2、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B)A、年末人口数 B、钢材库存量C、粮食产量 D、工业总产值 E、经济增长率3、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有(ABCDE)A、货币单位B、劳动量单位C、自然单位 D、度量衡单位 E、标准实物单位4、相对指标中分子与分母可以互换位置的有(CD) A、计划完成程度许多相对指标 B、结构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D、强度相

24、对指标 E、动态相对指标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BCD) A、受各组变量值大小的影响B、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 C、随X的增大而增大 D、随X的减少而减少E、与次数多少成反比关系6、下列指标中属于平均指标的有(CDE )A、全员劳动生产率 B、工人劳动生产率 C、人均国民收入D、平均工资 E、居民家庭收入的中位数7、能全面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指标有(CDE)A、平均数B、全距C、平均差D、标准差 E、标准差系数8、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的关系表现为(ABCDE) A、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的基础 B、相对指标能补充总量指标的不足C、相对指标可表明总量指标之间的关系 D、相对指标要与总

25、量指标结合应用E、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都是综合指标9、易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有(ABC)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 E、众数10、众数和中位数(ADE) A、都是位置平均数B、都不是平均数 C、都受极端值的影响D、都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E、都是代表值11、标志变异指标(ABD)A、是衡量平均指标代表性的尺度 B、可用来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均衡性与协调性C、反映现象的集中趋势D、反映现象的离中趋势E、既反映集中趋势,又反映离中趋势12、相对指标的计量形式可以是(ABCDE)A、系数 B、倍数 C、成数 D、百分数 E、复名数13、相对指标中分子与分母不可以互换位置的有(

26、 ) A、计划完成程度许多相对指标 B、结构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E、动态相对指标14、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是( ) A、人口密度 B、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C、人口出生率D、人口自然增长率 E、男女性别比例知识点五: 时间数列和动态分析二、是非题1、将总体系列不同的综合指标排列起来就构成时间数列。2、用几何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的大小,与中间各期水平的大小无关。3、编制时点数列,各项指标的间隔长短必须保持一致。4、用水平法计算的平均速度,实质上只反映了现象首末水平的变化。5、对于同一资料,按水平法和方程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是相等的。6、用方程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的大

27、小取决于各期发展水平总和的大小。7、半数平均法的数学依据是变量的实际值与理论值的离差平方和为最小。8、通过时间数列前后各时间上指标值的对比,可以反映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9、时期数列中每个指标值的大小和它所对应时期的长短有直接关系。10、时点数列中各个时点的指标值可以相加。11、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12、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采用“首尾折半简单算术平均法”13、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长期趋势是根本的因素,反映现象的变动趋势。14、采用偶数项移动平均时必须进行两次移动平均。15、用半数平均法修匀时间数列时,如果所给时间数

28、列为奇数项,则可把时间数列的第一项删去。三、单项选择题1、对时间数列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是( ) A、发展水平 B、发展速度 C、平均发展水平 D、增长速度2、序时平均数又称作( ) A、平均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水平 C、平均增长速度 D、静态平均数3、现有5年各个季度的资料,用四项移动平均对其进行修匀,则修匀后的时间数列项数为( ) A、12项 B、16项 C、17项 D、18项4、最基本的时间数列是( ) A、绝对数时间数列 B、相对数时间数列 C、平均数时间数列 D、时点数列5、历年的物资库存额时间数列是( )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动态数列 D、相对数动态数列6、由间隔不等的

29、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以( )为权数 A、时期长度 B、时点长度 C、间隔长度 D、指标值项数7、计算动态分析指标的基础指标是( )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发展水平8、用移动平均法修匀时间数列时,在确定平均的项数时( ) A、必须考虑现象有无周期性变动 B、不必须考虑现象有无周期性变动 C、可以考虑也可以不考虑周期性变动 D、平均的项数必须是奇数9、时间数列中,每个指标值可以相加的是( ) A、相对数时间数列 B、时期数列 C、平均数时间数列 D、时点数列10、一般平均数与序时平均数的共同点是( ) A、两者都是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 B、都可消除现象在时间上波动的影响

30、 C、都是反映同一总体的一般水平 D、共同反映同质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般水平11、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7.1%、3.4%、3.6%、5.3%,则定基增长速度是( ) A、7.1%*3.4%*3.6%*5.3% B、(7.1%*3.4%*3.6%*5.3%)-1 C、107.1%*103.4%*103.6%*105.3% D、(107.1%*103.4%*103.6%*105.3%)-112、平均增长速度是( ) A、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B、总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D、平均发展速度减100%13、时间数列中的平均发展速度是( ) A、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调和

31、平均数 B、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各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调和平均数 D、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14已知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和时期数,便能计算出( ) A、平均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水平 C、各期定基发展速度 D、各期逐期增长量15、半数平均法适用于( )A、呈直线趋势的现象 B、呈二次曲线趋势的现象C、呈指数曲线趋势的现象 D、三次曲线趋势的现象16、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如果y=a+bx中b为正值,则这条直线呈( ) A、下降趋势 B、上升趋势 C、不升不降 D、无法确定17、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如果y=a+bx中b为负值,则这条直线呈( ) A、下降趋势 B、

32、上升趋势 C、不升不降 D、无法确定18、如果时间数列的逐期增长量大致相等,则适宜配合( ) A、直线模型 B、抛物线模型 C、曲线模型 D、指数曲线模型19、累计增长量等于( ) A、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 B、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C、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之差 D、逐期增长量之差20、增长1%的绝对值是( )A、增长量与增长速度之比 B、逐期增长量与定基增长速度之比C、增长量与发展速度之比 D、前期水平除以100四、多项选择题1、各项指标值不能直接相加的时间数列有( )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 D、平均数时间数列 E、变量数列2、时期数列的特点是( )

33、 A、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 B、指标数值不能直接相加 C、指标数值通过连续登记加总取得 D、指标数值只能间断计量 E、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3、下列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有( ) A、历年银行储蓄存款余额 B、历年产值 C、各月末职工人数 D、各月商品销量 E、历年粮食库存量4、历年国民生产总值数列是( ) A、绝对数时间数列 B、相对数时间数列 C、平均数时间数列 D、时期数列 E、时点数列5、某企业2000年总产值为50万元,2003年为100万元,则2003年的总产值比2000年( ) A、增长了50万元 B、增长了100% C、增长了50% D、翻了一番 E、翻了两番6、已知各

34、时期环比发展速度和时期数,便能计算出( ) A、平均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水平 C、各期定基发展速度 D、各期逐期增长量 E、累计增长量7、平均发展速度是( ) A、环比发展速度的动态平均数 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D、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代表值 E、最末水平与最初水平之比的N次方根8、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原则有( ) A、时间长短应该一致 B、总体范围应该一致 C、指标的经济内容应该一致 D、指标的计算方法、计算价格、计量单位应该一致 E、指标数值的变化幅度应该一致9、时间数列按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 )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绝对数时间数

35、列 D、相对数时间数列 E、平均数时间数列10、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数量关系是( ) A、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B、两个相邻的定基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基期一致 D、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之和 E、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之差11、下列社会经济现象属于时期数列的有( ) A、某商店各月商品库存额 B、某商店各月商品销售额 C、某企业历年内部职工调动工种人次数 D、某供销社某年各月末人数 E、某企业历年产品产量12、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具体包括( ) A、发展水平 B、平均发展水平 C、发展速度 D、

36、增长量 E、增长速度13、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具体包括( ) A、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速度 C、增长速度 D、增长量 E、平均增长速度14、影响时间数列变化的因素有( ) A、基本因素 B、偶然因素 C、主观因素D、循环变动因素 E、季节因素15、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有( ) A、时距扩大法 B、移动平均法 C、分段平均法 D、最小平方法 E、趋势剔除法 16、在直线趋势方程y=a+bt中的参数b表示( ) A、趋势值 B、趋势线的截距 C、趋势线的斜率D、当t变动一个单位时y平均增减的数值 E、当t=0时,y的数值知识点六:统计指数二、是非题1、广义指数就是各种相对数。2、总指数就是加权指数。

37、3、编制综合指数的关键问题是同度量因素及其时期的选择。4、编制平均数指数,实质上就是计算个体指数的平均数。5、如果物价上涨10%,则现在100元钱只值原来的90元了。6、总指数可分为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而个体指数不能这样分。7、在我国统计实践中,零售物价指数的编制是采用固定加权平均法。8、总指数能说明不可相加现象总变动的情况。9、综合指数中同度量元素的时期是可以选择的。10、质量指标指数是反映总体内涵变动情况的相对数。11、因素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测定现象总变动中各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12、对于多因素分析要使用连锁替代法。13、工资总额增长10%,平均工资下降5%,则职工人数应增长1

38、5%。14、平均指标指数实际上就是综合指数的变形。15、综合指数可以同时研究几个因素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16、综合指数是根据全面资料计算的,平均数指数是根据非全面资料计算的。三、单项选择题1、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是( ) A、个体指数 B、综合指数 C、算术平均数指数 D、调和平均数指数2、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的指标性质不同可分为( )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D、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3、数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 ) A、基期质量指标 B、报告期质量指标 C、基期数量指标 D、报告期数量指标4、质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

39、( ) A、基期质量指标 B、报告期质量指标 C、基期数量指标 D、报告期数量指标5、统计指数是一种反映现象变动的( )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序时平均数6、副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10%,销售量增长20%,则副食品类商品销售总额增长( ) A、30% B、32% C、2% D、10%7、如果物价上升10%,则现在的1元钱( ) A、只是原来的0.09元 B、与原来的1元钱等价 C、无法与过去进行比较 D、只是原来的0.91元8、某企业2003年比2002年产量增长了10%,产值增长了20%,则产品的价格提高了( ) A、10% B、30% C、100% D、9.09%9、某厂2

40、003年产品单位成本比去年提高了6%,产品产量指数为96%,则该厂总成本( ) A、提高了1.76% B、提高了1.9% C、下降了4% D、下降了6.8%10、反映多个项目或变量的综合变动的相对数是( ) A、数量指数 B、质量指数 C、个体指数 D、综合指数11、反映物量变动水平的指数是( ) A、数量指标指数 B、综合指数 C、个体指数 D、质量指标指数12、下列是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 A、产品产量指数 B、商品销售额指数 C、价格指数 D、产品成本指数13、商品销售额的增加额为400元,由于销售量增加使销售额增加410元,由于价格( ) A、增长使销售额增加10元 B、增长使销售额增

41、加205元 C、降低使销售额减少10元 D、降低使销售额减少205元14、某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增加25%,利率提高20%,则利息额增加( ) A、45% B、50% C、5% D、12。5%15、狭义的指数是指( ) A、动态指数 B、总指数 C、定基指数 D、个体指数16、根据个体指数和报告期总量指标计算的总指数是( ) A、综合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D、可变构成指数17、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同度量因素一般固定在( ) A、基期 B、报告期 C、都可以 D、视具体情况而定18、我国零售物价指数的编制是采用( )方法 A、个体指数 B、综合指数 C、平均数指数 D

42、、固定权数平均数指数19、为了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变动程度,应计算平均工资( ) A、可变构成指数 B、结构影响指数 C、固定组成指数 D、都不是20、平均指标指数是( ) A、平均数指数 B、个体指数的平均数C、由两个平均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 D、两个总量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21、算术平均数指数是( ) A、对个体数量指标指数进行平均 B、对个体质量指标指数进行平均C、对个体数量指标进行平均 D、对个体质量指标进行平均四、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 ) A、产品产量指数 B、商品销售额指数 C、价格指数 D、产品成本指数 E、职工人数指数2、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 A、产品产量指数 B、商品销售额指数 C、价格指数 D、产品成本指数 E、职工人数指数3、某商品基期售出50公斤,报告期售出60公斤,指数为120%,该指数为( ) A、数量指标指数 B、综合指数 C、总指数 D、销售量指数 E、个体指数4、统计中通常所讲的指数( ) A、是一种特殊的动态相对数 B、具有平均数的性质 C、是一种综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