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知识归纳.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23309 上传时间:2019-04-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1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游基础知识归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导游基础知识归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导游基础知识归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导游基础知识归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导游基础知识归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游基础知识归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游基础知识归纳.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导游基础知识归纳(1)北方部分少数民族的民族民俗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朝鲜族分布东北三省,尤以辽宁最多内蒙古,其余多分布于新疆、辽宁、黑龙江、甘肃、青海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宁夏为主。主要居住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吉林省占60%以上。语言文字属阿尔泰语系。17世纪后,多用汉语和汉文属阿尔泰语系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原用阿拉伯字母,后创拉丁字母文字。现新旧并用。早期同时使用阿拉伯语、波斯语、汉语。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但其语系未定。通用汉语文。宗教信奉萨满教早期信萨满教后信藏传佛教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文化艺术传统舞蹈“莽势、空齐”,民间音乐弦索十三套,曹雪芹红楼梦、纳兰性德诗词。传统乐器马

2、头琴。著名史诗江格尔。蒙古秘史是中国最早用蒙古文写成的历史文献。“十二木卡姆”是古代创作的长达340多首的大型民族音乐史诗,有古龟兹音乐的韵味,被誉为东方音乐的瑰宝。民间乐器有“独他尔”、等。有顶碗舞、大鼓舞等舞蹈,“赛乃姆”是集体舞蹈。花儿是西北民歌的一种,广泛流传于甘、青、宁等地区,旋律富于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花儿会是花儿歌手们竞赛与交流的盛会。有农乐舞、长鼓舞、顶水舞、扇舞等及桔梗谣、诺多尔江边等歌曲。乐器有伽倻琴。住宅形式东南开门,结构形似口袋,三面设炕,西炕供奉祖先神位,俗称“口袋房,弯子炕”。圆形穹庐顶蒙古包由细木杆编成的网状圆形围壁和伞形顶架以及圆顶天窗为构架,外部围以厚羊毛毡,

3、包内地上铺毡子与地毯,便于迁徙一般用土坯建筑,屋顶平坦,开天窗。喜爱在墙上挂壁毯。以火墙取暖,靠火墙的一边为待客的上座。住宅大门忌朝西开。中国传统的殿宇式四合院为主的建筑式样,但布局和装修仍独具其民族特色。房屋为木构架、四面坡屋顶、瓦片覆盖的砖木结构瓦房,墙壁多刷白灰。室内盘平地炕。服饰袍服,马褂、坎肩。因八旗制度而称之为“旗袍”。分为首饰、长袍、腰带、靴子四部分。男女老幼都喜穿长袍,称蒙古袍,系腰带。喜爱戴四楞绣花帽,称“朵帕”。男子穿对襟长袍,称“袷袢”。戴青色、白色圆形或平顶小帽。妇女的衣服上窄下宽,戴披肩盖头。有“白衣民族”之称。妇女穿短上衣、大长裙和船形胶鞋。男装为短上衣,外加坎肩。

4、风味喜粘食。农历除夕必须吃手扒肉。满族的点心“萨其马”。奶食有白油、黄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果子等和奶茶、酸奶、奶酒等;肉食以羊、牛肉为主。用手抓羊肉或清水煮全羊待客。忌吃虾、蟹、鱼、海味喜喝奶茶和红茶。 “抓饭”是节日和待客不可缺少的民族风味甜饭。节日或接待贵客烤全羊。烤羊肉串是其独特的风味食品。只吃反刍类偶蹄食草动物、食谷类的禽肉及带鳞的鱼类。民族风味小吃清汤羊肉、酿皮、白水鸡、切糕等。爱吃油煎食品,有油香和馓子。喜辣、酸、甜,泡菜是佐餐的主要菜肴。在肉食中,喜吃牛肉或狗肉。招待客人的特制饮食主要是冷面、打糕、松饼等。习俗婚礼有“打下墅(处)”、“插车”、“箭射新娘”、“跨马鞍”、“

5、座帐”等习俗。婚礼中有拦挡迎亲队伍、唱喜歌和“抢太阳”的习俗。婚礼仪式隆重,分别在女方和男方家两次举行。禁忌不打、杀狗、不吃狗肉、不穿带狗皮的衣服,不当着主人的面赶狗。忌讳打喜鹊和乌鸦;以西炕为上,忌讳坐西炕。禁骑马坐车到包前,忌将马鞭、刀枪带进包房;忌坐蒙古包西北角及睡或坐时脚伸向西北方,禁用刀或斧子接触火或在火旁砍伐东西;赠送礼品忌单数;蒙古族的守门狗和牧羊犬禁止外人打骂。节日“那达幕”大会为蒙语娱乐和游戏,是蒙古族每年在七、八月间举行的欢庆丰收的盛大娱乐聚会,起源于敖包祭,主要活动有赛马、摔跤、射箭,还有田径、拔河、球类比赛和歌舞表演。回甲节(诞生六十周年纪念日)、回婚节(结婚六十周年纪

6、念日)。(2)南方部分少数民族的民族民俗壮族土家族黎族分布区域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广西,其余在云南省文山、湖南省江华、广东省连山和贵州省从江等地。集中居住在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的丛山之中。主要分布在海南省的五指山市及保亭、陵水、琼中、白沙、昌江、东方、乐东等地。语言文字汉藏语系,壮文为拉丁字母拼音文字。汉藏语系,多数人使用汉语,无文字通用汉文。汉藏语系,不同地区有不同方言。通用汉字。宗教崇拜祖先,信仰多神。唐宋以后,佛教、道教传入壮乡。信鬼神,崇拜土王(祖先),尊奉土老司(巫师)。道教、佛教和基督教先后传入。黎族信仰多种多样,主要崇拜祖先,其次崇拜自然。文化艺术广西南部的花山崖壁

7、画是壮族古代文化的艺术精华;壮族人民铸造使用铜鼓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素有“铜鼓之乡”的誉称;壮歌久负盛名,定期举办对歌比赛的“歌圩”盛会。摆手舞是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的舞蹈,每年春节期间都要举行摆手舞会;土家锦(土家语称西兰卡普)是土家族妇女独特的织锦工艺品,仅织锦图案就多达数百种。它跟摆手舞并称土家族人民的艺术之花。纺织历史较早,织有民族特色的黎锦。舞蹈有舂米舞、竹杆舞等。住宅形式部分地区传统居民为“干栏式”的全楼居和半楼居建筑,全楼居木楼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堆放杂物。土家族的房屋依山临水而建,俗称吊脚楼。在五指山腹地住茅草泥房,有船形、金字塔形等。船形屋建筑有铺地型和高架型两种。高架型上

8、住人、下养牲畜。特色服饰妇女多穿无领、绣花、滚边的上衣和滚边、宽脚的裤子,腰间束绣花围腰,喜戴银首饰。男装为对襟短衫,扣子很多,下着长裤;爱用青布包头。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衽开襟,滚镶花边,原着八幅罗裙,后改镶边筒裤,头缠青丝帕或布帕女子穿无领对襟敞胸上衣,下穿无褶绣花筒裙。披绣花头巾,盛装时戴项圈、手镯、脚环、耳环等。习俗土家族女子出嫁前要进行长时间的“哭嫁”,有子时发轿、穿露水衣的习俗。黎族儿女成年后住在村寨外的寮房里,称“放寮”;婚后盛行不落夫家的婚俗。风味喜食生鱼片,以烤整猪、白斩鸡待客,妇女有嚼槟榔的习俗。节日喜食五色糯米饭,包驼背粽子。忌食牛肉和蛙肉。爱好喝酒,善食辣椒、花椒、山胡椒

9、。习惯做腊肉、甜酒、团馓和糍粑等。习惯腌制生鱼、生肉。竹筒饭是黎族日常生活中独特的野炊。黎族妇女爱嚼槟榔。禁忌禁食狗肉;忌随意移动火炕中的三角架,忌脚踩灶或坐在灶上以及将衣服、鞋袜和其他脏物放在灶上;客人不能与少妇坐在一起;忌在家里吹口哨或随意敲锣打鼓。忌头朝门睡觉,过路客人无意犯忌,主人以为有祸临头节日歌圩节是壮族民间传统歌节,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地。每年春、秋两季,尤其是三月三,要搭彩棚、摆歌台,举办唱山歌的歌圩。节日期间还举行抛绣球、碰红蛋、踢毽子、抢花炮等活动。传统节日主要是赶年。赶年就是土家族比汉族提前一天或几天过春节。相传这一节日与土家族祖先为了抗击外来侵略,提前吃年饭以出征迎战有关

10、系。三月三,黎语称“浮内浮”,因在每年夏历三月三举行而得名,是预祝“山兰”(山地旱谷)和打猎丰收的节日,也是男女青年自由交往的日子。(3)西南部分少数民族的民族民俗苗族彝族白族纳西族傣族藏族分布区域贵州、云南、湖南、重庆、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市区。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散居昆明、元江、丽江、兰坪以及贵州等地。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在四川、西藏,以及云南、四川间的泸沽湖畔。西双版纳、德宏两自治州,其次为耿马、孟连、新平、元江等自治县。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主要聚居区是西藏自治区,其次分布在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省。语言文字属汉藏语

11、系。建国后创制了拉丁字母拼音文字,通用汉语文。属汉藏语系,彝文属音节文字,经整理的规范彝文已正式使用。属汉藏语通晓汉语言文字。属汉藏语系,东巴文和哥巴文仅是东巴教东巴使用的文字;通用汉语文。属汉藏语系。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有卫藏、康巴和安多三种方言。藏文是七世纪前期参照梵文创制的宗教信仰信仰万物有灵或多神鬼,也信仰天主教、基督教。流行多神崇拜,祭司称毕摩。属多神信仰,多数人信佛教,少数人信道教。奉祀“本主”(保护神)是白族宗教信仰的明显特点。普遍信仰东巴教,部分纳西人信仰藏传佛教,极少数信仰道教、基督教。普遍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早期信奉原始宗教苯教,七世纪开始信仰佛教,大部分人信仰藏传佛

12、教。文化艺术银饰工艺品、蜡染、织锦、刺绣等享誉国内外。常用歌舞表达感情,有“飞歌”、芦笙舞、铜鼓舞、踩堂舞等。大理古城、石钟山石窟均具有鲜明的白族民族文化特点。白族调是民间音乐。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即大研镇);东巴文及哥巴文书写的东巴经数千卷;创世纪等三部史诗;丽江古乐和丽江壁画。东巴教、东巴经、东巴文学艺术。有自己的历法、文献和民间文化艺术。著名的孔雀舞和“赞哈”(歌手)演唱民间叙事长诗召树屯与楠玛诺娜、娥并与桑洛古代建筑以布达拉宫为代表,有众多的藏传佛教寺庙;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之一;以藏医名著四部医典与藏传佛教经典甘珠尔、丹珠尔为代表的古典文献遗存在全国各民族中,仅次于

13、汉族;藏医学、藏戏、唐卡、“锅庄”、“热巴” 、“羌姆”等藏族民间舞蹈举世闻名。住宅形式依山傍水建吊脚楼寨子,聚族而居。大多木结构土掌房,低矮、无窗。房内一般隔成三间,中间为堂屋,内用三块石头支成火塘,为家庭起居中心。平坝地区白族住房布局为“一正两耳”、“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还有两院相连的“走马转角楼”(“六合同春”)。照壁、门楼造型精美。丽江平坝地区纳西族的房屋多系土木结构,普遍采用“三房一照壁” 、“四合五天井”的形式,山区居民多系木楞房。德宏多数地区的傣族住平房,土墙茅顶;西双版纳地区是一种干栏式竹楼民居建筑。傣家竹楼是傣族最具特色的式住宅。“碉房”是卫藏南部谷地城乡土、石、

14、木结构的民居。作为藏区代表性建筑,具有方形居室、多功能家居和底层高的特点,冬暖夏凉,适应高原气候特点。帐房是藏北牧区藏民的居住之所,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为木构建筑。特色服饰男装分为对襟大褂和左衽长衫。妇女多将银饰钉在衣服上,称为“银衣”,头戴形如牛角的银质头饰,高达尺余。妇女盛装上的银饰用重近二百两。男子左耳戴大耳珠,下缀丝线流苏。女子喜戴耳环,领口别银排花。男女都穿披风,彝语“察尔瓦”,形如斗蓬,下长穗,长可及膝,用羊毛线织成多黑色。崇尚白色。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套黑褂。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丝绒短褂或红色坎肩,下着蓝布宽脚裤,以绣花布或彩巾缠头,脚穿绣花鞋。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衣料多

15、为蓝、白、黑三色,以黑为贵。劳动或出门披黑羊皮七星披肩,俗称“披星戴月”。西双版纳妇女上着紧身大襟或对襟圆领窄袖短衫,下着长筒裙;结发于顶,梳孔雀髻。德宏妇女婚前穿白色或浅蓝色大襟短衫、长裤,束小围腰,婚后着对襟短衫、黑色筒裙。藏族男女都蓄辫,喜爱戴藏式金花帽,上身外套藏袍“朱巴”,穿氆氇或牛皮的藏靴。拉萨地区已婚妇女系彩色腰裙“帮典”。藏袍是大襟衣服,而且比身高要长,穿时系上腰带,在腰部把袍的下部提起一些扎住。习俗恋爱婚姻比较自由,通过“游方”、“跳月”等社交活动,自由对歌,恋爱成婚。男女青年有住公房的习俗,恋爱婚姻比较自由开放。婚礼上有关门对歌等习俗。丽江地区已经是一夫一妻制,云南宁蒗县永

16、宁地方和四川盐源县的泸沽湖畔直到1958年前仍以母系为主,但已有开始向父系家庭过渡的迹象。(阿注婚)傣族青年婚前社交自由,但缔结婚姻还要托媒说亲,流行招赘婚。女子至十六七岁便要择吉日举行成丁礼仪式。恋爱自由,但婚姻却操纵在父母及合婚喇嘛手中。藏族的葬式有天葬、水葬、火葬、土葬、塔葬和复合葬六种。风味喜食酸辣,喜饮酒,喜吃糯食。每逢节日等,都要舂糯米粑粑、蒸糯米饭。喜吃砣砣肉、饮转转酒,忌吃蒜。食猪、牛、羊肉,善腌制火腿、腊肉、香肠、猪肝鲊、螺丝酱等,最负盛名的是沙锅鱼、乳扇,菜品种类多样。喜食酸辣。以“三道茶”待客。喜食青稞,喝浓茶,吃酸、辣、甜味食品。丽江的火腿粑粑、宁蒗的琵琶猪和泸沽湖的酸

17、鱼、鱼干,是纳西族的特色食品。最具特色的是竹筒饭。德宏多吃粳米,西双版纳等地爱吃糯米。喜酸味及烘烤水产食品如香茅草烤鱼。嗜酒,喜嚼槟榔。农区和城市以糌粑和酥油茶为主食,牧民主要以乳类和肉类为主。糌粑是藏族用烘干、碾碎后的青稞炒成的食品。酥油茶是用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酥油,与茶水、盐打制而成,既可提供热量,又可御寒、生津、解渴。青稞酒自家酿制,既是各地藏族普遍喜欢的饮料,也是喜庆节日必备的饮品。禁忌不吃牛羊肉,忌狗肉上灶,忌在屋里煮蛇肉;父母或同村人去世,一个月内忌食辣椒。敬“神树”,神树严禁砍伐,忌用手触摸。祭祀、宰杀家禽家畜忌外人在场。忌外人骑马进彝寨,在彝人家作客,要坐在火塘上方或右方;忌

18、用脚踏三脚架。忌客人把食品带走。在夏历七月十五日接送祖先亡灵时,不能出门;火把节的晚上,岳父不能接女婿来家中过节。骑马到寨前必须下马,不能将马拴在祭天堂的地方;祭天堂、祖先、战神时,忌外人观看;进屋后不能靠神位座,最好坐在灶下方或周围。寨神庙平时忌进,忌移动或触弄“神树”下的祭品。祭寨时忌外人进寨。进寺要脱鞋袜,妇女进佛寺忌任意走动,忌随便敲打佛寺里的鼓,忌触摸神像及法器,忌摸小和尚的头顶。进寺庙时忌讳摸宗教器物;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信仰苯教的则从右边绕行。藏族最大的禁忌是杀生。进入藏胞的帐房后,男的坐左边,女的坐右边,不得混坐。节日苗年、龙舟节、芦笙节、四

19、月八、花山节等。芦笙节,流行于贵州东南部凯里县和黄平县等苗族聚居区,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至二十日和九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分别在凯里县舟溪和黄平县谷陇举行。苗民聚集在广场跳芦笙舞,还进行斗牛、赛马、文艺表演、球类比赛等。火把节是彝、白、傈僳、纳西、哈尼、拉祜、基诺等彝语支民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云南彝族、白族等民族一般在每年六月二十四前后,节期三至七天。节前家家制松木火把,节日白天,杀猪宰羊,饮酒欢聚,并进行赛歌、斗牛、摔跤、射箭等活动。晚间男女老少燃火把奔驰田间,绕行宅院。主要节日有:三月街、绕三灵。三月街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二十日在点苍山中和峰下举行,为期5至7天,为当地白族

20、人民及附近汉、彝、纳西、藏、傈僳、回等族人民纷纷参加的传统盛会。最初带有宗教色彩、如今已成为民族文体和物资交流大会。主要节日有:棒棒会、三朵节、三月会、火把节、朝山节。三朵节是纳西族独特的传统节日。三朵是纳西族千百年来笃信的保护神。过去每年农历二月和八月羊日,各地纳西族都到丽江白沙三朵阁(俗称北岳庙)和各地三朵阁举行隆重祭拜活动,并进行各种文娱活动。1986年8月丽江县决定将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日祭拜三朵活动定为纳西族传统节日。主要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等。泼水节,即傣年,又称佛诞节、浴佛节或堆沙节,是傣族等信仰南传佛教民族的传统节日。节期约在农历四月初清明节前后,一般3至5天。节日凌晨傣族

21、人要到寺庙拜佛,妇女用漂着鲜花的清水浴佛,此后彼此泼水相互嬉戏祝愿。节日期间人们还举行龙舟赛、丢包、放高升、放孔明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歌舞晚会。藏历年,藏语称为“甲布洛萨”。为期3-5天。过年时大部分藏区举行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文娱体育活动。雪顿节,也叫酸奶节,在藏历的六月底或七月初。原是一种纯宗教活动,到五世达赖时期又增加了表演戏剧歌舞内容,又称藏戏节。迄今,罗布林卡已成为雪顿节的活动中心。望果节:望果是藏语译音,意为“绕地头转圈”。是西藏农业区除过藏历年外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一般在藏历七月中到八月,也叫丰收节。节日期间,人们穿上盛装、带上青稞酒、酥油糌粑等集拢成群,前面有人举着佛像,

22、背着经书,打着旗幡,抬着用青稞、麦穗搭成的“丰收塔”,众人后随,浩浩荡荡,绕行在即将收割的田地之间,祈祷神佛保佑能顺利收割,获得丰收。(4)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创立与发展公元前6、5世纪创建于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姓乔答摩,佛教徒尊称其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佛教在其发祥地古印度的发展,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2世纪,大约有1800年的历史,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三个600年: 第一个600年为原始佛教时期及部派佛教时期。第二个600年,公元1世纪至7世纪,为大乘佛教时期。第三个600年,7世纪至13世纪,为密乘佛教时期。东汉顺帝时,张陵在四川鹤鸣山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

23、主要经典,创五斗米道(早期道教)。汉灵帝时张角所创太平道也属早期的道教。唐代统治者, 自称老子后裔,封李耳为“太上玄元皇帝”,奉行崇道政策。宋真宗称赵玄朗为其族祖,奉作道教尊神,封为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并加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唐宋统治者的一系列崇道措施,对道教的贵族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这时道士人数大增,宫观规模日大,神仙系统也更为庞杂;经书数量益增,并汇编成“藏”,正式刊行;研究道经的著名道士和道教学者相继出现,如唐朝吕洞宾,北宋的陈抟、张紫阳等,他们对道教的发展都有一定的作用。是7世纪初创立于阿拉伯半岛的严格的一神教。伊斯兰意为 “顺服”,即顺服惟一的安拉。教徒称穆斯

24、林,本意为“顺服者”即顺服安拉意志的人。610年前后,阿拉伯半岛麦加城的穆罕默德宣布自己是“先知”,得到了“安拉”( 原为古莱氏部落主神)的启示,正式创立了伊斯兰教,622年率领其信徒往麦地那,使麦地那成了伊斯兰教的根据地,建立了宗教、政治、军事三位一体的穆斯林社会组织乌马公社。后来,伊斯兰教国家规定,以622年7月16日为伊斯兰教历法纪年的开始。630年,穆罕默德率军打回麦加, 迫使麦加贵族向伊斯兰教让步,废除神殿中的360多种神像,只保留一颗黑色陨石(克尔白)作为穆斯林朝拜的圣物,并将神殿改成清真寺。基督教是信奉耶稣基督为核心的各个宗教派别的总称。基督为“基利斯督”的简称,意指上帝所差遣的

25、救世主。是世界上拥有教徒最多的宗教。大约公元30年代,巴勒斯坦北部加利利的拿撒勒村人耶稣创立基督教,先后到巴勒斯坦地区、以色列传教。这个时期的基督教称为原始基督教。罗马帝国于392年将该教定为国教, 成了统治者的工具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正统教会曾成为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从而得到了迅速发展。近代,基督教各派曾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利用,成为对外侵略的工具并传播到世界许多地区。传播中国佛教包容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三大体系,全面继承了印度除原始佛教以外的三个时期的佛教。世界上完整的佛教在中国,世界上完整的佛教经典也在中国。可以说,佛教诞生在印度,发展在中国。西汉哀帝元寿

26、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ru zhi)王使臣伊存向汉朝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译传、创造和融合三个阶段:两汉之际、魏晋、南北朝时期为译传阶段。隋唐两代是中国佛教经典的创造和开宗立派的鼎盛时期。宋元明清四朝中国佛教在这900年间空前广泛、深入地与中国的文化全面结合。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传入、流行和中国化三个阶段。唐永徽二年(651年)起,伊斯兰教经陆路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两条路线由大食(今阿拉伯)传入中国。元朝伊斯兰教在中国迅猛发展,不仅穆斯林人数多, 而且遍及全国各地。明清时期,特别是明末清初,我国境内的伊斯兰教出现了新的变化,即伊斯兰教的

27、中国化趋向,主要反映在经堂教育制度的确立、汉文译著的出现和中国门宦制度的产生。唐贞观九年(635年),基督教由波斯传入中国的唐朝首都长安,称为大秦景教。后于唐武宗崇道灭佛时被禁绝,只留下了一块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与甘肃敦煌文书中的七种关于景教的文献。元朝,基督教第二次传入中国,称为也里可温教,或十字教。随着元朝的覆灭,该教传播也随之迅即消失。明朝后期,以1582年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来华为标志,基督教第三次传入中国。后由于东西方文明的冲突、天主教内部爆发“中国礼仪之争”以及罗马教皇和清朝皇帝的干预,雍正遂宣布禁止基督教传教、驱逐传教士。但却于1712年跟俄国签订中俄恰克图条约使俄国东正教取得了在

28、华俄罗斯人中的合法传教权。英国传教士马礼逊自1807年来华以后,基督教新教也传入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西方基督教各派取得了在中国传教、建造教堂的特权。基督教各派传教士蜂拥来华,在不平等条约保护下,跟外国侵略势力联系在一起,在华强行传教。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由于外国反动教会势力持敌视中国革命的态度,逼迫中国基督教各派爱国信徒割断了跟国外教会机构的联系,走上了 “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信奉对象一、佛,即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者。1、三身佛据天台宗说法,佛有三身,即:法身佛毗卢遮那佛,代表佛教真理(佛法)凝聚所成的佛身;报身佛卢

29、舍那佛,指以法身为因,经过修习得到佛果、享有佛国(净土)之身;应身佛(又称化身佛)指佛为超度众生,来到众生之中,随缘应机而呈现的各种化身,特指释迦牟尼之身。2、三世佛(1)横三世佛,又称三方佛,即西方极乐世界(净土)教主阿弥陀佛、东方净琉璃世界(净土)教主药师佛、娑婆世界(即我们人类现住的“秽土”)教主释迦牟尼佛(2)竖三世佛,从时间上体现佛的传承关系,表示佛法永存,世代不息。正中为现在世佛,即释迦牟尼佛;左侧为过去世佛,以燃灯佛为代表;右侧为未来世佛,即弥勒佛。 4、弥勒弥勒佛音译慈氏,相传继释迦牟尼之后为佛。寺院中弥勒造像有佛像、菩萨像(天冠弥勒)和化身像(大肚弥勒)三种。二、菩萨所谓菩萨

30、,即指自觉、觉他者。1、文殊师利菩萨,手持宝剑(或宝卷),象征智慧锐利;身骑狮子,象征智慧威猛,人称大智菩萨。相传其道场在山西五台山。2、普贤菩萨,手持如意棒,身骑六牙大象(表示六度),人称大行菩萨。相传其道场在四川峨眉山。3、观音菩萨,左手持净瓶,右手持杨柳,也称大悲菩萨。相传其道场在浙江普陀山。4、地藏菩萨,也称大愿菩萨。手持锡杖,或手捧如意珠。相传其道场在安徽九华山。5、大势至菩萨,也称为大势至菩萨。头顶宝瓶。相传其道场在江苏南通的狼山。三、罗汉全称为阿罗汉,即自觉者。寺院中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民间传说的济公,也列在罗汉之中。四、护法天神1、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手

31、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手握宝剑;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手缠龙或蛇,有的另一手持宝珠(取龙戏珠之意);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右手持宝伞,有时左手握神鼠。四大天王的形象寓意着他们分别掌管风调雨顺,护国安民,在天王殿内大肚弥勒像的东西两侧。2、韦驮,汉化韦驮为身穿甲胄的少年武将形象,手持法器金刚杵,通常置于天王殿大肚弥勒像背后,脸朝大雄宝殿。3、二王尊,专门把守山门,中国民间俗称为“哼哈二将”。4、伽蓝神关羽是最著名的汉化伽蓝神。关平为其左协侍,周仓为其右协侍。崇奉的神灵众多,天神、地祇、人鬼皆受奉祀。一、尊神是道教信奉的最高天神。1、三清为道教最高层次神团:玉清元始天尊居清微天之玉清境;上

32、清灵宝天尊居禹余天之上清境;太清道德天尊居大赤天之太清境。2、四御次于三清、辅佐三清的四位天帝:玉皇大帝,为总执天道之神;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天地经纬、日月星辰和四时气候;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南北极和天地人三才,统御众星,并主持人间兵革之事;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执掌地道,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大地山河之秀(故有人称之为“大地母亲”)。3、三官(三元大帝)指天官、地官、水官。道教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又称“三元大帝”。4、四方护卫神四方之神,即: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四神。道教常以此四神为护卫神,以壮威仪。玄武亦称真武帝君。二、俗神指流传于民

33、间而被道教信奉的神祇。1、妈祖,名林默,北宋人,为海上保护神。2、护法神将关圣帝君,即关羽(关云长),宋代以后名声大振,为惟一受到儒、释、道共同尊崇的偶像。3、王灵官,名王善,为道教护法主神。三、诸仙是道教理想中的修真得道、神通广大之长生不死者,,如赤松子、彭祖、广成子、容成公、黄帝、王乔、西王母、玄女、安期生、八仙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等。安拉(即真主或主),是伊斯兰教信奉的独一无二的主宰,惟一的创造宇宙万物、主宰一切、无所不在、永恒惟一的主。伊斯兰教不设偶像。基督教宣称,上帝(天主)只有一个,但包括圣父、圣子、圣灵(圣神)三个位格。教义一、“四諦”即

34、苦諦、集諦、灭諦、道諦。谛意为永恒的真理。“四諦”是佛教各派共同承认的基础教义。二、八正道亦称八圣道、八支正道、八中道, 是由凡入圣的正确的道路。它指正见、正思维、 正语、正业、 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三、十二因缘人生分为十二个环节:过去二因(无明、行)造成现在五果(识、名色、六处、触、受),现在三因(爱、取、有)造成未来世二果(生、老死),生而复有老死,构成未来世之苦。这种三世、两重、十二缘起的生死轮回之苦的根源是过去世的无明、行二因。缘起因果报应轮回说,是佛教宇宙观、人生观和宗教实践的理论基础。四、“三法印”包括“诸法无我”、“诸行无常”及“涅槃寂静”即佛法之特征。三法印再加上“一切皆

35、苦”,也称为“四法印”。佛教以缘起因果报应轮回说教导人们去恶从善、积德行善,以求得解脱。当代中国佛教界据此将佛教的宗旨概括归纳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成为佛教徒的行为准则。道教教义庞杂,但基本内容是:1、“道”是“万物之母”,是宇宙万物之中最核心的东西。老子在道教中被神化为众生信奉的神灵。以后,又逐渐发展成了包罗许多天神、地祇、人鬼在内的神仙体系。2、众生均可修道成仙,长生不老。有一系列道功和道术,如服食、行气、房中术、守一、外丹、内丹以及斋醮、符箓、守庚申等等。修炼的目的是追求长生不老、肉身成仙,久视人间。六信:信安拉、信天使、信先知、信经典、信前定、信后世五功:念功、

36、拜功、斋功、课功、朝功善行:穆斯林必须遵循善行的道德规范。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的教义上有所差异,但如下的基本教义是相同的:相信上帝(亦译为“天主”或“神”)创造并主宰世界,上帝创造一切,包括创造地球和人。相信人乃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所造,但因背叛上帝而陷入罪恶之中无法自救,人类只有忏悔,信仰三位一体的“圣灵”使人知罪、悔改和成圣。相信天堂是极乐世界,信仰上帝而灵魂得救都能升入天堂,不信仰上帝不思改悔的罪人死后灵魂受惩罚下地狱。教派1、北传佛教即汉族地区的佛教,也称内地佛教。分多个宗派,其中净土宗以口念“南无阿弥陀佛”为修行方式,以往升西方极乐世界为宗旨,是最简便的法门,故在民间影响最大;禅宗

37、是纯粹中国化的佛教,它以觉悟众生心性的本源(佛性)为主旨,是我国支派最多的佛教宗派,也是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最久远、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广泛的宗派。2、藏传佛教七世纪佛教传入西藏。从十世纪开始到十四世纪初,新兴宗教势力与地方世俗势力相结合形成许多教派,主要有宁玛派(俗称红教)、噶当派(俗称老黄教)、萨迦派(俗称花教)、噶举派(俗称白教)等四大教派。十五世纪初,原噶当派宗喀巴进行宗教改革,创立格鲁教派(新黄教),噶当派改宗格鲁派,而不复存在。格鲁派在中国中央政权的支持下成为藏传佛教最有实力的教派。藏传佛教在教义上是大、小佛乘兼容而以大乘为主,大乘中显、密共修,先显后密,并以无上瑜伽密为最高修行次第。藏传

38、佛教是印度真言密教跟西藏地方本土宗教信仰相结合的产物,简称藏密。它具有咒术性、对喇嘛异常尊崇、活佛转世思想和宗教与政治结合的四大特色。3、南传佛教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佛教,即南传上座部佛教,属巴利语系。云南上座部佛教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德宏、思茅、临沧和保山等市、州,为傣族、布朗、德昂、阿昌等族和部分佤族群众所信仰,信教人数约为70余万人。1、正一道是元代形成的道教宗派,主要分布在南方。元以后,为道教上清派、灵宝派和天师派统称,净明、武当等支派均隶属之,统一归龙虎山天师府领导,并以此与北方的全真道相对。正一道以行符箓为主要特征(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奉持的主要经典为正一经。道士可不出家

39、、不住宫观,可具有家室,清规戒律也不如全真道严格。2、全真道为金初创立的道教宗派。重阳真人王喆创立于金初大定七年(1167年)。全真道以道德经(道经)、般(bo)若波罗密多心经(佛经)和孝经(儒经)为主要经典,主张道、佛、儒三合一。在修行方法上,早期以个人隐居潜修为主,重内丹修练,不尚符箓,不事黄白之术(冶炼金银之术),以修真养性为正道。在教规上,主张全真道士必须出家住宫观,不得蓄妻室,并制定严格的清规戒律。全真道的支派较多,如正阳派、纯阳派、重阳派、紫阳派等。1、逊尼派全称逊尼和大众派,原意为“遵守逊奈者”,目前世界上90 以上的穆斯林属于逊尼派。我国的穆斯林,大多也属于此派。2、十叶派原意

40、为“追随阿里的人”,伊斯兰教教派中最善于秘密活动的教派,在伊斯兰教中占穆斯林总人数10。1西部公教,也称加特力教,或基督教,中国译为天主教2、基督教新教,又称为耶稣教,或基督教。新教后来又分化为繁多的派系, 主要有路德宗、加尔文宗和安立甘宗等。3、东正教经典包括经藏(释迦牟尼说法的言论汇集)、律藏(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汇集)、论藏(释迦牟尼后来大弟子对其理论、思想的阐述汇集),故称三藏经,或称“大藏经”。道藏是道教经籍的总集,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唐玄宗开元年间编第一部道藏,现存为明英宗、神宗时的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古兰经和圣训:伊斯兰教国家把古兰经奉为圣典,成为伊斯兰教社会穆斯

41、林生活中的准则,穆斯林国家立法的最高依据。圣训又名哈迪斯,是穆罕默德的言行录,系古兰经的补充和注释。圣经,由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组成。标记佛像的胸部往往有右旋“卐”或左旋“卍”的标记,表示吉祥万德。也往往以法轮表示。因为佛之法轮如车轮辗转摧破众生烦恼。八卦太极图新月十字架,象征耶稣受难。称谓男教徒称道士,又称道士先生。女教徒称道姑,也可称女冠。道观的负责人可称为监院或住持,俗称当家的。教外人对道士、道姑一般都可统称为道长。伊玛目,即教长。一般用于称呼清真寺的教长。阿訇,指主持清真寺教务者,一般有数名。其中担任教坊最高首领和经文大师的分别称作“教长安訇”、“开学安訇”。毛拉,对伊斯兰学者的尊

42、称。新疆地区有些穆斯林对安訇也称毛拉。天主教最高首领称教皇或教宗;以下有枢机主教(俗称红衣主教)、大主教、主教、神甫(司铎)、修士、修女等。东正教最高首领称牧首,以下有都主教、大主教、主教或神甫、修士、修女等。新教为主教、牧师。修士、修女等。节日1、开斋节在新疆称肉孜节。穆斯林在教历9月内斋戒。斋月最后一天登高眺望新月,见月的次日(10月1日)即行开斋,为开斋节。若未见新月,则顺延,但不得超过3天。2、宰牲节又名古尔邦节。在中国,是穆斯林最大的节日。在教历12月10日。穆斯林每逢此日举行会礼,互相拜会,宰杀牛、羊、骆驼,互相馈赠以示纪念。3、圣纪节又称圣忌日,在教历3月12日。相传为穆罕默德诞

43、生和归真(逝世)的日子。那天举行圣会,诵读古兰经,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业绩等。1、复活节(3月21日至4月25日之间,每年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纪念耶稣钉死十字架后第三日“复活”。2、圣诞节(每年12月25日),纪念耶稣诞辰。礼仪、禁忌合掌、绕佛、五体投地(佛教最高礼节)。禁忌一切偶像崇拜饮食禁忌严格,不食猪肉,不食自死动物,不食动物血液,不食非诵真主之名而宰杀的动物,禁止饮酒。牛羊等必先经阿訇诵安拉之名宰后才能食用。穆斯林男子从肚脐到膝盖、妇女从头到脚都是羞体,禁止观看别人的羞体,。男女穆斯林必须穿不露羞体的衣服。敬茶、端饭、握手均用右手,用左手被视为不礼貌。(5)地方风味菜肴构成口味特色

44、代表菜名鲁菜以济南、胶东菜组成咸鲜比较明显,鲜咸脆嫩,清香味醇,风味独特,一菜一味,百菜不重糖醋鲤鱼、奶汤蒲菜、扒原壳鲍鱼、葱烧海参、油爆双脆等川菜主要由成都、重庆、自贡三个系统组成味型多样, 富于变化, 以鱼香、红油、怪味、麻辣较为突出,注重调味,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宫保鸡丁、鱼香肉丝、樟茶鸭子、麻婆豆腐、毛肚火锅等苏菜主要由淮扬(扬州、淮安)、京宁(镇江、南京)、苏锡(苏州、无锡)、徐海(徐州、连云港)四大部分组成清爽平和,清鲜而略带甜味(徐海以咸鲜为主),咸甜适中,适应性强清炖蟹粉狮子头、叫化鸡、松鼠鳜鱼、水晶肴肉、霸王别姬等粤菜由广州、潮州、东江三部分组成清脆鲜爽嫩滑而突出原味,口味清淡

45、鲜和明炉乳猪、油泡鲜虾仁、牛肉丸子、东江盐焗鸡、清汤鱼肚等浙菜主要由杭州菜、宁波菜、绍兴菜等地方风味菜肴组成,以杭州菜为主。鲜嫩清脆,清淡多变,以清鲜味真取胜西湖醋鱼、东坡肉、龙井虾仁、清汤鱼圆、油焖春笋等闽菜主要由福州、闽南(以厦门、泉州为中心)、闽西(客家话区)三个地方风味菜组成。偏酸甜,闽南多香辣,闽西喜浓香醇厚。以擅制山珍海味著称, 巧烹海鲜见长,菜品淡雅, 鲜嫩和醇、隽永,质嫩味鲜, 富有南国风味佛跳墙、鸡丝燕窝、沙茶焖鸭块、鸡汤汆海蚌、东壁龙珠等湘菜主要由湘江流域(以长沙、湘潭、衡阳为中心)、洞庭湖区(以常德、岳阳、益阳为中心)、湘西山区(以吉首、怀化、大庸为中心)三大地方风味组成

46、。集酸、辣、咸、甜、焦、香、鲜、嫩为一体,而以酸、辣、鲜、嫩为主;重视原料入味和成品软烂,颜色美观,香醇多味麻辣仔鸡、组庵鱼翅、腊味合蒸、洞庭鮰鱼肚、冰糖湘莲等皖菜主要由皖南、沿江、沿淮三大部分组成。咸鲜香为主;菜式多样,注重食补问政山笋、红烧划水、屯溪醉蟹、徽州毛豆腐、李鸿章杂烩等(6)特殊风味菜肴名称由来特点代表菜名仿孔府菜1947年第77代衍圣公离开孔府后, 厨房停火, 厨师离散。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山东济南和北京先后开办了孔膳堂饭庄,对外经营仿孔府菜名菜名点数以千百计。既有以珍稀名贵原料烹制的筵席大菜, 又有寓意孔家历史典故的名菜点, 更有技法独特、精烹细作的孔府家常名馔一品豆腐、带子上朝、御笔猴头、怀抱鲤、诗礼银杏等仿随园菜由南京金陵饭店膳食部根据随园食单这部烹饪著作挖掘研制而成讲究原料的选择;加工、烹调精细而卫生;讲究色香味形器;注重筵席的制作艺术素燕鱼翅、鳆鱼炖鸭、白玉虾圆、雪梨鸡片、竹蛏豆腐等清真菜又称回族菜,其饮食习俗来源于伊斯兰教教规选料严谨, 工艺精细;口味偏重咸鲜,汁浓味厚,肥而不腻,嫩而不膻有500多种,如葱爆羊肉、焦熘肉片、黄焖牛肉、扒羊肉条、油爆肚仁等素菜相对于荤菜而言,通常指用植物油、蔬菜、豆制品、面筋、竹笋、菌类和干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