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252808 上传时间:2025-07-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作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写作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写作试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写作试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写作试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写作试卷(含解析)高考语文模拟题分类汇编6.写作一、写作1. (2023惠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习总书记曾多次引用苏轼名句来阐述治国理政的思想。如“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阐明了“保持制度的稳定,不怕非议和质疑,大胆作为”的魄力;“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表达了“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的勇力;“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强调了“遇大事要镇定沉着,利害关头要保持常态”的定力。习总书记引用苏轼名句体现的“三力”,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作为新时代青年,你汲取了什么样的精神力量?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 (2023高三下潮阳模拟)写作礼记学记曰:“玉不琢,不成器J意为玉不精心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强调人如果不经历磨砺,就难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3. (2023东莞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全球湿地不断遭到破坏,保护湿地成为一项世界性的

3、问题。在此背景之下,多国于1971年签署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中国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2005年当选为湿地公约常委会成员国,2021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2022年11月,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l4)在中国召开。此次大会标志以中国传统玉壁为造型,内嵌江豚、麋鹿、扬子鳄、朱鹦四种生活在中国湿地的珍稀濒危动物形态和人脸轮廓,意在表达人与动植物和谐共生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道路上,中国青年该如何承担推动绿色发展的时代责任?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

4、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4. (2022高三下广东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庄子中有一个“鲁侯养鸟”的故事:有一只海乌停在鲁国都城郊外,鲁王用车子将它迎到宗庙中,给它敬酒,为它演奏九韶,用牛、羊、猪肉给它作食物。结果海鸟头晕目眩,忧伤悲愁,一块肉也不吃,一杯酒也不喝,过了三天就死了。庄子对此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乌养养鸟也。这个故事对我们很有启发,请写一篇文章,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5. (2023佛

5、山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你生活在当代,而你应该有将过去与未来连接起来的心胸。”这是铁凝的文学创作主张。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生活在当代的青年,更应该具备将过去与未来连接起来的心胸。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现代文阅读的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6. (2022梅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书法是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在其用笔论中对书法有过这样的论述:“书法者,书而有法之谓,故笔落纸上,即入法中,动静皆能含法为上乘J这里的“法”有法度之意,即书写时的笔法

6、和规则。书法创作要遵循法度,符合法度的作品才有审关的价值,才有可能成为上乘之作。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7. (2023惠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一一维特根斯坦材料二: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Q一尼采材料三: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一王安石作为时代青年,你从以上材料中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7、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8. (2023高三下广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漫画中的主人公,背对高墙,烧“柴”取暖。对此,读者们解读各异:有人认为他做出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考量,有人认为我们面临着同样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也有人觉得漫画凸显了人们面对未知做取舍时的眼光问题。面对这堵“高墙”,我们又该何去何从?请结合漫画内容,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9. (2022高三下广东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8、2022年11月80,南京大学数学系副教授张益唐关于攻克兰道-西格尔零点猜想的工作报告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并在线上同步直播。张益唐说,很多重要的数论问题,都可以转化、归结为“一个长度有限的实数序列xn里是否存在负数”这样一个看似很初等的问题在解析数论中,传统的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是寻找另一个长度有限的非负序列yn,考查两个序列的乘积之和是否为负数。在漫长而艰苦的寻找中,张益唐形容自己在“大海捞针”。他说,用传统的方法找到的序列都不能证明兰道-西格尔猜想。但是,从他精心挑选的不同和式中,他可以推出矛盾,用反证的办法证明该猜想。对此,他总结说:“大海捞针我没捞到,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间,我把这个海底的地

9、貌给弄清楚了,最后发现,我不需要那根针,也能达到目的。”也就是说,张益唐另辟蹊径,以一种全新的思路来解决问题。不仅如此,他所发明的这种新思路给解析数论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方法。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略【解析】【分析】材料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苏轼名句。第二层主要是苏轼的三句名言。第一句:“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含义是“治理国家要保持制度的稳定,不随意更改政策,同时不能因为怕受非议和质疑就束手束

10、脚,不敢作为。”第二句:“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意为“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无数事实证明,只有追求“至远”,拿出“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意志,才能迎来柳暗花明的胜景与坦途。第三句:“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含义是“当大事来临的时候,不惊慌失措,镇定沉着;在利害冲突的紧要关头,不患得患失,保持常态只要坚定信念,决策正确,随着问题的逐步解决,各种议论自然会慢慢平息。以上三句名言概括为“三力”:一是魄力:指解决问题处理事情时所具有的胆识和果敢的作风;二是勇力:勇气和力量;三是定力:指处变和把握自己的意志力。题目要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从以

11、上经典名言汲取了什么样的精神力量?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J”新时代青年”是本文的写作主体,考生行文中要注意体现主体的任务意识。要结合考生身份,写出材料对其成长历程、人生态度、社会国家发展等方面的启发和收获。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携“三力”精神,助青年成长。接下来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论述,一、拥有魄力,立场坚定、有自我主张、具有敢于作为、主动作为的胆识和魄力。二、增强勇力,具有攻坚克难的勇气担当,勇往直前、矢志不移的决心与勇力。三、保持定力,遇事能沉着镇定、从容自如,有保持常态的定力。立意:1.保持“三力”,行稳致远。2 .“魄力、勇力、定力”,三力合一,方

12、能前行。3 .“三力”并举,助力中国梦。4 .以“魄力、勇力、定力”绘就祖国宏伟蓝图。5 .好风凭“三力”,送我上青云。6 .借“三力”之功,成就精彩人生。【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要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再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运用材料中的事例或者名言,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7 .【答案】略【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以“玉”这一中国的常见器物和文化符号作为核心对象,意在引导考生写作时由物及人,由人入

13、理,充分挖掘“玉”的人格内涵和思想文化,让考生树立正确的治学之道、处事之道、成才之道等,体现立德树人、以文化人、考试育人的根本功能。内容上引用名著和领袖的寄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材料解读:第一则材料,关键词是“琢”,本义为琢磨,引申为磨砺、历练,侧重人遭受的挫折磨难、阅历见识等,强调“琢”与“器”的条件或因果关系,突出成才的过程和做法。“有用之人”可理解为有益于国家、社会和人民之人。第二则材料,关键句是“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这是成为高尚之人的必备条件和终极目标。“真善美”,指务实真诚、利他的良好品行、美好的言行事物,多形容人良好的行为和德操。“高尚”在这里泛指一切理想和谐的状态。综合上可知,

14、第一则材料侧重青年治学和成才的前提条件,第二则材料侧重对青年人的做法要求。前者强调经历体验,后者侧重做法和结果,二者同等重要,又相得益彰。由“玉”的特点引出青年人对治学之道、处事之道、成才之道等的思考,即只有不断磨砺、追求卓越,抵达真善美,才能真正成为有用的人才(或达到理想的状态/成功的人生等)。写作时可将“玉”作为行文的线索,可赞美玉的美好品格,隐喻广大青年应当严格自我要求,让自己具备玉的美好品格;接着思考,玉何以能够成为玉,以“玉不琢,不成器”隐喻青年要勇敢接受现实的磨砺,不怕雕琢,如此才有可能成为有用之人;最后思考如何“雕琢”,用“真善美”做刻刀,削去不良品行,努力使自己成为如“玉”一般

15、高尚的人。【点评】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审题时,要明确“真谛”指最真实的意义或道赵片育的意义在于让孩子获得心灵、人格、道德等精神方面的健康成长。它不关注所谓的世俗成功,而追求人的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说,能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教育最大的成功。后一种观点恰好与前者相左,它追求的是世俗化的成功这也无可厚非,毕竟人不能生活在脱离世俗的无功利的社会真空之中。两种观点各有存在的合理性。故而,一味追求成长而漠视成功与一味追求成功而漠视成长,都是不合8 .【答案】略【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主要讲述了在全球湿地不断遭到破坏的背景下,中国加入湿地公约,并逐渐发挥自身的作用,体现出绿色发展的大

16、国担当精神。以此指向中国青年,提出“中国青年该如何承担推动绿色发展的时代责任?”的问题。从而引发我们思考。意在启示我们,身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勇于担责,树立并践行绿色发展观念,从自身做起,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而不懈努力。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绿色发展的内涵,担当绿色发展的时代责任的重要性,如何担当绿色发展的时代责任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论证“如何担当绿色发展的时代责任”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展开分析。如担当绿色发展的时代责任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干在实处;需要我们不惧苦辛,淡泊名利;需要我们传承精神、以身作则等。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

17、法。如可以列举“河狸公主初雯雯以青年之力,改善河狸的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时代楷模”张连印在退休后带领家乡人民种下200多万棵树,用生命的年轮,谱写出家乡绿的篇章等事例,论证推动绿色发展的做法。也可以引用习近平总书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言论,论证担当绿色发展责任的重要性。在论据的选择上,应注意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的综合使用。如可以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言论,以及海子“万人都要将火熄灭,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J的名言作为道理论据。也可以立足于社会现实,结合当下社会存在的铺张浪费、挥霍无度,不少年轻人对保护环境不以为意,甚至嗤

18、之以鼻的社会现象,以其危害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使文章更具有现实意义。立意:1.呵护自然生态,共盼和光同春。2 .担当责任,绿色发展。3 .燃青春之火,成复兴之梦。4 .共筑生态长城,青年接力担当。【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要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再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运用材料中的事例或者名言,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5 .【答案】【参考例文】略【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材料关键句是“此以己养养鸟也

19、非以鸟养养鸟也”,意即“这是按照养人的方式来养鸟,不是按照养鸟的方式米养鸟:启发我们做事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意志代替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失败。具体可以联系以下几个方面来谈感悟和思考:对物:要了解“物”的习性,顺应它们的天性,才能让“物”更好。例如养花种树、养狗养猎等。对人:要了解对方的思想感情,要尊重对方的内心需求,不能以“爱”之名做伤害对方的事情。例如父母对孩子、老师对学生、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等。对事:要了解并顺应事物内在的客观规律,才能事半功倍,如果一味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行事,只会适得其反。例如学习技能、研究学问、治理环境、发展经济等。本题既考察学生基本的逻辑素养,也考察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分

20、析能力,尤其是辩证思维能力和批判意识。现实生活中的反例并不鲜见,希望能联系实际,用这个道理来议论分析现实生活的一些现象,体现一定的认识深度。【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要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再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运用材料中的事例或者名言,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6 .【答案】略【解析】【分析】材料共两句话。第一句,是铁凝的文学创作主张,指出“生活在当代的你要有将过去与未来连接起来的心胸“;第二句,指出当代青年处于世界百

21、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具备将过去与未来连接起来的心胸。审题的关键句子为“生活在当代的青年,更应该具备将过去与未来连接起来的心胸二关键词是“当代”“过去”“未来”“心胸”,写作者要立足“当代”,勾连“过去”,胸怀未来”。人的心胸即常人所说的度量,度量大小就是胸怀宽广和狭隘的衡量。胸怀宽广的人大多能成就未来,决胜千里,在人际关系中能获得人缘和地位;胸怀狭隘的人往往相反,不是计较这就是计较那,从不让步,甚至要占上风才能息事宁人。心胸宽广的人做事能容忍,也能从大角度去观察和处理问题,所运用的方法那也是较为科学和完善的,所做出决定是易被人接受和拥护的。结果就自然惠于他人、利干自己,有时是失小利而得大利。而心

22、胸狭隘的人则做事处处为自己想,所处角度就是自己的角度,私心很重,不易让人接受,常常陷于被动或偏面,只看眼前小利,不看未来大益,于是就失去了掌握未来,决胜长远的机会和立场,本事再大也易被上级和同事、部属看透,赢得不了支持。这就是品德缺陷、素质弱项、人格漏洞,所以,心胸虽在个人,但决定于全局,更决胜于将来。参考立意:(1)鉴往知来,以梦为马。(2)错过落日余晖,还有满天星辰。(3)鉴古思今创未来。【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要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再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运用材料中的事例或者名言,

23、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7 .【答案】【参考例文】略【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材料关键词是“书法”和“美”,欧阳询认为书法作品要具有审美价值,要成为,上乘之作,就必须符合书法的法度。关键词“法度”,法度指法令制度、法则、秩序、格式、行为的准则。要注意书法的法度与美的创造的辩证关系。书法创作的时候只有按法度书写,才能创作出美的、令人满意的作品。书法丢了法度,就不能成其为书法,美也就无从谈起。材料阐述法度与美的辩证关系,意在强调法度对于艺术创作,对于学习生活、社会人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遵守法度,创造美好生

24、活。1.选准角度要求把角度选淮,指文章写作的切入角度准确精当。(1)正向角度:即从正面切入,以立论谋篇,比如要认知到“书法”是要“合法”的,因此要按照既定的法度来书写,这样才能创作出美的、令人满意的作品。诸如此类的由此及彼、由实及虚、由书法及其他领域等都属于正向角度。(2)反向角度:即从反面切入,以驳论方式来结构全文,比如从批判不按书法法度书写,所谓自成一体的“丑书”出发,进而指出违反法度的危害,遵守法度与创造美好的内在逻辑关系。诸如此类的由此及彼、由实及虚、由书法及其他领域等都属于反向角度。(3)综合角度:将正向角度与反向角度综合而用之,边立边驳、立驳结合,或详正略反或略反详正,都属于综合角

25、度。诸如此类的由此及彼、由实及虚、由书法及其他领域等都属于综合角度。2.确定立意(1)正向立意:文章的立意以肯定、赞赏法度为主,并梳理法度与美好的逻辑关系,强调“遵守法度”的重要。诸如此类的立意或抽象拓展延伸的立意都属于正向立意。(2)反向立意:文章的立意以批判不遵守法度的行为为主,抨击违反法度所造成的恶果,进而从反面强调法度的重要性。诸如此类的立意或抽象拓展延伸的立意都属于反向立意。(3)综合立意:综合.上述两者的立意。【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

26、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7 .【答案】略【解析】【分析】材料一引用维特根斯坦的名言,“我贴在地面步行”可以理解为对事业和人生要沉稳务实,一步一个脚印;“云端跳舞可以理解为对事业,对人生浮躁轻率,虚无缥缈,毫无依托。从句中可以看出哲学家的观点:赞同沉稳务实的人生追求,鄙弃浮躁轻率的人生选择。材料二中尼采认为从半高处看世界更美,是因为视野开阔,又可催人奋进,最大可能延展生命。“半高处”指身处半山腰,仰可见山峰之雄奇,俯可察山脚之隽秀,由此延展到人生处世的体验及启迪。山腰的优点相较于山脚,既欣赏了沿

27、途的风景,又亲历了登山之艰难与快乐,在付出中增加了生命的厚度。爬至山腰视野开阔,又超越了山脚的安于现状,心甘平庸。而相较于山顶,有催人奋斗的动力,更大可能地延展生命。材料三引用王安石的诗句,意在说明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或者登高才能望远,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综合看来,在立意方面,可以写在人生的道路上,既要有高远的志向和格局,又要有沉稳务实的行动,可以写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鹫远,要注重过程中的真实美好的体验,从而有保持持久奋发的生命动力。行文思路上,可采用总分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只有胸怀远大,才能找到人生中为之奋斗的事业;而只

28、有在脚踏实地中,我们才能一步一步接近理想。然后从两方面具体论述,考生可以写新时代,我们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在理想和信念的鼓舞下不断进取,这是成功的内在动力;又要有脚踏实地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为实现理想、信念不懈奋斗,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最后强调让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国家民族的未来联系起来,远大的理想让我们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脚踏实地我们才不会沉湎于虚无的梦境,因此,仰望星空是我们捕捉梦想的开始,脚踏实地则是我们让梦想成真的途径。立意:1.沉稳务实的人生最美。8 .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9 .高远的格局,踏实的行动。10 生命重在体验的过程。【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

29、写作能力。要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再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中的侧重点一定要抓准。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联系材料,运用材料中的事例或者名言,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11 【答案】略【解析】【分析】考查漫画作文。首先仔细观察图画,分析理解图画的深刻含义。图上远处是蓝天白云,近处是背对高墙,拆梯子作为柴火取暖的人。材料给出了几种思考角度,第一种思考角度:通过梯子爬出高墙比喻选择长远利益,拆梯子取暖比喻选择眼前利益。第二种思考角度,通过梯子爬出高墙比喻追求发展空间,拆梯子取暖比喻解决眼前的生存问

30、题。第三种思考角度,放弃爬出高墙,也可能凸显的是眼光不够,在取舍时不能准确预估、判断,或在面临未知时的畏惧、退缩。(取舍:要或不要;选择)。要求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思考。根据第一种立意:先考虑眼前利益可能会影响长远利益的取得,但追求长远利益又可能需要牺牲眼前的利益,而且求长远利益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诸多变数、甚至困难,如何平衡两种利益,如何克服阻力、困难去追求长远利益,需要我们考量之后做出正确的选择。根据第二种立意: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可能眼前的生存问题还没有解决,面临这种困境,我们需要先解决生存问题,然后再提升实力求发展,或者在努力克服生存困境的同时为将来的发展做准备,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需要我们自

31、己衡量。根据第三种立意:在面对未知(长远利益、发展的障碍)进行取舍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眼光的预估和判断。如果定位不当,成功可能失之交臂,如何做出准确的选择,需要我们自己的判断。综合立意:我们在追求长远利益、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长远眼光的评估和判断。但面对变数的时候,有时候需要先解决生存问题、顾及眼前利益,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需要我们自己衡量。如写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考量,可先概述漫画内容,提出观点,莫被高墙挡了视线,为人处世应有长远考量。然后分析“烧柴”取暖的弊端,延伸至生活中,有的父母不懂得为孩子长远考虑,过分溺爱。接着写人物心理,提出不要向“高墙”低头,当奋力攀登不言弃,此处的“高墙

32、可以喻指困难等,列举袁隆平等人面对困难不断攀登,最终取得了成就。最后我们应当将目光放长远,以长远利益为先。立意:1.“烧柴”不可取,目光应长远。2 .生存是基础,发展不可成为空中楼阁。3 .眼光卓越,定位准确。【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漫画作文。写作此类作文需要准确细致把握漫画的内容,首先是认真观察,再是结合漫画内容并联系当今生活进行分析。懂得漫画的讽刺意义,现实指向以及寓言的微言大义,小故事藏有大道理。要有意识地由物到人,由物性到人性,思考漫画的社会价值与教育意义,联系现实,勾连古今,参照中外,让文章从浅显走向深刻,由单薄写出丰富。观点要明确,最好不要持中立态度。9 .【答案】【参考例文】略【解

33、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材料分析材料主要介绍了张益唐攻克兰道-西格尔零点猜想的情况。第一段介绍张益唐在北京大学作攻克兰道-西格尔零点猜想的报告;第二段介绍用传统方法解决这类问题存在的困惑;第三段介绍张益唐在漫长的研究中另辟蹊径,用全新的思路来解决问题,并指出他发明的这种新思路在解析数论研究中的价值和意义。立意要特别注意,这里不是考查数学问题,材料的核心内容在第三段,即张益唐另辟蹊径,用反证法证明兰道-西格尔零点猜想,“另辟蹊径,以一种全新的思路来解决问题”。由此扩展开,当我们在遇到问题不能用传统方法解决时,不妨从反面进行思考,另辟蹊径寻找方法,一言以蔽之,即用创新思维去解决

34、问题。参考立意:不要被传统思维束缚住大脑;逆向思维很重要;创新方法,不断前行。三、任务分析根据“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和“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的要求,宜写作议论文,提出观点,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展开论证,体现出逻辑思维的能力。【点评】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材料作文的写作,我们要先认真阅读所给的材料,抓关键词,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如果是比喻、寓言类材料,先概括材料大意,再通过寻找与生活的对应点,深入理解题旨;第二步选择恰当角度立意构思,要选取那些最能表现题旨的角度,第三具体作文时,要恰当巧妙使用材料。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