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90608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PPT 页数:164 大小:99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4页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4页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4页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4页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ppt课件.ppt(1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徐愫,第一章 导 论,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定义 2、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研究对象,个体发展的阶段 胎儿期(受孕至出生) 婴幼儿期(出生至3岁) 学龄前期(3至6岁) 青春前期(6至12岁),青少年期(12至20岁) 成年前期(20至40岁) 成年期 (40至65岁) 老年期 (65岁以上),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研究的基本假设 (1)人类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都会产生 关键性的行为变化。 (2)社会环境可以改变人类行为。 (3)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类有能力 改变自己的行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研究的基本方法 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研究的一般方法论 2、人类行

2、为与社会环境研究的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 (2)相互联系的原则 (3)发展变化的原则,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研究的具体方法 访谈法 问卷法 观察法 实验法 文献法,第二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理论产生于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始人是奥地利心理学家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人格结构 本我 自我 超我 心理发展阶段论 口腔期 肛门期 性器期 潜伏期 两性期,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 美国的精神分析医生,也是当 代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埃里克森将人 的

3、一生分为八个阶段,认为人格在每个阶段都 有特定的心理社会发展任务,从而形成了他的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婴儿前期:01岁 婴儿后期:13岁 学前期: 36岁 学龄期: 612岁 青少年期:1220岁 青年期: 2040岁 中年期: 4065岁 老年期: 65岁以上,二、行为主义理论,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理论,班图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1)环境决定论 (2)对儿童情绪行为的研究 自20世纪30年代起,新行为主义理论代替了早期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理论。新行为主义理论一方面要求克服华生行为主义理论中的缺陷,另一方面则接受了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美国流行的操作主

4、义的观点。一般而言,新行为主义理论仍然坚持刺激反应的行为公式,但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华生的偏激的观点。,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理论,20世纪30年代后期,新一派的行为主义者发展了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将学习和行为联系起来,形成了新行为主义(neo-behaviorism),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斯金纳(Burrhus F. Skinner,19041990)的操作行为主义理论。,(1)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的形成 (2)强化对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发生的作用 (3)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的消退 (4)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的分化 (5)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原理的推广和运用,班图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到了20世纪60年代,更新

5、一派的行为 主义者将行为主义与认知心理学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新行为主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班图拉(Albert Bandura,1925-)的观察学习理论。,(1)观察学习的概念 (2)观察学习的过程 (3)观察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三、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humanism)理论于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在708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1、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 2、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四、发生认识理论 发生认识理论(genetic epistemology)的产生和发展,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的贡献是分不开的。皮亚杰以儿童心智发展为基础

6、,研究人类认识的发生和变化,创立了发生认识理论,简称发生认识论。后来,许多学者又围绕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进行了大量新的研究,进而形成了新皮亚杰学派(neo-Piagetian school)。,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1)发生认识论的结构及其动态过程 图式(schema) 同化(assimilation) 顺应(accommodation) 平衡(equilibration),(2)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 生物成熟 物理经验 社会环境 平 衡,(3)儿童认识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感觉运动阶段 运算思维准备阶段 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形式运算思维阶段,新皮亚杰主义,(1)修订皮亚杰的研究方法和结果 (2)新

7、皮亚杰理论学派 (3)日内瓦新皮亚杰学派,主要特点: 首先,重视教育研究的传统。 其次,重视心理学应用的研究。 第三,扩大儿童心理的研究领域。 最后,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方法。,五、道德发展阶段论 劳伦斯科尔伯格 (Lawrence Kohlberg,19271987)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将道德的发展区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前常规道德 第二层次:常规道德 第三层次:后常规道德,第三章 胎儿期发展,遗传与发展,基因与染色体 遗传的基本单位是基因 氨基有四种类型:腺嘌呤(adenine)、鸟嘌呤(guanine)、胞嘧啶(cytosine)和胸腺嘧啶(thymine)。 氨基对以及链条两侧

8、脱氧核糖和磷酸盐的顺序, 决定了遗传信息的内容。 位于细胞核中由DNA分子所构成的长链,称为染色体(chromosome)。 在人类所具有的这23对染色体中,其中22对染色体 被称为常染色体;而第23对染色体被称为性染色体,,胎儿发展的阶段,1、胚芽期(germinal period):受精后0-2周 2、胚胎期(embryonic stage):2-12周 3、胎儿期(fatal stage):13周-出生,(1)13-16周:胎儿开始出现一些无条件的反射,但仅仅是整体的反射,很少有局部的独立活动。 (2)17-20周:胎儿开始出现眼眉和眼睫毛;头皮上开始出现软发;汗腺开始形成;生活开始分为

9、睡眠和清醒两部分;细胞开始新陈代谢,将已失去活性的细胞丢到羊水中。 (3)21-24周:胎儿的皮肤仍然是皱巴巴的,充满油脂;胎儿的眼睛开始睁开并能活动;开始有规律的呼吸。,(4)25-28周:胎儿的脑在形态上已开始具有沟回和皮质的六层结构,使皮层区域具有了特殊的功能,大脑开始指挥视、嗅等发音器官的活动,大脑、脊髓中的各路神经的联结已经相当复杂。如果胎儿在这个时期早产,其存活率为50%。 (5)29-32周:胎儿的皮下脂肪开始生长,这不仅使其皮肤不再皱巴巴,而且还可以调节出生后的体温变化;胎儿开始对外界声音敏感,外界的音乐声、泼水声等都能引起胎儿的活动,母亲的心跳声以及走路的节奏律动能使胎儿变得

10、安静。如果胎儿在这个时期早产,其存活率为85%。 (6)33周-出生:胎儿继续从母体的血液中接受抗体,这些抗体将保护他们在生命的最初几个月里免于多种疾病。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不断完善,为出生后的生存奠定了基础。,影响胎儿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1、母亲的身体状况 2、母亲的情绪状况 3、环境污染,第四章 婴幼儿期的发展,婴幼儿期(0-3岁),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产生互动的关键时期。,学习动作 发展语言 便溺训练 发展认知,一、婴幼儿期的生理发展,1、新生儿的生理发展 (1)一般特征 呼吸 循环 消化 排泄 体温 皮肤,(2)神经反射,食物反射 (food reflex) 觅食反射 (rooting re

11、flex) 吸吮反射 (sucking reflex) 行走反射 (walking reflex) 握持反射 (grasp reflex) 巴彬斯基反射 (Babinski reflex) 摩洛反射 (Moro reflex) 瞳孔反射 (pupillary reflex) 躯体侧弯反射 (incurvation reflex) 游泳反射 (swimming reflex) 强直性颈部反射 (tonic neck reflex) 交叉伸展反射 (cross extention reflex),(3)心理状况,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触觉 动觉,(4)社会性表现,模仿 情绪 身体运动,2、周岁内

12、婴儿的生理发展,身长、体重、脑重和头围 语言和动作 新陈代谢 消化、呼吸和免疫能力,3、1-3岁幼儿的生理发展,身高、体重、脑重和头围 大脑机能 语言和动作 新陈代谢 免疫能力,二、婴幼儿期的动作发展,1、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原则 (1)头尾原则 (2)近远原则 (3)简单复杂原则,2、婴幼儿动作发展的过程,睡眠时能自由转动颈部:1个月的婴儿有80%,2个月的婴儿有90%可以这样做。 能挺腹、抬肩和抬头:4个月的婴儿有6580%,6个月的婴儿有90%可以这样做。 从仰卧变成侧睡:5个月的婴儿有6580%,6个月的婴儿有90%以上可以这样做。,挺腹、手足能挥动:8个月的婴儿约有8090%,10个

13、月的婴儿有90%以上可以这样做。 在他人帮助下能站立起来:8个月的婴儿有6580%,9个月的婴儿有8090%,10个月的婴儿有90%以上可以这样做。 可以向后移动:9个月的婴儿有6580%,11个月的婴儿有90%以上可以这样做。 能扶着某样东西自己行走:11个月的婴儿有90%以上可以这样做。,自己步行,先迈一脚,另一脚跟上:11个月的婴儿有8090%,1岁的婴儿有90%以上可以这样做。 两脚交叉行走:11个月的婴儿有8090%,1岁的婴儿有90%以上可以这样做。 可以独立地用正确的方式走出两三步:11个月的婴儿有8090%,1岁的婴儿有90%以上可以做到。 快速行走:1岁的婴儿有6580%,1

14、岁3个月的婴幼儿有8090%可以做到。 行走200米:1岁3个月的婴幼儿有6580%,1岁半的婴幼儿有90%可以做到。,自如地行走:1岁半的婴幼儿有6580%,1岁9个月的婴幼儿有8090%,2岁的幼儿有90%以上可以做到。 手动作的发展:6个月的婴儿可以伸出手去抓东西,并在抓住东西的时候摆动它;7个月左右的婴儿可以把纸撕碎,还可以用玩具敲打桌子;9个月的婴儿可以用两手传递东西,同时会两手抓抱物体;10个月的婴儿开始用手指捏东西;1岁半的婴幼儿开始尝试自己搭积木;2岁的幼儿会一页一页地翻动书本;3岁的幼儿可以模仿着画圆和正方形;3岁以后会扣钮扣。,3、婴幼儿动作发展的意义 (1)行走动作发展的

15、意义 (2)手动作发展的意义 4、影响动作发展的环境因素,三、婴幼儿期的语言发展,1、婴幼儿语言发展的阶段 (1)语言发展的准备阶段 (2)语言发展的理解阶段 (3)语言发展的表达阶段,2、影响婴幼儿语言发展的 环境因素,四、婴幼儿期的认知发展,1、婴幼儿感知能力的发展 2、婴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1)条件反射建立时期 (2)知觉常性常生时期 (3)直观行动思维时期 (4)词语调节型直观行动思维时期 3、婴幼儿记忆能力的发展,五、婴幼儿期的情绪发展,1、婴幼儿情绪的分化 第一阶段:1-3个月,婴儿对他人的情绪表现,能做出一定 的反应。 第二阶段:4-6个月,婴儿的情绪与其自身及环境有较多的 联

16、系。,第三阶段:7-12个月,婴儿会随着环境的不同而表现出愉 快、愤怒、犹豫、悲伤和恐惧的情绪。 第四阶段:13个月起,婴幼儿能对他人的情绪做出积极的反 应,即出现了有关自我意识方面的情绪,如理 解、骄傲、挑战、难过、羞怯和内疚等。,2、婴幼儿情绪的解释 (1)哭 (2)微笑 (3)出声笑 (4)面部表情 3、婴幼儿与照顾者之间的情绪互动,六、婴幼儿期的社会发展,1、婴幼儿社会化的基本过程 (1)早期单纯社会化反应阶段(出生-6个月) (2)社会性感情联结建立阶段(7个月-2岁) (3)伙伴关系发展阶段(2-3岁),2、婴幼儿的社会行为系统,依恋行为子系统 惧怕警觉行为子系统 交往行为子系统

17、探究行为子系统,3、婴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独立行动的愿望和信心 能表达自己的主张 出现了自尊心,七、婴幼儿期的行为问题 及其矫治,拒食 吮吸手指或咬指甲 心理自闭,第五章 学龄前期的发展,发展动作 发展语言 发展认知,一、学龄前期的生理发展,1、身高和体重 2、肌肉和骨骼 3、神经系统 (1)大脑结构的发展 (2)大脑机能的成熟 (3)大脑单侧化现象的形成,二、学龄前期的动作与语言发展,1、动作技能发展的特点 2、语言发展的特点及能力培养 (1)语言发展的特点 (2)语言能力的培养,三、学龄前期的认知发展,1、感觉的发展 2、知觉的发展 3、记忆的发展 4、注意的发展 5、学习的发展 6、

18、观察、思维和想象的发展,四、学龄前期的游戏活动,1、游戏在学龄前儿童各方面能力发展中 的作用 (1)行为表现类游戏的作用 语言游戏(language play) 运动游戏(motor play) 想象游戏(imaginative play) 交往游戏(intercourse play) 表演游戏(dramatic play),(2)认知类游戏的作用 练习性游戏(practice play) 象征性游戏(symbolic play) 结构游戏(constructive play) 规则游戏(game-with-rules),(3)社会性类游戏的作用 独自游戏(solitary play ) 平行

19、游戏(parallel play) 分享游戏(associative play) 合作游戏(cooperative play),(4)创造性类游戏的作用 累积型游戏(accumulative play) 幻想游戏(fantastic play) 假定游戏(make-believe play),(5)幼儿教育方法类游戏的作用 自发游戏(spontaneous play) 教学游戏(teaching play),2、学龄前儿童游戏的特点,(1)游戏内容由简单到复杂 (2)游戏的步骤由无计划到有计划 (3)游戏的形式由简单模仿到创造 (4)游戏的种类由少到多 (5)游戏持续的时间由短到长 (6)游戏

20、的成员由少到多,五、学龄前期的社会性发展,1、自我意识的发展 2、性别认同(gender identity)的发展 (1)性别认同的发展过程 (2)性别角色(gender role)的判断标准 (3)对父母的认同 (4)对性别角色的偏爱,3、道德的发展 (1)道德认识发展的特点 (2)道德情感发展的特点 (3)道德行为发展的特点 4、社会性交往的发展 (1)与父母的交往 (2)与同伴的交往 (3)与老师的交往,六、学龄前期的行为问题 及其矫治,1、口吃 2、攻击 3、沉迷于电视,第六章 学龄期的发展,在学校学习知识和技能 形成符合社会期望与生理年龄的行为 学习和同辈的相处 扮演适合其性别的角色

21、,一、学龄期儿童的生理发展,身高和体重 骨骼 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二、学龄期的技能发展,动作技能的发展 阅读技能的发展 语言技能的发展,三、学龄期的认知发展,思维的发展 感知觉的发展 注意的发展特点,四、学龄期的学习活动,学龄儿童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learning motivation),是指激发并维持学习活动已达到学习目标的动因和力量。学龄儿童的学习动机是在家庭和社会教育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它是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学习兴趣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儿童的学习兴趣表现出以下基本特点: (1)学习兴趣的深化 (2)学习兴趣的分化 (3)学习兴趣的抽象化 (4)学习兴趣的专门化 (5

22、)学习的兴趣的广泛化 学龄儿童的学习态度 学龄儿童的学习能力,五、学龄期的社会性发展,1、自我意识的发展 2、道德的发展 3、社会性交往的发展 (1)与父母的交往 (2)与同伴的交往 (3)与教师的交往,六、学龄期的行为问题及其矫治,儿童多动症 (1)儿童多动症的特点 (2)儿童多动症的形成原因 (3)儿童多动症的矫治方法,儿童焦虑症 (1)儿童焦虑症的特点 (2)儿童焦虑症的形成原因 过于苛求儿童 过于溺爱儿童 教育方法不当 意外变故,(3)儿童焦虑症的矫治方法 提出适当的学习要求 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 注意意志和性格的培养,儿童强迫症 (1)儿童强迫症的特点 (2)儿童强迫症的形成原因 患儿

23、的性格过于严肃和拘谨 父母对儿童过于苟求 儿童遭遇突然的精神创伤或严重疾病,(3)儿童强迫症的矫治方法 树立患儿成功的信心 培养患儿的兴趣爱好 进行意念训练,用意念努力对抗强迫行为 采用“行为对抗疗法” 父母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性格和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儿童学习障碍 (1)儿童学习障碍的特点 书写障碍 阅读障碍 语言障碍 数学障碍 注意力障碍,(2)儿童学习障碍的形成原因 遗传因素 大脑功能失调 外界环境 营养不良,(3)儿童学习障碍的矫治方法 为患儿提供特殊的学习环境 尽力发挥儿童各方面的才能 帮助患儿进行行为矫正训练,第七章 青少年期的发展,一、青少年期的生理发展,1、身体外形的变化 生长陡增

24、(growth spurt)是指身体外形方面的急剧变化,包括身高、体重的变化,以及第二性征的出现。从出生到停止发育,人体的生理发展并不是一个平稳的过程,其中出现了两个生长高峰期,第一个生长高峰出现在出生后的前两年,第二个生长高峰则出现在青少年期。 身高 体重 性征,2、生理机能的发展 脉搏 血压 肺活量 脑和神经系统 3、生殖器官与性功能,二、青少年期的认知发展,思维的发展 (1)抽象逻辑思维是一种通过假设的、形式的和 反省的思维 (2)抽象逻辑思维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 阶段 (3)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和成熟期,观察的发展 (1)观察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有所增强 (2)观察的持久性有所发

25、展 (3)观察的精确性有所表现 (4)观察的概括性有所提高,记忆的发展 (1)意义识记成为识记的主要手段 (2)有意记忆处于支配地位 (3)个体记忆发展的最佳时期是青少年期,三、青少年期的情绪发展,情绪发展的两极性特征 外部情绪的两极性 内心表现的两极性 意志的两极性 人际关系的两极性 容易移情,反抗情绪的表现时机 心理性断乳(psychological weaning)受到阻碍 自主性被忽视 人格展示受到阻碍 被强迫接受某些观点,反抗情绪与代沟 代沟(generation gap),是20世纪60年代末由美国人类学家米德(Margaret Mead,1901-1978)提出的概念,它是指两代

26、人之间存在的某些心理距离或隔阂。在个体的发展中,代沟现象明显地出现在青少年期。 代际关系(relations between generations),反抗情绪与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psychological inversion),情绪发展的自我调节,自我激励法 转移法 倾诉法,四、青少年期的社会性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评价的发展 (2)自我体验的发展 (3)自我控制的发展,道德的发展,能独立、自觉地按照伦理道德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道德信念和理想在道德动机中占据重要地位 道德心理中的自我意识明显化 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道德发展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一致的 道德结构的组织

27、形式完善化,社会性交往的发展,与父母的交往 与教师和同学的交往,五、青少年期的性心理发展,青少年性意识发展的阶段 抵触 好感 依恋 爱情 青少年性意识发展的引导,六、青少年期的行为问题 及其矫治,青少年早恋 早恋的特点 朦胧性 矛盾性 变异性 差异性,早恋的类型及成因 爱慕型 好奇型 模仿型 从众型 愉悦型 补偿型 逆反型 病理型,早恋的阶段 确定目标 有所行动 频繁约会 发生性关系,早恋的解决方法 承认早恋是青少年身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 一种正常现象 了解青少年情感发展的细节 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年龄低龄化 类型多元化 手段成人化 方式团伙化,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青

28、少年缺乏正确的人生观 青少年自身文化素质差 家庭的影响 学校教育的疏漏 文化糟粕的影响,防治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从家庭的角度来看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 对已经犯罪的青少年来说,教育是一个主要问题,即必须对他们进行再教育及人格再塑。,青少年的适应不良,学习厌倦的矫治方法 适度强化动机 树立理想目标 拓展兴趣,考试焦虑的矫治方法 积极的自我暗示 适当地转移注意力 自我松弛法,自卑心理的矫治方法 客观评价 合理比较 正确归因 努力补偿 适当表现,嫉妒心理 认识嫉妒的危害 客观地认识自我 克服狭隘心理 注意人际交往,猜疑心理 要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入“敌对心理”的漩涡中。 要懂得尊重别人 要

29、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孤独心理 真心待人 学会宽容 运用交往中传感效应,挫折心理 就家庭教育而言: 严格要求、因势利导与创造力相结合; 既严格要求,又讲民主; 既进行世界观、人生观、理想与目标的教育,又要注 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其良好的习惯,提高动手和动脑 的能力,磨练意志。,就学校教育来说: 加强人生观教育和生活管理。 以多种形式开展挫折教育。 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机构。 创设挫折情境,提高对挫折的承受性。,具体措施 以榜样的力量影响青少年 通过影视艺术预演挫折情景 创设并演练真实的挫折情境 放手让青少年独立处理生活中的挫折事件,第八章 青年期的发展,一、青年期的身心发展,生理发展

30、(1)皮肤、头发、牙齿、骨骼和肌肉 (2)心脏、肺和血压 (3)疾病抵抗力 (4)体力和精力 (5)生育能力,心理发展 社会角色的变化 (1)从非公民到公民 (2)从单身到配偶 (3)从为人子女到为人父母 (4)从学生到职业人员 (5)从向往职业到事业的初步成功,二、青年期的认知发展,一般能力的发展 特殊能力的发展 职业能力 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管理能力 适应能力,三、青年期的社会性发展,人生观的发展 (1)价值观的发展 (2)道德观的发展 (3)社会观的发展 人际观 自我观 审美观 幸福观 宗教观,友谊和爱情的发展 心理适应 (1)对婚姻的适应 (2)对子女的适应 (3)对职业的适应,四、青

31、年期的行为问题 及其调适,角色冲突的表现 个人与社会的冲突 性别角色冲突 规范冲突 人格冲突,角色冲突的调适 “妇女应该回家去” “妇女继续像现在一样就业” “妇女阶段性就业”,第九章 成年期的发展,各项成就达到颠峰 生理方面开始衰退 对物质与非物质的东西均有强烈的占有欲望,一、成年期的身心发展,生理发展 骨骼、肌肉与脂肪 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 消化与代谢功能 大脑 更年期,心理发展 情绪和情感 兴趣 意志 性格,二、成年期的认知发展,成年人的智力发展模式则有不同的表现, 其主要特点如下: 固定智力继续上升,流动智力缓慢下降 智力技巧保持相对稳定,实用智力不断增长,影响成年人智力发展的社会环境

32、因素 社会历史因素 职业因素,三、成年期的家庭生活,婚姻关系的变化 浪漫与现实的变化 掩饰缺点与暴露缺点的变化 “奉献”与“索取”的变化,维护婚姻的要求 双方必须承担义务 双方必须进行有效的沟通 创造性地利用冲突,父母与子女的互动 由主从模式向朋友模式转化 由灌输模式向感化或启发模式转化,赡养父母中的亲子沟通 关怀原则 忍让原则 避讳原则,四、成年期的职业发展,职业发展的特点 心理特点 社会性特点 卫生特点,职业适应的表现 对职业的满意程度 事业心 职务升迁和工种变化 人际关系,影响成年人职业适应的社会环境的因素 心理因素 客观社会因素,四、成年期的社会性发展,人际关系的发展 广泛性 复杂性

33、稳定性 深刻性 谨慎性,心理适应的发展 更年期 更年期综合症与社会心理因素 更年期的综合症的心理适应,六、成年期的心理行为问题 及其治疗,神经衰弱症 神经衰弱症的主要特征 神经衰弱症的成因,神经衰弱症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活动疗法 心理疗法,焦虑症 焦虑症的主要特征 焦虑、恐慌和紧张 担心和激怒 胸闷感和窒息感 焦虑性歇斯底里,焦虑症的成因 躯体因素 认知过程 紧急事件,焦虑症的治疗方法 心理疗法 活动疗法 药物疗法,疑病症 (1)疑病症的主要特征 (2)疑病症的成因 (3)疑病症的治疗方法,第十章 老年期的发展,生理老化 心理老化 角色改变,一、老年期的身心发展,老化的生理表现 皮肤 肌肉和

34、骨骼系统 呼吸系统 心血管系统 胃肠系统 神经系统,老化的心理表现 (1)工作是个人自我观念的核心 (2)失去工作等于失去社会的尊重和社会赋予 个人的权力和责任 (3)身体基本具备正常工作的条件 (4)退休造成经济收的下降,老化的角色变化 (1)从为生活奔波的谋职者变成了退休者,即使是有知识的长者,也得退居“二线”或全退。这样,就使老年人进入了闲暇阶段。 (2)从关怀子女者变成接受子女赡养或关怀者,年龄越大,老年人对子女生活依赖的程度也就越大。 (3)从配偶共同生活逐渐变成鳏夫或寡妇。由于女性的寿命长与男性,因此,在老年后期寡妇可能会更多一些。,二、老年期的认知发展,思维的变化 语言理论思维下

35、降幅度较小 思维内容偏重对社会的认知 思维仍有创造性 思维衰退,记忆的变化 (1)老年人记忆变化的特点 理解记忆尚佳,机械记忆则进一步衰退。 短时记忆的减退。 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记忆保持比对近期发生 的事情的记忆保持要好。,(2)影响老年人记忆减退的因素 生理因素 文化教育因素 心理因素,智力的变化 认知速度下降 心理运动机能退化 身体机能发生病变 受教育程度的高低 职业的差别,三、老年期的社会性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 人际交往的特点 范围缩小 感情深刻 结构稳定 内容变化,生死观的发展 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 时代背景的影响 其他因素的影响,四、老年期的心理卫生,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疾病 抑郁症 “微笑”型抑郁 “勤勉”型抑郁 “隐匿”型抑郁,痴呆症 第一阶段为健忘期 第二阶段为混乱期 第三阶段为极度痴呆期,老年人心理卫生的内涵 (1)智力正常 (2)情绪稳定而健全 (3)心理协调 (4)人际关系的适应 (5)反应适度,老年人心理卫生的基本原则 维持心理上的适度紧张 加强自我调节,创造愉快心境 家庭和睦,互相尊重 处病不惊,老年人心理卫生的具体内容 争取老年新生 更新思想观念 培养学习兴趣 注意身体锻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