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606625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PT 页数:219 大小:3.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文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9页
企业文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9页
企业文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9页
亲,该文档总共2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文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文化.ppt(2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企业精神文化,2.1 企业哲学 2.2 企业精神 2.3 企业价值文化 2.4 企业伦理文化 2.5 企业审美意识 2.6 企业思维 2.7 企业作风、风貌 复习与思考,2.1 企业哲学,2.1.1企业哲学的内涵 企业哲学是企业进行各种活动、处理各种关系所遵循的总体观点和综合方法,是企业一切行为的根本指导思想。 企业哲学不仅要回答“企业为什么而存在”问题,而且要回答“企业应该如何去存在、发展”问题。或者说,企业哲学不仅要回答企业如何去做(how),而且更要回答企业应该做什么(what)和为什么要做这个(why)。,2.1.2企业哲学的发展 泰勒建立了以科学管理闻名于世的管理哲学,被西方

2、学者称为有“宗教热情”的企业哲学家。 毕业于牛津大学的詹尼弗谢尔顿,于1923年出版了一本管理哲学,指出企业的根本问题是在“生产物的方面”和“生产的人的方面”做出恰当的平衡,生产的机械的方面同人的因素相比处于次要地位。 切斯特巴纳德把组织要素规定为“协作热情”、“共同目的”、“思想交流”三要素,并把它们的综合情况作为衡量组织与环境保持平衡的标准。他的观点在管理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后人称之为管理学上的“巴纳德革命”。 以梅奥、罗特利斯伯格和怀特海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批判了科学管理学派的“经济人”概念,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人”概念,强调了建立在人际亲密感和依赖感基础上的非正式组织的意义,从

3、而,为从理性主义的企业哲学向人本主义企业哲学转化架起了一座桥梁。小克劳德乔治把这一时期的管理哲学称为“科学的人道主义”。,德鲁克提出“目标管理”,再次试图“把人和任务结合起来”。目标管理哲学既基于“专门化”的科学主义原则,又基于重视人的作用的人本主义原则。 到20世纪80年代,西方企业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再次复兴。托马斯彼福斯认为,企业的核心问题就是主人翁问题。目前,人本主义已成为西方企业哲学的主流。现代企业管理哲学以人为本,突出把人当做“人”来管理,关心、爱护、尊重、培养人,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把人当做物、当做工具来管理。 IBM公司创始人沃森父子的企业管理哲学可以简化为“7C管理模式。 日

4、本企业管理哲学,大致可归结为“一个目标、两种精神、三个观念、四项原则。 由上可知:从本质上看,企业哲学是与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伦理、企业作风(或企业形象、企业风貌)、企业审美意识、企业思维相通的。,2.1.3企业哲学的外延 1)时间哲学。 2)系统哲学。 3)权威哲学。 4)人性哲学。,2.2.1企业精神的含义 企业精神是指一个企业中大多数乃至全体职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态、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境界。企业精神的主要内容包括主人翁精神、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竞争精神、创新精神、服务精神。,2.2 企业精神,与企业精神紧密相联的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企业精神的人格化,是企业家

5、在长期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思想、价值观、品格、作风、文化修养等个人素质的结晶,包括企业家自身具有的并形成极具感召力的素质和品格、企业家所具有并极力推崇的良好的精神状态、企业家颇具魅力的领导艺术和工作作风。 企业家是企业精神的塑造者、传播者和发扬者。企业家以自己的哲学理念、价值观、理想、素质、作风等融合而成的个性,精心塑造企业精神。,就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来说,企业家是这两者的统一。 一般说来,企业家精神具有以下几个内容:求实实干精神、开拓创新精神、敢于冒险精神、追求卓越精神等。,2.2.2企业精神的特征 1)现实性。 2)共同性和普遍性。 3)稳定性与动态性。 4)独性和创新性。 5)务实和求精

6、性。 6)时代性。,2.2.3企业精神的培育 培育企业精神,至少要完成三个任务: 找出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精神; 使这一最适合的精神引起全体职工的共鸣,变成全体职工共享的精神财富; 以这一最适合的精神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实践活动,使之物化,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这种精神。,使全体职工对企业精神共鸣、被企业精神同化,一般采用“多方引导”的方法来完成。 领导垂范,以身作则; 榜样示范。通过宣传体现本企业精神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来加以引导; 舆论灌输。通过各种舆论工具和媒介,广泛传播企业精神,使企业精神深入人心; 教育培训。通过培训、研讨,强化企业员工对企业精神的理解和认同; 集体参与。放手让职工

7、自己引导自己,发动大家就企业精神的培育提出建议,想出好的办法。,由上可知:企业精神的培育步骤。一般来说,有以下三个阶段: 企业精神确认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把企业精神认定下来。第一步是进行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宣传、普及,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理解和认识。第二步是广泛发动群众,酝酿提炼企业精神,征集企业精神提案。力争把征集过程变成一个宣传教育过程。第三步是最后确认企业精神。可以组成一个包括专家和企业领导在内的评审委员会,先从群众的企业精神提案中精选出若干提案,然后交全体员工投票评选,以员工投票情况为主要依据,最后经过加工润色确认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倡导阶段。这一阶段的任

8、务是广泛宣传企业精神,使群众从思想上了解它、接受它,从行动上开始实践它、体现它。 企业精神的深化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使员工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将企业精神人格化,把简练、抽象的企业精神具体化、形象化,并转化为群众的个体意识,使员工成为具有企业精神的“企业人”。企业精神变成了企业员工完全自觉的行为,成为一种“本能”。,2.2.4企业精神的表达 好的企业精神表达的原则应该是: “简练明确、易记好懂”。企业精神是要全体职工认同的,因此必须让每一个职工都能记住、懂得。文字精练是为了好记,用语明确是为了好懂。 “针对问题、符合厂情”。企业精神的表达只有针对问题,才能容易使职工的意志进入激发状态,

9、形成解决问题的高昂士气。 “富于个性、形象生动”。这能使职工看到本企业与其他企业的不同,容易产生“唯我独有”的自豪感,能使职工得到鲜明的印象,容易激发内心的共鸣,产生一种“抱此态度必然成功”的意志状态与思想境界,进而导致积极的行动,从而把崇高的精神转化为物质力量。,大体上说来,企业精神的表达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企业命名法,或厂名式。 (2)产品商标命名法。 (3)产品名称命名法。 (4)人名命名法。 (5)目标命名法。 (6)宗旨命名法。 (7)口号、箴言命名法,或经验式,(8)号召法。 (9)要求法。 (10)优良传统法。 (11)主要法。 (12)量化概括法。 (13)故事法。

10、(14)比喻法。,2.3.1企业价值文化的含义 企业价值文化是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 从哲学上来说,价值文化是关于对象(或客体)对主体有用性的一种观念,或者说,对于主体而言,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客体属性,就是有价值的。,2.3 企业价值文化,2.3.2企业价值文化的演变 在西方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价值文化经历了多种形态的演变。其中,比较典型的企业价值文化有:最大利润价值观、经营管理价值观和企业社会互利价值观。 1)最大利润价值观,是指企业全部管理决策和行动都围绕着如何获得最大利润这一标准来评价企业经营的好坏。这种观念盛行于18世纪至20世纪初的西方发达的工业化

11、国家 2)经营管理价值观,是指企业在规模扩大、组织复杂、投资巨额而投资者分散的条件下,管理者受投资者的委托,从事经营管理而形成的价值观。这不仅包括尽可能为投资者获利,而且包括非常注重企业人员的自身价值的实现。这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 3)企业社会互利价值观,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西方社会的企业价值观,要求在确定企业利润水平时,把员工、企业、社会的利益统筹起来考虑,不能失之偏颇。这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兴起并成为主流。,2.3.3企业价值文化的核心内容及构成层次 由上便可知“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含义了。依笔者看来,“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有两个最基本的含义: 一是最低层次的含义将人视为手段

12、。 二是最高层次的含义将人视为目的。,具体地说,价值观体系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 (2)人的知识不如人的智力,人的智力不如人的素质,人的素质不如人的觉悟。 (3)“共同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之类的软管理因素的价值,高于硬管理因素和其他软管理因素的价值。 (4)“为社会服务”的价值高于“利润”的价值,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5)“共同协作”的价值,高于“独立单干”的价值。 (6)“集体”的价值,高于“自我”的价值。 (7)“普通岗位”的价值,高于“权力”的价值。 (8)“企业知名度”的价值。牺牲利润来提高企业知名度,不但可以开始谱写企业的历史,最终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13、;牺牲知名度而攫取利润,就永远不会谱写企业的历史。 (9)“维持职工队伍稳定”的价值,高于“赚钱”的价值。 (10)“顾客第一,职工第二,本地社区第三,第四也就是最后才轮到股东。” (11)“用户”的价值,高于“技术”的价值。应该靠用户和市场来驱动,而不是靠技术来驱动,用户的建议总是最为经济实惠的。 (12)“保证质量”的价值,高于“推出新品”的价值。 (13)集体路线的价值,高于正确决策的价值。 (14)是顾客第一,家庭第二,工作第三。,2.3.4企业价值文化的塑造 1)企业价值文化塑造的一般原则。这主要有: 深入细致的总结原则。 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原则。 用具体生动、有特色的语言来表达

14、的原则。 坚持不懈地灌输的原则。 以身作则地执行的原则。,2)企业价值文化塑造的方法。 定向引导塑造法。 本位选择塑造法。 满足需要塑造法。 行为规范塑造法 卓越激励塑造法。 群体感化塑造法。,3)企业价值文化塑造的几个重点: (1)质量至上的企业价值观的塑造。 “可指望原理 “全方位原理 “造氛围原理 “严要求原理 “动真格原理 “无止境原理 “战略性原理 “人为贵原理,(2)创新价值观的塑造。 这主要塑造以下几个意识: 实干意识。 奉献意识。 竞争意识。 超前意识。 宽容意识。,(3)全息价值文化的塑造。 所谓“全息”,至少有以下三层含义: 一是指全部的信息。 二是树立“全息”观念。 三是

15、局部在一定的条件下成长为一个整体。 (4)“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塑造。,2.4.1企业伦理的含义 1)企业伦理的内涵 伦理与道德没有根本的区别。 既然伦理是“指道德关系及其相应的道德规范”,企业伦理也就是伦理的具体表现之一。 企业伦理是指一个企业中大多数乃至全体职工认同并在实际处理各种关系中体现出来的善恶标准、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特别是用以调整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一般员工与管理者,以及企业与社会等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一方面,企业伦理受习俗、舆论的支持,对成员的约束是自然的而非生硬的,属于企业文化系统中的习俗化要素,另一方面,企业伦理一般又是人们自觉自愿地追求的,是人们行“善”的内在动力之

16、一。,2.4 企业伦理文化,2)企业伦理的外延 企业道德是以善良、正直、公正、诚实等为标准,来评价、规范企业和职工的行为,进而调整和控制企业与职工、企业与顾客、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行为规范。 从道德主体来看,企业伦理有两个最基本的层次: 职工道德。其道德主体是单个职工。 企业道德。又称法人道德。其道德主体是整个企业或法人。 从企业内外来看,企业伦理也包含两个层次:一是企业处理内部关系时所遵守的道德;二是企业处理对外关系时所遵守的道德。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 (1)企业和员工之间的道德规范。 (2)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之间的道德规范。 (3)员工之间的道德规范。 (4)企业与股东之间的道德规范。 (5)

17、企业与社会之间的道德规范。,2.4.2企业道德建设 企业道德一方面通过舆论和教育来影响职工的心理和意识,使职工形成爱憎分明、是非明确的善恶观念,另一方面,通过制度形式在企业中确定下来,成为约束企业和职工行为的原则和规范。因此,企业道德的建设往往就表现在这里。 1)企业道德建设要处理好的四个关系 处理好企业、国家、社会的关系,建立“企业社会道德”的约束机制。 处理好企业与环境的关系,建立“企业生态道德”的约束机制。 处理好企业与人的关系,建立“企业人际道德”的约束机制。 处理好企业的本职工作权力和企业的特殊行为责任之间的关系,建立“企业行业道德”的约束机制。,2)企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与此相对应,

18、重点论述一下企业道德建设几条重要的途径: 要继承企业优秀伦理道德观念等,注入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和时代要求的新内容,建立完善的道德规范。 要把企业道德建设和提高员工素质结合起来。 要坚持个人示范和集体影响相结合。 企业道德建设和管理制度改革的相结合。企业道德建设的目的之一是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企业道德和行政、司法的管理相结合。,2.5.1企业审美意识的含义 企业审美意识的基本内容有: (1)生产经营过程美。 生产经营过程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统一,彼此之间在量上保持恰当的比例,这样,才能和谐协调。 用美学意识去组织商品购进。从审美质量来说,所购商品应在造型上形体合理,

19、重点突出,动感与静感相兼,在总体上给人以优美、简洁、精致、明快的感觉。要注意审美质量和实用质量的统一。 用美学意识去组织商品销售。销售美学主要表现在企业的营销服务和促进营销措施两个方面。,2.5 企业审美意识,(2)企业环境美。企业环境是企业人员从事实现目标活动的客观条件,包括企业的生活环境、劳动场所、管理秩序和社会人为环境。特别强调的是生产经营环境美有: 生产企业的环境美。这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员工产生自豪感。 商贸企业的环境美。这表现在:一是商贸企业建筑与设计要美观。同时与周围的环境应尽量做到协调。二是企业营业场所的设计要美观。三是商品的陈列要美观。四是营业场所光线照

20、明要适度。五是营业场所的色彩要合理。六是播放功能音乐要适时。七是工作服要舒适美观。 (3)企业员工美。企业员工美是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员工的服装、相貌、穿着打扮等表现的是外在的美。而内在美是个人修养、文化素养和道德风貌的本质体现。只有外在美和内在美结合起来,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2.5.2企业审美意识的作用 1)企业审美意识有助于提高员工素质 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提高敏锐的分辨美的能力,就能够使员工趋善避害,择善从流,自觉抵制市场经济局限性的影响,在美的感染中形成健康的人格,养成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 审美意识能够净化人的感情,丰富人的想像力,进而达到开发智力的目的。 2)企业审美意识有助于

21、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审美意识,能够改变企业领导和员工的思想作风、精神面貌,使企业员工之间、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建立团结友爱、互尊互助、通力协作、共同奋斗的新型人际关系,使企业内部形成和谐、融洽、愉快的气氛,充溢着幸福和美,从而,能够充分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推动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通过审美意识,使员工能够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美的规律组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以创造更多的美,来吸引资金,吸引顾客,扩大销售,提高经济效益。,2.5.3企业审美意识的教育 1)企业审美意识教育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企业审美意识教育,是指企业培养员工先进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绪,提

22、高员工感受、理解、鉴赏和创造能力,且使这种能力日臻完善的一种教育活动。 企业审美意识教育的特点有: (1)企业审美意识教育是诱发的,而非强制的,这是因为审美意识是情感教育,情感只能疏导、激发,不能强迫。 (2)企业审美意识教育要采取生动的形象,而不能单纯地采取抽象的说教。美感的产生是有美的形象唤起的,如果脱离了形象,就不可能产生美感,也就不可能进行美感教育了。 (3)企业审美意识教育是创造性的活动,而不是被动的灌输。,2)企业审美意识教育的方式 (1)采用多样性的教育方式。 组织职工领略自然美。 引导员工体察社会生活美。 利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美(如思想美、行为美、环境美、商品美等)对员工进

23、行审美意识教育。 组织员工欣赏艺术美。 (2)采用形象化的教育方式。 (3)采用创造性的教育方式。 (4)审美意识教育要与提高企业员工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相结合。 3)企业美化的几个重要途径 (1)美化企业环境 美化企业环境所遵循的原则。,美化企业环境所要解决的几个具体问题。 第一,美化企业的生活环境。 第二,美化工作场所。 第三,美化企业的社会人文环境。 (2)生产精美的产品 产品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中心。因此,一个企业整体形象的完美还应当表现为产品的精美。,精美产品的基本特征是其内在、外在质量的高度和谐的统一。这种统一表现在五个方面:,产品的功能美,产品的造型结构

24、美。,产品的材质美。,产品的色彩美。,产品的包装美。,产品的功能美。 产品的造型结构美。 产品的材质美。 产品的色彩美。 产品包装美。 (3)创造完美的销售 (4)培育至善的品格 现代管理者完美人格的塑造 职工的完善人格的塑造,(5)企业人际关系的美化和谐 个体关系中的和谐“诚”即是美 A.诚是一种道德上的不相欺。 B.诚是指情感上的坦诚,即袒露胸怀、真诚相待。 C.诚是“中形相映”的统一。 D.个人之间的一种信义和承诺。 群体之间的和谐“众”即是美 A.要顺众人之情。 B.要足众人之利。 C.要倡众人之公。 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和谐“一”即美,2.6.1企业思维的含义、特点 1)企业思维的含义

25、企业思维是指企业大多数乃至全体职工认可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或思路。 2)企业思维的特点 (1)重要性 企业精神文化,比如说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伦理等,都是经过一定的思考得出的,且会对思维发生影响,甚至会规范思维。思路不同,结论往往也不同,并往往会导致企业的成功或失败。 (2)多样性 比如说,所有的企业都承认市场和顾客的价值。但是,在如何获得价值问题上,却各有自己的想法。有的侧重市场调查以发现顾客,有的侧重产品用途的发掘与宣传以创造顾客,有的连续不断地创新以开辟市场,有的则以精益求精的优质来保持市场的占有率,有的则以主动暴露次品缺点并降低售价来取得顾客的信赖,等等。这些都是企业思维多样性的具体

26、表现。,2.6 企业思维,2.6.2企业思维的目标 企业思维的目标是:正确、高明、清晰。 所谓正确的企业思维,是指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思维,能够超前看出事物(如市场)未来如何变化,从而保障企业能够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竞争中应对自如。 所谓高明的企业思维,是指在多种思维中最适合本企业发展壮大的思维。 所谓清晰的企业思维,是指能够明确地表达、而且有较强说服力的思维。只有企业思维清晰,才能被职工认同。 2.6.3企业思维的风格 所谓企业思维的风格,是指一个企业进行辩证思维的风度和品德。这就是说,不仅进行正向思维,而且进行逆向思维。不仅想到正面,而且想到反面。不仅想到目前,而且想到今后、长远。不仅考虑到

27、一般情况,而且考虑到本企业的特殊情况。不仅进行理性思维,而且进行非理性思维。,2.7.1企业作风 1)企业作风的作用 企业风气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对一切外来的信息具有筛选作用。不良的社会风气在企业文化贫乏、企业风气较差的企业里很容易乘虚而入,造成不良的后果;而在企业风气健康的企业里,则遭到积极的抵制。是否具有良好的企业风气,是衡量企业文化是否健康完善的重要标志。 企业作风是企业风气的核心成分,是其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体现。 2)企业作风的设计 这主要有以下三步骤: (1)对企业风气现状作全面而深入的考察,重点是要认识企业现有的主要风气是什么样的。 (2)对企业现实风气进行认真区别 (3)考察社会

28、风气和其他企业的作风,2.7 企业作风、风貌,3)企业作风的示例 首都钢铁公司:认真负责,紧张严肃,尊干爱群,活泼乐观,刻苦学习。 北京大学无线电厂:严谨,朴实。 北京市煤炭总公司:辛苦我一个,温暖千万家。 长虹集团:团结,勤奋,民主,文明。 长春百货大楼:领导干部“无不”不空喊,不自满,不涣散,不特殊,不吃现成饭;职工队伍“四强”苦干实干精神强,团结互助精神强,组织纪律性强,集体荣誉感强。 环宇集团:和睦,严谨,勤俭,公德,礼节。 日本太阳企业集团:尊重每一位顾客和企业工作人员的意见和要求。 兰州炼油厂:高、严、细、实。,2.7.2企业风貌 1)企业风貌的含义 企业风貌包括企业风格和企业面貌

29、两方面的内容。风格可以分为拼搏风格、协作风格、民主风格、守法风格等。企业面貌是指企业的外部状况及表象特征。良好的企业面貌表现为文明的生产、优美的环境、健康多彩的业余生活、浓烈的学习气氛、团结和睦的氛围等。企业风格和企业面貌是企业精神实质的突出表现,是企业文化的综合表现。 2)企业风藐的表现 (1)在企业的思想境界中 思想境界是企业的灵魂,决定着企业的风貌。许多企业以崇高的思想境界体现了自己的独特风貌。 (2)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 生产经营活动是企业经济活动的中心,所以,生产经营活动的文明程度直接表现为企业的风貌。 (3)在企业领导和员工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上 企业员工的作风,特别是领导班子和经

30、营管理人员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是企业风貌的重要反映。,(4)在企业的典礼上 国内外不少企业很重视仪式和典礼,力求在这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塑造独特的企业风貌。比如,人们见面时有称“你好”并握手的仪式,发生矛盾后有和解的仪式,工作有工作的仪式,管理有管理的仪式,会议有会议的仪式。这些都反映了企业的风貌。典礼比一般仪式的意义重大。“不管这些典礼是文化上的盛典,或是表扬有特殊成就的员工单纯事件,公司借助它们来赞美英雄、传奇和神圣的象征事件”,“全公司的焦点都集中在典礼上。典礼展示文化,并提供员工们难忘的经验。” 所以,典礼更反映着一个企业的文化和风貌。 (5)在企业的外部形象上 企业的外部形象可以分

31、为产品形象和企业外部形象。产品形象是指产品质量、价格、款式、外形、名称、商标、包装等风格和特色。企业外观形象是指企业的厂房、厂容、厂貌、厂徽、规模等特色。这些都反映了企业的风貌。,第3章 企业制度文化,3.1 企业制度文化概述 3.2 企业领导体制 3.3 企业组织文化 3.4 企业管理文化 复习与思考,3.1 企业制度文化概述,3.1.1企业制度文化含义 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目标对员工的行为给予一定限制的文化,即是一种来自员工自身以外的、具有强有力的行为规范的要求。企业工艺操作规程、厂规厂纪、经济责任制、考核奖惩制等都是其内容。虽然如此,但其主要内容仍是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文化和企

32、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 企业领导体制是企业领导方式、领导结构、领导制度的总称,其中主要是领导制度。 企业组织机构是指企业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筹划建立的企业内部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3.1.2现代企业制度的比较研究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产权关系为基础和核心的,可以分为独资企业形态、合伙企业形态和公司企业形态,主要指公司企业形态。 公司制企业管理机构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组成。但是,由于资本结构以及文化传统等不同,欧美模式和日本模式是有较大区别的。 从股东大会来看,在欧美国家,由于股东分散性,所以,股东大会的作用十分强大,特别是对公司经营权影响极大。,从董事会来看,欧美模式和日本模式的区别表现在:

33、在董事会成员构成中,美国公司外部董事多,董事会成员少。而日本公司董事主要来自公司内部,董事会成员多,高级管理人员都是专务董事、常务董事和董事。 在董事会权利结构中,美国公司的董事会研究和制定政策,由经理层组织实施,两者的权责是分明的。在日本公司中,由于董事并不是所有者的代表,而是一种地位、权力和身份的象征。所以,公司的领导权掌握在经营者手中。此外,董事和经理往往又是合一的。 在董事会成员的等级中,美国公司董事会只有董事长和董事两级。而日本公司的董事顺序是:会长社长副社长专务董事常务董事董事。这更是反映了日本的董事是一种地位、权力和身份的象征。,所以,股份公司运行的最大特点是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

34、理层之间形成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制衡关系如果设置不科学,则容易形成权利制衡中的阻滞效应,最终会贻误公司的发展。在日本模式中,由于法人持股,进而决定了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趋于一体化,所以,此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公司权利制衡中所存在的问题,有着较高的运作效率。实际上,这一模式是日本政治体制的一种反映。在日本政权制度中议员和政府官员是合二为一的。 伴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制度创新,我国依据公司法建立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其治理机构由股东会(国有独资公司除外)、董事会(或执行董事)、监事会和总经理组成,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股东会是会议性的权力机构;监事会是监督机构;董事会作为常设

35、的权力机构和决策机构,实行集体领导;总经理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公司的日常事务。在新的企业治理机构中,企业党组织除了继续搞好自身的建设外,依照法定程序,通过担任行政工作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公司员工或通过参加董事会、监事会,或通过参加职工代表大会(国有公司)的形式,参与企业管理。这种新的企业治理结构,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领导体制是企业领导方式、领导结构、领导制度的总称,其中主要是领导制度。 西方企业领导体制经历了三个阶段:家长式企业领导体制、经理企业领导体制、企业家集团企业领导体制。 家长式企业领导体制,是指企业家凭个人经验进行管理决策。 经理企业领导体制,是指社会化大生产时期的企业管理

36、阶段。 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企业家集团领导体制正在代替经理企业领导体制。具体地说,企业规模的扩大和集团型企业的增加,出现了许多跨国公司。在这些大公司,管理层次多、经营范围广、技术工艺复杂、领导的复杂性急剧增大,而且飞速发展的新技术革命使企业外界环境变化很快,对经营的要求也大大提高。,3.2 企业领导体制,3.3.1企业组织文化含义与种类 1)组织的含义 作为动词的“组织”,是指人类的一种行为,对企业来说,就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把人、财、物等各种要素进行有效的组合。显然,这里的“组织”是管理的一个基本职能。 2)组织理论的发展 (1)韦伯的古典组织理论 以组织为

37、中心的管理,把对组织的研究放在中心地位。,3.3 企业组织文化,韦伯主张的官僚组织是有如下特点: 进行专业化和劳动分工。 确定职权等级。 建立十分明确的规章制度,有章可循。 人际关系非人格化。 工作程度系统化。 雇佣、提升能力化。 以组织为中心的管理的特色是强调组织的结构、制度等对管理的重要性。 (2)以斯科特为代表的新古典组织理论 倾向于扁平的组织结构,不主张科层制度。 在集权与分权问题上,主张更多的是分权,认为分权可使更多的人参与决策,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提高效率。 部门化程度的建立。,(3)现代组织理论 它以行为科学理论为指导,建立在以下三种组织模式的基础上,即: 计划个案组织模式。

38、 团体组织模式。 自由型体的模式。 下表是科层组织中的问题比较:,3)企业组织文化的概念 (1)组织文化的概念 其主要内容有: 员工的自治权。指组织中员工自行负责、独立自主,以及能够发挥创新构想的程度。 结构。指规章制度以及直接监督等用来控制员工行为的手段的运用程度。 支持。指各级主管对部属的关怀与支持的程度。 认同感。指员工对于整个组织的认同程度,而不仅仅止于认同其个人的工作群体或专业技能领域而已。 绩效奖酬。指在组织中以员工绩效来决定或分配奖赏的程度。 冲突容忍度。指与竞争者及工作群体之间的关系中所呈现出的冲突程度,以及乐于坦诚公开彼此间差异的程度。 风险容忍度。指鼓励员工积极进取、开拓创

39、新,以及承担风险的程度。,(2)企业组织文化的内涵与种类 企业组织文化是指企业组织机构是指企业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筹划建立的企业内部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根据权责关系不同形式,企业组织机构可以分为直线式、直线职能式、事业部式和矩阵式等。 直线式机构是指上下级只存在直线的关系,没有横向并列的组织机构。 事业部门机构,是指在最高领导层下设立若干个有一定自主权的事业部门的组织机构。 矩阵式机构,是由纵横两种管理系列组成的方型结构。,总裁,财务副总裁,研究部主任,生产副总裁,公关部主任,销售副总裁,会计经理,现金管理经理,国内销售经理,广告经理,国外销售经理,采购经理,厂长,人事经理,生产控制主任,零部

40、件车间主任,装配车间主任,维修车间主任,图3-1 直线职能式机构示意图,厂长,厂长助理,工厂管理委员会,厂长顾问,审 计 部,新 产 品 管 理 部,生 产 计 划 协 调 部,经 营 管 理 协 调 部,咨询管理部,厂办处,企管处,信息处,档案处,宣传处,生产技术部,技术处,质检处,设备出,计量能源处,环保处,经济核算部,财会处,供应处,仓储处,生活服务部,教育部,劳资处,安全环卫处,医疗保健科,总务处,图34 事业部式机构示意图,3.3.2企业组织文化的发展过程 1)企业组织文化产生的原因 企业组织文化产生并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来源于组织的历史背景以及价值观念。 2)企业组织文化发展的四个

41、阶段,封闭系统 开放系统,理性行为,社会行为,其中,一边表示组织由“封闭型”过渡到“开放型”;另一边表示组织由“理想型”过渡到(社会型)。 第一阶段的组织文化是“封闭系统理性行为”。 第二阶段的组织文化的特征是“封闭系统社会行为”。 第三阶段的组织文化的特征是“开放系统理性行为”。 第四阶段的企业组织文化的特征是“开放体系社会行为”。,3.3.3日美英企业组织文化的比较 1)日美企业组织文化 日美企业组织文化之间的差异最明显地表现在日本企业的组织设计原则和美国企业的组织设计原则的差异上。 一般说来,日本企业的组织设计原则主要有: 注重实效原则。日本认为,衡量企业组织形式是否科学合理,关键在于企

42、业是否实效有活力。 经济原则。日本认为,不仅要追求企业管理的高效能,而且要把管理费用支出降低到一个最低的程度。 分工原则。日本企业一方面注重明确职责范围,进行合理的权力分配,提高专业化程度,另一方面注重强化内部的协调机制,防止互相推诿和扯皮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率。 集体负责原则。日本企业进行决策的不只是几个高级的经营管理者的事情,而且是全体人员的共同事务。 柔性原则。这是指在机构建制和管理体制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对外部的经营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一般说来,美国企业的组织设计原则主要有: 专业化原则。只有实行组织成员高度专业化,才能提高管理效率。 标准化原则。企业组织的职务标

43、准化意识较为强烈。在生产、营销、决策等程序和方法上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 统一指挥原则。企业组织实行个人负责,成员按规定只接受一个上级的命令,只对自己的上司负责,避免出现政出多门、多头指挥的现象。 责任绝对原则。责任产生于授权,被授权者接受权力后即对授权者负责。授权者并不由于授权而卸除自己的责任,在授权的期限内,要对被授权者行使督查责任。 控制原则。为确保决策和计划的实施,美国企业制定了各种有效的控制途径和手段。 不断变革原则。在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极快的今天,为了保持经营活力,美国企业极为注重培养自身的应变能力,根据企业任务和外部条件的变化,不断地进行企业组织重建。,2)英国企业的组织文化的特点

44、 在领导方式上,领导的观念应包括:领导者平易近人、领导者提出明确的使命、使下属有明确的目标和掌握实现目标的手段。 实行自主经营。让各部门经理在一个必须受到限制的明确范围内拥有按自己的方法实施管理的自由。 在控制方面,努力在严格控制与灵活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谋求最佳的控制效果。 强调全员参与。不仅各个管理层的成员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参与感,而且通过各种途径(如重视培训、尊重个人、高奖励等)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参与感。,3.3.4组织思维、组织学习与组织革新 1)组织思维 现代企业组织真正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人员和市场,而是缺乏点子和思路,即:缺乏创造性思维、超前性思维、逆向思维、思维方式的转换

45、等。 纵观现代国际市场,大凡堪称世界一流的企业,无不在于他们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 2)组织学习 在这里,学习的主体是组织而不仅仅是个人。组织学习,通常又被称为团体现象的学习理论。组织学习的是认知和感情,而不是明确的行为模式。组织学习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积极地解决问题;另一种方法是回避学习法。 3)组织革新 组织革新往往表现为“企业重组”。“企业重组”是对公司及其经营过程进行根本性和创造性的重新设计,以达到对成本、质量、效率和生产作业方式等的巨大改进。同时,强调发挥组织、过程和作业者个人三个层次的作用,以此来重新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使企业内部运行系统更加符合实际,从而

46、最大限度地提高经营管理绩效。,3.4.1企业管理文化的含义和种类 企业管理文化是企业为了求得最大效益,在生产管理实践活动中制定的各种带有强制性义务,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项规定或条例,包括企业的人事制度、生产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一切规章制度。它作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能使职工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同时有成为维护职工共同利益的一种强制手段。 从历史上看,管理科学经历了四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管理丛林阶段和企业文化阶段。,3.4 企业管理文化,下面再重点论述管理文化模式的一些种类。 1)日本的“走动式” 这是指企业家身先士卒,深入到企业员工之中,体察民意,了解真情,沟

47、通意见,与部属打成一片,共创业绩。 2)欧美的“和拢式” “和拢式”是欧美盛行的管理模式。“和拢”是希腊语“整体”与“个体”合成的词,强调整体与个体的配合,创造整体与个体的高度和谐性。 3)东南亚的“抽屉式” “抽屉式”管理模式流行于东南亚。它形象地说,在每一个管理人员办公室的抽屉里,都有一个明确的职务工作规范。 4)“精神管理”式 “精神管理”在美国称为“行为管理”,在日本称为“管理品德”。通常认为有以下几点: (1)向员工灌输“和为贵”的思想,宣传“劳资一家”、“劳资平等”。 (2)重视员工思想普查,研究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把在职教育列为“精神管理”的重要内容。

48、 (4)十分注重情感管理。 (5)在选拔企业各级主管的标准中要求必须具备“精神管理”的本领。,3.4.2企业管理文化中民族文化特色 1)美国企业管理模式中民族文化特色 美国企业管理具有强烈的科学、实效等特征。具体地表现在: (1)偏重理性化。 (2)相对集权化。 (3)创新求变。 (4)崇尚个人价值。 (5)短期雇佣制。 (6)拥有一大批专业知识丰富而管理能力很强的管理人员,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 (7)具有高效能的管理组织形式。 但是,美国管理模式正在发生五种趋势: (1)在制度与情感上,从偏重“理性化”向注重“人性化”方面变化的趋势。 (2)在组织结构上,从相对集权向充分授权的方面变化的趋势。 (3)在企业价值观上,从注重个人价值向注重群体价值方面变化的趋势。 (4)在管理决策上,从注重个人决策向注重群体决策方面变化的趋势。 (5)在雇佣制度上,从短期雇佣制向长期雇佣制方面变化的趋势。,2)日本企业管理模式中民族文化特色 日本企业管理模式中体现了民族文化特色,如很强的不安全感、强烈的竞争和进取精神、团队精神、终生雇用、平均主义等。 日本的企业管理具有几个特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内部关系的和谐性、决策过程的民主化、劳资关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